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商人在仓促之间抬头看了一眼,露出了惊艳的神色。
傅棠梨急急抬袖掩面,弯下腰去,手未伸出,赵上钧已然几步赶到她的身畔,将纬帽拾起。
那商人脸色大变,如撞鬼煞,惊慌后退,转身就要逃走,却被赵上钧提住了后领,一把掼到地上。
商人吓得魂飞魄散,趴在地上,哀哀求饶:“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
赵上钧眉毛一挑:“你是何人?认得我吗?”
商人呆了一下,回过神来,后悔失言,但已经来不及改口,只得战战兢兢地道:“小人李复,乃是长安人士,两年前淮王殿下凯旋回京之日,小人有幸,在城外见过殿下一眼,殿下英武无双,小人迄今不敢忘。”
淮王率军大破突厥人,眼下正在庭州城内,周遭之人听得这话,马上明白了这个道人的身份。淮王凶悍,铁血之名天下尽知,众人皆露惶恐之色,一个个僵立当场,不敢动弹。
酒楼的掌柜此时闻讯,正好赶出来,本来要发作,当下腿一软,跪了下来:“小人小本经营,一向安分守己,这些个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干的混事,和小人无关,还望殿下明鉴。”
胡姬和乐师躲在掌柜后面,瑟瑟发抖。
赵上钧无视周遭,他拂去纬帽上沾染的尘埃,递还给傅棠梨,随意地问了一句:“这人看见你的脸了吗?”
他的语气平淡,但傅棠梨却听出了其中所蕴含的意味,她犹豫了一下。
那名唤李复的商人吓得直哆嗦,挣扎着爬起来,跪倒在傅棠梨的面前,使劲磕头:“小人什么也没看到、真的什么也没看到,求贵人饶了我、饶了我!”
傅棠梨将纬帽重新戴了起来,放下袖子,轻声道:“他没看见,无甚关碍,我们走吧。”
赵上钧缓缓环顾左右,他天生高贵,那只是一种惯常的姿态,他用冷漠的目光打量着这些黎庶,如视草木蝼蚁,不用任何言语,他似乎在斟酌着什么,强悍而威严的气势压迫下来,那种无声的危险简直令人胆寒。
众人无不颤栗,更有胆小者吓得腿软,不由伏倒下来,连连顿首。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纷沓的马蹄声,大群骑兵奔驰而来,铁甲金刀,煞气凛冽,他们在酒楼门口勒住马,严厉地呼喝:“何人在此闹事?”
原来是一队玄甲军士兵恰在附近巡防城务,听闻此地有人斗殴,顺道过来。
傅棠梨把纬帽又压低了一些,对赵上钧轻声道:“一点儿小事,没甚意思,无须追究,走吧。”
玄甲骑兵进来,却见得是淮王,大惊,齐齐俯身:“不知是殿下在此,惊扰殿下了,有罪、有罪。”
士兵们行止间铠甲和金刀铿锵作响,战马在门口不安地刨着蹄子,发出“呼嗤”的喷气声,连外头看热闹的人都跑光了,白日间,四下一片死静,只有那个李复还在不停地磕头,“咚咚”有声。
赵上钧缓缓收回目光,略一抬手。
士兵们恭敬地后退,让出道来。
赵上钧举步,携傅棠梨一同离去。
出了酒楼,多走一段路,外面的街市又渐渐恢复了吵杂,四面人声鼎沸,骆驼与马匹“哞哞咴咴”地叫着,商贩们高声嚷嚷着,人世间的喧嚣如同滚滚的烟尘扑面而来,无处可回避。
二三小童无赖,光着脚从旁边跑过去,不知谁家的妇人端着污水“扑哧”泼到门前,用北地的乡音大声地抱怨着什么,呱呱噪噪,还有一群劳累的汉子蹲在道边,啃着窝头,大声谈笑,口沫横飞。市井百态,人间烟火。
赵上钧行走其中,风姿仪态与青华山间无异,如负白雪、踏一地乱梅。
傅棠梨的脚步慢了下来:“道长,其实我想问你……”
她的声音非常低,差不多一点就听不见。
“什么?”赵上钧停下脚步,侧过脸,用询问的目光望着她,此时,他神色温柔,完全没有半点儿方才那种沉重的威严。
傅棠梨的嘴唇动了动,又咬住了,她犹豫了一下。
“怎么了?”赵上钧耐心地等着她。
秋日的暖阳高悬于空,灿烂得有些刺眼。
傅棠梨抬起手,遮挡住那明晃晃的阳光,忽又莞尔一笑:“没什么,忘了,不问罢。”
——————————
是夜,秋风与秋月齐至。北地的气候如同此处的民风一般,十分爽快,说凉就凉起来了,容不得人多做斟酌。
傅棠梨在灯下阅信时,忽闻庭中琴声起,她侧耳聆听片刻,笑了笑,把信笺藏起,随手披了件外衫,起身出去。
奴仆们已经知趣地退到月洞门外。
庭中有桂花,亭亭如盖,这个时节才生出了一点花骨朵,月光下,零星几点金黄,暗香浮动。
赵上钧独坐桂花树下抚琴,广袖委地,风拂过,偶有落花飘下,沾染他的衣袖。明月清辉,星河倒悬,天光垂落一地,他风姿似仙人。
傅棠梨慢慢地走到他身边,坐下来,懒懒地靠在他的肩膀上,听他抚琴。
她歪着头,一缕头发垂落下来,拂过他的手指,带来一种微妙的、柔软的感觉。
琴声铺陈,似一副水墨画卷,月照江流,独舟行于水上,桨破处,涟漪层层叠叠、复幽幽荡荡,清风一度,度不过江岸,不疾不徐、无涯无际,幽然远离尘世。
“白天在外头的时候,你想问我什么?”赵上钧一面抹动琴弦,仿佛不过顺口,问了一句。
傅棠梨很低地笑了一下:“我原本想问问你,是不是可以和我一起,抛弃身后的一切,什么都不管、不顾,找个边远的小镇或者
村落,我们两人做一对寻常百姓,简简单单地过日子。”
赵上钧的手指错了一下,“铮”的一声,挑断了一根琴弦:“梨花……”
“嘘。”傅棠梨竖起手指头,按在赵上钧的唇上,轻声道:“别回答,我已经不想问了。”
她望着他,她的眼睛生得极美,盛满此夜的月光,月华如水,映出他的身影,那么近,眼睛里只有他而已。
“其实是我想岔了,你自然做不得寻常百姓。”她的语气轻盈,听不出什么阴霾,或许只是有些惋惜而已,“譬如说,若叫你的那只摇光折了翅膀,从天上下来,和走地鸡混在一起,那肯定是不能够的。”
赵上钧倏然抓住了傅棠梨的手,他抓得那么牢,他的掌心滚烫,几乎让她的肌肤生疼。
“是我无能,要叫你遮遮掩掩……”
“不要说这个。”傅棠梨打断了赵上钧的话,她鲜少如此失礼,温柔而坚决地道,“我的眼光这么高,我喜欢的男人,怎么会无能呢?你必然是天下第一的。”
她咬了咬嘴唇,很快把话题转开:“你这般盖世神武,本来就该临于千万人之上,什么寻常百姓之语,我随口胡说的,你不必放在心上,我只是心疼你,战功无数,为江山、为社稷,百死一生,背后却还遭人算计,从私心来说,我只愿你放下兵戈,回到青华山上,依旧做你的道长去,安稳度日就好。”
赵上钧沉默下去,半晌,喟然长叹:“大兄需要我为他征伐四方,安定天下,我便要照着他的心意去做。”在傅棠梨面前,他说得十分直白,“虽则大兄有所猜忌,但我与他兄弟至亲,我心中坦荡,确实没有半分埋怨,你不必替我抱不平。”
他不称呼“圣上”,而是唤作“大兄”。
这下轮到傅棠梨诧异了,她睁大了眼睛:“我觉得你不像是这样的人。”她斟酌了一下,眨了眨眼睛,委婉地道,“何至如此纯质忠厚?”
她的话冲淡了方才淡淡的惆怅。赵上钧翘起嘴角,笑了一下,用力捏了捏她的手指:“不要拐弯抹角骂我傻。”
赵上钧拂了拂琴弦,弦已经乱了,发出一点单调的清音,他垂下眼眸:“你可能不太相信,除了你之外,大兄是这世间唯一真心疼爱我的人。”
傅棠梨的嘴巴张了张,又闭上了。
“早年,母后不为父皇所喜,贬为庶人,她在掖庭宫生下了我,自顾不暇,弃我如遗。”赵上钧说起往事,面色还是淡漠的,只是在眼底流露出一点温暖的笑意,“大兄年长我十三岁,是他去求了父皇,把我抱回抚养,他亲自照顾我衣食起居,教我读书习字,疼我、爱我,我们兄弟相依为命许多年。”
他忽然笑了起来,“到元嘉出生的时候,我十分嫉妒,大哭了一场,大兄哄了我很久,后来,他再也没有抱过元嘉一次,现在想起来,我实在对不住元嘉。”
这是赵上钧第一次在傅棠梨面前,以这种轻松的语气提起赵元嘉。
所以,淮王绝不会违抗圣意,他甘愿收敛锋芒,屈居人下,只因为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不仅仅是皇帝,更是他的大兄,把他一手养大、疼他、爱他的大兄。
秋夜凉风,一瞬间让傅棠梨的手脚变得冰冷,她把手收回袖中,死死地掐住了,掐得掌心生疼,但面上却露出了莞尔的笑容:“原来,你的气量一直都这么小。”
傅棠梨急急抬袖掩面,弯下腰去,手未伸出,赵上钧已然几步赶到她的身畔,将纬帽拾起。
那商人脸色大变,如撞鬼煞,惊慌后退,转身就要逃走,却被赵上钧提住了后领,一把掼到地上。
商人吓得魂飞魄散,趴在地上,哀哀求饶:“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
赵上钧眉毛一挑:“你是何人?认得我吗?”
商人呆了一下,回过神来,后悔失言,但已经来不及改口,只得战战兢兢地道:“小人李复,乃是长安人士,两年前淮王殿下凯旋回京之日,小人有幸,在城外见过殿下一眼,殿下英武无双,小人迄今不敢忘。”
淮王率军大破突厥人,眼下正在庭州城内,周遭之人听得这话,马上明白了这个道人的身份。淮王凶悍,铁血之名天下尽知,众人皆露惶恐之色,一个个僵立当场,不敢动弹。
酒楼的掌柜此时闻讯,正好赶出来,本来要发作,当下腿一软,跪了下来:“小人小本经营,一向安分守己,这些个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干的混事,和小人无关,还望殿下明鉴。”
胡姬和乐师躲在掌柜后面,瑟瑟发抖。
赵上钧无视周遭,他拂去纬帽上沾染的尘埃,递还给傅棠梨,随意地问了一句:“这人看见你的脸了吗?”
他的语气平淡,但傅棠梨却听出了其中所蕴含的意味,她犹豫了一下。
那名唤李复的商人吓得直哆嗦,挣扎着爬起来,跪倒在傅棠梨的面前,使劲磕头:“小人什么也没看到、真的什么也没看到,求贵人饶了我、饶了我!”
傅棠梨将纬帽重新戴了起来,放下袖子,轻声道:“他没看见,无甚关碍,我们走吧。”
赵上钧缓缓环顾左右,他天生高贵,那只是一种惯常的姿态,他用冷漠的目光打量着这些黎庶,如视草木蝼蚁,不用任何言语,他似乎在斟酌着什么,强悍而威严的气势压迫下来,那种无声的危险简直令人胆寒。
众人无不颤栗,更有胆小者吓得腿软,不由伏倒下来,连连顿首。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纷沓的马蹄声,大群骑兵奔驰而来,铁甲金刀,煞气凛冽,他们在酒楼门口勒住马,严厉地呼喝:“何人在此闹事?”
原来是一队玄甲军士兵恰在附近巡防城务,听闻此地有人斗殴,顺道过来。
傅棠梨把纬帽又压低了一些,对赵上钧轻声道:“一点儿小事,没甚意思,无须追究,走吧。”
玄甲骑兵进来,却见得是淮王,大惊,齐齐俯身:“不知是殿下在此,惊扰殿下了,有罪、有罪。”
士兵们行止间铠甲和金刀铿锵作响,战马在门口不安地刨着蹄子,发出“呼嗤”的喷气声,连外头看热闹的人都跑光了,白日间,四下一片死静,只有那个李复还在不停地磕头,“咚咚”有声。
赵上钧缓缓收回目光,略一抬手。
士兵们恭敬地后退,让出道来。
赵上钧举步,携傅棠梨一同离去。
出了酒楼,多走一段路,外面的街市又渐渐恢复了吵杂,四面人声鼎沸,骆驼与马匹“哞哞咴咴”地叫着,商贩们高声嚷嚷着,人世间的喧嚣如同滚滚的烟尘扑面而来,无处可回避。
二三小童无赖,光着脚从旁边跑过去,不知谁家的妇人端着污水“扑哧”泼到门前,用北地的乡音大声地抱怨着什么,呱呱噪噪,还有一群劳累的汉子蹲在道边,啃着窝头,大声谈笑,口沫横飞。市井百态,人间烟火。
赵上钧行走其中,风姿仪态与青华山间无异,如负白雪、踏一地乱梅。
傅棠梨的脚步慢了下来:“道长,其实我想问你……”
她的声音非常低,差不多一点就听不见。
“什么?”赵上钧停下脚步,侧过脸,用询问的目光望着她,此时,他神色温柔,完全没有半点儿方才那种沉重的威严。
傅棠梨的嘴唇动了动,又咬住了,她犹豫了一下。
“怎么了?”赵上钧耐心地等着她。
秋日的暖阳高悬于空,灿烂得有些刺眼。
傅棠梨抬起手,遮挡住那明晃晃的阳光,忽又莞尔一笑:“没什么,忘了,不问罢。”
——————————
是夜,秋风与秋月齐至。北地的气候如同此处的民风一般,十分爽快,说凉就凉起来了,容不得人多做斟酌。
傅棠梨在灯下阅信时,忽闻庭中琴声起,她侧耳聆听片刻,笑了笑,把信笺藏起,随手披了件外衫,起身出去。
奴仆们已经知趣地退到月洞门外。
庭中有桂花,亭亭如盖,这个时节才生出了一点花骨朵,月光下,零星几点金黄,暗香浮动。
赵上钧独坐桂花树下抚琴,广袖委地,风拂过,偶有落花飘下,沾染他的衣袖。明月清辉,星河倒悬,天光垂落一地,他风姿似仙人。
傅棠梨慢慢地走到他身边,坐下来,懒懒地靠在他的肩膀上,听他抚琴。
她歪着头,一缕头发垂落下来,拂过他的手指,带来一种微妙的、柔软的感觉。
琴声铺陈,似一副水墨画卷,月照江流,独舟行于水上,桨破处,涟漪层层叠叠、复幽幽荡荡,清风一度,度不过江岸,不疾不徐、无涯无际,幽然远离尘世。
“白天在外头的时候,你想问我什么?”赵上钧一面抹动琴弦,仿佛不过顺口,问了一句。
傅棠梨很低地笑了一下:“我原本想问问你,是不是可以和我一起,抛弃身后的一切,什么都不管、不顾,找个边远的小镇或者
村落,我们两人做一对寻常百姓,简简单单地过日子。”
赵上钧的手指错了一下,“铮”的一声,挑断了一根琴弦:“梨花……”
“嘘。”傅棠梨竖起手指头,按在赵上钧的唇上,轻声道:“别回答,我已经不想问了。”
她望着他,她的眼睛生得极美,盛满此夜的月光,月华如水,映出他的身影,那么近,眼睛里只有他而已。
“其实是我想岔了,你自然做不得寻常百姓。”她的语气轻盈,听不出什么阴霾,或许只是有些惋惜而已,“譬如说,若叫你的那只摇光折了翅膀,从天上下来,和走地鸡混在一起,那肯定是不能够的。”
赵上钧倏然抓住了傅棠梨的手,他抓得那么牢,他的掌心滚烫,几乎让她的肌肤生疼。
“是我无能,要叫你遮遮掩掩……”
“不要说这个。”傅棠梨打断了赵上钧的话,她鲜少如此失礼,温柔而坚决地道,“我的眼光这么高,我喜欢的男人,怎么会无能呢?你必然是天下第一的。”
她咬了咬嘴唇,很快把话题转开:“你这般盖世神武,本来就该临于千万人之上,什么寻常百姓之语,我随口胡说的,你不必放在心上,我只是心疼你,战功无数,为江山、为社稷,百死一生,背后却还遭人算计,从私心来说,我只愿你放下兵戈,回到青华山上,依旧做你的道长去,安稳度日就好。”
赵上钧沉默下去,半晌,喟然长叹:“大兄需要我为他征伐四方,安定天下,我便要照着他的心意去做。”在傅棠梨面前,他说得十分直白,“虽则大兄有所猜忌,但我与他兄弟至亲,我心中坦荡,确实没有半分埋怨,你不必替我抱不平。”
他不称呼“圣上”,而是唤作“大兄”。
这下轮到傅棠梨诧异了,她睁大了眼睛:“我觉得你不像是这样的人。”她斟酌了一下,眨了眨眼睛,委婉地道,“何至如此纯质忠厚?”
她的话冲淡了方才淡淡的惆怅。赵上钧翘起嘴角,笑了一下,用力捏了捏她的手指:“不要拐弯抹角骂我傻。”
赵上钧拂了拂琴弦,弦已经乱了,发出一点单调的清音,他垂下眼眸:“你可能不太相信,除了你之外,大兄是这世间唯一真心疼爱我的人。”
傅棠梨的嘴巴张了张,又闭上了。
“早年,母后不为父皇所喜,贬为庶人,她在掖庭宫生下了我,自顾不暇,弃我如遗。”赵上钧说起往事,面色还是淡漠的,只是在眼底流露出一点温暖的笑意,“大兄年长我十三岁,是他去求了父皇,把我抱回抚养,他亲自照顾我衣食起居,教我读书习字,疼我、爱我,我们兄弟相依为命许多年。”
他忽然笑了起来,“到元嘉出生的时候,我十分嫉妒,大哭了一场,大兄哄了我很久,后来,他再也没有抱过元嘉一次,现在想起来,我实在对不住元嘉。”
这是赵上钧第一次在傅棠梨面前,以这种轻松的语气提起赵元嘉。
所以,淮王绝不会违抗圣意,他甘愿收敛锋芒,屈居人下,只因为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不仅仅是皇帝,更是他的大兄,把他一手养大、疼他、爱他的大兄。
秋夜凉风,一瞬间让傅棠梨的手脚变得冰冷,她把手收回袖中,死死地掐住了,掐得掌心生疼,但面上却露出了莞尔的笑容:“原来,你的气量一直都这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