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溧阳公主摘下了指套,手指沾了一点儿口脂,轻轻的抹在了唇上。
  那口脂艳得似血,衬得溧阳公主肤色愈白。
  这时魏楼已奉了诏,来见溧阳公主。
  溧阳公主轻轻侧过头,亲昵说道:“待咱们事成,我就将那位薛娘子赐给你如何?随你怎么处置。”
  她当然窥出了魏楼心思,那时甚至调笑过,彼时溧阳公主也并没有将薛凝如何的放在心上。
  说到处置薛凝,再没比这样更妙手段了。
  魏楼一怔,然后忍不住一笑,欢喜沙哑说道:“多谢公主恩赏。”
  薛凝已被引入长乐宫,她想着方才和魏楼说过的话,心里噗噗一跳,也有点儿想笑。
  魏楼并没有会错意,也没生错气,薛凝自然便是故意那样说的。
  一开始她还不大清楚魏楼心思,还略略有些唏嘘,不过魏楼说及十分
  想念她时,薛凝便察觉魏楼用意,知晓魏楼那么点儿小心思。
  薛凝隐隐有些恶心。
  从前魏楼虽讨厌,虽自以为是,但也不似如今这般的,恶心。
  那时魏楼还有些矫情的清高气,虽有些欺软怕硬的小心思,也不过内心深处自欺欺人。
  不过而今,魏楼自然是什么都放得开乐。
  薛凝很快把心思从魏楼身上移走。
  她想着裴后今日寻自己,也不知晓会说些什么。
  她猜裴后是让自己查废太子之死,不过也并不确定。她与裴少君渐渐热络,也不知晓裴后怎样看,是否会说些私事?
  不过待薛凝被引入宫,见着裴皇后,皇后容色颇为平和,也似并不像要为难薛凝意思。
  她也未提让薛凝接手查探废太子之死案子。
  裴皇后自然知晓自己是偏心,若换做从前,让薛凝去查这桩案子也没什么。可而今,薛凝既是无忌心上人,裴皇后倒是不好行险了。
  裴无忌既然喜欢,裴后自不能使得薛凝出什么事。
  薛凝才用过茶水,忽便有宫人匆匆来禀告,只说明德帝忽而病重,神智不清,满口呓语。
  旁人还没什么,薛凝脑子却轰然一炸,这并不是原书发动宫变时间。
  第162章 裴兰君:那就是薛娘子吧……
  按照原书,宫变起于秋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秋日里菊花飘香,那场宫变给秋日里的菊染上了一层鲜血。
  而今也不过是盛夏将至,数着原书日子,还差好几个月呢。
  但剧情变化,后续自然也不按原书那样演。
  唐济因田嬅之事早些被扯出来,他虽已灭口,幕后之人却总担心唐济已招供。
  当今陛下做皇子时性子温和,当了陛下也并不如何疾言厉色。可陛下虽貌似温和,却也狠得下心废了赵皇后,又眼睁睁看着长子被废身亡。可见明德帝一旦狠下心来,必不会容情。
  于是哪怕准备没那样充分,有人却也打定主意要搏一搏了。
  殿外厮杀声重,闹得个沸反盈天。
  薛凝与裴后困在一道,也是出不了什么主意。
  反倒是裴后很能沉下气,跟薛凝说说话。
  她原本就要招薛凝入宫聊一聊。
  “听说无忌替你修好府邸,安排好婢仆,你也仍爱留在庙里做事。不过也怪不得,无忌那性子,总是很难讨女娘喜欢的。”
  薛凝斟酌词语:“裴少君很好,只是我爱一个人独自做事,这样清清静静的。”
  她这样说,裴后也不是不明白。
  若换做从前,薛凝专心验尸查案,因一技之长而被笼络,也符合裴后要求,裴后也没什么不满意。
  薛凝有本事,裴后也愿意给她恩赏,孤僻些也不要紧。
  但而今裴无忌喜欢薛凝,还有点儿非卿不娶的意思在。裴后不敢轻瞧了这份年轻人的热情,那么也许薛凝便不能独来独往。
  以后整个裴家一定都是裴无忌的,裴后也容不得落旁人手里。
  故裴后笑了笑,说道:“你这样想固然不错,不过有时候,人多一些,凑在一起,能做的事才更多。”
  薛凝不好说什么,却想起裴无忌点评裴后所说的话。
  说裴后善于拿捏,她想来你做什么,总归是会让人心甘情愿。
  但薛凝也不耐烦什么掌家之权,管着一大家子的吃吃喝喝,人情往来,耗费许多精力,又揣摩人情世故。
  人生苦短,她宁可做些有意义,自己也很喜欢的事。
  薛凝虽未反驳,心里却是并不如何认同。
  她虽未反驳,裴后是个人精,自然瞧得出来。
  虽瞧出来了,裴后也未生气,反倒说道:“薛娘子,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之后,旁人如何学你?”
  薛凝一怔。
  裴后瞧着自己精巧指套,说道:“学我倒是很容易,样子养得好,添些心思,又好好服侍陛下。入了宫,得了宠,生了孩子得了权势宠爱。见着别人走过的富贵路,自是有人羡慕,于是便会生出向往模仿之意。”
  “可是旁人如何学你呢?而今你是六珠女官,既有品秩,又有名声,也很是风光。阿凝,你是郡君,验尸断案只是你个人喜好,自然谈不上低贱。就譬如一人,酷爱自己亲自策马以游是率性,可若是个替主人驱车马夫,那就成了婢仆之流。你当知晓,别说女子,便是寻常男子仵作,身份也谈不上多高。”
  “女娘想学验尸之技,并无类似太学之类学堂可供进修。你是沈少卿亲自相请,旁人又如何寻着替官府做事机会?又如何立功?又怎能入我的眼,被封女官?”
  “如此一来,到最后,也只有你这么一位因善于验尸查案而名声大噪的郡君。在你之后,旁人便是有心,也难以学你。”
  薛凝忍不住道:“还请皇后指教。”
  裴后则说道:“首先你当著书,编书成册,选前人优秀著作与你所著之书一道,推为考核教材。再有朝廷扶持,建立相应学堂,挑选善于验尸仵作授学传道。朝廷再推行相应擢选验尸官的制度,使其中优秀者可供职官府做事,有立功升职之机。”
  “如此才能保证生机不断,人才源源不绝,供给朝廷可用之人。就如我所说那般,人多方才能行事。这世间能成之大事,也绝不是单打独斗能成的。”
  “只是,这些事也非朝夕可成,也许需要十年,二十年。”
  裴后嗓音渐低,眼底也渐渐浮起了坚决光彩。
  薛凝也心悦臣服:“阿凝受教了。”
  她瞧着裴后,也不自禁生出了几分的敬畏。也许传闻是真的,裴后果真是心狠手辣,善用心机,并不是个良善之人。
  可裴皇后也是有远见,有手腕,有政治抱负的人。
  按原著,裴后宛如一代妖后,谁也不知晓这个妖后其实有许许多多的事想要做。
  对于大夏,对于这个国家,裴后其实有很多想法。
  可外面却杀声切切,如夏日的雨,一浪接着一浪。
  裴后却容色不变,跟薛凝在这儿闲话家常。
  裴后看着薛凝,心想那便是她吧。
  其实一开始,裴后便觉得薛凝聪明,性情也不错,沉稳不失变通。但薛凝性子并不如裴后的意,薛凝不喜太多应酬,三两好友足矣。
  可换旁人,旁人也总有不足,有这样那样不好。
  偏偏无忌喜欢她,那许便是天意,那便是薛凝了。
  她要一个臂助,要捧出一个女子中领袖,裴后要借此做许多事。
  要成事除了朝廷引导,亦要一些民间向往和引导。
  裴后瞧着薛凝俏面杏眼,心忖这个人选亦可以是薛凝。
  裴后亦瞧出薛凝心下是有几分惶然的,这小娘子到底年纪轻,有些畏事也是极正常。不过薛凝虽是心生畏惧,到底没有说出来。
  裴兰君倒是宽容,心忖这样年纪,薛凝亦是十分难得了。
  就好似此刻的萧瑾一样。
  萧瑾是裴兰君入宫后生的孩子,今年已经十岁。
  九皇子年纪虽轻,性子虽沉稳。不过他性子再怎么沉,也是十岁孩子。裴兰君让他抄太祖器重的大儒方渐安所写赋税论,萧瑾一个字一个字的写,面色微微发白,字倒是写得不错,挺整齐的。
  薛凝跟裴后说了会儿话,就跟裴后一块儿去看萧瑾。
  十岁的小孩儿,五官已十分漂亮,看出来以后必然是个模样出挑的。
  这裴后入宫,确实也改善了基因,生出的孩子也挺像母亲。
  薛凝细细打量,又觉得这孩子有点儿像裴无忌。她不知晓内情,想着裴无忌跟皇后本就是姑侄,故萧瑾跟裴无忌生得像些也很正常。
  外头杀得十分热闹,不过萧瑾也将赋税论抄完了。
  他将抄好的赋税论拿给裴后看,又行了礼。
  裴后温声:“小九怕不怕?”
  萧瑾脸蛋儿有些发白,却摇摇头,表示自己不怕。
  裴后当然也看出他怕,不过倒挺喜欢萧瑾身上这股子的倔强气。孩子年纪小,见识多了就好了,关键是有股子心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