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太后笑道:“你的意思是,他就是想同我示好”
“不是示好,是和好。”
太后沉吟,和颜将她看着,居尘略一踌躇,欠身续道:“微臣只是觉得,如果是示好,那一开始便不会有争吵了,示好,本就是基于利益的选择。王爷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在利益面前,不至于看不透。”
太后浅笑道:“你是说他同本宫争执,虽不合利,至少出于本心。”
“在乎才会吵架,不在乎了,就连吵闹的心也会随之淡去,懒得吵。”
“懒得吵?”
“微臣是这么觉得的,若是愚见,娘娘别见笑。”
太后偏偏笑得更深了,笑完,不知想到什么,眼底有了一层朦胧的光。她将诗集缓缓合上,放置在膝盖处,抚了抚,轻轻叹息一声:“儿女都是债。”
静默须臾,太后娘娘收下了诗集,命裴都知去骊山的皇家库房将宋觅一直想要的那副歙州李墨拿出来,给他送去。
裴都知颔首领旨,太后娘娘忽而又想到什么,转而端详居尘。
“顺便带她一同过去。”太后娘娘对裴都知续命道,看着居尘微微笑了,“你的话我很喜欢,作为奖励,你随意去挑一样。”
居尘近乎有些受宠若惊,叩首谢恩。
她跟随在裴都知身后,进入库房,盯着满目琳琅的稀世珍宝思忖了良久,最终选择了一匹十分适合拿来做外衣的布料。
居尘将那布料挽在手中,一心想着如何将它裁剪,做成一件大氅。
因为过不了多久,他便要去商都赈灾了。
--
下山前的最后一日,居尘随在其他女弟子身后,前往后山红枫林里的三生石前,许愿叩拜。
照卢芸乐观的话说,她们虽无法按时成婚,但也不妨碍她们憧憬美好的缘分,那些当朝的男官,不也有过不少红粉知己。
“所谓露水的情缘,才格外诱人一些。”卢芸挑眉同她们低低道。
女弟子们掩唇轻笑,到底还是没有什么经验,就听了个打趣。唯有居尘早已亲身经历,咬了咬下唇,感觉自己像个女流氓,不由羞红了脸。
卢枫向来喜好凑热闹,听闻红枫林里的三生庙里可以抽签,签上写的是三生石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又灵又有趣,见卢芸拉着一群姑娘朝着枫林去,便也吆喝了一帮青年才俊,硬拽着宋觅一并前往。
穿过羊肠小道,到达密林之间。
只见枫叶吹落了一地,同白花花的残雪混在一起,红白相交,构成了一幅十分绮丽的美景。
三生石静置其中,顶了满头的红线,等候着她们的祈愿。
居尘学着其他女弟子一般,将手上缠好的同心结,挂在了三生石旁的老枫树上,抚掌,弯腰拜礼。
不远处,三生庙前,一群儿郎朗朗的欢笑声忽然传了过来。
“我天,这三生石对卢兄的印象,竟然是‘呆子’!哈哈哈……”
“给我看看你的!啧,你的是‘书呆子’,还好意思笑我。”
“我好歹有个‘书’字啊,你是纯呆子。”
“闭嘴吧你!老子明明风流倜傥,不好玩,不灵,一点儿也不灵。”
哄笑声中,有人忽而朝宋觅问道:“王爷,你的是什么?”
“咦,‘故人’?”
“徵之,你来过这啊?”
“拜托,这里是骊山,皇室随便出入,王爷就是路过,也算是来过了吧。”
卢枫又不服气了,“不是,我还曾路过呢,怎么不见它记得我?”
“这,你懂的。”
“哈哈哈哈……”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宋觅站在旁边,微微勾着唇角,看着他们嬉笑怒骂,似有所感,忽而转过了头。
居尘连忙收回了视线,半垂着首,心口却砰砰跳了起来。
他来过?是什么样的来过,只是路过,还是许过愿呢。
他也曾期待一段美好的姻缘吗?
卢芸朝着出口走了两步,回眸见居尘还没跟上来,赶紧冲她招了招手。
“来了。”居尘加快了步伐,同卢芸肩并肩离去。
宋觅望着她翩跹的背影看了良久,直到众人皆离开了三生石周围,他伸出手,覆在了那石头的脑袋上方。
男子微微勾着唇角,嗓音低沉,“我虽不记得我求过你什么,但你既然记得我前世来过,应该记得我的心愿。我这人从不轻易求人,能托到你头上,大抵是真的有什么想要的,所以,甭管是什么,若我这辈子还有什么遗憾,可别怪我,拿刀劈了你。”
三生石:“……”
第15章 他被拒了?
开春,府衙开门的第一天,新一批女官正式入职。
居尘成为了典记,正八品。
新官员入仕,基本会在入职前,收到同僚略表祝福的贺礼。当今朝堂,太后娘娘垂帘听政,居尘作为她身边的人,六部自然应当有所表示。
各大尚书今早都将礼送进了李府,但按理而言,本该是官员本人或派直系下属亲自登门,但他们基本还是只派了家中女眷前来,走得仍是后廷礼数。
他们仍然认为,女官总归还是妇人,同他们不一样。
明鸾是个没心眼的,只要有礼上门就很高兴,也不懂他们的礼数对不对。
她欢天喜地将礼盒一个个拆开,发现吏部尚书送的红珊瑚盆景,在诸多礼物中最为阔绰,尤其亮眼。
“廖尚书还挺舍得,看起来很重视您呢。”
明鸾笑道,紧接着打开了另一个礼盒,端详了眼户部尚书送的燕窝,“王尚书可真够小气的,就送这么几盏啊。”
居尘笑道:“他一个管钱的,怎好出手阔绰?”
明鸾努了努嘴,仍觉得吏部的慰问,给的更有诚意。
她笑嘻嘻捧过来给居尘观赏,居尘的面容,却显得十分平淡。
她已不是那个得到一点重视,便受宠若惊的小姑娘。
上一世,廖文泽也送过一样的慰问品。
居尘那时稚嫩,凭着这么点关怀,便心中感恩,以为自己受到了重视,对于吏部交托的杂务,格外任劳任怨。
最后却反被摆了一道,遭到太后娘娘的批评与贬黜。
直到后来身居高位,回首过往,居尘才会晤自己年轻时的劳动力多么廉价。
居尘默然片刻,将那红珊瑚原封不动盖了回去,“把这个收好,以后找机会要还回去的。”
“要还回去?”明鸾错愕道。
“无功不受禄。”
明鸾忍不住觉得可惜,听命将礼盒打包,想了想,问道:“那户部的要还吗?”
居尘莹莹笑道:“几盏燕窝的人情,你家姑娘还是结交得起的。”
加之她前不久刚和宋觅讨了户部的差事,以后要和户部打交道的地方多了去了。
明鸾却有些不服气,坚持认为以她家姑娘的能力,以后就是十株百株红珊瑚,她肯定也出得起。
居尘眉开眼笑,“明鸾说得对,你家姑娘能耐的很,这些古董玩物什么的,以后我们自己都会有,成批成批,堆满整个库房。”
明鸾狠狠点头,“就是就是,再宝贵的东西,大姑娘您都是配的!”
居尘继续笑道:“宝贵的不是这些东西。”
“那是什么?”
居尘看向了镜中的自己,叹息:“有些情义,还一辈子都还不起。”
明鸾听得云里雾里,挠头唔了一声,转身将礼盒收好,放入里屋的橱柜中。
再回来,居尘已经坐在妆台前,梳起了头。
居尘透过镜中看见她的靠近,转过首,一张白生生的芙蓉面,明眸善睐,顾盼神飞,冲她笑道:“明鸾,快来帮我梳妆,今天可是我第一天正式上值!”
--
伴随着一声晨钟响起,居尘进入皇城驰道,躬身来到了凤阁前面,停下脚步。
凤阁是嘉禾元年,太后娘娘开辟的新一处办公场所。
先皇在世时,同当今太后并称二圣,共享天下。驾崩前,先皇特意立下遗诏,由太子继承大宝,然军机国政大事,仍交给了太后定夺。
凤阁由此诞生,作为了太后娘娘与朝廷对接的秘书房。而在此之前,朝廷从未有过出入前省的奉公女官,官职制度也不成熟,目前仍遵循大内女官的阶品制度。
居尘的官阶典记,正八品官职,等同于内廷尚膳局中的典膳。
但她可不需要一星半点的厨艺,也不服侍后宫任何人,她是太后的起居郎,后来最擅长的,是为女帝草拟诏书。
眼下居尘资质尚浅,尚需磨练,将来太后登基为皇,她会是女帝钦点的第一位女性翰林大学士,突破内廷女官上限五品,成为朝廷正儿八经的四品大员。
而只要是李大学士遵照圣意写出来的诏书,几乎就没有驳回过。
眼下,居尘轻轻提起衣摆,迈入了凤阁门槛。
她的老师沈尚宫,现任凤阁主管,此刻正在教授每一位新任女官各自负责的公务事宜。
“不是示好,是和好。”
太后沉吟,和颜将她看着,居尘略一踌躇,欠身续道:“微臣只是觉得,如果是示好,那一开始便不会有争吵了,示好,本就是基于利益的选择。王爷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在利益面前,不至于看不透。”
太后浅笑道:“你是说他同本宫争执,虽不合利,至少出于本心。”
“在乎才会吵架,不在乎了,就连吵闹的心也会随之淡去,懒得吵。”
“懒得吵?”
“微臣是这么觉得的,若是愚见,娘娘别见笑。”
太后偏偏笑得更深了,笑完,不知想到什么,眼底有了一层朦胧的光。她将诗集缓缓合上,放置在膝盖处,抚了抚,轻轻叹息一声:“儿女都是债。”
静默须臾,太后娘娘收下了诗集,命裴都知去骊山的皇家库房将宋觅一直想要的那副歙州李墨拿出来,给他送去。
裴都知颔首领旨,太后娘娘忽而又想到什么,转而端详居尘。
“顺便带她一同过去。”太后娘娘对裴都知续命道,看着居尘微微笑了,“你的话我很喜欢,作为奖励,你随意去挑一样。”
居尘近乎有些受宠若惊,叩首谢恩。
她跟随在裴都知身后,进入库房,盯着满目琳琅的稀世珍宝思忖了良久,最终选择了一匹十分适合拿来做外衣的布料。
居尘将那布料挽在手中,一心想着如何将它裁剪,做成一件大氅。
因为过不了多久,他便要去商都赈灾了。
--
下山前的最后一日,居尘随在其他女弟子身后,前往后山红枫林里的三生石前,许愿叩拜。
照卢芸乐观的话说,她们虽无法按时成婚,但也不妨碍她们憧憬美好的缘分,那些当朝的男官,不也有过不少红粉知己。
“所谓露水的情缘,才格外诱人一些。”卢芸挑眉同她们低低道。
女弟子们掩唇轻笑,到底还是没有什么经验,就听了个打趣。唯有居尘早已亲身经历,咬了咬下唇,感觉自己像个女流氓,不由羞红了脸。
卢枫向来喜好凑热闹,听闻红枫林里的三生庙里可以抽签,签上写的是三生石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又灵又有趣,见卢芸拉着一群姑娘朝着枫林去,便也吆喝了一帮青年才俊,硬拽着宋觅一并前往。
穿过羊肠小道,到达密林之间。
只见枫叶吹落了一地,同白花花的残雪混在一起,红白相交,构成了一幅十分绮丽的美景。
三生石静置其中,顶了满头的红线,等候着她们的祈愿。
居尘学着其他女弟子一般,将手上缠好的同心结,挂在了三生石旁的老枫树上,抚掌,弯腰拜礼。
不远处,三生庙前,一群儿郎朗朗的欢笑声忽然传了过来。
“我天,这三生石对卢兄的印象,竟然是‘呆子’!哈哈哈……”
“给我看看你的!啧,你的是‘书呆子’,还好意思笑我。”
“我好歹有个‘书’字啊,你是纯呆子。”
“闭嘴吧你!老子明明风流倜傥,不好玩,不灵,一点儿也不灵。”
哄笑声中,有人忽而朝宋觅问道:“王爷,你的是什么?”
“咦,‘故人’?”
“徵之,你来过这啊?”
“拜托,这里是骊山,皇室随便出入,王爷就是路过,也算是来过了吧。”
卢枫又不服气了,“不是,我还曾路过呢,怎么不见它记得我?”
“这,你懂的。”
“哈哈哈哈……”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宋觅站在旁边,微微勾着唇角,看着他们嬉笑怒骂,似有所感,忽而转过了头。
居尘连忙收回了视线,半垂着首,心口却砰砰跳了起来。
他来过?是什么样的来过,只是路过,还是许过愿呢。
他也曾期待一段美好的姻缘吗?
卢芸朝着出口走了两步,回眸见居尘还没跟上来,赶紧冲她招了招手。
“来了。”居尘加快了步伐,同卢芸肩并肩离去。
宋觅望着她翩跹的背影看了良久,直到众人皆离开了三生石周围,他伸出手,覆在了那石头的脑袋上方。
男子微微勾着唇角,嗓音低沉,“我虽不记得我求过你什么,但你既然记得我前世来过,应该记得我的心愿。我这人从不轻易求人,能托到你头上,大抵是真的有什么想要的,所以,甭管是什么,若我这辈子还有什么遗憾,可别怪我,拿刀劈了你。”
三生石:“……”
第15章 他被拒了?
开春,府衙开门的第一天,新一批女官正式入职。
居尘成为了典记,正八品。
新官员入仕,基本会在入职前,收到同僚略表祝福的贺礼。当今朝堂,太后娘娘垂帘听政,居尘作为她身边的人,六部自然应当有所表示。
各大尚书今早都将礼送进了李府,但按理而言,本该是官员本人或派直系下属亲自登门,但他们基本还是只派了家中女眷前来,走得仍是后廷礼数。
他们仍然认为,女官总归还是妇人,同他们不一样。
明鸾是个没心眼的,只要有礼上门就很高兴,也不懂他们的礼数对不对。
她欢天喜地将礼盒一个个拆开,发现吏部尚书送的红珊瑚盆景,在诸多礼物中最为阔绰,尤其亮眼。
“廖尚书还挺舍得,看起来很重视您呢。”
明鸾笑道,紧接着打开了另一个礼盒,端详了眼户部尚书送的燕窝,“王尚书可真够小气的,就送这么几盏啊。”
居尘笑道:“他一个管钱的,怎好出手阔绰?”
明鸾努了努嘴,仍觉得吏部的慰问,给的更有诚意。
她笑嘻嘻捧过来给居尘观赏,居尘的面容,却显得十分平淡。
她已不是那个得到一点重视,便受宠若惊的小姑娘。
上一世,廖文泽也送过一样的慰问品。
居尘那时稚嫩,凭着这么点关怀,便心中感恩,以为自己受到了重视,对于吏部交托的杂务,格外任劳任怨。
最后却反被摆了一道,遭到太后娘娘的批评与贬黜。
直到后来身居高位,回首过往,居尘才会晤自己年轻时的劳动力多么廉价。
居尘默然片刻,将那红珊瑚原封不动盖了回去,“把这个收好,以后找机会要还回去的。”
“要还回去?”明鸾错愕道。
“无功不受禄。”
明鸾忍不住觉得可惜,听命将礼盒打包,想了想,问道:“那户部的要还吗?”
居尘莹莹笑道:“几盏燕窝的人情,你家姑娘还是结交得起的。”
加之她前不久刚和宋觅讨了户部的差事,以后要和户部打交道的地方多了去了。
明鸾却有些不服气,坚持认为以她家姑娘的能力,以后就是十株百株红珊瑚,她肯定也出得起。
居尘眉开眼笑,“明鸾说得对,你家姑娘能耐的很,这些古董玩物什么的,以后我们自己都会有,成批成批,堆满整个库房。”
明鸾狠狠点头,“就是就是,再宝贵的东西,大姑娘您都是配的!”
居尘继续笑道:“宝贵的不是这些东西。”
“那是什么?”
居尘看向了镜中的自己,叹息:“有些情义,还一辈子都还不起。”
明鸾听得云里雾里,挠头唔了一声,转身将礼盒收好,放入里屋的橱柜中。
再回来,居尘已经坐在妆台前,梳起了头。
居尘透过镜中看见她的靠近,转过首,一张白生生的芙蓉面,明眸善睐,顾盼神飞,冲她笑道:“明鸾,快来帮我梳妆,今天可是我第一天正式上值!”
--
伴随着一声晨钟响起,居尘进入皇城驰道,躬身来到了凤阁前面,停下脚步。
凤阁是嘉禾元年,太后娘娘开辟的新一处办公场所。
先皇在世时,同当今太后并称二圣,共享天下。驾崩前,先皇特意立下遗诏,由太子继承大宝,然军机国政大事,仍交给了太后定夺。
凤阁由此诞生,作为了太后娘娘与朝廷对接的秘书房。而在此之前,朝廷从未有过出入前省的奉公女官,官职制度也不成熟,目前仍遵循大内女官的阶品制度。
居尘的官阶典记,正八品官职,等同于内廷尚膳局中的典膳。
但她可不需要一星半点的厨艺,也不服侍后宫任何人,她是太后的起居郎,后来最擅长的,是为女帝草拟诏书。
眼下居尘资质尚浅,尚需磨练,将来太后登基为皇,她会是女帝钦点的第一位女性翰林大学士,突破内廷女官上限五品,成为朝廷正儿八经的四品大员。
而只要是李大学士遵照圣意写出来的诏书,几乎就没有驳回过。
眼下,居尘轻轻提起衣摆,迈入了凤阁门槛。
她的老师沈尚宫,现任凤阁主管,此刻正在教授每一位新任女官各自负责的公务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