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金融这个词,小猪不太懂。
  但小猪觉得他尽力了。
  为了充盈国库他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毕竟国库没钱怎么准备物资,怎么犒赏将士?没辎重没赏钱谁去打仗?不打仗怎么征服四方,制霸天下?
  伊稚斜单于是被活捉了,但匈奴又没彻底亡国,他们还躲在漠北选新的单于出来!
  【就在这时,桑弘羊接手了这个烂摊子,启动了汉武帝时期第五次货币改革。
  首先最最重要的,就是回收诸侯手里的铸币权,从今以后,有资格铸造钱币的,只有中央朝廷。
  其次,朝廷自己铸币来获得铸币税。假设一枚铜钱应该用1克铜,才能价值10文钱。但现在换成0.8克的铜,其他用便宜金属填补,而这枚铜钱还是价值10文钱。那么省下来的0.2克铜,就是朝廷白挣的。
  积少成多,只要国家经济越发达,市场上流通的铜钱越多,朝廷铸造的钱币越多,那收到的铸币税就越多。
  当然,这个含铜量最少要有个七八成,再低铜钱就过于轻了,老百姓也不是傻子,轻飘飘的铜钱百姓不会认可面值上的价值,会造成货币贬值。
  桑弘羊第五次改革所铸造的钱币,面文印有五铢二字,重如其文,因此被称为五铢钱。
  而且,这五铢钱还有一个小创意。】
  【古代使用金属货币,其实造□□的成本很低。因为百姓有一个简单好用的办法,就是用锉刀对着铜钱的边缘用力磨,磨下来的铜屑融成新钱币,凭空生钱。
  而桑弘羊为了防止民间□□,在传统铜钱的边缘,加了一个浅细的外郭,称为郭半两。这个技术普通民间根本不可能有,外郭也防止民间再磨边缘的铜屑融成新钱。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钱币防伪技术,遥遥领先。】
  遥遥领先,听到没。
  我大汉就是遥遥领先!
  【这样的五铢钱推出后,果然大受好评,民间的货币使用情况终于稳定下来。即使两汉灭亡,汉五铢也一直流通下去,之后历代铸造的钱币也都是仿造汉朝的样式,制作这种五铢钱。
  直到隋炀帝时期,杨广就犯了刚刚说的错误,将含铜量降的太低了,大量锡铅让隋炀帝时期铸造的五铢钱又轻又白,欺骗人民感情,一己之力拉低五铢钱累积了七百年的信用。
  后来李渊建立唐朝,民间的五铢钱实在没法用了,无奈之下才重新选定新的样式,铸造了另一个鼎鼎大名的铜钱,开元通宝。
  对,开元通宝不是李隆基开元时期铸造的,早在武德年间就有了。】
  七百年有点短了。
  周朝八百年,刘邦还以为自己的大汉能超过周天子呢,结果连七百年都没有。
  真想知道后世的故事啊!
  【除此之外,桑弘羊还推出了白鹿币和白金币两种奢侈品。
  白鹿币就是用白鹿皮做垫子,售价四十万钱,然后吸引诸侯勋贵来买。因为这种白鹿,只有长安的皇家园林上林苑里才有,所以白鹿币也成了尊贵的象征。
  就像爱马仕一样。不对,叫鹿易威登比较合适哈哈。
  白金币也是差不多的套路,都是用来割上层阶级韭菜的。】
  【当然,桑弘羊为后世做出最大的贡献,还是盐铁专营。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接受了大商人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实行了盐、铁和酒的国家垄断经营制度,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
  盐铁糖酒,在古代可都是战略物资。尤其是盐,在没有更多化学手段的古代,盐就是最重要的防腐、保存粮食的手段,铁就更不用说了,从武器到农具,全都跟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之后,汉武帝在盐铁之外,还把酒也纳入了专营之列。
  这些可都是天下之利,朝廷专营之后,汉武帝再也没缺过钱了。
  而桑弘羊也在五年后的公元前115年,正是被任命为司农丞,成为帝国经济的掌舵人。】
  汉武帝在现在儒生的嘴里,跟始皇帝一样都是暴君的代名词。
  朱元璋的侍讲翰林前两天还暗戳戳的说过,希望自己不要学这些暴君。
  但是他可不爱听这些话。
  他想着,汉代时盐铁是战略物资,需要朝廷专营,那么到了现在除了这两样,还有什么也属于战略物资,需要他们皇明来专营的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政策虽然不是专营,但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平准均输。
  在这以前,所有的税赋都是要押解到中央的,地方是没有地税这个概念的。
  而因为汉代田税都是征收实物,导致大量粮食囤积在长安,造成冗余。
  因此汉武帝下令搞平准,也就是说以后山东的大葱就不要运到长安了,直接拉到河南卖掉,盈利的钱直接入国库。
  这样省了运输的损耗,得到更多的钱,还丰富了其他地区的物资,防止商人垄断市场。
  而均输相当于中央调控,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吕后赞赏:这倒是个仁政。
  可以提前实行起来。
  想到马上就要握至尊权柄,她就有些迫不及待了。
  【不过,这几个政策也是有副作用的。毕竟是国营企业,懂得都懂,什么品控不严、服务态度不好、经常缺货之类的毛病是一样不少。
  吏治比较清明,中央监管跟得上的话,问题不大。但如果皇帝松懈了,那底下那帮人可就松的没边了,农民不买国营的帐,甚至退回到用石器来耕种。
  不过汉武帝时代还算可以,毕竟我们刘小猪暴君的名声不是白来的。他是真的任命了大量寒门子弟去地方担任刺史,这些刺史为了把握住这好不容易展现的上升通道,也是真的下狠手,拿地方豪强和官吏给自己铺路。】
  【这些人,在史书上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叫做酷吏。】
  【酷吏与方士,是汉武帝后期朝堂上的重要力量。
  既然说到了这里,那我们接下来就讲讲方士是怎么占据朝堂的。
  简称:刘小猪的神秘学进修历程。】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4章 汉武帝13
  ◎三一神救不了大汉,得三一重工才行◎
  【有了桑弘羊来当大汉这个家,国库再也没捉襟见肘过,汉武帝也能更多的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了。
  那么汉武帝的爱好是什么?
  国家大事,唯祀与戎。
  作为一个帝王,汉武帝的权力欲望是很强烈的。至少在他看来。现在的帝国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那么谁不想千秋万代的享受这至高无上的一切呢?
  所以汉武帝的爱好很简单,求神明保佑大汉,求神明赐他长生。】
  刘邦到底还是忍不住馋,先让人弄来一口鼎,被羊汤给煮上。
  看着鼎里的鲜汤咕咚咕咚冒着小泡,散逸着羊肉的香气,刘邦忍不住吞了口口水,然后想到:如此美酒佳肴,让人留恋也是正常的。
  但是吧,这个曾孙八成也是跟他爷爷一样被骗!
  想到这里,他对吕后说:薄姬小女子也,无知妇人崇信鬼神,让恒儿切莫被人诓骗了去。
  吕后点点头:这是自然。恒儿的事我会放在心上。且帝王崇仙问道,必会大兴土木,靡费万金,可不该事汉文帝所为。
  【这时的汉朝,刚走出小国林立、各自为战的春秋战国时代没到百年,民间风俗也没那么容易改变,崇神敬鬼、求仙修道那一套是大行其道。
  连秦始皇汉文帝都信这一套,汉武帝自然不能免俗。】
  吕后在心里暗暗吐槽:是啊,连死老头都得搞个赤帝之子、剑斩白蛇之类的事迹,来神话自己的出身。
  不就是因为无知百姓都信这个么?
  【刘彻在熬死窦太后,刚刚开始亲政的时候,就跑到雍县去祭祀,还规定以后每三年来一次,成为一项正式的政治活动。因雍县就在长安郊区,是秦朝旧都,因此也被称为郊祭。
  然后他就听说在长陵有一个女子,是位神君。这位神君因自己的亲生儿子夭折,悲痛去世。但死后她显灵,附身在她的妯娌身上,当地人引以为神迹,所以跑过她家去求神,还发现非常灵验。
  渐渐地,这位神君名声显达,连刘彻的外婆、王太后的母亲都上门去见过这位神君,所以刘彻干脆把她请来上林苑居住供奉,时常找她去祝祷。】
  在汉武帝的时空,神君已经仙逝了,想起来汉武帝还有些感慨。
  【关于这位神女,那本鼎鼎大名的《汉武故事》还记载了一件很狂野的故事。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汉武帝这么重视这位神君,其他人自然也经常沐浴斋戒,去找神君祝祷。
  这也包括年轻时的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