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还是先拿下半岛,然后再考虑抓天皇的事儿
  [这一次虽然又是日本先开始进攻的,但因为明军准备充分,所以日军没有占到便宜。
  不过战争还是有胜有负,大明这边也不是碾压,援朝的明朝老将邓子龙和韩国天天吹的那个李舜臣,就在露梁海战中阵亡殉国了。
  战事又陷入了焦灼。恰好这时候,丰臣秀吉死了。
  日本失了主心骨,也无心再战,终于被赶跑了。
  大明赢了,但说实话赢的不够体面,不是以前那种让别人跪地求饶的那种赢。
  所以也就让周围的那些势力再一次看到了它变得虚弱的事实,而变得更加蠢蠢欲动。]
  朱棣叹了一口气:就像盛唐,在安史之乱后,居然需要回纥来帮助他夺回长安。那时候的大明,怕也是虚弱的很了,只剩副架子还能唬人。
  该怎么规避这些风险呢?难道我大明的国祚注定不能超过盛唐?
  [准确的说,这一战没有赢家,而且成了改变东亚格局的导火索。]
  [首先是朝鲜。
  其实我觉得对朝鲜的影响不算大,因为他们真的太菜了。这场战争固然导致他们国力进一步衰弱,民生更加凋敝,以致于在建奴入侵的时候很快投降,被建奴当初殖民地一样剥削。
  可说实话,就他们原来那水平,也打不过建奴啊!不喜欢异族统治者归不喜欢,但明末的建奴是农耕合一,战斗力挺强的。
  况且因为半岛的从母法阶级固化,就算农民起义也很快被镇压不成气候,所以这一战之后朝鲜居然又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国祚,一直苟到清末。才被变法图强的日本又一次用枪炮轰开大门,沦为殖民地。]
  朱元璋悟了。
  果然这日本是亡我之心不死,隔了两百多年又一次入侵朝鲜,而且还成功了,想必就是之前天幕说的赔款两亿两白银那个时期。
  这不就连上了。
  没关系,他才三十多,还年轻呢,什么朝鲜、日本,都慢慢来。
  [当然,我看朝鲜好像也不在乎这个。
  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半岛被一分为二,南半部的韩国大力推行去中国化,开始胡编乱造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废除汉字之后,韩国老百姓都看不懂自己国家的史书。]
  废除汉字?
  朱棣有点纳闷,因为朝鲜的官方文字都是汉字,所有书面都是汉字写的,废除了汉字他们用什么?自己创造了文字?
  简直岂有此理!
  [当然啦,看得懂可能也不愿意承认。
  毕竟他们连唐太宗都敢编排,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的时候,被打瞎了一只眼。
  不是个别专家说的,是非常久、非常普遍,韩国人都知道且自豪的事情哦。]
  李世民:
  高句丽跟你们有什么关系?不要脸!
  再说朕自少年就纵横疆场,一手神射功力,只有射瞎别人的份,能让别人近身分毫?
  笑话!
  他明年就去打高句丽,他打不完也要留遗诏让稚奴把半岛全灭了,看后世还怎么编排他!
  [而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本来丰臣秀吉是个伟大的将军,应该是新一届的幕府,结果刚出家门就中道崩殂了,所以这幕府大将军也就落到了他小弟德川家康的手里,开启了德川幕府二百年的统治时光。
  各地分封的大名年年问什么时候倒幕,年年也没成功过。直到近代西方列强带着铁舰巨炮来了,才最终倒幕成功,权利回归到天皇手里。
  但是德川家也没被清算,前几年还有新的德川家家主继任呢,up主我看了继任的视频,真的恍惚这种封建余孽的事情,只能感慨今夕何夕?]
  [而对于大明来说,这场战争的影响就太大了。
  首先就是去朝鲜的大多数都是辽东兵,虽说战事还算顺利,但到底牺牲了不少辽东精锐,使得辽东镇守的兵力大减,防御力下降。
  而朝廷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就抽调了一些其他地方的兵去辽东。北方的兵不能擅动,因为整个长城沿线的九边重镇都很重要,于是只能抽调南方兵。
  可说实话,大明二百多年,也没有弥合好自靖康以来南北分裂的遗留问题,虽然都是一个国家的,但隔阂还是很大。
  而且因为大明屎一样的财政政策,导致南北经济进一步拉大,连迁都都不管用。]
  李善长宋濂等脸上都绷不住了,这不就是骂他们是废物么?什么叫屎一样的政策,这这天幕简直是有辱斯文!
  再说他们政策有什么不好的?
  朱棣倒是心里有点黯然,他知道天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宝钞已经开始贬值了。
  他也询问过一些擅钱法的大臣,给出的说法是因国家只知道发行宝钞,而庶民却需要拿实物去交税,因此一般的小民用不上,也流通不起来,自然不值钱。
  但国家确实需要的是他们手里的粮食布匹,而不是随时能印的纸,可因是太.祖发行,又不能随便废除。
  唉,当初干嘛要发行呢,我的爹诶!
  [这些南方兵去了辽东,因为是客军,所以各种和辽东军不对付,双方不止起过一次冲突。尤其是那时候的精锐都是主将的义子家丁,形同私兵,裂痕就更大了。
  也是萨尔浒大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也挖个坑,后面讲。
  而于此同时,建奴正在极速的扩张着自己的势力,等朝鲜之战打完,努尔哈赤都快统一辽东女真各部了,已然坐大。]
  女真朱棣记在了心里。
  [哦,还有一个后世影响。
  在这之后,日本虽然不敢再挑衅朝鲜,但依旧没有停止寻找自己的扩展之路。虽然德川幕府闭关锁国,但离得远的大名却不听指挥。
  南部的萨摩藩就不断地侵袭一些靠近中国的岛屿据为己有,其中就包括琉球。]
  朱棣嘭的一拳砸在书案上,给朱高炽唬了一跳。
  动不了朝鲜就欺负琉球是吧,无耻。
  琉球也是大明的藩属国,而且十分的恭顺,其国只是一片小岛屿,没有什么完整的土地,因此也落后贫瘠的很,倭寇居然连这种小番都不放过!
  [这个琉球不是台湾,而是台湾北部的一片岛屿,也就是琉球群岛,日本管他们叫:冲绳地区。]
  天幕上又打出了中国的地图,这次的重点放在东部,将东侧的一系列大小岛都用红色标注了出来。
  朱棣越看越吃惊,凭着他独特的战略眼光,很快就看出来天幕的用意。
  [大家看,从最北面的库页岛--也就是海参崴旁边的岛,到日本,再往南就是琉球群岛,然后是台湾,穿过南海就到了越南。]
  天幕把这些岛屿都练成了一条线,连朱元璋连严肃了起来。
  [有没有发现什么?没错,这些地方连起来,就像是一面墙,拦截在了中国的东边。
  中国自古是个陆权国家,防御的重点都在北方和西方,因为那时科技不发达,他们恐怕不会理解,将来有一天,船可以不靠风帆不用等风向就能自由航行。]
  秦始皇觉得很离谱,他在天幕上看到那永乐大帝下西洋的大福船,就已经叹为观止了,心心念念的想知道是如何造出来的。
  现在居然听天幕说,还有不靠风就能行驶的船?光靠人力划桨如何抵得过滔滔水流,用仙术么?
  [所以古代的君臣也就不太在乎东边这片大海。
  但自从有了蒸汽机,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体会到了海运的便捷,也为自己的轻视付出了代价!
  红线上的这些地方,除了库页岛和台湾,全部都有美军的军事基地,全部!即使是台湾,当权者也在做美国的走狗,和这条线上的其他地区一起,构成了封锁我们的第一岛链,甚至再往东,还有第二岛链!]
  天幕上的语气突然激动了起来,与以往的笑谈调侃完全不同。
  这朱棣对着地图沉思。
  他不理解蒸汽机是什么东西,如何能让船不靠风来运行。但如果后世真的发展到这种程度的话--天幕当然不会骗他,只是他想象不出来。那国家间完全可以靠大船来沟通交流,而汪洋大海也不再是屏障了。
  如此,该是会出现一批新的,以海洋的角度来看的军事重要地区,犹如现在的兵家必争之地一般。
  而这些地方如果都被其他人占领,那确实很被动。
  想到这里,朱棣不仅更加黯然一些,难道后世,我中国不是天下中心了么?
  朱棣仔细回想起天幕之前显示的,他未来下西洋的图,似乎对那什么马六甲海峡也颇有怨念,那里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确实是驻军的好地方。
  [其实,本来我们当初也是有机会打破这个第一岛链的封锁的。]
  朱棣眼前一亮,赶紧想仔细听听。
  [二战后,世界各国召开雅尔塔会议,商量怎么处理战后事宜。尤其是中国这种饱受迫害的国家,关注点都在被侵略的地区以及各种不平等条约,常凯申作为元首代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