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计划是定好了,人员也都各自出发了,但战场瞬息万变,敌军也是没有思想的npc能任你摆布。
  不出意外的,这次又有意外了。】
  哦?刘启竖起耳朵,想要仔细听听,看看能不能提前帮儿子解决什么麻烦。
  【第一个意外是匈奴本部。
  伊稚斜单于虽然暂时退守漠北,但延后得到汉廷进攻河西消息的他,立马判断出汉廷不会善罢甘休。而且他小弟都被打了,他这个老大要是没有点什么表示,以后在江湖上还怎么混?那些因匈奴军威而屈服归降的部落该怎么看他?
  所以他选择主动出击,直接南下去攻打河套。
  幸好这几年汉廷一直在关注河套的发展,早早的移民实边,并且建筑城池,因此就算没有名将带领,依靠城池与关隘也能与伊稚斜的大军进行周旋,问题不大。】
  刘启在心里为儿子骄傲:河套地区已经是我大汉朝廷的固有领土啦,匈奴安敢来觊觎!
  【第二个意外就是去阻击左贤王的右路军,迷路了。
  不过与大家想的不同,迷路的不是李广,而是张骞。
  离谱吧?但还真就是张骞迷路了。可能是博望侯只熟悉河西与西域,对燕山附近的漠南地区不了解吧。总之就是他和李广分兵前进,但是没有在预定时间汇合,导致李广只带着四千兵马就和左贤王部四万主力对上了。
  四千对四万,十倍的差距,李广部的士兵都慌了。
  而且如果左贤王快速解决掉李广,再去与伊稚斜汇合的话,那河套肯定守不住,大局会再一次被破坏。】
  不止一次了,刘彻自从开始和匈奴作战,十多年了,他一直怀疑,这个李广有点子霉运在身上。
  而且一次又一次的在佐证他的怀疑。
  刘邦也很纳闷,这个张骞不是出事西域逛了个遍么?怎么没人去过的西域能走的那么顺,反倒在漠南还能迷路了呢!
  【但李广虽然做人有种种毛病,打仗还是有点东西的。
  他让自己的儿子带着几十个亲卫冲杀进匈奴两翼的薄弱处,斩首几个敌军后安然返回,举着敌人的首级对麾下鼓舞打气:匈奴,不过如此!
  士气为之一振。
  李广部结成防守的圆阵,坚持了两天,就在快死伤殆尽的时候,张骞的援军终于赶到,双方里应外合,打败左贤王,才堪堪完成既定任务。】
  刘彻还在想李广的霉运。张骞走西域,说明他方向感没问题吧,这次也有向导在身边,迷路真的有点匪夷所思。
  所以,他就是怀疑,是被李广给方到了。
  【第三个意外就是公孙敖,这位大兄弟也迷路了。
  因为春天的时候,河西走廊被打蒙了,因此残余的部落大多集中在走廊的南边,防止汉军再从南边来。所以按照计划,公孙敖沿着上次路线大南边。
  而霍去病则绕过贺兰山,到达居延泽,达到河西走廊的北边,踢他们的屁股。两人一南一北,同时进攻,把河西走廊的异族部落绞杀干净。
  结果公孙敖出关没多久就迷路了。】
  唉。
  卫青对自己这位救命恩人,也很无奈。
  【重任还是得看我们天纵英姿的霍去病!
  他不知道别人的情况,而是沿着贺兰山北上,擦着伊稚斜大军的边,从河套附近渡过黄河,然后向西到达居延海。
  然后,他转道西南,穿越七百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从甘肃北部攻入河西走廊。
  霍去病来到这里就跟回家了一样,纵横驰骋,无人在他面前有一战之力。他扫荡了东到酒泉,西到敦煌,南到祁连山,北到沙漠这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所有的西域部落和小月氏部落,斩获无数。
  然后他没有停留,又立刻掉头向南,从背后突袭了上次逃跑的浑邪王与休屠王残余部落,打穿了整个河西走廊,才回到起始的陇西郡。
  最后他疑惑道:公孙敖呢?说好的与我汇合呢?】
  刘邦听得晕乎乎的,睁大眼睛跟着天幕上的动态地图一直看,才发出了惊呼。
  这这这好吧,这霍去病确实厉害。
  【这一次,霍去病破了他自己上一次的记录,迂回行军两千多里,斩首并俘虏三万两千多人。
  逼迫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两千五百人当场投降,俘虏里包括五个匈奴小王及他们的母亲、单于阏氏和王子共计五十九人,其他匈奴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高官六十三人。
  而霍去病本部仅伤亡三千余人,真是可怕的战损比。
  不过遗憾的是,浑邪王、休屠王又逃走了,他俩保命技能真是点满了。】
  已经很好了!
  刘启心潮澎湃,仿佛是自己打了胜仗。
  好好好,他这就让人去平阳侯府找找卫家人,都给儿子安排上!
  【战后,汉武帝又给霍去病加封了五千户食邑,在朝中地位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跟着他作战的将领也有因功封侯的。
  而公孙敖和张骞两个迷路失期的,按律当斩,最后交钱免罪,贬为庶民。张骞十几年出生入死得来了博望侯还没热乎两年,就这么被剥夺了。】
  卫青就因为这救命之恩,所以有战功有好处他都会想着公孙敖。结果这位兄弟打仗的能力真是
  每次积攒一点军功,能够独立领军的时候,就会出点什么状况,然后按律当斩,花钱免罪,攒的军功也全都清零了。
  周而复始,已经两三次了。
  要不以后还是让他跟着自己吧,安全点,别独立领军了。
  【匈奴那边也在处理战后事宜。伊稚斜听说河西走廊也丢了,一整个暴怒,要求浑邪王和休屠王来漠北王庭说明情况。
  他俩这对难兄难弟哪儿敢去啊,去了怕不是命都保不住。两人一商量,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投降汉廷算了,好歹还能留一条命。
  反正河西那么多人都被迫投降或俘虏了,也不差他俩。】
  【汉武帝得到消息后,担心有诈,谨慎起见,他让还在陇西郡修整的霍去病前去受降,见机行事。
  结果还真出事了。
  他俩在东去的路上,浑邪王突然杀了休屠王。至于原因,史料里没有写。从后面的情况来看,是休屠王反悔了,浑邪王怕他出幺蛾子,就杀了他。
  浑邪王带着全部四万多部众和霍去病相遇,两军遥遥对垒,浑邪王这边果然起了幺蛾子,有一小部分人鼓噪起来,不想投降汉廷,脱离部族而走。
  霍去病人狠话不多,带领部下冲了过去,把那些企图逃跑的匈奴人全部截杀斩首。
  一共杀了八千人,世界终于安静了。
  浑邪王部众剩下的那些老弱妇孺乖的像小羊羔一般,老老实实的跟着大汉冠军侯回了长安。】
  好一个有胆有识的少年将军!
  不过刘启皱皱眉头,他想起了白起,杀俘不祥吧?
  呸呸呸,刘启摇摇头,这些俘虏确实不老实,杀了就杀了,有什么不详的。
  【到了第二年,休屠王的儿子无路可去,在浑邪王的引荐下,也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弟弟投降了汉廷。
  这个儿子,就是金日磾。和霍光一样,是汉武帝驾崩时的托孤大臣之一。】
  哈?汉武帝更疑惑了。
  他为什么会重用休屠王的儿子,难道这个金日磾特别有能力?
  【这两次河西之战,彻底打垮了河西地区匈奴的斗志。匈奴的部落全部投降汉廷,被打散安置,剩下的那些羌人、西域移民也选择乖乖当汉廷的顺民。
  汉武帝先后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并且和河套一样,从内地迁移大量人口到这里来戍边,开垦农田,修筑城池,将河西之地经营成汉家故土,同时也是对西域的桥头堡。】
  【匈奴人再也不能自由的游荡在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更不敢对这里宣示主权。他们只能在路过的时候,对着雄伟延绵的祁连山和焉支山默默流泪。
  然后,一向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就给后世留下了唯一一首匈奴民歌。】
  天幕开始播放影像。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空旷开阔的河谷地里,一位裹着羊皮坎肩、胡子花白的老人正在牧羊,他望着远处隐隐显现的群山,沟壑堆叠的脸上露出了向往而哀怨之情,张口小声的哼唱起来。
  渐渐地,他从呢喃的哼唱变成纵情的放声,一遍一遍,声声不息。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
  【经此一役,河西之地全为汉廷所有,匈奴现在大部缩在漠北,唯一和汉廷相邻的地方只有东边左贤王一带和辽东。
  那么下一次,汉武帝的打算就是一战定乾坤,毕其功于一役!】
  【作者有话说】
  有宝宝说人物反应少了,所以这章多写了一点。另外好遗憾晋江不能发图,霍去病两次河西之战的动态,太让人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