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顾佑安跟周祈来东山港主要是为了海军之事,顺便再巡查巡查东山港,最后再抽空处理一下商队里的小事。
韩掌柜带着几位掌柜既来了,先处理商队的小事也可以。
用了午食歇息片刻后,叫周祈带着儿子歇午觉,她去前院见一见田稼轩和韩掌柜等人。
周祈皱眉:“昨儿晚上在驿站你就没睡好,早上又早起赶路,你再不歇午觉如何使得?就是要见他们也不急在一时,明日再见也可。”
顾佑安漱口后换了身见客的衣裳,她一边往外走一边道:“很快,顶多半个时辰我就回来了,你们父子先歇着,不用等我。”
不等周祈再说,人已经出门走没影儿了。
周祈看着脱了上衣瘦瘦弱弱的儿子:“你娘亲叫你先睡。”
阿元不说话,一双跟他父王一模一样的眼睛眨巴眨巴,他想等娘亲。
顾佑安在时,在她面前父子俩较劲儿斗嘴都是常有的事,她不在时,父子俩的话就没有那么多了。
周祈的手掌宽大,一寸一寸地摸着儿子背上的骨头,嫌弃道:“你娘亲把你照顾得跟眼珠子一样,送到府里的好东西都先进你的嘴,你怎么还长得这么瘦?”
阿元被父王的大手摸得很舒服,露出个笑来。
周祈笑哼一声,扯来放在枕头上的干净衣裳给他换上:“海边风大,这几日注意着别着凉,热了冷了记得跟大人说。”
“哦。”
给儿子穿好衣裳,推他肩膀叫他倒下,扯开薄被盖儿子肚子上,轻拍了下:“睡吧,你娘亲说了,小孩儿多睡觉才会长得好。”
阿元扭头看窗外,不肯睡。
周祈躺下,把儿子揽怀里,就好像一个软乎乎的东西贴着他的心一般,拍他屁股一巴掌:“快睡。”
“娘亲没来。”
“你娘亲一会儿回来见你没睡,你看她说不说你。”
小孩儿扯着他父王衣领:“我们什么时候去坐大船?”
“明日吧,明日一早出海。”
“哦。”
阿元仰起头又想问什么,脑袋一抬起来就看到他父王的眼神,他又乖乖低头闭嘴。
周祈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儿子的背,过了好一会儿,怀里的小人儿呼吸逐渐绵长起来,总算睡了。
儿子睡了周祈也没停下,轻轻地拍着儿子的背,闭眼想着其他事情。
前院里,顾佑安已经听韩掌柜说完苏州府的事,她皱眉道:“我记得当年我头一回去苏州府做买卖,头回认识的客商掌柜还是杜二叔引荐的。”
“王妃说得正是,这些年咱们商队采购的布匹还是当年那几家,如今他们被压得没有容身之地,铺面也关了,布坊、染坊也都关了,唉。”
田稼轩在旁边听完全程,他道:“苏州府不是什么小地方,那几家既能在苏州府做了这么多年买卖,攒下偌大的家业,背后不可能没人庇护。难道是新上任的知府比那些商户背后的人更有权势?”
韩掌柜说:“苏州府商会抱成团,他们上供的都是朝廷官员,朝廷官员再有权势,如何比得过皇子们的母族有权势?”
顾佑安轻嗤:“说来说去,还是说到皇子皇孙们身上了。”
周宣继承皇位已经十六年了,不说他继承大位之前生的头一个孩子已经二十多岁了,就是继承皇位后生的那一串儿子最小的也十岁了,皇子背后的势力估计也坐不住了。
不过也难怪,周宣这几年在百官面前露面的时候越来越少,就是不得不露面的时候,也要挂着帘子遮挡官员的视线,外头都传皇帝得了怪病,只怕活不了几年了。
这个说法还有佐证,比如,周宣登基后几年中,后宫中有二三十个皇子皇女出生,但是近五六年里,后宫再无一个后妃有孕,这难道不正是皇上身患重病的证据吗?
这个说法原来还只在洛阳官宦之间暗中流传,这两年消息扩散传到民间,皇子母族,朝野官员明里暗里都开始选边站了。
苏州府那位才上任就大肆搜刮钱财的张大人,就是无数个投靠皇子的官员们的写照。
关内是朝廷的地盘,他们祁王府掺和不了,也不能掺和,顾佑安仔细想了想,问韩掌柜:“你刚才说,他们的布坊染坊都开不下去了?”
“是,我们离开苏州府时已经关门。”
顾佑安道:“韩掌柜,你别等松江城的药材送来了,下午你就出发,乘船去苏州府,叫你去不为做买卖,我只叫你去问问那几家开布坊染坊的商户,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带着工匠来松江城重开布坊染坊。”
“这……咱们松江城又不产棉花不养桑蚕又不产麻的,松江城开布坊……”
顾佑安笑道:“咱们松江城确实不种棉花,但是我们松江城西边就是大片草原,没有棉花,难道还没有羊毛?”
“纺织羊毛?”韩掌柜想了想道:“大周朝的百姓还是更喜欢用棉布麻布,羊毛纺织成布宁夏那边倒是有,就是不好销。”
“没关系,先把人请过来,只要有人才,工艺可以改进,不好卖也可以再想办法。”
“下官觉得王妃的提议不错。”田稼轩也知道工匠的重要性。
原来江南的工匠嫌他们关外苦寒不肯来,这会儿他们被逼到绝境了,说不得愿意来试试。
顾佑安跟韩掌柜说:“你打小接触药材,你也知道一株药材要长成需要好几年光阴,咱们松江城山高林密是不缺好药材,但这几年大量往外卖到底消耗过大。若是羊毛生意能做起来,松江城不卖药材了也能做这个,也是条路子。”
顾佑安笑道:“你跟他们说,只要他们有本事弄出布来,或是纺织成毛毯,不用怕卖不出去。南方百姓用不惯羊毛织物,咱们还可以想法子往西卖。”
韩掌柜想明白了,他道:“王妃放心,我一定全力劝他们来松江城建布坊。”
韩掌柜不多留,即刻就出门去,他要把何掌柜他们都叫上一起去苏州,多个人多份力。
韩掌柜走后顾佑安才想起有件事忘掉了,还没问清楚东倭的事。
田稼轩:“卖粮食的事?这事儿我知道,东倭的船来过咱们东山港,听了您的,没许他们靠岸,他们还想硬闯,咱们海军的船摆出阵势来他们才撤退。我估计他们几次试探后,知
道打不赢咱们,才在海峡那儿拦住咱们的商船提出要买。”
顾佑安冷笑:“倭就是倭。”
田稼轩笑道:“高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他把海军训得不错,改日您和王爷去海上看看就知道了。”
顾佑安对高金是满意的,但也不全是他的功劳,顾佑安笑道:“张明会还是有几分本事。”
张明会从燕州军主将的位置退下来后到松江城养老,他听说要建海军,就自己跑去找周祈商量,说他手里有一本前朝水师主帅留下的手稿,他对那本书倒背如流,他知道如何训练海军。
周祈本没搭理他,张明会几次三番纠缠,最后周祈还是答应了张明会,没给他官职,只挂了个虚名,张明会依然高兴地去了。
这会儿不早了,顾佑安还要回去陪儿子午歇,海军的事情后头再说吧。
顾佑安起身时瞥到田稼轩怀里拿出来的文书,立刻道:“东山港的事务回头你跟祁王禀报,我是不管这些的,你自己找他说去。”
顾佑安溜得飞快,田稼轩哭笑不得,什么叫她不管?祁王没空闲时她不是什么事都管?
这会儿找这个借口推脱,也太假了些。
顾佑安才不管田稼轩怎么选,她也累了,回卧房换了衣裳,躺在儿子身边就睡过去了。
她进来时周祈就醒了,陪她睡着了,周祈才轻手轻脚起身,出门去前院。
田稼轩还在,他跪下行礼:“下官见过王爷。”
“起身。”
第89章 赔罪新仇旧恨
北二街衙门里还没见过王爷王妃的年轻官吏们伸长了脖子等,中午那会儿他们瞧见一群人从北一街出来,有人说那是松江城过来东山港做买卖的生意人。
又等啊等,等到快下值了,都未再见到有生面孔出现。
最后,到下值的时候了,他们失望地看到他们的总督大人不紧不慢地从北一街出来。
田稼轩被一群年轻小子们盯着,知道他们心里想着什么,却不跟他们多说,只笑道:“到下值的时辰了,不赶紧收拾收拾家去,盯着本官做甚?”
“总督,王爷和王妃真来了?”
田稼轩眉头一挑,笑道:“少打听,收拾收拾走吧。”
田稼轩也要家去了,走前看了书吏一眼,书吏忙道:“今日下午无甚要紧事找您。”
田稼轩冲大家点点头:“既如此,诸位,明日再见。”
田稼轩衙门都不进,转头就家去了。
“哎,咱们总督大人一直都是勤勉上进的,以往就是没要紧事,他也会多留会儿才走,今日倒是走的快。”
“可不是么。”
韩掌柜带着几位掌柜既来了,先处理商队的小事也可以。
用了午食歇息片刻后,叫周祈带着儿子歇午觉,她去前院见一见田稼轩和韩掌柜等人。
周祈皱眉:“昨儿晚上在驿站你就没睡好,早上又早起赶路,你再不歇午觉如何使得?就是要见他们也不急在一时,明日再见也可。”
顾佑安漱口后换了身见客的衣裳,她一边往外走一边道:“很快,顶多半个时辰我就回来了,你们父子先歇着,不用等我。”
不等周祈再说,人已经出门走没影儿了。
周祈看着脱了上衣瘦瘦弱弱的儿子:“你娘亲叫你先睡。”
阿元不说话,一双跟他父王一模一样的眼睛眨巴眨巴,他想等娘亲。
顾佑安在时,在她面前父子俩较劲儿斗嘴都是常有的事,她不在时,父子俩的话就没有那么多了。
周祈的手掌宽大,一寸一寸地摸着儿子背上的骨头,嫌弃道:“你娘亲把你照顾得跟眼珠子一样,送到府里的好东西都先进你的嘴,你怎么还长得这么瘦?”
阿元被父王的大手摸得很舒服,露出个笑来。
周祈笑哼一声,扯来放在枕头上的干净衣裳给他换上:“海边风大,这几日注意着别着凉,热了冷了记得跟大人说。”
“哦。”
给儿子穿好衣裳,推他肩膀叫他倒下,扯开薄被盖儿子肚子上,轻拍了下:“睡吧,你娘亲说了,小孩儿多睡觉才会长得好。”
阿元扭头看窗外,不肯睡。
周祈躺下,把儿子揽怀里,就好像一个软乎乎的东西贴着他的心一般,拍他屁股一巴掌:“快睡。”
“娘亲没来。”
“你娘亲一会儿回来见你没睡,你看她说不说你。”
小孩儿扯着他父王衣领:“我们什么时候去坐大船?”
“明日吧,明日一早出海。”
“哦。”
阿元仰起头又想问什么,脑袋一抬起来就看到他父王的眼神,他又乖乖低头闭嘴。
周祈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儿子的背,过了好一会儿,怀里的小人儿呼吸逐渐绵长起来,总算睡了。
儿子睡了周祈也没停下,轻轻地拍着儿子的背,闭眼想着其他事情。
前院里,顾佑安已经听韩掌柜说完苏州府的事,她皱眉道:“我记得当年我头一回去苏州府做买卖,头回认识的客商掌柜还是杜二叔引荐的。”
“王妃说得正是,这些年咱们商队采购的布匹还是当年那几家,如今他们被压得没有容身之地,铺面也关了,布坊、染坊也都关了,唉。”
田稼轩在旁边听完全程,他道:“苏州府不是什么小地方,那几家既能在苏州府做了这么多年买卖,攒下偌大的家业,背后不可能没人庇护。难道是新上任的知府比那些商户背后的人更有权势?”
韩掌柜说:“苏州府商会抱成团,他们上供的都是朝廷官员,朝廷官员再有权势,如何比得过皇子们的母族有权势?”
顾佑安轻嗤:“说来说去,还是说到皇子皇孙们身上了。”
周宣继承皇位已经十六年了,不说他继承大位之前生的头一个孩子已经二十多岁了,就是继承皇位后生的那一串儿子最小的也十岁了,皇子背后的势力估计也坐不住了。
不过也难怪,周宣这几年在百官面前露面的时候越来越少,就是不得不露面的时候,也要挂着帘子遮挡官员的视线,外头都传皇帝得了怪病,只怕活不了几年了。
这个说法还有佐证,比如,周宣登基后几年中,后宫中有二三十个皇子皇女出生,但是近五六年里,后宫再无一个后妃有孕,这难道不正是皇上身患重病的证据吗?
这个说法原来还只在洛阳官宦之间暗中流传,这两年消息扩散传到民间,皇子母族,朝野官员明里暗里都开始选边站了。
苏州府那位才上任就大肆搜刮钱财的张大人,就是无数个投靠皇子的官员们的写照。
关内是朝廷的地盘,他们祁王府掺和不了,也不能掺和,顾佑安仔细想了想,问韩掌柜:“你刚才说,他们的布坊染坊都开不下去了?”
“是,我们离开苏州府时已经关门。”
顾佑安道:“韩掌柜,你别等松江城的药材送来了,下午你就出发,乘船去苏州府,叫你去不为做买卖,我只叫你去问问那几家开布坊染坊的商户,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带着工匠来松江城重开布坊染坊。”
“这……咱们松江城又不产棉花不养桑蚕又不产麻的,松江城开布坊……”
顾佑安笑道:“咱们松江城确实不种棉花,但是我们松江城西边就是大片草原,没有棉花,难道还没有羊毛?”
“纺织羊毛?”韩掌柜想了想道:“大周朝的百姓还是更喜欢用棉布麻布,羊毛纺织成布宁夏那边倒是有,就是不好销。”
“没关系,先把人请过来,只要有人才,工艺可以改进,不好卖也可以再想办法。”
“下官觉得王妃的提议不错。”田稼轩也知道工匠的重要性。
原来江南的工匠嫌他们关外苦寒不肯来,这会儿他们被逼到绝境了,说不得愿意来试试。
顾佑安跟韩掌柜说:“你打小接触药材,你也知道一株药材要长成需要好几年光阴,咱们松江城山高林密是不缺好药材,但这几年大量往外卖到底消耗过大。若是羊毛生意能做起来,松江城不卖药材了也能做这个,也是条路子。”
顾佑安笑道:“你跟他们说,只要他们有本事弄出布来,或是纺织成毛毯,不用怕卖不出去。南方百姓用不惯羊毛织物,咱们还可以想法子往西卖。”
韩掌柜想明白了,他道:“王妃放心,我一定全力劝他们来松江城建布坊。”
韩掌柜不多留,即刻就出门去,他要把何掌柜他们都叫上一起去苏州,多个人多份力。
韩掌柜走后顾佑安才想起有件事忘掉了,还没问清楚东倭的事。
田稼轩:“卖粮食的事?这事儿我知道,东倭的船来过咱们东山港,听了您的,没许他们靠岸,他们还想硬闯,咱们海军的船摆出阵势来他们才撤退。我估计他们几次试探后,知
道打不赢咱们,才在海峡那儿拦住咱们的商船提出要买。”
顾佑安冷笑:“倭就是倭。”
田稼轩笑道:“高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他把海军训得不错,改日您和王爷去海上看看就知道了。”
顾佑安对高金是满意的,但也不全是他的功劳,顾佑安笑道:“张明会还是有几分本事。”
张明会从燕州军主将的位置退下来后到松江城养老,他听说要建海军,就自己跑去找周祈商量,说他手里有一本前朝水师主帅留下的手稿,他对那本书倒背如流,他知道如何训练海军。
周祈本没搭理他,张明会几次三番纠缠,最后周祈还是答应了张明会,没给他官职,只挂了个虚名,张明会依然高兴地去了。
这会儿不早了,顾佑安还要回去陪儿子午歇,海军的事情后头再说吧。
顾佑安起身时瞥到田稼轩怀里拿出来的文书,立刻道:“东山港的事务回头你跟祁王禀报,我是不管这些的,你自己找他说去。”
顾佑安溜得飞快,田稼轩哭笑不得,什么叫她不管?祁王没空闲时她不是什么事都管?
这会儿找这个借口推脱,也太假了些。
顾佑安才不管田稼轩怎么选,她也累了,回卧房换了衣裳,躺在儿子身边就睡过去了。
她进来时周祈就醒了,陪她睡着了,周祈才轻手轻脚起身,出门去前院。
田稼轩还在,他跪下行礼:“下官见过王爷。”
“起身。”
第89章 赔罪新仇旧恨
北二街衙门里还没见过王爷王妃的年轻官吏们伸长了脖子等,中午那会儿他们瞧见一群人从北一街出来,有人说那是松江城过来东山港做买卖的生意人。
又等啊等,等到快下值了,都未再见到有生面孔出现。
最后,到下值的时候了,他们失望地看到他们的总督大人不紧不慢地从北一街出来。
田稼轩被一群年轻小子们盯着,知道他们心里想着什么,却不跟他们多说,只笑道:“到下值的时辰了,不赶紧收拾收拾家去,盯着本官做甚?”
“总督,王爷和王妃真来了?”
田稼轩眉头一挑,笑道:“少打听,收拾收拾走吧。”
田稼轩也要家去了,走前看了书吏一眼,书吏忙道:“今日下午无甚要紧事找您。”
田稼轩冲大家点点头:“既如此,诸位,明日再见。”
田稼轩衙门都不进,转头就家去了。
“哎,咱们总督大人一直都是勤勉上进的,以往就是没要紧事,他也会多留会儿才走,今日倒是走的快。”
“可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