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但赵上钧已经自顾自地席地而坐,取出一柄匕首,开始剥解野兔。
锋利的匕首在他手中灵巧地转动,放血,扒皮,头部及四蹄弃之不用,腹部剖开,掏出内脏,反复以水濯洗。
傅棠梨躲在营帐里,偷偷地把门帘挑开一点点,从缝隙中望出去,只看见赵上钧手中血糊糊的一片,她不禁咋舌。
莫看玄衍道长平日容不得一丝尘土,到了此间,却成天滚在黄沙和血里,倒是半点不嫌弃,如今连生解兔子这等腌臜活计也能做得,可见原先他在长安的时节就是瞎矫情。
她思及此处,觉得牙根有些痒痒的,暗自“啐”了一声。
那边,赵上钧已经把兔子清理了一番,用雪花盐将里里外外揉搓一遍,以木棍贯穿首尾,生火,支到架子上烤炙。
夏天的野兔是肥美的,油脂在火中发出轻微的“滋滋”,随着炭烟的升起,醇厚浓郁的香气渐渐地飘散开。
傅棠梨自从离开渭州,一直是清汤寡水将就着,军中将士的吃食不过是粟饭和糜饼,间或加些大酱醋豆,已是难得,这让挑食的傅棠梨痛苦不堪,但也只能咬牙忍着,可怜见的,就这几天工夫,腰似乎又细了一圈。
这会儿闻到久违的肉香,她顿时平添了几分哀怨之情,也不知道这到底该怪谁,总之心里恼火得很,干脆摔了帘子,不看了。
摔帘子的动静稍微大了一点。
韩子琛用拳头抵住嘴,咳了两声。
肉在火上炙烤着。赵上钧垂着眼,那柄匕首在他手指间灵巧地转了一圈,寒光掠动,上面还沾着淋漓的血。
韩子琛莫名有些心悸,默默地往后面挪了一点。
赵上钧抬起眼,漫不经心地往营帐那边瞥了一下,又望向韩子琛,他的目光和他肩膀上的那只海东青一般无二,一种锐利而冰冷的杀机:“韩世子,你别在里面待太久,这不合适,记得我方才说过的话,没有下次了。”
韩子琛脸色微变,几欲发作,但在赵上钧那样的目光下,他竟然无法生出拒绝的勇气,终于还是低了头,含糊地应了一声。
“如此甚佳。”赵上钧微微笑了一下,收了匕首,慢条斯理地用清水净了手,又拿出一方白色的帕子,仔细擦干。
随侍的卫兵端上一个青瓷缠枝小壶,奉予韩子琛。
韩子琛取过,拿着掂了掂:“酒吗?”
赵上钧把手清洗干净,拿起木棍,转动着架子上的兔肉,时不时调整一下高低角度,看过去神情专注,仿佛眼前这个才是头等大事:“葡萄果汁。战时军中若有饮酒者,斩立决。”
淮王殿下的声音十分冷静,听得韩子琛的嘴角抽了一下,顺手把那壶葡萄汁放到一边去。
“我与渭州素无交情,不知是何缘故,能劳世子尽出精锐来援?”赵上钧神情淡然,好似寻常闲话。
韩子琛正色道:“突厥犯我中原,掠我城池,凡大周将士,皆有御敌之责,岂以交情论?殿下勇烈,守卫社稷,然则,须知我渭州军民数十年来力拒吐蕃,捍卫西北,亦有忠义之气,殿下不可轻我。”
赵上钧抬起眼睛,看着韩子琛,半晌,淡淡一笑,颔首道:“子琛所言甚是,是我轻慢了,子琛此举大义,放心,北方牛羊肥硕,我断不会令你徒手而归。”
韩子琛和赵上钧目光相触,他听懂了赵上钧话里的含义,心头一震,旋又大喜,垂首作揖。
心领神会即可,毋须多言。
香气愈浓,不多时,赵上钧将兔肉从火中取起。
摇光扇了扇翅膀,把脑袋探了过来,“咕噜咕噜”地叫得很急切。
赵上钧拍了拍它:“走开,这不是给你的。”
摇光不满地大叫了两声,飞走了。
赵上钧命随从以食盘将兔肉盛起,递予韩子琛:“熟矣,可一尝。”
韩子琛才要客气两句,此时庄敬走了过来,对赵上钧禀道:“殿下,张嵩归,有要事报。”
赵上钧起身,掸了掸衣襟上的尘灰,面上波澜不动:“子琛自便。”
言罢,不待韩子琛多说什么,他已经转身离去。
韩子琛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端起兔肉,顺手拎起那壶葡萄汁,施施然回到营帐中。
傅棠梨心不在焉地坐在那里等着,一见韩子琛便急急问道:“走了吗?”
“走了。”
傅棠梨松了一口气,当即摆了摆手:“既如此,你也走吧,回你自己帐子去。”
一点情面也不给留。
韩子琛无奈地叹气,将兔肉端到傅棠梨面前的案上,取出银刀,贴心地切成小块,又将葡萄汁斟了小碗奉过去:“淮王所赐,我借花献佛,二娘子请用。”
傅棠梨恰好尚未朝食,闻言矜持地点了点头,端起小碗,喝了一口葡萄汁:“不错。”
鲜榨的果汁,澄澈清甜,微微酸,带着一点回甘的玫瑰花香气,也不知这旷野之外、兵马之中,是如何得来的,到底是淮王金贵,连行军在外也要这般享受。
她用银刀叉起兔肉,斯斯文文地吃了一口,“咦”了一声,坐正了身体,眼睛发亮,又吃了一口,十分满意,再次点头:“很不错。”
兔子现宰,十分新鲜,赵上钧的手艺更是了得,烤得恰到好处,外面焦黄酥香,油脂凝成一层薄薄的壳,咬下去,脆脆的,里面的筋肉又细又嫩,带着一点弹牙的口感,汁水丰腴,在舌尖打了个转,直接就滑入喉咙。
傅棠梨实在震惊,止不住赞叹:“这谁能想到呢,淮王那般高贵的人,烤肉的工夫居然如此地道,比我们家里的厨子还强上几分。”
不过是因为是那个男人做的,不管酸的臭的她都欢喜,能有多好?韩子琛酸溜溜地想着,皮笑肉不笑地“哼”了一声。
傅棠梨误会了,把食盘往韩子琛的方向稍微推了推,大方地道:“我不骗人,大表兄尝尝看,委实好味。”
韩子琛沉默半晌,他终究没有这个胆量,摸了摸鼻子,干巴巴地道:“我不吃这玩意,留着你慢慢用吧。”
他摇了摇头,身上的骨头还在隐约作疼,他甚至连这营帐也不敢久留,很快出去了。
——————————
往后数日,突厥人愈发凶狠,频频发起进攻,玄甲军与之战,多不敌,阵营往西回撤,退守至横断山脉前。
霍青山及麾下人马依旧未见踪迹,北庭大都护张嵩中间回来了一趟,随即奉淮王令,与西宁伯世子韩子琛一起率了四万重甲骑兵,又是趁夜而出。营中的守备愈发森严,战马装备上厚重的铁甲,士兵的长戈擦得雪亮,夜里偶尔会听见沉重的车轱辘的声响,好似什么庞大的物件被拖动发出的动静。
傅棠梨虽然被留下的渭州士兵守护着,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她向戚虎问询,但戚虎只知守护二娘子,其余的,他也不甚明了,一概摇头。傅棠梨只好作罢。
玄甲军如今驻扎的地方紧挨着鄂毕河的下游,河水至此处渐渐湍急,冲散河床,分出小支,从营地后流经而过,岸边胡杨成片,水草丰茂,是北方平原中难得的景致。
傅棠梨心痒痒的,无他,只因这段时日她的贴身衣物没的清洗,令她十分难耐。
她是个爱干净的小娘子,每日总要偷偷烧些热水端到营帐中擦洗身体,至于衣裳,只能顺便搓搓了,旁的可以忍,贴身的小衣亵裤之类脏了,令她尤其不能忍。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她哪里能按捺得住。
至夜,苍穹如墨黑,明月如霜白,天色千里清冷,瞧着是个好时机。
傅棠梨避开旁人,偷偷摸摸抱了一堆待清洗的衣物,溜出军营。
辕门处守卫的士兵看见她穿着渭州军的服饰,也不太管,只远远地喊了一句:“喂,那个,别跑远,小心突厥人半夜把你抓去。”
傅棠梨支支吾吾地应了一声,跑走了。
很快到了支流小河边,此处距军营不过三四十丈,远远地可以望见营中巡夜者的灯火,黑色的大旗高高地竖立在军营中央,在夜色中显得分外肃穆,让人安心不少。
河水清洌,在月光下闪动着粼粼的波光,流淌向不知名的远方峡谷,胡杨的枝干斜斜地伸展出来,指向夜幕,水草的影子倒映在河中,不是很深,形成朦胧的影子,间或有小鱼跃出水面,发出“刺啦”的声响,搅破一片月光,虽则沙场上血色未干,但至少此夜是宁静的。
傅棠梨蹲在岸边,认认真真的,把攒了几日的衣物都洗了一遍,但其实傅二娘子打小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洗衣这桩事情,对她而言,难免有些艰难,她左翻翻、右翻翻、吭哧吭哧地搓了好久,累出一头汗,总是不得章法。
她过于投入了,以至于察觉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时,已经来不及离开。
男人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沉稳而从容,听过去再熟悉不过。
傅棠梨停住手,僵了一下,差点一头栽进河里,总算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把湿漉漉的衣物团起来,四处张望了一下,飞快地躲到河边的一棵胡杨树后面去。
锋利的匕首在他手中灵巧地转动,放血,扒皮,头部及四蹄弃之不用,腹部剖开,掏出内脏,反复以水濯洗。
傅棠梨躲在营帐里,偷偷地把门帘挑开一点点,从缝隙中望出去,只看见赵上钧手中血糊糊的一片,她不禁咋舌。
莫看玄衍道长平日容不得一丝尘土,到了此间,却成天滚在黄沙和血里,倒是半点不嫌弃,如今连生解兔子这等腌臜活计也能做得,可见原先他在长安的时节就是瞎矫情。
她思及此处,觉得牙根有些痒痒的,暗自“啐”了一声。
那边,赵上钧已经把兔子清理了一番,用雪花盐将里里外外揉搓一遍,以木棍贯穿首尾,生火,支到架子上烤炙。
夏天的野兔是肥美的,油脂在火中发出轻微的“滋滋”,随着炭烟的升起,醇厚浓郁的香气渐渐地飘散开。
傅棠梨自从离开渭州,一直是清汤寡水将就着,军中将士的吃食不过是粟饭和糜饼,间或加些大酱醋豆,已是难得,这让挑食的傅棠梨痛苦不堪,但也只能咬牙忍着,可怜见的,就这几天工夫,腰似乎又细了一圈。
这会儿闻到久违的肉香,她顿时平添了几分哀怨之情,也不知道这到底该怪谁,总之心里恼火得很,干脆摔了帘子,不看了。
摔帘子的动静稍微大了一点。
韩子琛用拳头抵住嘴,咳了两声。
肉在火上炙烤着。赵上钧垂着眼,那柄匕首在他手指间灵巧地转了一圈,寒光掠动,上面还沾着淋漓的血。
韩子琛莫名有些心悸,默默地往后面挪了一点。
赵上钧抬起眼,漫不经心地往营帐那边瞥了一下,又望向韩子琛,他的目光和他肩膀上的那只海东青一般无二,一种锐利而冰冷的杀机:“韩世子,你别在里面待太久,这不合适,记得我方才说过的话,没有下次了。”
韩子琛脸色微变,几欲发作,但在赵上钧那样的目光下,他竟然无法生出拒绝的勇气,终于还是低了头,含糊地应了一声。
“如此甚佳。”赵上钧微微笑了一下,收了匕首,慢条斯理地用清水净了手,又拿出一方白色的帕子,仔细擦干。
随侍的卫兵端上一个青瓷缠枝小壶,奉予韩子琛。
韩子琛取过,拿着掂了掂:“酒吗?”
赵上钧把手清洗干净,拿起木棍,转动着架子上的兔肉,时不时调整一下高低角度,看过去神情专注,仿佛眼前这个才是头等大事:“葡萄果汁。战时军中若有饮酒者,斩立决。”
淮王殿下的声音十分冷静,听得韩子琛的嘴角抽了一下,顺手把那壶葡萄汁放到一边去。
“我与渭州素无交情,不知是何缘故,能劳世子尽出精锐来援?”赵上钧神情淡然,好似寻常闲话。
韩子琛正色道:“突厥犯我中原,掠我城池,凡大周将士,皆有御敌之责,岂以交情论?殿下勇烈,守卫社稷,然则,须知我渭州军民数十年来力拒吐蕃,捍卫西北,亦有忠义之气,殿下不可轻我。”
赵上钧抬起眼睛,看着韩子琛,半晌,淡淡一笑,颔首道:“子琛所言甚是,是我轻慢了,子琛此举大义,放心,北方牛羊肥硕,我断不会令你徒手而归。”
韩子琛和赵上钧目光相触,他听懂了赵上钧话里的含义,心头一震,旋又大喜,垂首作揖。
心领神会即可,毋须多言。
香气愈浓,不多时,赵上钧将兔肉从火中取起。
摇光扇了扇翅膀,把脑袋探了过来,“咕噜咕噜”地叫得很急切。
赵上钧拍了拍它:“走开,这不是给你的。”
摇光不满地大叫了两声,飞走了。
赵上钧命随从以食盘将兔肉盛起,递予韩子琛:“熟矣,可一尝。”
韩子琛才要客气两句,此时庄敬走了过来,对赵上钧禀道:“殿下,张嵩归,有要事报。”
赵上钧起身,掸了掸衣襟上的尘灰,面上波澜不动:“子琛自便。”
言罢,不待韩子琛多说什么,他已经转身离去。
韩子琛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端起兔肉,顺手拎起那壶葡萄汁,施施然回到营帐中。
傅棠梨心不在焉地坐在那里等着,一见韩子琛便急急问道:“走了吗?”
“走了。”
傅棠梨松了一口气,当即摆了摆手:“既如此,你也走吧,回你自己帐子去。”
一点情面也不给留。
韩子琛无奈地叹气,将兔肉端到傅棠梨面前的案上,取出银刀,贴心地切成小块,又将葡萄汁斟了小碗奉过去:“淮王所赐,我借花献佛,二娘子请用。”
傅棠梨恰好尚未朝食,闻言矜持地点了点头,端起小碗,喝了一口葡萄汁:“不错。”
鲜榨的果汁,澄澈清甜,微微酸,带着一点回甘的玫瑰花香气,也不知这旷野之外、兵马之中,是如何得来的,到底是淮王金贵,连行军在外也要这般享受。
她用银刀叉起兔肉,斯斯文文地吃了一口,“咦”了一声,坐正了身体,眼睛发亮,又吃了一口,十分满意,再次点头:“很不错。”
兔子现宰,十分新鲜,赵上钧的手艺更是了得,烤得恰到好处,外面焦黄酥香,油脂凝成一层薄薄的壳,咬下去,脆脆的,里面的筋肉又细又嫩,带着一点弹牙的口感,汁水丰腴,在舌尖打了个转,直接就滑入喉咙。
傅棠梨实在震惊,止不住赞叹:“这谁能想到呢,淮王那般高贵的人,烤肉的工夫居然如此地道,比我们家里的厨子还强上几分。”
不过是因为是那个男人做的,不管酸的臭的她都欢喜,能有多好?韩子琛酸溜溜地想着,皮笑肉不笑地“哼”了一声。
傅棠梨误会了,把食盘往韩子琛的方向稍微推了推,大方地道:“我不骗人,大表兄尝尝看,委实好味。”
韩子琛沉默半晌,他终究没有这个胆量,摸了摸鼻子,干巴巴地道:“我不吃这玩意,留着你慢慢用吧。”
他摇了摇头,身上的骨头还在隐约作疼,他甚至连这营帐也不敢久留,很快出去了。
——————————
往后数日,突厥人愈发凶狠,频频发起进攻,玄甲军与之战,多不敌,阵营往西回撤,退守至横断山脉前。
霍青山及麾下人马依旧未见踪迹,北庭大都护张嵩中间回来了一趟,随即奉淮王令,与西宁伯世子韩子琛一起率了四万重甲骑兵,又是趁夜而出。营中的守备愈发森严,战马装备上厚重的铁甲,士兵的长戈擦得雪亮,夜里偶尔会听见沉重的车轱辘的声响,好似什么庞大的物件被拖动发出的动静。
傅棠梨虽然被留下的渭州士兵守护着,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她向戚虎问询,但戚虎只知守护二娘子,其余的,他也不甚明了,一概摇头。傅棠梨只好作罢。
玄甲军如今驻扎的地方紧挨着鄂毕河的下游,河水至此处渐渐湍急,冲散河床,分出小支,从营地后流经而过,岸边胡杨成片,水草丰茂,是北方平原中难得的景致。
傅棠梨心痒痒的,无他,只因这段时日她的贴身衣物没的清洗,令她十分难耐。
她是个爱干净的小娘子,每日总要偷偷烧些热水端到营帐中擦洗身体,至于衣裳,只能顺便搓搓了,旁的可以忍,贴身的小衣亵裤之类脏了,令她尤其不能忍。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她哪里能按捺得住。
至夜,苍穹如墨黑,明月如霜白,天色千里清冷,瞧着是个好时机。
傅棠梨避开旁人,偷偷摸摸抱了一堆待清洗的衣物,溜出军营。
辕门处守卫的士兵看见她穿着渭州军的服饰,也不太管,只远远地喊了一句:“喂,那个,别跑远,小心突厥人半夜把你抓去。”
傅棠梨支支吾吾地应了一声,跑走了。
很快到了支流小河边,此处距军营不过三四十丈,远远地可以望见营中巡夜者的灯火,黑色的大旗高高地竖立在军营中央,在夜色中显得分外肃穆,让人安心不少。
河水清洌,在月光下闪动着粼粼的波光,流淌向不知名的远方峡谷,胡杨的枝干斜斜地伸展出来,指向夜幕,水草的影子倒映在河中,不是很深,形成朦胧的影子,间或有小鱼跃出水面,发出“刺啦”的声响,搅破一片月光,虽则沙场上血色未干,但至少此夜是宁静的。
傅棠梨蹲在岸边,认认真真的,把攒了几日的衣物都洗了一遍,但其实傅二娘子打小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洗衣这桩事情,对她而言,难免有些艰难,她左翻翻、右翻翻、吭哧吭哧地搓了好久,累出一头汗,总是不得章法。
她过于投入了,以至于察觉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时,已经来不及离开。
男人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沉稳而从容,听过去再熟悉不过。
傅棠梨停住手,僵了一下,差点一头栽进河里,总算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把湿漉漉的衣物团起来,四处张望了一下,飞快地躲到河边的一棵胡杨树后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