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不过他心思硬,又将自己霸业看得极重要,这亲儿子死了他都没倒,更不必说如今杀的别人的儿子。
故那些怜悯的心思一闪而没,也未在长孙安心里存多久。
长孙昭已死,长孙安招来婢仆清扫。
下仆取了绸袋裹了长孙昭身子,先泼水冲了血污,又用干净帕子细细擦拭干净,还有人捧来香炉熏香。
薛凝瞧这一系列动作宛如行云流水,心忖长孙安平素也没少杀人。
长孙安确嫌此地有股子血腥气,有股味儿,令换了地儿跟薛凝说话。
虽换了地方,长孙安却未换衣衫,面颊之上还沾染了几点血污。
薛凝隐隐觉得长孙安是故意为之,无非是刻意恐吓,使得自己生怯。她心里微微一默,心忖自己可要适当示弱,不要显得太过于强势。
长孙安:“老夫侍奉萧氏多年,对裴家也素来尊崇,想要的也不多,只是想要一二分尊严。如今北蛮新任汗王与我书信往来,愿臣服萧氏,只一桩,便是要老夫永镇北地郡,世袭罔替,不必离开。”
薛凝心想长孙安连儿子也没有了,世袭罔替也得有对象。
不过薛凝虽心存疑窦,却也是不好问出口。
越止倒是并无疑惑,自从长孙恩故去,长孙安就多蓄年轻姬妾,想再有子嗣。只是过去一年多,这些姬妾肚子却并没有动静。
退一步讲,哪怕并无亲生子,长孙安亦是可以过继同族之人。
至于什么养寇自重,内外勾结,实际也不过是寻常之事,倒也谈不上如何的稀奇了。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若开战,伤的还不是天下苍生,黎明百姓。薛娘子菩萨心肠,自然定是不忍。裴少君年轻气盛,性子又硬,薛娘子何不写封信,使裴郎君心肠软一软?”
长孙安倒是显得彬彬有礼起来,他粗中有细,确实是个极难对付之人。
薛凝肯定是想要命的,也不好与之硬碰硬。
她口中说道:“我只会翻看死人骨头,别的也不怎么会。若晓以大义,只怕也是词不达意。不如写一封信,说我被长孙郡守看顾,日前还很好,盼着裴少君多念旧情,凡事细细想,也不必太过于着急,你说好不好?”
长孙安估摸着薛凝怕留下一封替长孙家劝说裴无忌证据,以后被清算,倒也并不勉强,只答允了薛凝。
裴无忌性子很烈,长孙安最怕就是裴无忌不管不顾,发起性来。
有个心爱的女娘柔言软语,这样细细写几个字,也能使得裴无忌不至于太性烈。
长孙安是想做个藩王,自己煮盐铸钱,好不痛快,不愿再受朝廷掣肘。
当然萧氏若咄咄逼人,非要削爵去官,削掉长孙家在北地经营,长孙安怕也只能不管不顾,殊死一搏。
薛凝写好书信,长孙安看了看,也算满意。
不过他认为如今之事,也不是区区一个女娘就更成事,哪怕这个女娘是裴无忌心爱之人。但无论如何,手里多添一个筹码,亦是好些。
他口中说道:“薛娘子果然懂事,难怪裴后喜欢。只是既为人质,还是要委屈薛娘子一下,这是郡守府的规矩。”
这样说时,长孙安的近侍林青上前,送上一副镣铐,锁住薛凝双脚。
薛凝不但迈不开步子,那镣铐也颇为沉重。
越止伸出手,扶助薛凝,柔声说道:“薛娘子,我送你回去休息。”
他眼中光辉微露,似有几分不满,不过并未对长孙安说什么。
越止心思深,总是将许多事都藏在了心里。
他柔声说道:“郡守,我送薛娘子回去。”
长孙安面色有几分倦怠,只点了头,显得他并不反对。
越止送薛凝,出了房间,薛凝心里一直有一个疑窦,心中盘算。
她听着越止在自己耳边轻轻叹了口,说道:“阿凝,这次可真的使你受委屈了,我只觉很对不住你。”
薛凝听在耳里,心里微微一动,禁不住说道:“长孙郡守设伏,难道是你的主意?”
守株待兔,对方目的是抓住裴无忌。
一旦控制住
裴无忌,事情便显得简单多了,也容易许多。
越止没有说话。
薛凝继续说道:“你一惯不说什么谎话,因为你知晓说谎话指不定会露出什么破绽。你总是说一半留一半,那样一来,便不大容易出纰漏。”
越止做事是很自己个人特色,薛凝又跟他很熟悉。
越止已经不答话了,薛凝仍继续说:“所以你不答,确实是你?”
越止很无奈,心忖果真遇到了冤家对头,薛凝有些克他。他只得含含糊糊说道:“是,你说是那便是。”
他顿了顿,说道:“那确实是我这样费心,谁让我这样聪明。”
“我不就是想要裴无忌倒霉?你知晓我性情,应当不奇怪。”
薛凝瞪着眼睛看着他,越止不服气,但薛凝确实因他成为阶下囚,他理亏几分也不好跟薛凝争。
薛凝:“所以,你想要裴无忌死?”
越止:“长孙安是想跟朝廷谈一谈,也未必会让裴无忌死,不过若他真死了,那可真是太好了。你只顾着怪我,他还拿鞭子当众打过我呢!”
他面颊上被长孙昭打的那巴掌红肿未褪,但长孙昭已经人没了。
第139章 于幽暗处,有异花初绽,色诡香……
越止模样有些应激,一副他没有错,是一点儿错都没有的样子。
薛凝不想跟他争,越止善于摆布口舌,本来就是没理的事还能歪缠三分。更不必说越止素来便是理直气壮,不大会反省自己的人。
薛凝也不会被越止拿住话头纠缠,她不应越止的话,只问自己想问问题。
“那裴玄应遇刺,可在你谋算之中?你甚至和我说过这个计划,说你不喜欢长孙昭,而长孙昭偏偏又是裴后之子。只要惹得裴无忌动怒,也方便你驱虎吞狼?”
越止愤愤然:“你全忘记他不好时候,是你心甘情愿跟我来往,他偏偏嚼舌,私底下说了我的许多不是。薛娘子,你后来再不来寻我了,我院子里也冷冷清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是知道的,我并没有什么朋友。”
薛凝:“我是说——”
越止却飞快打断:“原本,我是不愿意跟你说这些,这般埋怨也显得我小家子气。这样一说,显得我好似很在乎你,非你不可。阿凝,我也并不是那样喜欢你。可你如今非要这样问,我只得告诉我,我确实很喜欢跟你在一处。你总不肯饶了我,我便说和你知晓。”
“是,就是!我就是颇想和你处一道,你满意了?”
薛凝到底是个年轻女娘,她修炼不到家,脸皮也没那么厚,被越止一通输出,面颊亦不觉浮起了一层薄薄的潮红。
越止靠得又近,说话又无赖,薛凝说不过他。
越止稍占上风,又软和起来::“裴玄应又没有死,好好的,你相看是死人,提活人做什么?等北地事了,我提些水果看看他,看他好些没有。”
他压低嗓音:“不过我听说伤不重?箭头未曾扎入心里面去。”
薛凝面颊红晕未褪,隐隐有几分薄怒。
这些越止都看在眼里,他也有几分犹豫。
就像薛凝所说那样,他通常是误导人,极少说很纯粹的谎话,这正是其中乐趣之所在。
不过为安抚薛娘子,越止还是撒了小谎:“二公子受伤,和我没关系的,你无凭无据,就好似什么坏事情都是我做的,整天怪罪我。”
再者人又没死,算什么大事?人没死,那就是没做过。
越止旋即便逻辑自洽。
薛凝狐疑瞧了他一眼,大约仍有几分犹疑,不过容色终究缓和了几分。
她说道:“我只是个阶下囚,怎敢为难越郎君?”
越止听着薛凝言语里虽大有见疑之心,却到底比方才和缓些。
他想说说话,分去薛凝留意,故说道:“今日你杀长孙昭,我可没少帮忙。”
那便有些讨功意思。
人在屋檐下,薛凝不好说什么重话,再者越止今日确实护她许多。
越止目光闪闪:“你不是不喜欢私下寻仇,要杀了谁,都要照着规矩来。不过今日,你为了那些女娘,却想长孙昭死。”
薛凝:“长孙郡守都要造反了,现在北地郡已乱成一团,如果法度规则已经在一个地方消失,那就只能依本心行事。但若是太平盛世,有法可依,有规矩可守,那我认为自是应当遵从。越郎君,和平盛世才有规则可言,能守守规矩,也是一种福气。”
薛凝眸色如水,盯着越止,越止心内发悸,又发觉自己微微有些心虚。
薛娘子真动了怒,脾气硬,手段也不会差。薛凝本来就聪明,聪明人手段本不会差,只看她愿不愿意做而已。
越止心里轻轻想,一个小女娘,自己轻松就能对付,而且薛凝还小他好几岁
自己原不必这样顺着她的。
故那些怜悯的心思一闪而没,也未在长孙安心里存多久。
长孙昭已死,长孙安招来婢仆清扫。
下仆取了绸袋裹了长孙昭身子,先泼水冲了血污,又用干净帕子细细擦拭干净,还有人捧来香炉熏香。
薛凝瞧这一系列动作宛如行云流水,心忖长孙安平素也没少杀人。
长孙安确嫌此地有股子血腥气,有股味儿,令换了地儿跟薛凝说话。
虽换了地方,长孙安却未换衣衫,面颊之上还沾染了几点血污。
薛凝隐隐觉得长孙安是故意为之,无非是刻意恐吓,使得自己生怯。她心里微微一默,心忖自己可要适当示弱,不要显得太过于强势。
长孙安:“老夫侍奉萧氏多年,对裴家也素来尊崇,想要的也不多,只是想要一二分尊严。如今北蛮新任汗王与我书信往来,愿臣服萧氏,只一桩,便是要老夫永镇北地郡,世袭罔替,不必离开。”
薛凝心想长孙安连儿子也没有了,世袭罔替也得有对象。
不过薛凝虽心存疑窦,却也是不好问出口。
越止倒是并无疑惑,自从长孙恩故去,长孙安就多蓄年轻姬妾,想再有子嗣。只是过去一年多,这些姬妾肚子却并没有动静。
退一步讲,哪怕并无亲生子,长孙安亦是可以过继同族之人。
至于什么养寇自重,内外勾结,实际也不过是寻常之事,倒也谈不上如何的稀奇了。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若开战,伤的还不是天下苍生,黎明百姓。薛娘子菩萨心肠,自然定是不忍。裴少君年轻气盛,性子又硬,薛娘子何不写封信,使裴郎君心肠软一软?”
长孙安倒是显得彬彬有礼起来,他粗中有细,确实是个极难对付之人。
薛凝肯定是想要命的,也不好与之硬碰硬。
她口中说道:“我只会翻看死人骨头,别的也不怎么会。若晓以大义,只怕也是词不达意。不如写一封信,说我被长孙郡守看顾,日前还很好,盼着裴少君多念旧情,凡事细细想,也不必太过于着急,你说好不好?”
长孙安估摸着薛凝怕留下一封替长孙家劝说裴无忌证据,以后被清算,倒也并不勉强,只答允了薛凝。
裴无忌性子很烈,长孙安最怕就是裴无忌不管不顾,发起性来。
有个心爱的女娘柔言软语,这样细细写几个字,也能使得裴无忌不至于太性烈。
长孙安是想做个藩王,自己煮盐铸钱,好不痛快,不愿再受朝廷掣肘。
当然萧氏若咄咄逼人,非要削爵去官,削掉长孙家在北地经营,长孙安怕也只能不管不顾,殊死一搏。
薛凝写好书信,长孙安看了看,也算满意。
不过他认为如今之事,也不是区区一个女娘就更成事,哪怕这个女娘是裴无忌心爱之人。但无论如何,手里多添一个筹码,亦是好些。
他口中说道:“薛娘子果然懂事,难怪裴后喜欢。只是既为人质,还是要委屈薛娘子一下,这是郡守府的规矩。”
这样说时,长孙安的近侍林青上前,送上一副镣铐,锁住薛凝双脚。
薛凝不但迈不开步子,那镣铐也颇为沉重。
越止伸出手,扶助薛凝,柔声说道:“薛娘子,我送你回去休息。”
他眼中光辉微露,似有几分不满,不过并未对长孙安说什么。
越止心思深,总是将许多事都藏在了心里。
他柔声说道:“郡守,我送薛娘子回去。”
长孙安面色有几分倦怠,只点了头,显得他并不反对。
越止送薛凝,出了房间,薛凝心里一直有一个疑窦,心中盘算。
她听着越止在自己耳边轻轻叹了口,说道:“阿凝,这次可真的使你受委屈了,我只觉很对不住你。”
薛凝听在耳里,心里微微一动,禁不住说道:“长孙郡守设伏,难道是你的主意?”
守株待兔,对方目的是抓住裴无忌。
一旦控制住
裴无忌,事情便显得简单多了,也容易许多。
越止没有说话。
薛凝继续说道:“你一惯不说什么谎话,因为你知晓说谎话指不定会露出什么破绽。你总是说一半留一半,那样一来,便不大容易出纰漏。”
越止做事是很自己个人特色,薛凝又跟他很熟悉。
越止已经不答话了,薛凝仍继续说:“所以你不答,确实是你?”
越止很无奈,心忖果真遇到了冤家对头,薛凝有些克他。他只得含含糊糊说道:“是,你说是那便是。”
他顿了顿,说道:“那确实是我这样费心,谁让我这样聪明。”
“我不就是想要裴无忌倒霉?你知晓我性情,应当不奇怪。”
薛凝瞪着眼睛看着他,越止不服气,但薛凝确实因他成为阶下囚,他理亏几分也不好跟薛凝争。
薛凝:“所以,你想要裴无忌死?”
越止:“长孙安是想跟朝廷谈一谈,也未必会让裴无忌死,不过若他真死了,那可真是太好了。你只顾着怪我,他还拿鞭子当众打过我呢!”
他面颊上被长孙昭打的那巴掌红肿未褪,但长孙昭已经人没了。
第139章 于幽暗处,有异花初绽,色诡香……
越止模样有些应激,一副他没有错,是一点儿错都没有的样子。
薛凝不想跟他争,越止善于摆布口舌,本来就是没理的事还能歪缠三分。更不必说越止素来便是理直气壮,不大会反省自己的人。
薛凝也不会被越止拿住话头纠缠,她不应越止的话,只问自己想问问题。
“那裴玄应遇刺,可在你谋算之中?你甚至和我说过这个计划,说你不喜欢长孙昭,而长孙昭偏偏又是裴后之子。只要惹得裴无忌动怒,也方便你驱虎吞狼?”
越止愤愤然:“你全忘记他不好时候,是你心甘情愿跟我来往,他偏偏嚼舌,私底下说了我的许多不是。薛娘子,你后来再不来寻我了,我院子里也冷冷清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是知道的,我并没有什么朋友。”
薛凝:“我是说——”
越止却飞快打断:“原本,我是不愿意跟你说这些,这般埋怨也显得我小家子气。这样一说,显得我好似很在乎你,非你不可。阿凝,我也并不是那样喜欢你。可你如今非要这样问,我只得告诉我,我确实很喜欢跟你在一处。你总不肯饶了我,我便说和你知晓。”
“是,就是!我就是颇想和你处一道,你满意了?”
薛凝到底是个年轻女娘,她修炼不到家,脸皮也没那么厚,被越止一通输出,面颊亦不觉浮起了一层薄薄的潮红。
越止靠得又近,说话又无赖,薛凝说不过他。
越止稍占上风,又软和起来::“裴玄应又没有死,好好的,你相看是死人,提活人做什么?等北地事了,我提些水果看看他,看他好些没有。”
他压低嗓音:“不过我听说伤不重?箭头未曾扎入心里面去。”
薛凝面颊红晕未褪,隐隐有几分薄怒。
这些越止都看在眼里,他也有几分犹豫。
就像薛凝所说那样,他通常是误导人,极少说很纯粹的谎话,这正是其中乐趣之所在。
不过为安抚薛娘子,越止还是撒了小谎:“二公子受伤,和我没关系的,你无凭无据,就好似什么坏事情都是我做的,整天怪罪我。”
再者人又没死,算什么大事?人没死,那就是没做过。
越止旋即便逻辑自洽。
薛凝狐疑瞧了他一眼,大约仍有几分犹疑,不过容色终究缓和了几分。
她说道:“我只是个阶下囚,怎敢为难越郎君?”
越止听着薛凝言语里虽大有见疑之心,却到底比方才和缓些。
他想说说话,分去薛凝留意,故说道:“今日你杀长孙昭,我可没少帮忙。”
那便有些讨功意思。
人在屋檐下,薛凝不好说什么重话,再者越止今日确实护她许多。
越止目光闪闪:“你不是不喜欢私下寻仇,要杀了谁,都要照着规矩来。不过今日,你为了那些女娘,却想长孙昭死。”
薛凝:“长孙郡守都要造反了,现在北地郡已乱成一团,如果法度规则已经在一个地方消失,那就只能依本心行事。但若是太平盛世,有法可依,有规矩可守,那我认为自是应当遵从。越郎君,和平盛世才有规则可言,能守守规矩,也是一种福气。”
薛凝眸色如水,盯着越止,越止心内发悸,又发觉自己微微有些心虚。
薛娘子真动了怒,脾气硬,手段也不会差。薛凝本来就聪明,聪明人手段本不会差,只看她愿不愿意做而已。
越止心里轻轻想,一个小女娘,自己轻松就能对付,而且薛凝还小他好几岁
自己原不必这样顺着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