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晋昭牵着他往店内走去:“我今天没带他过来,你别怕。”
这酒馆是家黑店,上次她跟傅泉来这打尖,那个下药的店小二被傅泉一巴掌扇出两丈远,怕是给这孩子留下不小的阴影。
裴筵一坐下就给自己斟杯茶,问小顺:“你是这店里的什么人?”
小顺盯着脚上的草鞋,不敢抬头:“我是这店里的小二。”
“小二?”裴筵皱眉,上下打量了眼面前瘦的像泥鳅的孩子,“你多大了?店里就你一个小二?”
小顺胆怯地看了眼晋昭。
晋昭帮他回答:“这个店本来两个小二,还有个十八九岁的,前些时被我朋友打伤了。”
一听见晋昭提起另一个店小二,小顺便忍不住抽泣起来。
他始终低着头,眼泪珠子直往下掉:“大哥……大哥他死了……”
裴筵握着杯子的手一顿,抬头看向晋昭,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晋昭低眉,却没有马上开口。
傅泉的功夫她最清楚,手下有分寸,那日动静虽闹的大,可那小二是摔到草垛里,擦破些皮,走之前傅泉也留意过,当时并没有什么问题。
可裴筵不这么想,他见晋昭不说话,转头问小顺:“怎么回事?”
小顺哽咽个不停,袖子在脸上胡乱擦,后厨的老金跑出来看情况,却被晋昭冰凉眼神吓了回去。
“前天……前天晚上,段老爷家的千金被掳去了山上,村里来人说,要派人去山上讨贼,便将大哥带了过去……”
小顺抽抽噎噎,后厨的老金终于听不下去了,冲出来将他的嘴捂住:“你闭嘴!段老爷的事也是你能说的?”
“呜呜……”小顺挣不开老金的桎梏,也控制不住眼泪,转过身,抱着老金圆滚滚的肚子崩溃大哭起来。
裴筵被孩子的哭声扰得心烦意乱,他挠挠脑袋,抬眼看老金:“山里有匪为何不去衙门报官?”
见老金始终不肯多说什么,晋昭便从怀里掏出铁牌。
老金不认字,晋昭便开口:“在下姓晋,现任锦州监察御史,前些时在你们这碰到的事,我也不想追究,你有什么话可以先说出来,不必忌讳什么。”
老金接过铁牌,左右翻看,仍旧有所顾忌。
晋昭心下一动,又开口:“段从开段司户认得吗?”
老金顿时抬头,晋昭指了指裴筵:“这位是裴司兵,段大人的同僚,二人关系匪浅。今日我们来,段大人也是知道的。”
裴筵瞪了眼晋昭,刚要开口,又被晋昭按了下来。
她看着老金,神色恳切:“段大人忧心家中女眷清誉,这才托我们暗中调查。”
小顺哭声渐弱,老金放开了他,低头一声叹息:“这玉山匪患由来已久,村里人三次报官,三次都被赶了出来,年后,村里也不准村民们再去衙门,就连这次段小姐被掳上山,也是村长组织青壮年上山要人。”
晋昭、裴筵对视一眼,裴筵又问:“你们去报官,衙门里的人是怎么说的?”
老金叹气:“官差都说规模不大,算不上匪患,若是消息传上去,只会引起州里恐慌,让我们自己小心些。”
“啪!”
茶杯被重重放在桌上,裴筵冷笑:“他们倒是当的个好差。”
晋昭继续问:“如今这玉山上的人都是什么来头,你们清楚吗?”
老金摇头:“听说那当家的老大是从禹州逃过来的,来的时候是十多个人,如今少说也有六七十人了。”
晋昭停住,看了眼小顺蜡黄的脸,直视老金的眼睛。
半晌,她才开口道:“你是说,半年来,这玉山周边,至少有五十人上山为匪是吗?”
老金眼睛瞪大,没想到晋昭会这么问:“我……我不知道啊……兴许是外地流窜来的呢?”
裴筵没再说话,起身走了出去,晋昭坐在桌边,低眉沉思,久久不语。
第19章 为君一日恩(1)谁人不识凌霄军……
入夜,段从开放衙之后就回了段家老宅。
占地数亩的段府此刻灯火通明,前院假山园林之间,来往的丫鬟婆子皆小心翼翼,府内没有一个人人敢说话,门口的管家此刻正伸头向外望着。
青砖上轱辘声响,管家不自觉松了口气,赶忙快步迎了出去。
马车帘子掀开,段从开官服都没换,被人扶着从车上下来。
管家弯着腰靠近,眼里几乎要飙出泪来:“哎哟!少爷你可算回来了!”
段从开只摆手,没有理会管家,入府直往段老爷的书房而去。
“哐!”
还未等段从开进屋,就听见里边茶盏碎裂的声音,旁边的丫鬟吓得一抖,正准备进屋去收拾,却被段从开拦了下来。
“爹。”门被推开,段从开看着桌旁双手撑头的白发老人,绕过脚下碎瓷,快步走了过去。
段宏听见他的声音,抬头,满脸的疲态:“先坐吧。”
段从开将椅子拉到桌边,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还是犹豫着开口:“南南的事应该先告诉我的。”
段宏摇头,几乎筋疲力尽:“我听老金说,衙门派人来查这事了?”
段从开点头:“新来的监察御史被玉山的人劫过,这事闹大了。也好,正好借着州里的人除了他们。”
段宏红着眼睛向后仰,只摇头,不说话。
段从开心知父亲忧心的什么,开口劝道:“女子清誉固然重要,可再重要,也大不过性命,父亲不必为此忧心,大不了,在家里修座庙,儿子养南南一辈子就是了。”
可段宏始终眉头紧锁,煞是煎熬。
“爹?”段从开察觉出不对来,问道:“……莫不是这其中还有别的波折?”
段宏闭上眼,长叹一声,良久,才开口。
“能招安吗?”
……
“什么?招安?”
裴筵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拍桌子起身:“段从开你别真是跟山匪有勾结吧!”
晋昭无言,转过头,看向门外。
外边日头正好,春光明媚,微黄的日光打在花坛上,看得人暖意洋洋。
本定着剿匪是在今日,可现下她和裴筵要出发了,这个段从开却突然过来横插一脚。
段从开难得低头,没有同裴筵吵起来:“说到底都是我锦州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上山为匪的,你军里不是缺人吗?”
裴筵被气笑了:“你什么意思?要我把他们收进军来?这一下多百来人,军饷你出?”
“我出。”
晋昭回过头看向段从开,挑了挑眉,锦州人人都知这段从开是个有进无出的,今日却这样一反常态,也不知什么事能让这位铁公鸡拔毛。
裴筵也没想到段从开会这么爽快地应下。
他的气焰渐渐平息下来,坐回椅子上端起茶盏,低头,目光流转,开始得寸进尺:“可这些都是山匪,收入军中,只怕难管啊……”
段从开将他的小动作都收进眼底,倒也没有生气,财大气粗地吐了句:“三倍。”
裴筵捏着盏盖的手一顿。
段从开挺直了背,直视堂上:“这些人的军饷,我三倍送到你手里,每年锦州备兵的军费,我多拨一成。”
“啪”
茶盏被放到桌上,裴筵起身:“成交。”
晋昭咬了口手里的玉糕,眼神在二人之间来回一下,倒是没有着急起身。
果然,段从开提了个条件:“山里有个人,你要任他做百夫长。”
“你这是要替土匪买官?”裴筵眼睛瞪大,刚要发作。
晋昭却开口:“你说。”
……
午后,待段从开离开,晋昭便跟着裴筵去了玉山。
从围剿变成招安,原定的计划全部作废,不想拖延时间,二人只能在马上商量。
“左右也才百来个人,先把寨子围了,再把他们老大叫出来商量。”
二人身后,段从开的警卫段五慌忙开口:“不可!小姐还在里面,他们若是伤了她……”
“大人们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一旁,裴筵的副官詹平冷眼打断他。
晋昭回头,对着警卫笑容和煦:“你放心,那寨子里会有人护住她的。”
丢了什么都不能丢了升官发财路不是?
裴筵想起段从开在堂前的嘴脸,鼻尖一声冷哼,吓得身后警卫慌忙低头噤声。
晋昭使个眼神,一边的士兵就将他带到队伍后去跟着了。
裴筵仍旧臭着张脸:“你不是要察……察那什么吗?段从开这样算买官吧?算官匪勾结吧?你就这么答应了?”
晋昭握着缰绳,摩挲手中马鞭的纹路,漫不经心地应付裴筵:“三百军饷你不想要了?”
裴筵顿时有些丧气:“这不是废话?”
有着段从开这个司户卡脖子,锦州军费一向吃紧,便是裁了军,将士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军备武器百八十年难得一换,东边倭寇又时不时出来骚扰一下,这些年军里也是苦不堪言。
这酒馆是家黑店,上次她跟傅泉来这打尖,那个下药的店小二被傅泉一巴掌扇出两丈远,怕是给这孩子留下不小的阴影。
裴筵一坐下就给自己斟杯茶,问小顺:“你是这店里的什么人?”
小顺盯着脚上的草鞋,不敢抬头:“我是这店里的小二。”
“小二?”裴筵皱眉,上下打量了眼面前瘦的像泥鳅的孩子,“你多大了?店里就你一个小二?”
小顺胆怯地看了眼晋昭。
晋昭帮他回答:“这个店本来两个小二,还有个十八九岁的,前些时被我朋友打伤了。”
一听见晋昭提起另一个店小二,小顺便忍不住抽泣起来。
他始终低着头,眼泪珠子直往下掉:“大哥……大哥他死了……”
裴筵握着杯子的手一顿,抬头看向晋昭,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晋昭低眉,却没有马上开口。
傅泉的功夫她最清楚,手下有分寸,那日动静虽闹的大,可那小二是摔到草垛里,擦破些皮,走之前傅泉也留意过,当时并没有什么问题。
可裴筵不这么想,他见晋昭不说话,转头问小顺:“怎么回事?”
小顺哽咽个不停,袖子在脸上胡乱擦,后厨的老金跑出来看情况,却被晋昭冰凉眼神吓了回去。
“前天……前天晚上,段老爷家的千金被掳去了山上,村里来人说,要派人去山上讨贼,便将大哥带了过去……”
小顺抽抽噎噎,后厨的老金终于听不下去了,冲出来将他的嘴捂住:“你闭嘴!段老爷的事也是你能说的?”
“呜呜……”小顺挣不开老金的桎梏,也控制不住眼泪,转过身,抱着老金圆滚滚的肚子崩溃大哭起来。
裴筵被孩子的哭声扰得心烦意乱,他挠挠脑袋,抬眼看老金:“山里有匪为何不去衙门报官?”
见老金始终不肯多说什么,晋昭便从怀里掏出铁牌。
老金不认字,晋昭便开口:“在下姓晋,现任锦州监察御史,前些时在你们这碰到的事,我也不想追究,你有什么话可以先说出来,不必忌讳什么。”
老金接过铁牌,左右翻看,仍旧有所顾忌。
晋昭心下一动,又开口:“段从开段司户认得吗?”
老金顿时抬头,晋昭指了指裴筵:“这位是裴司兵,段大人的同僚,二人关系匪浅。今日我们来,段大人也是知道的。”
裴筵瞪了眼晋昭,刚要开口,又被晋昭按了下来。
她看着老金,神色恳切:“段大人忧心家中女眷清誉,这才托我们暗中调查。”
小顺哭声渐弱,老金放开了他,低头一声叹息:“这玉山匪患由来已久,村里人三次报官,三次都被赶了出来,年后,村里也不准村民们再去衙门,就连这次段小姐被掳上山,也是村长组织青壮年上山要人。”
晋昭、裴筵对视一眼,裴筵又问:“你们去报官,衙门里的人是怎么说的?”
老金叹气:“官差都说规模不大,算不上匪患,若是消息传上去,只会引起州里恐慌,让我们自己小心些。”
“啪!”
茶杯被重重放在桌上,裴筵冷笑:“他们倒是当的个好差。”
晋昭继续问:“如今这玉山上的人都是什么来头,你们清楚吗?”
老金摇头:“听说那当家的老大是从禹州逃过来的,来的时候是十多个人,如今少说也有六七十人了。”
晋昭停住,看了眼小顺蜡黄的脸,直视老金的眼睛。
半晌,她才开口道:“你是说,半年来,这玉山周边,至少有五十人上山为匪是吗?”
老金眼睛瞪大,没想到晋昭会这么问:“我……我不知道啊……兴许是外地流窜来的呢?”
裴筵没再说话,起身走了出去,晋昭坐在桌边,低眉沉思,久久不语。
第19章 为君一日恩(1)谁人不识凌霄军……
入夜,段从开放衙之后就回了段家老宅。
占地数亩的段府此刻灯火通明,前院假山园林之间,来往的丫鬟婆子皆小心翼翼,府内没有一个人人敢说话,门口的管家此刻正伸头向外望着。
青砖上轱辘声响,管家不自觉松了口气,赶忙快步迎了出去。
马车帘子掀开,段从开官服都没换,被人扶着从车上下来。
管家弯着腰靠近,眼里几乎要飙出泪来:“哎哟!少爷你可算回来了!”
段从开只摆手,没有理会管家,入府直往段老爷的书房而去。
“哐!”
还未等段从开进屋,就听见里边茶盏碎裂的声音,旁边的丫鬟吓得一抖,正准备进屋去收拾,却被段从开拦了下来。
“爹。”门被推开,段从开看着桌旁双手撑头的白发老人,绕过脚下碎瓷,快步走了过去。
段宏听见他的声音,抬头,满脸的疲态:“先坐吧。”
段从开将椅子拉到桌边,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还是犹豫着开口:“南南的事应该先告诉我的。”
段宏摇头,几乎筋疲力尽:“我听老金说,衙门派人来查这事了?”
段从开点头:“新来的监察御史被玉山的人劫过,这事闹大了。也好,正好借着州里的人除了他们。”
段宏红着眼睛向后仰,只摇头,不说话。
段从开心知父亲忧心的什么,开口劝道:“女子清誉固然重要,可再重要,也大不过性命,父亲不必为此忧心,大不了,在家里修座庙,儿子养南南一辈子就是了。”
可段宏始终眉头紧锁,煞是煎熬。
“爹?”段从开察觉出不对来,问道:“……莫不是这其中还有别的波折?”
段宏闭上眼,长叹一声,良久,才开口。
“能招安吗?”
……
“什么?招安?”
裴筵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拍桌子起身:“段从开你别真是跟山匪有勾结吧!”
晋昭无言,转过头,看向门外。
外边日头正好,春光明媚,微黄的日光打在花坛上,看得人暖意洋洋。
本定着剿匪是在今日,可现下她和裴筵要出发了,这个段从开却突然过来横插一脚。
段从开难得低头,没有同裴筵吵起来:“说到底都是我锦州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上山为匪的,你军里不是缺人吗?”
裴筵被气笑了:“你什么意思?要我把他们收进军来?这一下多百来人,军饷你出?”
“我出。”
晋昭回过头看向段从开,挑了挑眉,锦州人人都知这段从开是个有进无出的,今日却这样一反常态,也不知什么事能让这位铁公鸡拔毛。
裴筵也没想到段从开会这么爽快地应下。
他的气焰渐渐平息下来,坐回椅子上端起茶盏,低头,目光流转,开始得寸进尺:“可这些都是山匪,收入军中,只怕难管啊……”
段从开将他的小动作都收进眼底,倒也没有生气,财大气粗地吐了句:“三倍。”
裴筵捏着盏盖的手一顿。
段从开挺直了背,直视堂上:“这些人的军饷,我三倍送到你手里,每年锦州备兵的军费,我多拨一成。”
“啪”
茶盏被放到桌上,裴筵起身:“成交。”
晋昭咬了口手里的玉糕,眼神在二人之间来回一下,倒是没有着急起身。
果然,段从开提了个条件:“山里有个人,你要任他做百夫长。”
“你这是要替土匪买官?”裴筵眼睛瞪大,刚要发作。
晋昭却开口:“你说。”
……
午后,待段从开离开,晋昭便跟着裴筵去了玉山。
从围剿变成招安,原定的计划全部作废,不想拖延时间,二人只能在马上商量。
“左右也才百来个人,先把寨子围了,再把他们老大叫出来商量。”
二人身后,段从开的警卫段五慌忙开口:“不可!小姐还在里面,他们若是伤了她……”
“大人们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一旁,裴筵的副官詹平冷眼打断他。
晋昭回头,对着警卫笑容和煦:“你放心,那寨子里会有人护住她的。”
丢了什么都不能丢了升官发财路不是?
裴筵想起段从开在堂前的嘴脸,鼻尖一声冷哼,吓得身后警卫慌忙低头噤声。
晋昭使个眼神,一边的士兵就将他带到队伍后去跟着了。
裴筵仍旧臭着张脸:“你不是要察……察那什么吗?段从开这样算买官吧?算官匪勾结吧?你就这么答应了?”
晋昭握着缰绳,摩挲手中马鞭的纹路,漫不经心地应付裴筵:“三百军饷你不想要了?”
裴筵顿时有些丧气:“这不是废话?”
有着段从开这个司户卡脖子,锦州军费一向吃紧,便是裁了军,将士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军备武器百八十年难得一换,东边倭寇又时不时出来骚扰一下,这些年军里也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