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她说道:“郭娘子,这次我去北地,见过一个小村庄,也见过其中一个村妇。北地从前战祸频发,那妇人年纪轻轻,就死了父母丈夫,没了膝下三个子女。可人就是这样,总像是地里的草,哪怕火烧过,地里留了根。于是一旦有了机会,又会疯狂生长。”
  “那妇人后来又成了亲,再添了孩子,日子也过得有生气。如今朝廷说好要开边贸互市,家里也有赚钱门路,渐渐富裕。”
  “郭娘子,你还很年轻呢,人生百岁,你甚至还没二十五。我想,你总会填满了自己遗憾,而今也不是此生全部。”
  郭瑛含着泪水,轻轻点点头。
  越止倒是并无触动,他只看着薛凝,觉得阿凝说话样子真是温柔又好看。
  阿凝好看,但也绝不仅仅是好看。这京城有许多美丽女娘,总不乏绝色的男女,越止更是出入皇宫,勾结那些个世家勋贵。他见过许多漂亮的人,但薛凝总有些说不出的味道。
  越止略有些魂不守舍。
  等薛凝离开后,越止略有些犹豫,到底还是折返。
  方才郭瑛装成一副不认识越止样子,而今却显然认得了。
  郭瑛嘴唇轻轻动动,最后禁不住说道:“越郎君,你可是,可是——”
  那二人双双自尽,虽仿佛跟越止没关系,但郭瑛却禁不住有联想。
  郭瑛一颗心咚咚跳,她想到那日自己跪在越止跟前哭,说那两个贱人死了还远远不够。
  可人就是这样,恨时候是真恨,如果知晓自己一语成谶,又会十分慌乱。
  说到底,郭瑛也并不是个恶毒的性子。
  她平素与人为善,会帮楼里伙计,性子很和善。
  一个人要为恶也是需要想象力的,郭瑛本来缺乏这样的想象力。
  越止本来是想跟郭瑛说田嬅是被亲生父亲处死,想让郭瑛听了爽一爽,然后他以后吃馄饨也不用花钱。
  而今越止还没有说,郭瑛就一脸惊恐。
  那个漂亮的,温善的薛娘子方才还瞪着杏眼,劝说郭瑛要放下。
  越止忽而明白一个本性挺好女人,所谓复仇也不过如此了。
  他忽而觉得没劲儿,于是说道:“那时我只是随便说一说,你不必当真。”
  这样说时,越止忽而又觉得薛凝挺讨厌。
  那是种很陌生,很古怪的感觉。
  第158章 于是薛凝这个生日竟过得极是热……
  话一说出口,越止其实就有点儿后悔。
  他这个人素来是不愿意吃亏,更何况他本做了实在事,本该得实实在在报酬。
  不过话一说出口,反悔也没有意思了。
  越止圆谎也是很顺的,他随口便说道:“那时怕郭娘子崩溃,故不免编个话儿,只想劝你有个目标。”
  “而今事也已了,那自然,自然算薛娘子说得对。”
  越止如此说,一颗心也是禁不住沉了沉。
  郭瑛如释重负。
  不是每个人都能面对极痛苦时因绝望产生的那些,阴暗。
  郭瑛举起袖子,轻轻擦去了面颊上泪水。
  她发了好一会儿怔,一个人的心结不会伴随三言两语便解开。
  不过就像薛凝所说那样,人本性之中是有着一缕韧性的。
  再之后,锦食楼关了一段时间。
  过了年余,锦食楼也重新开张,郭娘子会经营,生意又热络起来。
  过往不好虽令人生畏,但时间总会弭平人心伤口,更何况郭瑛也是个性子热情的人。
  她终究也收拾了心情,她也不会为唐济那样人误了一辈子。她还年轻,也会有新的感情,再添新的孩子,以新的生活填满了本来干涸的心灵。
  当然恐
  惧也还是有的。
  最初几年,入了夜,郭瑛也会惊醒,匆匆去看孩子。
  孩子软软的,睡得正憨熟,必然也不知晓母亲担心失去他的恐惧。
  不过后头几个孩子倒终究稳稳当当的,被郭瑛拉扯大了。
  孩子们读了书,识了字,又各自成了家。
  和早死的唐济和田嬅不同,郭瑛活了很久很久。人就是这样,只要活得久些,总归是有希望的。
  郭瑛是个事事亲历亲为的人,故锦食楼生意一直亦被她经营得极红火。
  不过待她岁数大了,终究干不动了。
  最后锦食楼的生意是她其中一个孙女儿接的手。
  孙女儿取名阿冬,是个极爱做菜的小娘子。
  不过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
  越止可不知晓这很以后的事,他离开郭瑛住处,居然正巧撞着薛凝。
  许是心有些虚,这一见到薛凝,越止一颗心就禁不住咚咚一跳。
  旋即他又有几分恼,觉得薛凝不肯信任自己。
  他做过什么不要紧,这跟薛凝信不信自己是两回事。再者要说来,这次自己也没做什么坏事情。
  薛娘子莫不是想要管住自己?
  越止不觉冷笑,心底也颇恼。
  薛凝飞快入内,大约因郭瑛情绪看着还不错,故出来时薛凝神色缓和许多。
  她只似仍有些狐疑,忍不住问:“越郎君,你折返于此,又是为了什么?”
  越止觉得薛凝虽是疑自己,但仿佛也并不是真的特意来疑,而越止也细品了这其中之微妙处。
  故越止亦应答得飞快:“我时常点外食,认得阿冬这个小妮子,伶牙俐齿的,虽不讨人喜欢,终究是看熟了,又能和我说几句话。你知道,我素来不喜欢小孩子。”
  薛凝容色也似柔了柔,心下微触。
  她说道:“其实,你挺喜欢这个小孩子?”
  越止欲要分辨,然后唇角勾起笑了笑:“你说是便是。”
  有些话是真是假,越止自己也分不清,但薛凝明显也是柔和了些。
  越止更不自在。
  薛凝感觉却不同,她看着越止方才提及阿冬,竟仿佛会安慰人,而且也不似演的,毕竟他也料不到自己会折返。
  故越止竟有几分拟人。
  于是薛凝虽有几分犹豫,也轻轻说道:“越郎君,我已搬出宁川侯府,本来生日只打算跟云蔻、翠婵一块儿吃碗寿面。不过裴少君说他如今没什么事,正好给我过生日。其实,也不是大张旗鼓,就是寻几个相熟之人,大家一块儿聚一聚。”
  越止听着便想嗤笑,裴无忌说什么没什么事,可越止所知道的可不是这样。
  裴无忌看似投闲置散,其实而今正替裴后做事,也没那么闲。
  无非是寻个机会,趁势讨女娘欢心,真是好笑得很。
  而薛凝这样说,大约也是要请自己意思,毕竟自己跟薛凝也说得上认识。更何况薛娘子挺会做人,若不肯相请,也不会提这个话头。
  越止扯了一下衣衫,有几分恼恨,亦不免心忖唤自己前去他便去,岂不是将他看得极轻。
  这薛娘子犹犹豫豫的,必然是将别人都请了,而今方才轮到自己。
  说不准她本还不大准备请。
  这样想时,越止愈发觉得没意思了。
  他等着薛凝开口,至于自己去不去,倒是另外的话。
  这时一道熟悉嗓音响起:“薛娘子!”
  却是裴无忌。
  裴无忌人骑在高高马上,着便服,容色却是极艳。
  越止瞧在眼里,不觉生憎,颇为不屑。
  要说起来,自己虽和薛凝不和,但两人相处却更融洽。比如他跟薛凝一块儿去吃碗汤饼,能完美跟周遭环境融为一道。这身旁吃客也仍说说笑笑,讲些八卦。
  但若换成裴无忌就不行了。
  哪怕裴无忌换成素色衣衫,也不说什么,但裴无忌往那儿一坐,便不自觉透出几分纡尊降贵调调。
  裴无忌眸色发亮,下了马,牵着走至于:“薛娘子——”
  “我今日去法华寺寻你,后听说你去了郭娘子这儿。”
  他解释自己为何在这儿。
  至于越止,裴无忌虽未说什么,却也已透出了裴无忌的不喜欢。
  越止心内便禁不住想吐槽,心忖裴无忌如今倒知晓收敛了。
  听说之前在北地郡,薛凝无非是跟长孙昭说几句话,裴无忌就狠狠当众将薛凝搂上马。
  这算什么?
  当然这其中固然因为长孙昭不是好人缘故,但自己在裴无忌眼里怕是更加蛇蝎吧?
  眼见薛娘子跟自己说几句话,估摸着裴无忌心里已经念着将薛娘子搂上马,不管不顾的跑老远去了。
  越止心里便想冷笑,而他又是个极会挑裴无忌生气的人,故说道:“裴署长,薛娘子正和我说你给她过生日的事。”
  谁料裴无忌却说道:“那越署令如若得闲,也来凑个热闹。”
  裴无忌竟不似平日里针锋相对,眼睛里容不得砂子样子。
  越止略怔了怔,也明白过来。
  薛凝过生日,裴无忌不想她有半点不快,故本来介意之事也装不介意。
  薛凝也冉冉一笑,在一旁说道:“是呀,越郎君你有空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