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以后不许母亲出门,这事儿你不用管,我会办好。”
康王妃松了口气,这样也好。
以前母亲在外面说话得罪人也罢了,左右没人跟她计较,以后可就不成了。
隔了一日,康王妃给宫里递帖子,给拒了,皇后不见她。康王妃没法子,又去顾家那儿,顾家也没搭理他们家。
这一来二去的,康王府本来是洛阳城里一等一的人家,因不得新皇喜欢,家里的门楣上仿佛一下就添了许多灰尘。
有康王府做样子,洛阳城里的皇室宗亲和官宦人家都知道不仅新皇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连皇后也是个不好惹的。
上头有人撑腰,城外还有护城军镇着,松江城一系的官员掌权的进程就更快了,等到开春后,朝堂上官员被换了大半,一切都运行如常。
朝廷稳下来,兵部调运粮草去北境,周祈下令,命镇北军和东北军出兵清除草原上几股敌对势力,他要保证北境至少十年安稳。
周祈在盯着北境草原时,在顾佑安授意下,韩掌柜带队去安西城跟黑鹰部落的多力做买卖。
一打一拉,赶走敌对势力后,剩下的要好好
经营起来。
刚批阅完的折子从祁安殿送回内阁,批红的折子上一半字迹是皇上的,一半字迹是皇后的,内阁阁臣们甚至知道,折子上的大印还是太子盖上的。
“唉,这,真是……这折子若是发回地方,岂不是朝野内外都知道皇后干政了?”
“吴大人,您是阁老,您说句话呀!”
吴大人能说什么?他说了皇上就听吗?皇上连宗亲都不管,难道还在乎他这个随时能换的阁老?
祁安!祁安!皇上连定国号都念着皇后,难道大家还看不明白?
“这天下读书人若是知道,那还得了!不得哗然?”
吴大人道:“怎么哗然?以后不考科举了?不为官了?松江城的百姓只会拍手叫好,让出位置来好叫他们当官。”
关内骂女子干政,关外的百姓早就习惯了祁王妃统管松江城。
“那咱们该如何办?”
“哼,黄梦得是翰林院掌院,文坛领袖,你去问问他如何说。”
黄梦得能如何说?皇上皇后本来就看儒家不顺眼,现在又有墨家子弟,还有陈一直为首的商户铆足了劲儿要出头,那些酸儒再来添乱,他老头子真要打人了!
只能说,新帝太强势,内阁也沦为傀儡,这跟周宣在时的风气大不一样。
这世道,有时候就是这么粗暴。
强权即真理!
第102章 皇后娘娘选了你药行布局
关外的春天比关内来得迟,韩掌柜带着手下的管事到东辽城时,东辽城还是白茫茫一片。
东辽城港口的大总管刘井亲自来迎,看到韩掌柜下船便笑着说:“听说韩掌柜进内务府当官了?咱家在这穷乡僻壤之地偏远的很,也没来得及赶去京都恭喜您一番,韩掌柜别见怪。”
韩掌柜痛快大笑两声,快步迎过去,边走边笑道:“我一个挂职的微末小官哪里值得你专门提一嘴的?要说恭喜,该恭喜你师傅和你师祖,他们两人现在一个是大内总管,统领后宫所有宫女太监。一个是宫里的老祖宗,在后宫单独住一座宫殿,还有奴才伺候着,谁不羡慕?”
可不是么,谁不羡慕?刘井也羡慕呢,他若是跟着主子进宫,现在也该是统领许多宫人的太监管事了。
韩掌柜看出刘井心里艳羡,就劝他道:“你倒是不必多想,如今你管着东辽城港口,连白将军都要敬你三分,你在这儿位同总督,还有什么不顺心的?”
刘井请韩掌柜上马车,吩咐车夫进城,两人坐在马车里关起车窗说话,刘井小声道:“我现在是管着港口,如今皇上登基了,也不知道这里会不会派官员过来。”
就跟东山港一样,另设个总督。
这个韩掌柜倒是知道些,他道:“皇后娘娘跟皇上说了,东辽城港口是公主的嫁妆,这个谁都不能动,后头朝廷派总督过来也是管其他事务,港口还是你管着。”
皇上登基封赏有功之臣,顾小姐虽为皇后之妹,不是皇室中人,因她救皇后太子有功被封为公主,洛阳赐了座公主府,东辽城的顾府也挂上了公主府的牌匾,等开春后府的规制都要改。
刘井问:“港口的税收怎么说?”
“我一会儿要去见公主,正要跟公主说税收的事,皇后娘娘的意思,港口收上来的税是公主的,公主也不缺钱财,不如把税收减半。税费便宜了,这样从南方来的船若是去草原,自会从这儿过。”
刘井心头一跳:“那这……东山港那边不就没落了?”
韩掌柜笑道:“东山港那边以后会免税。不过也不用担心,走东山港的船只都是为了去松江城采买药材、好木材等,跟你们这边去草原的不一样。”
若是从草原买了皮毛药材等,只是为了免税从东山港走,算一算路程和一路上人吃马嚼的花费,只怕还不如交税从东山港走。
皇后娘娘的意思,以后关外的东山港和东辽港并重,两边都不能荒废。
相比南方港口的重税来说,东辽城的半税,东山港的免税,商人去北方行商的意愿增加,以后南北的贸易才好流动起来。
“朝廷那边几时张榜?”刘井打听具体实行的时候。
“不着急,开春后朝廷要对北边动武,要先把北方安定了,然后再清理南方,等都清理妥当了,朝廷才会开南方海禁,港口相关的税赋等才会颁布出来。”
韩掌柜猜测皇上皇后可能会安排太子的先生陈一直去管这摊子事儿,陈一直带着陈家亲族投靠皇后,等开海禁后,陈家在海外的亲族都会回来。
“这些年来你一直在皇后手下做事,叫咱家说,你去管也合适。”刘井客气一句道。
韩掌柜笑道:“咱们虽是自己人,刘公公也不必这般吹捧我,我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知道的,我就是个行脚商人,跟陈先生那样的大儒比不得。”
陈一直不到及冠之年就得中进士,正经的读书人,皇上皇后任他为官,满朝文武谁也挑不出错来。
韩掌柜叹道:“谁又能知道我有这样的造化?若是神仙叫我早知道,我幼时也不会为了讨我爹欢心在外走商了,我就该在家读书考功名,说不得我也能当个大官儿了。”
刘井笑道:“哪有什么早知道,叫你这般说,咱家若是早知道,就跟着主子不走,主子赶我走我也要留下。”
刘井对权力有野心,原来皇后娘娘把东辽城港□□给他管时他万般满意,如今么,就没有那么满意了。
韩掌柜问他:“若是叫你丢下手里的差事去宫里,你愿意?”
刘井仔细想了想,到底还是在宫外更自在。
“这不就得了,甘蔗哪有两头甜的?”
刘井笑道:“您是知道的,咱们这些太监都是没根儿的人,干儿子,徒弟认再多,那也是没根儿的人。我师傅,师爷,他们在主子身边伺候,日后史官自会记他们一笔,他们也算跟着主子名留青史了。”
韩掌柜对他另眼相看:“看不出来,你竟然还有这样的野望?”
刘井笑着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公主府到了。”
宫里正月初九开宴后,洛阳城里各家也开宴请客,阿萱这个唯一的外姓公主,皇后之亲妹自然是各家的座上宾,阿萱欢欢喜喜地去凑热闹,吃不尽的宴席,还没过正月就累了,跑回东山港躲清净,回来已经两月有余了。
韩掌柜亲自上门拜见,除了说税收之事外,他主要是替主子给公主送东西来了,后头十辆车驾拉着许多好东西,古玩珍品,丝绸首饰,样样都有。
阿萱欢喜问道:“都是我姐姐给我的?”
韩掌柜笑道:“有五车的物件是承恩公夫人给您和白将军的。”
顾稳不仅是皇后娘娘的父亲,这些年来他也没少为松江城为祁王府出力,皇上封顾大人承恩公,三代而绝。
阿萱吩咐丫头把箱子都抬到她屋里去,随后才问韩掌柜:“你这是要回松江城?”
韩掌柜点点头:“皇后吩咐我回去瞧瞧生意。”
“那你可要小心些,过年那会儿我听姐姐姐夫说,北边要动武了。”
阿萱又说:“松江城如今只剩下几千守军,草原上东北军调去宁夏还没回去,韩掌柜若是去草原上可要注意安全,您可是姐姐手下最能干的人,万万是离不得你的。”
“这话小得担不起。”韩掌柜笑了声道:“不过公主放心,我一定安安稳稳的,再为皇后当二十年差。”
韩掌柜也算是看着这位顾家公主长大的,跟她说话也亲近,两人说笑了会儿,谢了她留饭,韩掌柜要赶去松江城就先告辞了。
韩掌柜才走一会儿,白阶从军营回来了,阿萱正在欣赏姐姐给他的好东西。
“你回来了,快过来瞧瞧这个玉冠,这玉质细腻雕工也好,浮雕的两杆青竹傲然得很,这玉冠给你戴正好。还有这个腰带,一看就是宫里的绣工,你快来试试。”
康王妃松了口气,这样也好。
以前母亲在外面说话得罪人也罢了,左右没人跟她计较,以后可就不成了。
隔了一日,康王妃给宫里递帖子,给拒了,皇后不见她。康王妃没法子,又去顾家那儿,顾家也没搭理他们家。
这一来二去的,康王府本来是洛阳城里一等一的人家,因不得新皇喜欢,家里的门楣上仿佛一下就添了许多灰尘。
有康王府做样子,洛阳城里的皇室宗亲和官宦人家都知道不仅新皇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连皇后也是个不好惹的。
上头有人撑腰,城外还有护城军镇着,松江城一系的官员掌权的进程就更快了,等到开春后,朝堂上官员被换了大半,一切都运行如常。
朝廷稳下来,兵部调运粮草去北境,周祈下令,命镇北军和东北军出兵清除草原上几股敌对势力,他要保证北境至少十年安稳。
周祈在盯着北境草原时,在顾佑安授意下,韩掌柜带队去安西城跟黑鹰部落的多力做买卖。
一打一拉,赶走敌对势力后,剩下的要好好
经营起来。
刚批阅完的折子从祁安殿送回内阁,批红的折子上一半字迹是皇上的,一半字迹是皇后的,内阁阁臣们甚至知道,折子上的大印还是太子盖上的。
“唉,这,真是……这折子若是发回地方,岂不是朝野内外都知道皇后干政了?”
“吴大人,您是阁老,您说句话呀!”
吴大人能说什么?他说了皇上就听吗?皇上连宗亲都不管,难道还在乎他这个随时能换的阁老?
祁安!祁安!皇上连定国号都念着皇后,难道大家还看不明白?
“这天下读书人若是知道,那还得了!不得哗然?”
吴大人道:“怎么哗然?以后不考科举了?不为官了?松江城的百姓只会拍手叫好,让出位置来好叫他们当官。”
关内骂女子干政,关外的百姓早就习惯了祁王妃统管松江城。
“那咱们该如何办?”
“哼,黄梦得是翰林院掌院,文坛领袖,你去问问他如何说。”
黄梦得能如何说?皇上皇后本来就看儒家不顺眼,现在又有墨家子弟,还有陈一直为首的商户铆足了劲儿要出头,那些酸儒再来添乱,他老头子真要打人了!
只能说,新帝太强势,内阁也沦为傀儡,这跟周宣在时的风气大不一样。
这世道,有时候就是这么粗暴。
强权即真理!
第102章 皇后娘娘选了你药行布局
关外的春天比关内来得迟,韩掌柜带着手下的管事到东辽城时,东辽城还是白茫茫一片。
东辽城港口的大总管刘井亲自来迎,看到韩掌柜下船便笑着说:“听说韩掌柜进内务府当官了?咱家在这穷乡僻壤之地偏远的很,也没来得及赶去京都恭喜您一番,韩掌柜别见怪。”
韩掌柜痛快大笑两声,快步迎过去,边走边笑道:“我一个挂职的微末小官哪里值得你专门提一嘴的?要说恭喜,该恭喜你师傅和你师祖,他们两人现在一个是大内总管,统领后宫所有宫女太监。一个是宫里的老祖宗,在后宫单独住一座宫殿,还有奴才伺候着,谁不羡慕?”
可不是么,谁不羡慕?刘井也羡慕呢,他若是跟着主子进宫,现在也该是统领许多宫人的太监管事了。
韩掌柜看出刘井心里艳羡,就劝他道:“你倒是不必多想,如今你管着东辽城港口,连白将军都要敬你三分,你在这儿位同总督,还有什么不顺心的?”
刘井请韩掌柜上马车,吩咐车夫进城,两人坐在马车里关起车窗说话,刘井小声道:“我现在是管着港口,如今皇上登基了,也不知道这里会不会派官员过来。”
就跟东山港一样,另设个总督。
这个韩掌柜倒是知道些,他道:“皇后娘娘跟皇上说了,东辽城港口是公主的嫁妆,这个谁都不能动,后头朝廷派总督过来也是管其他事务,港口还是你管着。”
皇上登基封赏有功之臣,顾小姐虽为皇后之妹,不是皇室中人,因她救皇后太子有功被封为公主,洛阳赐了座公主府,东辽城的顾府也挂上了公主府的牌匾,等开春后府的规制都要改。
刘井问:“港口的税收怎么说?”
“我一会儿要去见公主,正要跟公主说税收的事,皇后娘娘的意思,港口收上来的税是公主的,公主也不缺钱财,不如把税收减半。税费便宜了,这样从南方来的船若是去草原,自会从这儿过。”
刘井心头一跳:“那这……东山港那边不就没落了?”
韩掌柜笑道:“东山港那边以后会免税。不过也不用担心,走东山港的船只都是为了去松江城采买药材、好木材等,跟你们这边去草原的不一样。”
若是从草原买了皮毛药材等,只是为了免税从东山港走,算一算路程和一路上人吃马嚼的花费,只怕还不如交税从东山港走。
皇后娘娘的意思,以后关外的东山港和东辽港并重,两边都不能荒废。
相比南方港口的重税来说,东辽城的半税,东山港的免税,商人去北方行商的意愿增加,以后南北的贸易才好流动起来。
“朝廷那边几时张榜?”刘井打听具体实行的时候。
“不着急,开春后朝廷要对北边动武,要先把北方安定了,然后再清理南方,等都清理妥当了,朝廷才会开南方海禁,港口相关的税赋等才会颁布出来。”
韩掌柜猜测皇上皇后可能会安排太子的先生陈一直去管这摊子事儿,陈一直带着陈家亲族投靠皇后,等开海禁后,陈家在海外的亲族都会回来。
“这些年来你一直在皇后手下做事,叫咱家说,你去管也合适。”刘井客气一句道。
韩掌柜笑道:“咱们虽是自己人,刘公公也不必这般吹捧我,我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知道的,我就是个行脚商人,跟陈先生那样的大儒比不得。”
陈一直不到及冠之年就得中进士,正经的读书人,皇上皇后任他为官,满朝文武谁也挑不出错来。
韩掌柜叹道:“谁又能知道我有这样的造化?若是神仙叫我早知道,我幼时也不会为了讨我爹欢心在外走商了,我就该在家读书考功名,说不得我也能当个大官儿了。”
刘井笑道:“哪有什么早知道,叫你这般说,咱家若是早知道,就跟着主子不走,主子赶我走我也要留下。”
刘井对权力有野心,原来皇后娘娘把东辽城港□□给他管时他万般满意,如今么,就没有那么满意了。
韩掌柜问他:“若是叫你丢下手里的差事去宫里,你愿意?”
刘井仔细想了想,到底还是在宫外更自在。
“这不就得了,甘蔗哪有两头甜的?”
刘井笑道:“您是知道的,咱们这些太监都是没根儿的人,干儿子,徒弟认再多,那也是没根儿的人。我师傅,师爷,他们在主子身边伺候,日后史官自会记他们一笔,他们也算跟着主子名留青史了。”
韩掌柜对他另眼相看:“看不出来,你竟然还有这样的野望?”
刘井笑着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公主府到了。”
宫里正月初九开宴后,洛阳城里各家也开宴请客,阿萱这个唯一的外姓公主,皇后之亲妹自然是各家的座上宾,阿萱欢欢喜喜地去凑热闹,吃不尽的宴席,还没过正月就累了,跑回东山港躲清净,回来已经两月有余了。
韩掌柜亲自上门拜见,除了说税收之事外,他主要是替主子给公主送东西来了,后头十辆车驾拉着许多好东西,古玩珍品,丝绸首饰,样样都有。
阿萱欢喜问道:“都是我姐姐给我的?”
韩掌柜笑道:“有五车的物件是承恩公夫人给您和白将军的。”
顾稳不仅是皇后娘娘的父亲,这些年来他也没少为松江城为祁王府出力,皇上封顾大人承恩公,三代而绝。
阿萱吩咐丫头把箱子都抬到她屋里去,随后才问韩掌柜:“你这是要回松江城?”
韩掌柜点点头:“皇后吩咐我回去瞧瞧生意。”
“那你可要小心些,过年那会儿我听姐姐姐夫说,北边要动武了。”
阿萱又说:“松江城如今只剩下几千守军,草原上东北军调去宁夏还没回去,韩掌柜若是去草原上可要注意安全,您可是姐姐手下最能干的人,万万是离不得你的。”
“这话小得担不起。”韩掌柜笑了声道:“不过公主放心,我一定安安稳稳的,再为皇后当二十年差。”
韩掌柜也算是看着这位顾家公主长大的,跟她说话也亲近,两人说笑了会儿,谢了她留饭,韩掌柜要赶去松江城就先告辞了。
韩掌柜才走一会儿,白阶从军营回来了,阿萱正在欣赏姐姐给他的好东西。
“你回来了,快过来瞧瞧这个玉冠,这玉质细腻雕工也好,浮雕的两杆青竹傲然得很,这玉冠给你戴正好。还有这个腰带,一看就是宫里的绣工,你快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