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果不其然,过了一周时间,莱拉又在报纸上看到了基督山伯爵的新动向,他高调地宣布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旅伴,自己已经把建立基金会的五百万英镑全部捐赠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再过了一天,莱拉在报纸上看到了基督山伯爵荣获大十字骑士级别的巴斯勋章的新闻。
简感慨:“他可真是富有。”
莱拉:“是的,这笔钱足够填补两年的财政赤字,不过我还以为基督山伯爵先生会获得嘉德勋章呢。”
玛莎问:“嘉德勋章不是世袭贵族才能获得吗?”
莱拉:“是这样的,不过我以为五百万英镑值得一个例外,不过大十字骑士级别的巴斯勋章——我不能说了不起,但是的确与基督山伯爵的身份相符。”
在一个没有雪落下的清晨,莱拉一手牵着简,一手牵着玛莎,这两个姑娘好像人间的锚点一样拉着莱拉,假如说没有她们,她大概早就随着天马行空的思维飘走了。
行李有脚夫搬上去,莱拉手里提了一个轻便的随身小包,这个年头,年轻姑娘独自出行不常见,也不怎么安全,之前单单是从白蜡树地到伦敦,都有布索尼神甫护送。不过这一回可就只有莱拉和她的贴身女仆与家庭教师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此行不止有莱拉,玛莎和简,因为莱拉害怕匕首和毒药对付不了所有可能的情况,写信要求管家派两名男仆来伦敦。不过眼下他们俩都远远地跟着,不在莱拉的面前晃悠。
“安全问题是解决了,不过,我们还是不会说葡萄牙语。”
简忧虑地说。
莱拉很自信:“不要担心,简,我相信马德拉群岛上一定有懂英语的人,退一步说,我们既然要在马德拉群岛上度假,要定下旅馆,要去饭店吃饭,还要雇佣一个当地导游带着我们游览,他们就算是不会说英语,也会想办法让我们理解,做成这一笔生意。”
简松开眉头:“这样的话就太好了。”
莱拉:“而且你别忘了还有你叔父这样的人,岛上一定有不少我们的同胞。”
说出来这句话莱拉有点后悔,她感觉不太舒服。捉弄威尔莫勋爵是一回事,可是和简一起说话是另一回事,她竟然无意间把英国商人称作同胞。她可完全不觉得那群人是同胞!
玛莎回头:“小姐!我们要上船啦!”
队伍开始移动,莱拉当然定的是头等舱,这可是19世纪,就算是让她去住白金汉宫,去住爱丽舍宫,莱拉也会觉得委屈的。
更何况,这只是一艘叫做“珍珠”的蒸汽轮船。
莱拉一行人排在最前头,挤在开司米披肩,羊毛大衣和毛皮斗篷之间,莱拉自己也罩着一件长及脚踝的斗篷。
上船后先去找自己的舱室,莱拉迫不及待地把厚重的斗篷丢在床上:“太重了!天啊,冬季的旅行真是不便。”
玛莎一脸神往:“我希望这一次和去奥斯本宫一样,不会晕船。”
莱拉:“应该不会的,珍珠公主比我们从白蜡树地到伦敦时坐的船更大,会更稳一些,不过,去奥斯本宫那次不晕船和船只大小无关,那是因为路程很短。”
莱拉看了看所谓头等舱的床,在19世纪的上半叶,游轮远远没有豪华到泰坦尼克号的程度。固定在地板上的床,狭小的书桌,固定在书桌上的烛台,而且根据船上的规定,必须叫游轮服务员来点亮蜡烛。
玛莎和简一如既往地觉得这里很不错,莱拉也一如既往地觉得这个房间让人透不过来气。
“我要出去透透气了。”
她捡起来几乎铺满了整张床的斗篷。
“玛莎,你能帮助我把带子系上吗?”
玛莎声音愉快:“当然了,小姐。”
刚刚从甲板下来的莱拉闷闷地又回到上面了,她想要倚着栏杆,可是栏杆太冰了,她碰了一下,把手收回来,缩在斗篷里面。
头等舱的甲板在顶层,莱拉可以居高临下地看统舱的旅客排队进来。他们大都身着工装,厚厚地捂了一层又一层,莱拉知道这些人多半不是去马德拉群岛的,那只是珍珠航线上的一个停靠点。
“珍珠公主”最终会抵达美国纽约。
“没有带手套吗,小姐?”
莱拉下意识地压低帽檐,抬起眼睛看向那个方向。
“好久不见,基督山伯爵大人。”
果然是无处不在的埃德蒙。
她没想到对方愣住了。
“什么?”
第66章 无人会登临意莱拉准备做泡泡糖
“我以为像伯爵这么富有的人,应该是有自己的私人游艇的。”
莱拉调侃。她想起来埃德蒙
唐泰斯寄给自己的那一封信,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似乎忘了回信。
“私人游艇旅行当然更加舒适,可是你得明白,我有时候也会对公共交通产生兴趣,这不,我来到了珍珠,我想要仔细研究下造船厂产出的这尊庞然大物。”
莱拉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原来如此,我想不到基督山伯爵大人对机械也有研究!”
埃德蒙轻声笑道:“谈不上什么研究,只不过是个人的一点兴趣,就和我之前想要找写奇花异草装饰房子一样。”
莱拉摇头:“先生,你在冬天是什么都找不到的。”
基督山伯爵大笑:“阿什博恩小姐,你得原谅我的一点小怪癖嘛,瞧,我不是把基金会的五百万英镑全部捐赠给了政府吗,维多利亚女王不是亲自把巴斯勋章别在了我的外套上吗?”
莱拉也想大笑,但是冷风刺嗓子,她不想喝风,就把嘴角稍微咧开,做出大笑的表情,但是不笑。
“的确如此!先生,在这个国家,我想不到有什么是不能用钱买到的,不列颠尼亚女神如果活在今天,她一定浑身上下戴满了来自南非的黄金首饰!”
基督山伯爵:“看不出你还是位愤世嫉俗的女士,阿什博恩小姐。”
莱拉:“愤世嫉俗?我吗?先生,你可真是大错特错了,我自认为是最热爱生命,最热爱生活的人,我想你是懂我的意思的。”
莱拉把缩在斗篷里的手拿出来,忍不住去敲甲板上的护栏。
在泰晤士河上什么都看不见,遮天蔽日的浓云沉雾压在每一座高耸的黑烟囱上,压在每一个人的头顶上。
莱拉扶着栏杆身体前倾,她看到船员吆喝着催促统舱乘客上船。她想吟诵一首词,可是不能,莱拉低头看自己厚实的羊毛裙摆,里面是多层的羊绒衬裙,衬裙里面还有衬裤——莱拉更愿意称之为秋裤。
她披着一件水獭皮的斗篷。
大概是有三四十只水獭的皮在自己身上。莱拉麻木地想。
一个穿着羊毛裙子,披着水獭皮斗篷的人是没有机会感受层层推进波浪起伏的诗歌的。
莱拉想要找一把椅子坐下。
甲板上没有椅子,这不是夏天,夏天的话,游轮的服务员会搬上来很多摇椅,现在待在甲板上,只有北海阴冷潮湿的海风。
莱拉:“说到南非,基督山伯爵大人,你这是准备去纽约吗?”
基督山伯爵:“什么?纽约?”
莱拉:“珍珠的终点美国纽约,先生,你不知道吗?”
基督山伯爵:“我当然知道,可是我跑到新大陆上去干什么?”
莱拉认真地想了一会儿。
“嗯,去看自由女神像?不过横跨大西洋要一个月时间。”
莱拉皱了皱鼻子,这艘船这不怎么样,她嗅到焦糊味,知道这是煤渣直接排到海里的气味,混合上海水的咸腥,莱拉开始觉得到甲板上透气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基督山伯爵:“不,我不去纽约,我想,我要去的是牙买加。”
莱拉不感兴趣,但还是配合地“哦”了一声:“牙买加,先生!我打算去马德拉群岛过一个月的假期。”
埃德蒙:“啊,马德拉群岛,我去过那里。”
莱拉:“是的,是的,先生,我确信你到过整个世界。
她想要讽刺,又觉得这种讽刺对埃德蒙唐泰斯是十分不公正的。
埃德蒙:“原来你已经有了一个旅行的计划,怎么不对我说呢?我建立了基金会,还特地邀请你,阿什博恩小姐,你是我见过最博学多识的年轻人。”
莱拉毫不留情:“阁下,恐怕你在心里不觉得我比你聪明吧,比方说现在,我真不知道是叫你唐泰斯先生更好,还是叫你伯爵阁下更好一点。”
莱拉:“我不知道。”
基督山伯爵似笑非笑:“基督山旅行基金会是为你而建立的,阿什博恩小姐,既然你回绝了我的邀请,那么基金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我把原本用于活动的五百万英镑全部捐赠给了维多利亚女王。”
话题再次绕回五百万英镑上。
莱拉:“我对五百万英镑不感兴趣。”
底层甲板上不知道怎么回事,结了一片滑得人呲溜呲溜的冰,也不见船员过来清理,莱拉看到一个身着工装的青年人一脚踏上去,摔倒的声音连她在头等舱甲板都听得到,几个路过的人哈哈大笑,其中一个看上去像是他同伴的伸手把人拉起来,一转眼就进了船舱。又有两个小孩子,都裹得像毛球一样,在冰上滑来滑去,他们的妈妈赶过来,也可能只是女性长辈,把一个小小孩提溜起来,用莱拉听不懂的英语骂小孩。
简感慨:“他可真是富有。”
莱拉:“是的,这笔钱足够填补两年的财政赤字,不过我还以为基督山伯爵先生会获得嘉德勋章呢。”
玛莎问:“嘉德勋章不是世袭贵族才能获得吗?”
莱拉:“是这样的,不过我以为五百万英镑值得一个例外,不过大十字骑士级别的巴斯勋章——我不能说了不起,但是的确与基督山伯爵的身份相符。”
在一个没有雪落下的清晨,莱拉一手牵着简,一手牵着玛莎,这两个姑娘好像人间的锚点一样拉着莱拉,假如说没有她们,她大概早就随着天马行空的思维飘走了。
行李有脚夫搬上去,莱拉手里提了一个轻便的随身小包,这个年头,年轻姑娘独自出行不常见,也不怎么安全,之前单单是从白蜡树地到伦敦,都有布索尼神甫护送。不过这一回可就只有莱拉和她的贴身女仆与家庭教师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此行不止有莱拉,玛莎和简,因为莱拉害怕匕首和毒药对付不了所有可能的情况,写信要求管家派两名男仆来伦敦。不过眼下他们俩都远远地跟着,不在莱拉的面前晃悠。
“安全问题是解决了,不过,我们还是不会说葡萄牙语。”
简忧虑地说。
莱拉很自信:“不要担心,简,我相信马德拉群岛上一定有懂英语的人,退一步说,我们既然要在马德拉群岛上度假,要定下旅馆,要去饭店吃饭,还要雇佣一个当地导游带着我们游览,他们就算是不会说英语,也会想办法让我们理解,做成这一笔生意。”
简松开眉头:“这样的话就太好了。”
莱拉:“而且你别忘了还有你叔父这样的人,岛上一定有不少我们的同胞。”
说出来这句话莱拉有点后悔,她感觉不太舒服。捉弄威尔莫勋爵是一回事,可是和简一起说话是另一回事,她竟然无意间把英国商人称作同胞。她可完全不觉得那群人是同胞!
玛莎回头:“小姐!我们要上船啦!”
队伍开始移动,莱拉当然定的是头等舱,这可是19世纪,就算是让她去住白金汉宫,去住爱丽舍宫,莱拉也会觉得委屈的。
更何况,这只是一艘叫做“珍珠”的蒸汽轮船。
莱拉一行人排在最前头,挤在开司米披肩,羊毛大衣和毛皮斗篷之间,莱拉自己也罩着一件长及脚踝的斗篷。
上船后先去找自己的舱室,莱拉迫不及待地把厚重的斗篷丢在床上:“太重了!天啊,冬季的旅行真是不便。”
玛莎一脸神往:“我希望这一次和去奥斯本宫一样,不会晕船。”
莱拉:“应该不会的,珍珠公主比我们从白蜡树地到伦敦时坐的船更大,会更稳一些,不过,去奥斯本宫那次不晕船和船只大小无关,那是因为路程很短。”
莱拉看了看所谓头等舱的床,在19世纪的上半叶,游轮远远没有豪华到泰坦尼克号的程度。固定在地板上的床,狭小的书桌,固定在书桌上的烛台,而且根据船上的规定,必须叫游轮服务员来点亮蜡烛。
玛莎和简一如既往地觉得这里很不错,莱拉也一如既往地觉得这个房间让人透不过来气。
“我要出去透透气了。”
她捡起来几乎铺满了整张床的斗篷。
“玛莎,你能帮助我把带子系上吗?”
玛莎声音愉快:“当然了,小姐。”
刚刚从甲板下来的莱拉闷闷地又回到上面了,她想要倚着栏杆,可是栏杆太冰了,她碰了一下,把手收回来,缩在斗篷里面。
头等舱的甲板在顶层,莱拉可以居高临下地看统舱的旅客排队进来。他们大都身着工装,厚厚地捂了一层又一层,莱拉知道这些人多半不是去马德拉群岛的,那只是珍珠航线上的一个停靠点。
“珍珠公主”最终会抵达美国纽约。
“没有带手套吗,小姐?”
莱拉下意识地压低帽檐,抬起眼睛看向那个方向。
“好久不见,基督山伯爵大人。”
果然是无处不在的埃德蒙。
她没想到对方愣住了。
“什么?”
第66章 无人会登临意莱拉准备做泡泡糖
“我以为像伯爵这么富有的人,应该是有自己的私人游艇的。”
莱拉调侃。她想起来埃德蒙
唐泰斯寄给自己的那一封信,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似乎忘了回信。
“私人游艇旅行当然更加舒适,可是你得明白,我有时候也会对公共交通产生兴趣,这不,我来到了珍珠,我想要仔细研究下造船厂产出的这尊庞然大物。”
莱拉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原来如此,我想不到基督山伯爵大人对机械也有研究!”
埃德蒙轻声笑道:“谈不上什么研究,只不过是个人的一点兴趣,就和我之前想要找写奇花异草装饰房子一样。”
莱拉摇头:“先生,你在冬天是什么都找不到的。”
基督山伯爵大笑:“阿什博恩小姐,你得原谅我的一点小怪癖嘛,瞧,我不是把基金会的五百万英镑全部捐赠给了政府吗,维多利亚女王不是亲自把巴斯勋章别在了我的外套上吗?”
莱拉也想大笑,但是冷风刺嗓子,她不想喝风,就把嘴角稍微咧开,做出大笑的表情,但是不笑。
“的确如此!先生,在这个国家,我想不到有什么是不能用钱买到的,不列颠尼亚女神如果活在今天,她一定浑身上下戴满了来自南非的黄金首饰!”
基督山伯爵:“看不出你还是位愤世嫉俗的女士,阿什博恩小姐。”
莱拉:“愤世嫉俗?我吗?先生,你可真是大错特错了,我自认为是最热爱生命,最热爱生活的人,我想你是懂我的意思的。”
莱拉把缩在斗篷里的手拿出来,忍不住去敲甲板上的护栏。
在泰晤士河上什么都看不见,遮天蔽日的浓云沉雾压在每一座高耸的黑烟囱上,压在每一个人的头顶上。
莱拉扶着栏杆身体前倾,她看到船员吆喝着催促统舱乘客上船。她想吟诵一首词,可是不能,莱拉低头看自己厚实的羊毛裙摆,里面是多层的羊绒衬裙,衬裙里面还有衬裤——莱拉更愿意称之为秋裤。
她披着一件水獭皮的斗篷。
大概是有三四十只水獭的皮在自己身上。莱拉麻木地想。
一个穿着羊毛裙子,披着水獭皮斗篷的人是没有机会感受层层推进波浪起伏的诗歌的。
莱拉想要找一把椅子坐下。
甲板上没有椅子,这不是夏天,夏天的话,游轮的服务员会搬上来很多摇椅,现在待在甲板上,只有北海阴冷潮湿的海风。
莱拉:“说到南非,基督山伯爵大人,你这是准备去纽约吗?”
基督山伯爵:“什么?纽约?”
莱拉:“珍珠的终点美国纽约,先生,你不知道吗?”
基督山伯爵:“我当然知道,可是我跑到新大陆上去干什么?”
莱拉认真地想了一会儿。
“嗯,去看自由女神像?不过横跨大西洋要一个月时间。”
莱拉皱了皱鼻子,这艘船这不怎么样,她嗅到焦糊味,知道这是煤渣直接排到海里的气味,混合上海水的咸腥,莱拉开始觉得到甲板上透气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基督山伯爵:“不,我不去纽约,我想,我要去的是牙买加。”
莱拉不感兴趣,但还是配合地“哦”了一声:“牙买加,先生!我打算去马德拉群岛过一个月的假期。”
埃德蒙:“啊,马德拉群岛,我去过那里。”
莱拉:“是的,是的,先生,我确信你到过整个世界。
她想要讽刺,又觉得这种讽刺对埃德蒙唐泰斯是十分不公正的。
埃德蒙:“原来你已经有了一个旅行的计划,怎么不对我说呢?我建立了基金会,还特地邀请你,阿什博恩小姐,你是我见过最博学多识的年轻人。”
莱拉毫不留情:“阁下,恐怕你在心里不觉得我比你聪明吧,比方说现在,我真不知道是叫你唐泰斯先生更好,还是叫你伯爵阁下更好一点。”
莱拉:“我不知道。”
基督山伯爵似笑非笑:“基督山旅行基金会是为你而建立的,阿什博恩小姐,既然你回绝了我的邀请,那么基金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我把原本用于活动的五百万英镑全部捐赠给了维多利亚女王。”
话题再次绕回五百万英镑上。
莱拉:“我对五百万英镑不感兴趣。”
底层甲板上不知道怎么回事,结了一片滑得人呲溜呲溜的冰,也不见船员过来清理,莱拉看到一个身着工装的青年人一脚踏上去,摔倒的声音连她在头等舱甲板都听得到,几个路过的人哈哈大笑,其中一个看上去像是他同伴的伸手把人拉起来,一转眼就进了船舱。又有两个小孩子,都裹得像毛球一样,在冰上滑来滑去,他们的妈妈赶过来,也可能只是女性长辈,把一个小小孩提溜起来,用莱拉听不懂的英语骂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