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后来,却是太后与今上关系决裂,在殿中大吵,盛怒之下,太后亲手撕毁了这幅尚未公布于世的百官图。
居尘心中不舍,躲在她看不见的帘后,悄然将那撕毁的残屑收拢,重新粘合。
可惜,最终还是缺了几角,包括旭阳与袁峥的画像,一直都没有找到。
这百官图上的许多同窗,眉飞色舞,风华正茂,如今走的走,散的散,已经不剩多少。
那些嬉笑怒骂的场景,终究成为了人生回不去的美好记忆。
居尘温凉掌心顺着一茬接着一茬的画面抚过画纸,眼中布满了追忆,最后指尖一顿,视线落在了自己周围,那几处空荡荡的缺口。
这幅图,除了不见旭阳袁峥林宗白他们,其实还缺了一个很重要的人。
居尘思绪不由游走,窗外天色渐暗,忽而一声砰地巨响,天空绽出一朵怒放的花。
今日是上元张灯的最后一天,窗外渐渐绽放起了火树银花,所有火苗都抓着最后的时机,肆无忌惮地盛放。
居尘早已过了喜爱凑热闹的年纪。明鸾守着她吃完晚饭,伺候她吃了一盅苦口的良药。本以为她能难得早睡,她却突然来了兴致,想出门看烟火。
明鸾没拗过她,给她穿上厚实的外衣,派了四名小厮两名婢女陪她出门。
走到街上,居尘拢了拢身上的狐裘斗篷,目光不由朝着酒楼瓦肆门前的山栅彩灯望去。
天禧年间,居尘还在郡主府中,东都宵禁的规矩犹在,每年只在上元节前后,夜晚可自由出行,张灯三夜。
居尘第一回 同旭阳袁峥一同夜游东都,便是在上元节。
如今,东都繁华更甚,灯市尤其壮观。早在年初,朱雀门外灯展不可胜数,大道两侧金碧交映,宛若双龙飞走,景观震撼人心,比之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居尘凝着这繁华盛景,心脏却不如少时怦然而起。
她蓦然回首,只见身后再没有那两道谈笑风生的故人身影。
居尘垂下眸眼,神色晦暗不明,忽而身后,一道脚步声匆匆。
明鸾迈着大步追了上来,一见她,泫然欲泣,“姑娘,皇宫方才传来消息,旭阳公主,殁了……
第62章 你在榻上,也是这样哄他……
心口一阵猛烈的巨痛,将居尘从榻前痛醒了过来。
她豁然起身,宛若被人从身后击了一掌,那依如前世的一口鲜血,从她口中喷出,洒落在素白被褥,猩红刺目。
即便已是旧梦,那股悲痛欲绝的摧心滋味,竟也未曾削减半分。
明鸾被她大起的动作惊醒,推门而入,点起烛火,脚步被床前的血迹骇住。
上一世画面历历在目,居尘犹如窒息之人重新拥有了空气,坐在床前,大口大口呼吸着,握住明鸾惶惶探问的手,“我没事,只是做噩梦了。”
明鸾红着眼眶,吓得不轻,握着她观察了半晌,确认居尘并无其他异常,才从榻前起身,帮她更换被褥。
居尘坐在旁边等待,神思游离间,她看向窗外月色,银色光辉扑洒在窗前的黄花梨木椅上,澄白皎洁,通透明目。
居尘盯着看了良久,心中却还是一片惘然。
翌日,那一口殷红血迹已经被明鸾洗刷干净,被褥晒在太阳底下,宛若新生。
居尘凝着那一片恢复如初的白色,亦不希望重蹈覆辙。
是以,三日后,初春的赏花宴上。
当居尘蓦然撞见与前世重合的一个画面,她双手紧攥,迟疑再三,选择了同前世截然不同的做法。
这一场春宴,旭阳在席上同其他几位公主簸钱罚酒,输了个底朝天,喝得酩酊大醉。
居尘侍奉在太后娘娘身旁,得到娘娘命令,扶旭阳去偏殿沁芙苑休息。
这一句口谕如此熟悉,“沁芙苑”这处地名一出来,一段回忆从居尘的心底涌了上来。
前世,旭阳与袁峥刚成婚那会,看似和睦,实则心里都藏着别扭,直到一日宫宴,他俩均喝醉了酒,一同宿到沁芙苑,阴差阳错,圆了房。
两人在榻上衣衫不整的样子被不少宫眷看见,那日之后,旭阳渐渐接受了袁峥作为她驸马的现实,两个人开始学会彼此磨合。
居尘以为那是他俩第一次有了夫妻之实,一直都是替他俩高兴的。
那日旭阳穿戴整齐之后,羞红着脸从屋里出来,居尘与其他宫眷一样,给他俩道喜。
如今再想,居尘觉得自己那日的喜悦,那一句恭喜,着实混账。
尤其是,当她扶着旭阳走进沁芙苑,闻到了屋中那一丝异样的香。居尘眸眼一凛,神色发寒,二话不说,带着旭阳转身离去。
若换当初年方二十的居尘,她根本察觉不出这间屋子有任何异常,可她活得久了,见识跟着多了,那缕香,她犹记得前世,闻见过一次。
因那次印象深刻,居尘难以忘怀,此刻一瞬间,就分辨了出来,这是一味暖情的香。
旭阳眼神涣散,嗅着身旁居尘袖中熟悉的白兰香气,表现出绝对的信任,居尘扶着她进屋,她便进屋,扶她出门,她也未有发声质疑,就这么跟着她走。
居尘心头一抽,双眸沉痛起来。所以,前世他俩圆房,其实是太后娘娘有心安排?而她,是迫使旭阳违背心意同袁峥在一起的,帮凶吗。
如果那天,她没有奉太后娘娘的命令,将旭阳引到偏殿休憩,他们根本不会睡在一起。
也不会,有后来发生的事。
居尘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天真的小姑娘,尤其在这座皇宫,在权力漩涡里待了这么多年,她几乎在直觉上,便已不再相信这个地方,会有什么偶然的事情。
旭阳做事大胆,却不乏细密,若不是骤然听闻到什么关于废帝的密讯,不至于铤而走险,连夜发起宫变,最终被捏住了把柄。
袁峥当时人在地牢,若没有人故意走漏风声,他如何得知敌军来犯,又如何知晓他们需要一位诱敌的将领。
当时,南疆亦不太平,云南王逝世后,王妃母族欲割离大梁,撺掇袁氏在南边自立为王,久矣。
旭阳发起宫变,冯氏的狼子野心亦随之浮出,皇室与冯氏水火不容,为后来废帝,奠定了开端。而为了救出旭阳,允诺袁峥出征伐北,借刀杀了袁氏最强的一位后裔,顺带收拢南边兵权,平定南疆隐患。
最后,娘娘她在这场权力的争夺中,顺应民意,废子登基,稳坐大梁江山。
直到今日,居尘才领悟出袁峥那一句“她很疼旭阳,可她最爱的孩子,不是旭阳”的含义。袁峥他,早已看透了这一切的背后,是何人在搅弄风云,可他还是为了旭阳,选择入局。
回想当日他在城门口,最后同她露出的那一抹笑容,居尘眼眶发红,不由怨恨自己的蠢笨,心中怆然地想,如果,旭阳与袁峥没有被迫在一起,那这一切的局,是不是就不再有布设的可能?
如果旭阳回到林宗白身边,袁峥回云南王府继承爵位。
他们的结局,是不是会不一样?
没有与大梁皇室的姻亲,袁峥若想雄踞一方,在居尘眼中,也并非不可以,而他若是心向大梁,镇住蠢蠢欲动的南边势力,娘娘亦不会心生忌惮。
林宗白不入朝局,旭阳同他在一起,无法牵制任何一方,没有袁峥在军方的权势,她也发动不了宫变。
只要他们没有在一起,一切便不会重蹈覆辙。
思及此,居尘蓦然转身,扶着旭阳,朝着皇宫另一侧深处走去。
--
宋觅赶在宫宴开席的时辰,回到了京都。
女官新一批的官服已经定制完工,今日开春宴,规定第一次试穿出席,他有点想看看,居尘身着新式官服的样子。
这回的官服,采纳的是她们女子对于自身官服的构思与意愿,融合了官员威严与女性独有的美丽。宋觅原先一直以为,她们会喜欢明丽显眼的颜色,喜欢华丽重工的绣艺,最后呈上来过目的图纸,却十分简约而轻盈。
女子做官是一件史上罕见的事,不可否认,女官们也会想炫耀,也希望光彩夺目,但官服是每日要上身的衣饰,她们思虑再三,认可居尘的提议,认为舒服才应该是第一位。
宋觅回忆起居尘前世给他递的折子,要求更换官服,首要理由,就是穿着不适,他原以为那只是她说服他的其中一个说法,直到看见眼前的图纸,他才醒悟那是她的实话。
男女之间本有体量差距,即使遵循女子身量定制官服,那男款的样式,对于她们而言,料子与设计,还是过于笨重。
宋觅已经在脑海中幻想出她换上新官服后,那一抹轻盈的身姿,与唇角开怀舒畅的笑意。
经过半个月的情绪梳理,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同她相认,再慎重与她倾诉,他此前一直没有好好表达过的心意。
宋觅在驰道翻身下马,进入宴席。
席上,不少女眷听闻门口内侍对他的恭迎,情不自禁从席上起身,半掩着面扇,朝着他张望而去。
居尘心中不舍,躲在她看不见的帘后,悄然将那撕毁的残屑收拢,重新粘合。
可惜,最终还是缺了几角,包括旭阳与袁峥的画像,一直都没有找到。
这百官图上的许多同窗,眉飞色舞,风华正茂,如今走的走,散的散,已经不剩多少。
那些嬉笑怒骂的场景,终究成为了人生回不去的美好记忆。
居尘温凉掌心顺着一茬接着一茬的画面抚过画纸,眼中布满了追忆,最后指尖一顿,视线落在了自己周围,那几处空荡荡的缺口。
这幅图,除了不见旭阳袁峥林宗白他们,其实还缺了一个很重要的人。
居尘思绪不由游走,窗外天色渐暗,忽而一声砰地巨响,天空绽出一朵怒放的花。
今日是上元张灯的最后一天,窗外渐渐绽放起了火树银花,所有火苗都抓着最后的时机,肆无忌惮地盛放。
居尘早已过了喜爱凑热闹的年纪。明鸾守着她吃完晚饭,伺候她吃了一盅苦口的良药。本以为她能难得早睡,她却突然来了兴致,想出门看烟火。
明鸾没拗过她,给她穿上厚实的外衣,派了四名小厮两名婢女陪她出门。
走到街上,居尘拢了拢身上的狐裘斗篷,目光不由朝着酒楼瓦肆门前的山栅彩灯望去。
天禧年间,居尘还在郡主府中,东都宵禁的规矩犹在,每年只在上元节前后,夜晚可自由出行,张灯三夜。
居尘第一回 同旭阳袁峥一同夜游东都,便是在上元节。
如今,东都繁华更甚,灯市尤其壮观。早在年初,朱雀门外灯展不可胜数,大道两侧金碧交映,宛若双龙飞走,景观震撼人心,比之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居尘凝着这繁华盛景,心脏却不如少时怦然而起。
她蓦然回首,只见身后再没有那两道谈笑风生的故人身影。
居尘垂下眸眼,神色晦暗不明,忽而身后,一道脚步声匆匆。
明鸾迈着大步追了上来,一见她,泫然欲泣,“姑娘,皇宫方才传来消息,旭阳公主,殁了……
第62章 你在榻上,也是这样哄他……
心口一阵猛烈的巨痛,将居尘从榻前痛醒了过来。
她豁然起身,宛若被人从身后击了一掌,那依如前世的一口鲜血,从她口中喷出,洒落在素白被褥,猩红刺目。
即便已是旧梦,那股悲痛欲绝的摧心滋味,竟也未曾削减半分。
明鸾被她大起的动作惊醒,推门而入,点起烛火,脚步被床前的血迹骇住。
上一世画面历历在目,居尘犹如窒息之人重新拥有了空气,坐在床前,大口大口呼吸着,握住明鸾惶惶探问的手,“我没事,只是做噩梦了。”
明鸾红着眼眶,吓得不轻,握着她观察了半晌,确认居尘并无其他异常,才从榻前起身,帮她更换被褥。
居尘坐在旁边等待,神思游离间,她看向窗外月色,银色光辉扑洒在窗前的黄花梨木椅上,澄白皎洁,通透明目。
居尘盯着看了良久,心中却还是一片惘然。
翌日,那一口殷红血迹已经被明鸾洗刷干净,被褥晒在太阳底下,宛若新生。
居尘凝着那一片恢复如初的白色,亦不希望重蹈覆辙。
是以,三日后,初春的赏花宴上。
当居尘蓦然撞见与前世重合的一个画面,她双手紧攥,迟疑再三,选择了同前世截然不同的做法。
这一场春宴,旭阳在席上同其他几位公主簸钱罚酒,输了个底朝天,喝得酩酊大醉。
居尘侍奉在太后娘娘身旁,得到娘娘命令,扶旭阳去偏殿沁芙苑休息。
这一句口谕如此熟悉,“沁芙苑”这处地名一出来,一段回忆从居尘的心底涌了上来。
前世,旭阳与袁峥刚成婚那会,看似和睦,实则心里都藏着别扭,直到一日宫宴,他俩均喝醉了酒,一同宿到沁芙苑,阴差阳错,圆了房。
两人在榻上衣衫不整的样子被不少宫眷看见,那日之后,旭阳渐渐接受了袁峥作为她驸马的现实,两个人开始学会彼此磨合。
居尘以为那是他俩第一次有了夫妻之实,一直都是替他俩高兴的。
那日旭阳穿戴整齐之后,羞红着脸从屋里出来,居尘与其他宫眷一样,给他俩道喜。
如今再想,居尘觉得自己那日的喜悦,那一句恭喜,着实混账。
尤其是,当她扶着旭阳走进沁芙苑,闻到了屋中那一丝异样的香。居尘眸眼一凛,神色发寒,二话不说,带着旭阳转身离去。
若换当初年方二十的居尘,她根本察觉不出这间屋子有任何异常,可她活得久了,见识跟着多了,那缕香,她犹记得前世,闻见过一次。
因那次印象深刻,居尘难以忘怀,此刻一瞬间,就分辨了出来,这是一味暖情的香。
旭阳眼神涣散,嗅着身旁居尘袖中熟悉的白兰香气,表现出绝对的信任,居尘扶着她进屋,她便进屋,扶她出门,她也未有发声质疑,就这么跟着她走。
居尘心头一抽,双眸沉痛起来。所以,前世他俩圆房,其实是太后娘娘有心安排?而她,是迫使旭阳违背心意同袁峥在一起的,帮凶吗。
如果那天,她没有奉太后娘娘的命令,将旭阳引到偏殿休憩,他们根本不会睡在一起。
也不会,有后来发生的事。
居尘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天真的小姑娘,尤其在这座皇宫,在权力漩涡里待了这么多年,她几乎在直觉上,便已不再相信这个地方,会有什么偶然的事情。
旭阳做事大胆,却不乏细密,若不是骤然听闻到什么关于废帝的密讯,不至于铤而走险,连夜发起宫变,最终被捏住了把柄。
袁峥当时人在地牢,若没有人故意走漏风声,他如何得知敌军来犯,又如何知晓他们需要一位诱敌的将领。
当时,南疆亦不太平,云南王逝世后,王妃母族欲割离大梁,撺掇袁氏在南边自立为王,久矣。
旭阳发起宫变,冯氏的狼子野心亦随之浮出,皇室与冯氏水火不容,为后来废帝,奠定了开端。而为了救出旭阳,允诺袁峥出征伐北,借刀杀了袁氏最强的一位后裔,顺带收拢南边兵权,平定南疆隐患。
最后,娘娘她在这场权力的争夺中,顺应民意,废子登基,稳坐大梁江山。
直到今日,居尘才领悟出袁峥那一句“她很疼旭阳,可她最爱的孩子,不是旭阳”的含义。袁峥他,早已看透了这一切的背后,是何人在搅弄风云,可他还是为了旭阳,选择入局。
回想当日他在城门口,最后同她露出的那一抹笑容,居尘眼眶发红,不由怨恨自己的蠢笨,心中怆然地想,如果,旭阳与袁峥没有被迫在一起,那这一切的局,是不是就不再有布设的可能?
如果旭阳回到林宗白身边,袁峥回云南王府继承爵位。
他们的结局,是不是会不一样?
没有与大梁皇室的姻亲,袁峥若想雄踞一方,在居尘眼中,也并非不可以,而他若是心向大梁,镇住蠢蠢欲动的南边势力,娘娘亦不会心生忌惮。
林宗白不入朝局,旭阳同他在一起,无法牵制任何一方,没有袁峥在军方的权势,她也发动不了宫变。
只要他们没有在一起,一切便不会重蹈覆辙。
思及此,居尘蓦然转身,扶着旭阳,朝着皇宫另一侧深处走去。
--
宋觅赶在宫宴开席的时辰,回到了京都。
女官新一批的官服已经定制完工,今日开春宴,规定第一次试穿出席,他有点想看看,居尘身着新式官服的样子。
这回的官服,采纳的是她们女子对于自身官服的构思与意愿,融合了官员威严与女性独有的美丽。宋觅原先一直以为,她们会喜欢明丽显眼的颜色,喜欢华丽重工的绣艺,最后呈上来过目的图纸,却十分简约而轻盈。
女子做官是一件史上罕见的事,不可否认,女官们也会想炫耀,也希望光彩夺目,但官服是每日要上身的衣饰,她们思虑再三,认可居尘的提议,认为舒服才应该是第一位。
宋觅回忆起居尘前世给他递的折子,要求更换官服,首要理由,就是穿着不适,他原以为那只是她说服他的其中一个说法,直到看见眼前的图纸,他才醒悟那是她的实话。
男女之间本有体量差距,即使遵循女子身量定制官服,那男款的样式,对于她们而言,料子与设计,还是过于笨重。
宋觅已经在脑海中幻想出她换上新官服后,那一抹轻盈的身姿,与唇角开怀舒畅的笑意。
经过半个月的情绪梳理,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同她相认,再慎重与她倾诉,他此前一直没有好好表达过的心意。
宋觅在驰道翻身下马,进入宴席。
席上,不少女眷听闻门口内侍对他的恭迎,情不自禁从席上起身,半掩着面扇,朝着他张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