第156章
  倒是狄仁杰,这是站出来道:太后这些举措英明,臣恳请颁布条例,昭告天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造舆论。】
  【这可能是现代人最费解,但对她来说最有用的方法。因为她没有办法对抗上千年的宗法制社会,也不能无缘无故夺取李唐的江山。所以只能不停地、用尽各种方式的宣传自己的圣母临凡。献祥瑞、建奇观,不断的给自己造势。】
  【公元68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上奏说,有人从洛水中发现了一块瑞石,上面刻着八个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易经》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如今洛水里出现这样一块祥瑞,武则天当然表现得极为欣喜,当即就为瑞石更名为&宝图&,并宣布将亲自前往洛水之畔接受宝图,礼毕后还会前往明堂接受群臣百官朝贺。并要求各州都督、刺史、宗室、外戚都要在拜洛前十日抵达神都洛阳。
  随后,武则天正式为自己加尊号为&圣母神皇&,称帝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众人的心都跟着紧张了起来。
  【这之后,她又为自己的祖先设立武氏七庙。而她的男宠薛怀义又是督造明堂,以宝顶上的凤凰强压屋檐下的九龙,又是伪造一部《大云经》,附会武则天是佛教中的弥勒下世,&以女生当王国土&,为武则天冲破世俗藩篱再度送上助攻。】
  【终于,到了690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带领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李旦为武姓。武则天下诏不许。但几天后,文武百官、皇亲国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甚至包括唐睿宗李旦共六万余人一同上表,请求革唐为周。终于九月九日,六十七岁的武则天登上则天门城楼,正式革唐命,改国号为周,登基称帝,受尊号&圣神皇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
  听到这里,连武则天都忍不住霍然起身。这是她的伟业,她成功了!
  而且这一次,她一定会做得更好!
  第93章 武则天5
  上次的天幕给大家留下一记重雷,就悄然消散了。
  回过神的众人都四处串联,一下子洛阳城里的气氛变得波云诡谲。
  而身处旋涡中心的太后则稳坐钓鱼台。她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让人大肆宣扬天幕,说仙人现身,预言她会女主掌国。
  众人便知太后是真要走那一步了。
  阿兄,你这是何意?太平公主双眉微蹙。
  李旦很平静:我已想好了。咱们是阻止不了太后的。与其让我立而又废,变成三哥甚至二哥那样,不如我自己退位让贤吧。
  难道阿兄就要置祖宗江山与李唐基业不顾么?
  你错了!李旦略微提高了声量,细细听来似乎还有一丝发抖,太后有先帝的遗诏托付,这是大义名声,又多年的参与朝政,有北门学士为拥趸,这是权势。只要有这两样,她就可以达成自己想要的,不必在乎我们,更不必在乎李唐江山。原本她不就是这么做的么?
  李旦饮一口水,稍稍平静下来,才继续说道:更何况现在天幕现世,更有利于她制造舆论。若是我们起兵造成生灵涂炭,或是任由太后屠戮宗室亲友,那才是真的弃祖宗江山与李唐基业于不顾!
  太平公主想到阿娘,又想到薛绍和自己的孩子们,愣愣出神。好半晌才问:阿兄意欲如何做?
  李旦又自斟自饮一番,才发生感慨:阿娘,其实待我很好。
  转而又问:太平,你想做这个位置么?
  二十出头的太平还远不是后来能左右朝政的镇国公主,此刻的她还没感受过权欲的滋味,因此十分费解:阿兄莫要说胡话了。
  李旦也不再问,而是回答道:等太后的声势做足了,我就亲自禅位,三请三辞,总要把面子做好。然后,我要重新做太子。
  【大家好呀,可爱又迷人的我又回来啦!欢迎来到本系列最后一期,遨游历史长河,畅谈古今因果。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上期说到,武则天在运作了许久之后,终于得偿所愿,登临权利的制高点,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掌握实权、统治天下的女皇帝!
  但成功登基并不是她的终点,相反,她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武则天正在看明堂的设计图纸,凤凰压九龙,果然很不错。
  见天幕来临,她赶忙放下,来到院中。
  【我认为她的困难主要来自三点。第一,人心向李。第二,军事薄弱。第三,继承人问题。我们一条条来看。】
  【对于第一条,武则天主要是延用登基前的手段,继续制造舆论,以祥瑞尊号来宣扬她天命在身。
  比如有个叫朱前疑的人进献奏书说梦见武则天活了八百岁,就获封从八品上的拾遗;后来又说梦到武则天白发变黑、齿再生,便升迁到了从五品上的驾部郎中。】
  【而除了祥瑞,武则天还扩充了更多只有皇帝才能实施的新手段:改历法、加尊号、封禅嵩山等。690年武则天刚登基时,她便将周平王的小儿子姬武奉为自己的祖先,因此采用周历以十一月为正月,并定国号为周,希望借此削减来自儒士们的阻碍。同时武则天还在自己的皇帝称号上又加尊号为&圣神皇帝&,改年号为&天授&,强调自己&受命于天&。
  之后,武则天一面频繁地更改年号,另一面又为自己的尊号不断添加修饰。从圣神皇帝,一步步变成天册金轮圣神皇帝。】
  武则天略微弯了弯眼睛,是她会做出来的事,只是仙子好像十分不喜欢更改年号,前面就已经抱怨过了。
  改年号确实是有点劳民伤财了,因为官府文件要改,钱币也需要铸造新模具。但她也能理解自己的做法。
  【早在高宗时代,高宗李治就有过遍封五岳的计划。当时一切礼仪流程皆已备好,只是最终李治病重,封禅事宜这才终止。如今武则天重启封禅嵩山的计划,只需在李治的准备基础上稍作改动便能付诸实施。并且武周当时还在大修政治机关及应付边疆持续的战事,国力消耗较大,而封禅队伍从洛阳前往嵩山的成本也远低于前往泰山。
  成本低,却能达成几乎一样的效果,对武则天来说不要太划算。
  至此,武则天几乎施展了一名帝王所能采用的一切舆论手段,甚至包括自造文字来不断加强自己地位的神圣性。武曌的曌,就是她自己创造的。日月凌空,确实是霸气十足。
  但是其他常用字请不要随便改哈,因为改了也没用。】
  武曌,好名字,好名字啊!
  【但其实这个问题无解。毕竟这个江山就是人家老李家的。李渊出大义名分,李世民打下泰半地盘,还奠定了整个王朝的政治框架。就连武则天自己,都是以老李家媳妇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的。
  在当时的许多大臣百姓看来,武则天就是类似一个家里,当家男人死了,儿子能力不够,所以当家主母出来管理局面。而这只是暂管,毕竟你只是个媳妇,祖宗基业早晚还是要交到儿孙手里的嘛。
  事实证明,武家人一个比一个废,而李隆基前半生开创开业盛世,真的做的很不错。】
  李隆基?
  武则天问上官婉儿:可是宗室子?
  上官婉儿一愣,答道:奴婢未曾听闻。
  那就是未出生的孩儿了,听这名字倒像是皇帝的儿子。
  另一边的李旦也愣住了。
  这是谁啊?
  随后又安慰自己:这是好事,至少天下还姓李,这就够了。这不就是我要做的么?
  而武三思则气的直跳脚,这好好的,天幕诽谤他!
  【虽然我爱武皇,为她开创伟业而激动。但从结果看,我也支持李唐。】
  【咳,扯远了。看似新生的武周王朝,其实不过是李唐的延续。就算是千年后的我们,对待这段历史,也是把它看做大唐的一部分。
  所以什么新朝新气象,就算武则天一边加称号、改官职,一边建奇观,也不过是表面繁华。她唯一能保证的,就是自己的统治不被动摇。】
  果然还是这样的结果。
  武则天垂下眼睑,心里一声叹息。
  但她又旋即昂起来,因为仙子也说她开创伟业!
  【而要保证这个目的,那就不得不提之前说过的酷吏政治了,他们是真正为武则天干脏活的。】
  【武周时期的酷吏比之前说过的汉武帝的酷吏更疯。他们靠罗织罪名帮武则天铲除异己来换取政治回报。可当武周的反武力量逐渐被摧毁殆尽,没了&敌人&的酷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为了保住权势,酷吏们从打击武则天的敌人逐渐演变成极尽疯狂的无差别攻击。没有目标,他们就创造目标,罗织诬陷,肆意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