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建昭四年也是这样的雪……世情有冤呐!”
姚定锋望着面前俯趴一片的百姓,缄默不言。
他回过头,看着去了冠带的晋昭。
本就是个清秀有余的人物,去了冠带更显得纤薄脆弱,让人完全无法将她跟那个搅弄风云的奸臣形象联系起来。
不知怎的,纵是知道今日宏义门前百姓所为定与她脱不了干系,姚定锋也愤怒不起来了。
他似有些无奈,面上仍旧阴沉:“这就是你想看到的?”
晋昭不语,只仰头看向天边。
阴沉的云端送来万千飞絮,乘着风胡乱飞舞着,来去卷回,不知是要向苍天诉说些什么。
而雪落无声,只有宏义门前的声声哀哭回应着天公。
与此同时的锦州,正也飞着一样的“雪”。
海畔漫天飞灰,硝烟四起,兵甲交接声不断。
林羽身披甲胄,抬手接住飘落的灰烬,心沉入谷底,面上却仍旧不动声色。
她问道:“高大人怎么说的?”
她身侧的人眉头紧锁,回道:“大人说,京中关于赵九成的案子未结,眼下禹州局面不稳,裴参军他们只怕回不得锦州……”
林羽听闻,半晌不语。
那人连忙又道:“如今锦州兵力空虚,纵是调兵也远水救不了近火,如今只有您能召兵应战了。”
“这不是胡闹!”
林羽终于起了怒意,瞪着传话的人:“海上的船只你可见了?那炮火你可见了?”
那人霎时怯懦不敢言。
林羽道:“你们要我林羽带自己那百来的兵去御敌也就罢了,百姓手无寸铁,你们也要他们去望炮火上撞吗!”
那人哆嗦着唇道:“不……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应付一两日……来日援军到了……”
“一两日?”林羽愈怒,“莫说一两日了,乡亲们身无兵甲,又从未训练过……将他们丢到战场,片刻就能死千百人!”
见面前的人不敢再说话,林羽道:“沿海倭寇之患多久了……十几年,朝廷可曾管过锦州!只任由他们越发肆意张狂!我林羽读书少,但也知道有个词叫唇亡齿寒。朝廷将兵马都用来内斗争权,让沿海的百姓用血肉之躯去挡炮火!你们觉得,待我们这些小民小姓都死光了,那些倭寇的刀落到王公的颈上又需要多久?”
那人的头几乎要垂进尘埃里,不敢再吐一言。
林羽见状,抓了刀便往营帐外去。
“咳咳咳……”
帐外忽然传来咳嗽声,虽然微弱,但仍能听得出是谁的声音。
林羽叹息一声,放下刀,上前掀起帐帘,引来人入内:“高大人。”
短短半年,高岳鬓发已白了许多,他看着林羽颔首回道:“飞英侯。”
林羽低眉,扶着高岳入座道:“若早知朝廷封我为侯是为了将百姓送上战场,那我倒甘愿以死谢罪。”
高岳抬头看了眼传话的人,叹息道:“我知道,有些话让人通传只怕错了意,这才想来当面与你说。”
林羽回以沉默,显然并不打算顺从高岳。
高岳见状也不恼,道:“海上的情况,我来时也了解了许多,甚是凶险。但筵之他们如今在禹州,轻易赶不回来。”
林羽道:“赵氏如今已悉数被押入狱,他如今还留在那里,不过是想接禹州兵权。”
高岳一愣,似是没想到林羽会想到这层。
林羽见了高岳的反应,心知自己猜测是对的,她道:“大人既几次三番地劝我顾全大局,为何每每与我交谈,又总有所保留?”
高岳叹道:“我知你性子刚强,厌恶这些争权夺利的事,是怕与你说了,你与筵之会起嫌隙。”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林羽道,“裴大人志不在一个小小参军,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往上爬,我还能因此与他起嫌隙不成?只是……他平日素来爱把百姓安危挂在嘴边,如今锦州百姓蒙难,他却守在禹州求权,不知是否良心不安。”
高岳摇头道:“你不知道,禹州兵权太重要了,这些年筵之他们在锦州吃尽苦头,就是因为禹州有个赵九成……”
林羽意味不明一笑:“所以您是觉得,裴筵若争到了禹州兵权,便可解东南倭寇之患?”
高岳看向林羽,道:“禹州掌权者若有决心驱除倭寇,以我大延将士之能,定能根除倭寇之患。”
说到此处,高岳起身向林羽拜道:“我在此代禹州百姓恳求您,召兵应战,锦州武库兵甲任取任用,粮草亦然,只求您守住沿海……忍得一时,只待来日永除敌患。”
见了高岳的架势,林羽半晌不语,她垂眸打量着高岳苍老的身形,眼中掠过一丝嘲讽。
她抬手扶起高岳道:“大人不必多礼,您是上官,我受不起此礼,至于守卫沿海,本就是朝廷封我这飞英侯的职责所在。”
语罢,林羽抓过案边长刀,往外走去。
高岳问道:“你愿意召兵应战了?”
林羽道:“平日乡亲父老纳税纳粮,穷得腰都直不起来也要交钱给朝廷,不就是为了养我们这些人?我林羽不是畜生,吃着百姓种的粮,还要拿他们的血肉筑战壕,这种事,我做不来。”
高岳张了张唇,最终未吐一言。
林羽径直走到帐前,她挑起帐帘一角,望向外边灰蒙的天空。
远处炮火声响不断,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血腥
气。
林羽回眸看了眼高岳道:“受您和裴筵举荐之恩,我不得不在此提醒您一事,京中陛下的脾性,曾有人与我提过……您让裴筵留在禹州,是索命的昏招。”
语罢,她便摔下帘离开了。
高岳被林羽一语惊醒,他猛然想到晋昭托人送来的信。
他往后瘫倒在椅背上:“‘……事定速回锦州,勿留。’是我们心急了……”
“咳咳咳……”高岳猛然咳嗽起来,他唤来一边的人道,“快,着人传信去禹州,让裴筵他们快回来!”
“众将士听令!”林羽望着帐外还守着的几十人,抽出手中长刀,“今日便是血流干了……也不能让倭寇前进一步。”
而此刻宏义门下,众人还对锦州的战乱一无所知。
前脚晋昭被玄鹰司带走,后脚赵渭便身蒙白布被人抬进了宫门。
“快去禀告陛下。”钟庭月握着手中血书眉头紧锁,“赵渭自裁了。”
紫阳宫中,周桓立在殿门前,望着霭霭苍天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注定是个不安分的年月,南北狼烟四起,京中动荡不安。
漫天的风雪摇晃,天边透不出一丝光亮,似要活埋了镇霖。
“是报应么?”周桓轻声呢喃,“阿珩,是你们来报复朕了么……”
可苍天无言,空中唯有四散的雪回应着周桓。
那雪凝成团,簇拥着一缕一缕,像万千将士的游魂,无声落在阶上,像在注视着他。
周桓垂眸看着自己泛青的手掌:“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一个个都要背叛朕?”
第90章 祈春回(6)到底是明氏背叛了陛下………
当钟庭月带着血书来到紫阳宫时,正碰到周蒙跪在殿外。
还不及他对周蒙说些什么,便见周桓从殿内走出。
“陛下。”钟庭月连忙跪下,“微臣失职。”
周桓瞥了眼他双手呈上的血书,眉头紧锁。
锦布花纹繁复,些许血迹渗透出背面,不用去看,周桓也知道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他道:“这锦书是谁给他的?”
钟庭月回道:“回陛下,此物乃赵渭生前自裁衣襟所致,兰台不备笔墨,他便以指为笔以血为墨……写了这些。”
周桓闻言,久久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他上前取过血书,一把甩在了周蒙跟前:“瞧瞧你做的好事。”
锦布摊开在周蒙面前,将他吓得眼睫一颤,待他抬眸看见其上的明字时,猛然俯下身去:“儿臣知错。”
“知错……”周桓苍凉冷笑,摇摇头转身回殿,“都滚吧……都滚……”
周蒙起身,望着周桓消瘦的背影,张张唇,却什么都不敢说。
殿外值守的韩勤也跟着皱了皱眉。
前一刻还山雨欲来的紫阳殿,此刻竟连个雷声都没有。
他遣人将周蒙、钟庭月送出宫后,便听紫阳殿内传来声音。
“叶康如何了?”
韩勤颔首道:“回陛下,太医院那边说:叶公公的命保住了,只是刀割了喉咙,往后怕是再也无法说话了。”
殿内又是许久的沉默。
“治好了就让他滚吧,滚回他的容州老家去。”周桓道,“朕要去一趟玄鹰司。”
“是。”韩勤应道,“微臣这就让人摆驾。”
“不……”周桓抬眸望着殿侧的宝剑,“只你一人,陪朕去。”
……
玄鹰司内,姚定锋立在狱外,隔着铁栏望着晋昭。
姚定锋望着面前俯趴一片的百姓,缄默不言。
他回过头,看着去了冠带的晋昭。
本就是个清秀有余的人物,去了冠带更显得纤薄脆弱,让人完全无法将她跟那个搅弄风云的奸臣形象联系起来。
不知怎的,纵是知道今日宏义门前百姓所为定与她脱不了干系,姚定锋也愤怒不起来了。
他似有些无奈,面上仍旧阴沉:“这就是你想看到的?”
晋昭不语,只仰头看向天边。
阴沉的云端送来万千飞絮,乘着风胡乱飞舞着,来去卷回,不知是要向苍天诉说些什么。
而雪落无声,只有宏义门前的声声哀哭回应着天公。
与此同时的锦州,正也飞着一样的“雪”。
海畔漫天飞灰,硝烟四起,兵甲交接声不断。
林羽身披甲胄,抬手接住飘落的灰烬,心沉入谷底,面上却仍旧不动声色。
她问道:“高大人怎么说的?”
她身侧的人眉头紧锁,回道:“大人说,京中关于赵九成的案子未结,眼下禹州局面不稳,裴参军他们只怕回不得锦州……”
林羽听闻,半晌不语。
那人连忙又道:“如今锦州兵力空虚,纵是调兵也远水救不了近火,如今只有您能召兵应战了。”
“这不是胡闹!”
林羽终于起了怒意,瞪着传话的人:“海上的船只你可见了?那炮火你可见了?”
那人霎时怯懦不敢言。
林羽道:“你们要我林羽带自己那百来的兵去御敌也就罢了,百姓手无寸铁,你们也要他们去望炮火上撞吗!”
那人哆嗦着唇道:“不……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应付一两日……来日援军到了……”
“一两日?”林羽愈怒,“莫说一两日了,乡亲们身无兵甲,又从未训练过……将他们丢到战场,片刻就能死千百人!”
见面前的人不敢再说话,林羽道:“沿海倭寇之患多久了……十几年,朝廷可曾管过锦州!只任由他们越发肆意张狂!我林羽读书少,但也知道有个词叫唇亡齿寒。朝廷将兵马都用来内斗争权,让沿海的百姓用血肉之躯去挡炮火!你们觉得,待我们这些小民小姓都死光了,那些倭寇的刀落到王公的颈上又需要多久?”
那人的头几乎要垂进尘埃里,不敢再吐一言。
林羽见状,抓了刀便往营帐外去。
“咳咳咳……”
帐外忽然传来咳嗽声,虽然微弱,但仍能听得出是谁的声音。
林羽叹息一声,放下刀,上前掀起帐帘,引来人入内:“高大人。”
短短半年,高岳鬓发已白了许多,他看着林羽颔首回道:“飞英侯。”
林羽低眉,扶着高岳入座道:“若早知朝廷封我为侯是为了将百姓送上战场,那我倒甘愿以死谢罪。”
高岳抬头看了眼传话的人,叹息道:“我知道,有些话让人通传只怕错了意,这才想来当面与你说。”
林羽回以沉默,显然并不打算顺从高岳。
高岳见状也不恼,道:“海上的情况,我来时也了解了许多,甚是凶险。但筵之他们如今在禹州,轻易赶不回来。”
林羽道:“赵氏如今已悉数被押入狱,他如今还留在那里,不过是想接禹州兵权。”
高岳一愣,似是没想到林羽会想到这层。
林羽见了高岳的反应,心知自己猜测是对的,她道:“大人既几次三番地劝我顾全大局,为何每每与我交谈,又总有所保留?”
高岳叹道:“我知你性子刚强,厌恶这些争权夺利的事,是怕与你说了,你与筵之会起嫌隙。”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林羽道,“裴大人志不在一个小小参军,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往上爬,我还能因此与他起嫌隙不成?只是……他平日素来爱把百姓安危挂在嘴边,如今锦州百姓蒙难,他却守在禹州求权,不知是否良心不安。”
高岳摇头道:“你不知道,禹州兵权太重要了,这些年筵之他们在锦州吃尽苦头,就是因为禹州有个赵九成……”
林羽意味不明一笑:“所以您是觉得,裴筵若争到了禹州兵权,便可解东南倭寇之患?”
高岳看向林羽,道:“禹州掌权者若有决心驱除倭寇,以我大延将士之能,定能根除倭寇之患。”
说到此处,高岳起身向林羽拜道:“我在此代禹州百姓恳求您,召兵应战,锦州武库兵甲任取任用,粮草亦然,只求您守住沿海……忍得一时,只待来日永除敌患。”
见了高岳的架势,林羽半晌不语,她垂眸打量着高岳苍老的身形,眼中掠过一丝嘲讽。
她抬手扶起高岳道:“大人不必多礼,您是上官,我受不起此礼,至于守卫沿海,本就是朝廷封我这飞英侯的职责所在。”
语罢,林羽抓过案边长刀,往外走去。
高岳问道:“你愿意召兵应战了?”
林羽道:“平日乡亲父老纳税纳粮,穷得腰都直不起来也要交钱给朝廷,不就是为了养我们这些人?我林羽不是畜生,吃着百姓种的粮,还要拿他们的血肉筑战壕,这种事,我做不来。”
高岳张了张唇,最终未吐一言。
林羽径直走到帐前,她挑起帐帘一角,望向外边灰蒙的天空。
远处炮火声响不断,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血腥
气。
林羽回眸看了眼高岳道:“受您和裴筵举荐之恩,我不得不在此提醒您一事,京中陛下的脾性,曾有人与我提过……您让裴筵留在禹州,是索命的昏招。”
语罢,她便摔下帘离开了。
高岳被林羽一语惊醒,他猛然想到晋昭托人送来的信。
他往后瘫倒在椅背上:“‘……事定速回锦州,勿留。’是我们心急了……”
“咳咳咳……”高岳猛然咳嗽起来,他唤来一边的人道,“快,着人传信去禹州,让裴筵他们快回来!”
“众将士听令!”林羽望着帐外还守着的几十人,抽出手中长刀,“今日便是血流干了……也不能让倭寇前进一步。”
而此刻宏义门下,众人还对锦州的战乱一无所知。
前脚晋昭被玄鹰司带走,后脚赵渭便身蒙白布被人抬进了宫门。
“快去禀告陛下。”钟庭月握着手中血书眉头紧锁,“赵渭自裁了。”
紫阳宫中,周桓立在殿门前,望着霭霭苍天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注定是个不安分的年月,南北狼烟四起,京中动荡不安。
漫天的风雪摇晃,天边透不出一丝光亮,似要活埋了镇霖。
“是报应么?”周桓轻声呢喃,“阿珩,是你们来报复朕了么……”
可苍天无言,空中唯有四散的雪回应着周桓。
那雪凝成团,簇拥着一缕一缕,像万千将士的游魂,无声落在阶上,像在注视着他。
周桓垂眸看着自己泛青的手掌:“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一个个都要背叛朕?”
第90章 祈春回(6)到底是明氏背叛了陛下………
当钟庭月带着血书来到紫阳宫时,正碰到周蒙跪在殿外。
还不及他对周蒙说些什么,便见周桓从殿内走出。
“陛下。”钟庭月连忙跪下,“微臣失职。”
周桓瞥了眼他双手呈上的血书,眉头紧锁。
锦布花纹繁复,些许血迹渗透出背面,不用去看,周桓也知道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他道:“这锦书是谁给他的?”
钟庭月回道:“回陛下,此物乃赵渭生前自裁衣襟所致,兰台不备笔墨,他便以指为笔以血为墨……写了这些。”
周桓闻言,久久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他上前取过血书,一把甩在了周蒙跟前:“瞧瞧你做的好事。”
锦布摊开在周蒙面前,将他吓得眼睫一颤,待他抬眸看见其上的明字时,猛然俯下身去:“儿臣知错。”
“知错……”周桓苍凉冷笑,摇摇头转身回殿,“都滚吧……都滚……”
周蒙起身,望着周桓消瘦的背影,张张唇,却什么都不敢说。
殿外值守的韩勤也跟着皱了皱眉。
前一刻还山雨欲来的紫阳殿,此刻竟连个雷声都没有。
他遣人将周蒙、钟庭月送出宫后,便听紫阳殿内传来声音。
“叶康如何了?”
韩勤颔首道:“回陛下,太医院那边说:叶公公的命保住了,只是刀割了喉咙,往后怕是再也无法说话了。”
殿内又是许久的沉默。
“治好了就让他滚吧,滚回他的容州老家去。”周桓道,“朕要去一趟玄鹰司。”
“是。”韩勤应道,“微臣这就让人摆驾。”
“不……”周桓抬眸望着殿侧的宝剑,“只你一人,陪朕去。”
……
玄鹰司内,姚定锋立在狱外,隔着铁栏望着晋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