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斐斐、斐斐?”
李心译打断了她的思绪,她回过神来,定定心,继续给对方讲题。
于静柳没把陈昭迟的书带走,陈昭迟却没什么心思再读了。
他坦白他根本看不进去,这书里的人都磨磨蹭蹭的,有话藏在心里不说,读得他很憋屈。
陈昭迟心情复杂地把《边城》塞回了抽屉,如果林妹妹是一个化学竞赛爱好者就好了,偏偏语文是他最不擅长的科目。
下课后于静柳没急着走,从备课本里拿出一叠表格,给每一排学生发了下去:“快期末了,考完以后学校要分文理科班,大家考虑一下自己选哪一科,我现在把志愿表发下去,等到考试完再收上来,给大家充足的时间选择。”
她一说完,教室里就开始议论纷纷。
表格发到陈昭迟和张亦弛这里,张亦弛写完名字,想也没想就在理科那一栏打了勾,陈昭迟却犹豫了一下。
林妹妹会选哪科呢,她每一门课都学得很好,又读了那么多书,不会更喜欢文科吧。
“哎迟狗,我听说从咱班到十班都不拆班,选理的留下,十二班到十四班变成文科,这样挺好的,咱们和齐子都还在一个班儿。”张亦弛说。
陈昭迟鬼使神差地问:“万一我选文呢?”
第36章 眠雪是不希望……
「许多年后流行一个词叫“松弛感”,好像拼尽全力去争取是件不体面的事情,某些瞬间我也会想,十几岁时我无所不用其极地考第一名
,你会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很没意思的人。可是陈昭迟,你除了第一名还有很多别的东西,而我除了第一,就什么都没有了。——摘自林凡斐日记」
张亦弛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你选什么?选文?迟狗你逗我呢?”
陈昭迟也意识到了自己提出了一个荒诞选项,他的理科整体比文科高出太多,还是学竞赛的,怎么看也不应该去学文。
他没说话,只是把分班表夹进了数学课本里。
这天年级上所有班级都发了选科志愿表,林凡斐下午跑操回来跟李心译去水房接水,看到聂依雯正被一群小姐妹围着讨论学文学理的事情。
其中一个女生惊讶道:“依雯你真要学理啊?”
另一个说:“依雯是想分到陈昭迟他们班。”
她们在那边叽叽喳喳,李心译也听见了,走出水房以后,她随口对林凡斐说:“艺术生应该是单独分班的,之前都是艺术文和艺术理,不过聂依雯家里条件好,不知道是不是有路子直接到咱班来。”
林凡斐不太关注这些,她最看重的是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
她注意到这段时间陈昭迟明显比她刚转来的时候用功,一定是想把第一名抢回去。
所以她更不能松懈。
礼中的期末考试安排在六月的最后一周,考试前一天,教室前面贴上了最新的考场安排。
林凡斐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到了第一考场的一号座位,陈昭迟坐在她后面,变成了二号。
去考试那天,林凡斐背着书包往考场走,一班有不少人都在一考场,吴琳琳赶上她,搂了一下她的胳膊:“蹭蹭学神,保佑我考好。”
林凡斐还是不太习惯跟别人的肢体接触,好在吴琳琳也只是开玩笑,很快就放开了她。
第一考场在实验楼,就是她跟陈昭迟做过实验的化一实验室。
实验室在阴面,室内的温度偏低,林凡斐把书包放在走廊上,走进教室,径直坐到了一号座位。
后来再进来的每个人都会朝她看,大概是因为一考场来来回回都都是这些人,骤然看到一张新面孔,都觉得新鲜。
几分钟后陈昭迟也来了,他没穿校服外套,上身是件纯白的落肩短袖,勾勒出挺拔的肩颈线条。
陈昭迟原本下意识要往她的座位上走,但在看清她之后马上顿住,脸上出现了微微的挫败,随即又切换成了满不在乎,他拐了个弯,坐到她身后。
监考老师发下卷子和答题卡,林凡斐转头递给陈昭迟,他抬眸瞧着她,有什么话想说,但最后还是咽了回去,只讲了句“谢谢”。
考场一打铃,林凡斐就飞速地写起了字,如同在战场上征伐,整个人专注到已经跟周围的环境脱离了联系。
陈昭迟是整个实验室离她最近的人,甚至能听到她笔尖哒哒点着桌面的响声。
虽然从期中考试以后他的努力程度大幅提升,但要反超林妹妹,他不敢打十成十的保票。
而且听说她上次是在最后一个考场考试的,氛围之混乱可以想见,她甚至能在那个地方考出第一名,足以证明实力有多恐怖。
但他是不会就这么把第一拱手让给她的。
陈昭迟打起精神,强迫自己认真地去看不怎么喜欢的语文卷子。
因为记挂着能不能考第一,陈昭迟每一天考完试都要去观察一下林凡斐的表情,试图得到她考好或是考砸的信号,可惜的是林凡斐实在是个太心如止水的人,脸上总是没什么表情,让陈昭迟捉摸不透。
不过他觉得自己考得不错,理科几乎没有不会的题,吸取上次的教训,他这回每一题都读得无比认真,做完以后一分钟都没有浪费,翻过来覆过去地检查了好几遍。
最后一天考完大家回去上了半天自习,晚上学校就给他们放了阅卷假,等周末过完再让他们回来领成绩,一班放学以前,于静柳说发成绩那天要收分科志愿表,让大家记得带过来。
陈昭迟把夹在数学课本里的志愿表取出来塞进书包,这天林凡斐值日,他磨磨蹭蹭地不走,抽出本化学竞赛题在做。
张亦弛边收拾东西边说:“你不走啊?”
“不走,做会儿题。”陈昭迟含含糊糊道。
“你这样让我很有危机感啊化学小王子,”张亦弛从抽屉里多拿了本物理竞赛练习册,“下学期我们也要初赛了,前几天集训队老师给我们上难度,我脑袋都要炸了。”
他说着用手点了点练习册封皮上的牛顿:“牛师傅,您说您搞什么物理,净折磨我们这些后人了。”
陈昭迟懒洋洋地附和:“对啊牛师傅,炼金才是正道,物理可是歪门邪道。”
教室里的人渐渐走空,林凡斐沿着过道一排排地扫着地,扫到陈昭迟那里,她说:“你抬下脚。”
陈昭迟又莫名其妙开始犯贱:“不抬。”
他觉得林妹妹对待每一件事都无比地认真,这要是换了别人,肯定就直接跳过这一排不扫了,她跟有强迫症似的。
但她越是这样,他就越觉得跟她对着干有意思。
林凡斐说:“不抬你自己扫。”
她不由分说地把扫帚塞给了他。
陈昭迟没想到她会来这一招,想把扫帚再还给她,没想到刚一握住,就感受到了她掌心残余的温热。
就好像他们间接地牵了手。
陈昭迟的脸登时就红了。
他一声不吭地扫起了地,这样乖乖就范,林凡斐反而吃了一惊。
陈昭迟把自己和张亦弛的座位扫完,瓮声瓮气地说“扫好了”,然后把扫帚还给了林凡斐。
林凡斐接过来,带着探究的眼神端详了他片刻,发现他在躲避她的视线。
她没说什么,接着扫地的时候,心里产生了一种跟那个雨天被他送伞时一样的感受。
林凡斐扫完地和吴琳琳一起去倒垃圾,吴琳琳回头看了眼陈昭迟,用十分稀奇的口气说:“都考完试了陈昭迟还那么用功,都不像他了。”
陈昭迟的确一直留到了她们要锁门的时候,吴琳琳催他快点儿走,他这才把书一合,单肩背上书包,跟她们一起出了教室。
室外弥漫着夏夜的温热,三个人聊起了天,主要是吴琳琳在跟陈昭迟对期末考试的答案,林凡斐插着耳机听东西,偶尔会被吴琳琳拉入话题,问她某道题是怎么写的。
走到一半,有跟吴琳琳相熟的朋友和她打招呼,她便告别了林凡斐和陈昭迟,加入了她们的队伍。
陈昭迟终于找到了机会,他偷偷打量着林凡斐的侧脸,假装云淡风轻地问出了他在考试第一天强行咽下去的问题:“你准备选哪科?”
他说得太快,林凡斐没听清,拿下耳机重新问了一遍:“什么?”
陈昭迟不看她:“我说你学理还是学文?”
“学理。”林凡斐说。
陈昭迟胸口像有一块大石落地,他如释重负地追问了一句“为什么”。
林凡斐认真地回道:“我喜欢确定性强,答案唯一的东西。”
理科比文科更让她有安全感。
她好似突然明白了陈昭迟为什么这么问:“你希望我去学文?”
陈昭迟被她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小心把心里话讲了出来:“……我怎么会希望你去学文?”
“我走了你可以考第一。”林凡斐说。
陈昭迟气急败坏:“你能不能想我点儿好,我有那么阴险吗?”
李心译打断了她的思绪,她回过神来,定定心,继续给对方讲题。
于静柳没把陈昭迟的书带走,陈昭迟却没什么心思再读了。
他坦白他根本看不进去,这书里的人都磨磨蹭蹭的,有话藏在心里不说,读得他很憋屈。
陈昭迟心情复杂地把《边城》塞回了抽屉,如果林妹妹是一个化学竞赛爱好者就好了,偏偏语文是他最不擅长的科目。
下课后于静柳没急着走,从备课本里拿出一叠表格,给每一排学生发了下去:“快期末了,考完以后学校要分文理科班,大家考虑一下自己选哪一科,我现在把志愿表发下去,等到考试完再收上来,给大家充足的时间选择。”
她一说完,教室里就开始议论纷纷。
表格发到陈昭迟和张亦弛这里,张亦弛写完名字,想也没想就在理科那一栏打了勾,陈昭迟却犹豫了一下。
林妹妹会选哪科呢,她每一门课都学得很好,又读了那么多书,不会更喜欢文科吧。
“哎迟狗,我听说从咱班到十班都不拆班,选理的留下,十二班到十四班变成文科,这样挺好的,咱们和齐子都还在一个班儿。”张亦弛说。
陈昭迟鬼使神差地问:“万一我选文呢?”
第36章 眠雪是不希望……
「许多年后流行一个词叫“松弛感”,好像拼尽全力去争取是件不体面的事情,某些瞬间我也会想,十几岁时我无所不用其极地考第一名
,你会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很没意思的人。可是陈昭迟,你除了第一名还有很多别的东西,而我除了第一,就什么都没有了。——摘自林凡斐日记」
张亦弛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你选什么?选文?迟狗你逗我呢?”
陈昭迟也意识到了自己提出了一个荒诞选项,他的理科整体比文科高出太多,还是学竞赛的,怎么看也不应该去学文。
他没说话,只是把分班表夹进了数学课本里。
这天年级上所有班级都发了选科志愿表,林凡斐下午跑操回来跟李心译去水房接水,看到聂依雯正被一群小姐妹围着讨论学文学理的事情。
其中一个女生惊讶道:“依雯你真要学理啊?”
另一个说:“依雯是想分到陈昭迟他们班。”
她们在那边叽叽喳喳,李心译也听见了,走出水房以后,她随口对林凡斐说:“艺术生应该是单独分班的,之前都是艺术文和艺术理,不过聂依雯家里条件好,不知道是不是有路子直接到咱班来。”
林凡斐不太关注这些,她最看重的是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
她注意到这段时间陈昭迟明显比她刚转来的时候用功,一定是想把第一名抢回去。
所以她更不能松懈。
礼中的期末考试安排在六月的最后一周,考试前一天,教室前面贴上了最新的考场安排。
林凡斐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到了第一考场的一号座位,陈昭迟坐在她后面,变成了二号。
去考试那天,林凡斐背着书包往考场走,一班有不少人都在一考场,吴琳琳赶上她,搂了一下她的胳膊:“蹭蹭学神,保佑我考好。”
林凡斐还是不太习惯跟别人的肢体接触,好在吴琳琳也只是开玩笑,很快就放开了她。
第一考场在实验楼,就是她跟陈昭迟做过实验的化一实验室。
实验室在阴面,室内的温度偏低,林凡斐把书包放在走廊上,走进教室,径直坐到了一号座位。
后来再进来的每个人都会朝她看,大概是因为一考场来来回回都都是这些人,骤然看到一张新面孔,都觉得新鲜。
几分钟后陈昭迟也来了,他没穿校服外套,上身是件纯白的落肩短袖,勾勒出挺拔的肩颈线条。
陈昭迟原本下意识要往她的座位上走,但在看清她之后马上顿住,脸上出现了微微的挫败,随即又切换成了满不在乎,他拐了个弯,坐到她身后。
监考老师发下卷子和答题卡,林凡斐转头递给陈昭迟,他抬眸瞧着她,有什么话想说,但最后还是咽了回去,只讲了句“谢谢”。
考场一打铃,林凡斐就飞速地写起了字,如同在战场上征伐,整个人专注到已经跟周围的环境脱离了联系。
陈昭迟是整个实验室离她最近的人,甚至能听到她笔尖哒哒点着桌面的响声。
虽然从期中考试以后他的努力程度大幅提升,但要反超林妹妹,他不敢打十成十的保票。
而且听说她上次是在最后一个考场考试的,氛围之混乱可以想见,她甚至能在那个地方考出第一名,足以证明实力有多恐怖。
但他是不会就这么把第一拱手让给她的。
陈昭迟打起精神,强迫自己认真地去看不怎么喜欢的语文卷子。
因为记挂着能不能考第一,陈昭迟每一天考完试都要去观察一下林凡斐的表情,试图得到她考好或是考砸的信号,可惜的是林凡斐实在是个太心如止水的人,脸上总是没什么表情,让陈昭迟捉摸不透。
不过他觉得自己考得不错,理科几乎没有不会的题,吸取上次的教训,他这回每一题都读得无比认真,做完以后一分钟都没有浪费,翻过来覆过去地检查了好几遍。
最后一天考完大家回去上了半天自习,晚上学校就给他们放了阅卷假,等周末过完再让他们回来领成绩,一班放学以前,于静柳说发成绩那天要收分科志愿表,让大家记得带过来。
陈昭迟把夹在数学课本里的志愿表取出来塞进书包,这天林凡斐值日,他磨磨蹭蹭地不走,抽出本化学竞赛题在做。
张亦弛边收拾东西边说:“你不走啊?”
“不走,做会儿题。”陈昭迟含含糊糊道。
“你这样让我很有危机感啊化学小王子,”张亦弛从抽屉里多拿了本物理竞赛练习册,“下学期我们也要初赛了,前几天集训队老师给我们上难度,我脑袋都要炸了。”
他说着用手点了点练习册封皮上的牛顿:“牛师傅,您说您搞什么物理,净折磨我们这些后人了。”
陈昭迟懒洋洋地附和:“对啊牛师傅,炼金才是正道,物理可是歪门邪道。”
教室里的人渐渐走空,林凡斐沿着过道一排排地扫着地,扫到陈昭迟那里,她说:“你抬下脚。”
陈昭迟又莫名其妙开始犯贱:“不抬。”
他觉得林妹妹对待每一件事都无比地认真,这要是换了别人,肯定就直接跳过这一排不扫了,她跟有强迫症似的。
但她越是这样,他就越觉得跟她对着干有意思。
林凡斐说:“不抬你自己扫。”
她不由分说地把扫帚塞给了他。
陈昭迟没想到她会来这一招,想把扫帚再还给她,没想到刚一握住,就感受到了她掌心残余的温热。
就好像他们间接地牵了手。
陈昭迟的脸登时就红了。
他一声不吭地扫起了地,这样乖乖就范,林凡斐反而吃了一惊。
陈昭迟把自己和张亦弛的座位扫完,瓮声瓮气地说“扫好了”,然后把扫帚还给了林凡斐。
林凡斐接过来,带着探究的眼神端详了他片刻,发现他在躲避她的视线。
她没说什么,接着扫地的时候,心里产生了一种跟那个雨天被他送伞时一样的感受。
林凡斐扫完地和吴琳琳一起去倒垃圾,吴琳琳回头看了眼陈昭迟,用十分稀奇的口气说:“都考完试了陈昭迟还那么用功,都不像他了。”
陈昭迟的确一直留到了她们要锁门的时候,吴琳琳催他快点儿走,他这才把书一合,单肩背上书包,跟她们一起出了教室。
室外弥漫着夏夜的温热,三个人聊起了天,主要是吴琳琳在跟陈昭迟对期末考试的答案,林凡斐插着耳机听东西,偶尔会被吴琳琳拉入话题,问她某道题是怎么写的。
走到一半,有跟吴琳琳相熟的朋友和她打招呼,她便告别了林凡斐和陈昭迟,加入了她们的队伍。
陈昭迟终于找到了机会,他偷偷打量着林凡斐的侧脸,假装云淡风轻地问出了他在考试第一天强行咽下去的问题:“你准备选哪科?”
他说得太快,林凡斐没听清,拿下耳机重新问了一遍:“什么?”
陈昭迟不看她:“我说你学理还是学文?”
“学理。”林凡斐说。
陈昭迟胸口像有一块大石落地,他如释重负地追问了一句“为什么”。
林凡斐认真地回道:“我喜欢确定性强,答案唯一的东西。”
理科比文科更让她有安全感。
她好似突然明白了陈昭迟为什么这么问:“你希望我去学文?”
陈昭迟被她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小心把心里话讲了出来:“……我怎么会希望你去学文?”
“我走了你可以考第一。”林凡斐说。
陈昭迟气急败坏:“你能不能想我点儿好,我有那么阴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