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屋里这么多人,一盘米糕肯定不够分,田二郎一溜烟钻灶房找吃的去了。
  邻山村里,顾家热热闹闹吃米糕。
  松江城里的韩家也热闹,吵得热闹。
  韩掌柜去洛阳走商,就因为大哥韩江北手下的管事行事不密,自作主张,这次不仅没有赚来的钱财,还赔上了许多本钱。
  出于兄弟情义韩掌柜没有出言指责大哥,韩掌柜的夫人却不是个能忍气吞声的,她冷笑道:“大哥真是好大的威风啊,我家二郎辛苦出门走商,您在家享福的不思帮把手,怎么说也不该这般拖后腿吧。”
  “防备着我们,家里银子不拿去采购人参,叫我夫君白跑一趟就罢了,还专门塞了个蠢货进商队,大哥这是怕韩家败落得不够快吗?”
  韩家大夫人反唇相讥:“谁知道走商的钱是赔了还是叫二弟贪了?”
  韩三郎和韩四郎原本站二哥一边,听大嫂这般说,两人的心又往大哥那儿偏了一下。
  摸着良心说,他们若是大哥,为了握紧韩家的钱财,肯定也不会花大量银子采购人参叫二哥去走商,谁知道撒出去的银子是不是肉包子打狗?
  他们若是二哥,明知道大哥要分得韩家绝大部分家资,还防备着自己,他们肯定也会在其中做手脚。
  韩二夫人气得猛然站起来:“大嫂说话可要讲良心,大嫂有本事去爹的坟头前说,爹只怕要气得从坟里爬出来扇你两巴掌。”
  韩大郎皱眉:“谈事就谈事,何必牵扯爹?老二,你管管你媳妇儿。”
  韩掌柜气极反笑,道:“大哥,今日就分家吧,到底兄弟一场,这么防备着也没意思。”
  “二弟,我这个做大哥的哪里叫你不满意你只管说,何必说分家这么伤人的话。”
  这个家不好分呐,韩大郎思前想后,最好还是不分家。
  韩二夫人好似听了天大的笑话,只觉荒唐:“大哥这话说得不脸红?”
  韩大郎不脸红,韩掌柜却没心思跟他绕弯子,道:“分家吧,这个家若是不分清楚,兄弟反目还是小事,若是弄的败家散亲就不好了。”
  自韩老爷子去世以来,韩掌柜头一次说这种威胁的话,韩大郎震惊:“二弟如何能说这种话?兄弟情谊都不顾了吗?”
  “正是因为顾念兄弟情谊,我才说这话,咱们好聚好散。”
  韩掌柜盯着他大哥的眼睛道:“大哥给大侄子疏通关系买官,花的是公中的银子吧。还有娘和大嫂,隔天就去银楼,这几个月各种金银首饰买了不老少,也是走的韩家的账。”
  韩掌柜瞥了眼老三和老四两个蠢东西:“你们一月花用的银子,恐怕都不够大嫂去一趟银楼花得多,公中的银子换到大房的口袋里,这么大的事情你们俩竟然不知。”
  韩老三和韩老四都惊了:“大哥,可有此事?”
  韩大郎并不愿把此事摊开说,他避重就轻,皱眉道:“二弟想分家就说分家的事,娘辛苦一辈子,花点小钱买几件首饰也值得你拿出来说?未免太不孝了些。”
  韩掌柜不为所动,只道:“大哥应该知道,家里的账本我那儿也有一本,可要拿出来对一对账?”
  韩老三和韩老四两个立刻道:“二哥快把账本拿出来瞧瞧。”
  韩大郎被逼得无话可说,最后只能道:“既然你们想分家,那就分,但是有一条,娘还在,咱们四兄弟不能不孝,咱们需得给娘留一份养老钱。”
  “您是大哥,你想如何就如何吧。”韩掌柜再次发出威胁:“若是分得不公,我自有其他法子为自己讨公道。”
  老三和老四忙附和:“长
  兄如父,大哥若是不公道,那该天打雷劈。”
  韩老大咬紧了牙关,这两个又坏又蠢的东西,没有他这个当大哥的为一家人筹谋,他倒要看看,分家后他们能过几天好日子。
  韩老大看老二一眼,眸色渐深,外族女人生的下贱货色,都是些手黑心狠的玩意儿。
  第37章 名声做大
  中秋一过,顾佑安和杜二叔他们抓紧采购药材事宜。
  顾佑安心里顾及着韩家,出门收药材前,特意托回松江城的张世南父子多关注着,有事儿托人跟她说一声。
  顾佑安去胡家收药材,这次胡菖蒲的祖父在家,胡祖父瞧见她来,难得过来跟她说几句话,对她的态度松和了不少。
  顾佑安不知道缘由,还是胡菖蒲说破了:“我祖父说韩老爷子没了,韩家不再是以前的韩家了。”
  顾佑安故作不解:“这话从何说起?”
  胡菖蒲翻了白眼:“你跟我还装上了?”
  顾佑安笑得无辜极了:“真没骗你,我这段时日又不在松江城,韩家的事情我上哪儿知道?”
  胡菖蒲叹气,道:“我祖父说韩家老夫人私心太重,不是兴家之举。”
  其实,胡老爷子说的话远比胡菖蒲说得更深,他说韩大郎若是有韩老爷子的本事就罢了,偏偏他是个面上光的样子货,他们母子俩把最能担事儿的老二赶走,韩家就垮了大半了。
  再说韩掌柜,依他嫡母和大哥见不得他好的性子,肯定会对他处处为难,就算分家了,他另起炉灶,再想把药行生意做到韩老爷子在时那样,只怕要费不少力气。
  韩掌柜处境已经够艰难了,偏偏呐,顾佑安领着杜家人异军突起,顾佑安又会筹谋,韩掌柜在顾佑安手下讨不了什么好。
  胡老爷认为,若无意外,三五年后的松江城,以后的顾家,就是韩老爷子在时的韩家。
  胡菖蒲说话留一半,顾佑安仔细观察胡菖蒲的神色,没看出什么不同来,不过等胡菖蒲带她去库房看药材时,顾佑安咂摸出味儿来了。
  胡菖蒲对她殷勤了不少,话里话外多了点尊重,再没有之前那种:我和你做生意是看得起你的神色。
  顾佑安:“韩掌柜前日已回松江城了,你确定把你家库存的药材都给我?”
  “韩家分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分明白,我不卖给你卖给谁?”
  顾佑安点头,这才是胡菖蒲的心里话嘛。
  见她点头,胡菖蒲露出个冷笑来:“虽我祖父看好你,不过嘛,你才一脚踏进药行,别太得意,小心翻了船,一切转头空。”
  “这个不需你提醒,我自然知道。”
  采买好药材,又在胡家歇了一夜,隔天一早胡家帮着送药材下山去松江城平安镖局。
  走前,顾佑安作为一个晚辈,特意去跟胡老爷问好。
  胡老爷子笑着说:“我老了,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药材上的事你跟菖蒲多商量,多个朋友多条路,对你,对我们胡家都是一样的。”
  “您老当益壮,我看还能再活三五十年。”
  胡老爷大笑:“你是个有福气的,你这般说,我就信了。”
  “你这一去,等你回来时我们山上已经大雪封山了,提前告诉你一声,明年开春四月初八,我家菖蒲成婚,你和你家人若是有空,来山上喝杯喜酒吧。”
  “好,我们一定来。”
  胡菖蒲亲自送顾佑安他们一行人下山,路上,顾佑安道:“你和哪家姑娘成婚?”
  “山里人家的姑娘,你不认识。”
  胡菖蒲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道:“我媳妇儿姓应,是岭南人,家里也是采药为生,我们俩能结为夫妻,是因为我祖父和她祖父说定的婚事。”
  “她家其实不缺钱财,可惜她娘死得早,俗话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若不是她祖父还能护她几分,只怕她还不知道过得怎样。”
  “她是个话不多了,但是很聪慧,以后你见了她就知道了。我祖父说她能当好家,我也觉得她是个极好的成婚对象。”
  胡菖蒲说的都是应家小娘子的好,一句都没提感情之事,顾佑安依然感觉到胡菖蒲的在意。
  除了说生意上的事,胡菖蒲很少跟她说这么多话,顾佑安心想,胡菖蒲对他那个未过门的妻子,应该很看重。
  一直没说话的杜二叔问了句:“岭南应家如今的家主可是应石斛?”
  “应石斛是我未婚妻的父亲。”
  顾佑安忍不住笑道:“你们采药人的名字里面一定要带一味药材吗?”
  “我们日日接触药材,给自己的娃取名字时自然就想到了药材,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那你准备给你未来的儿女取个什么药材的名字?”
  胡菖蒲顿时神采飞扬起来:“我若是生个闺女,就叫胡桔梗,若是儿子,就叫胡仙藤。”
  “仙藤?天仙藤?我记得这味药材是藤蔓?藤蔓不适合当作小郎君的名字吧,意头不好。”
  “我看适合得很,藤蔓一线牵,正好把我和我未来的媳妇儿牵在一起,捆在一起。”
  杜二叔笑道:“天仙藤利水消肿、行气活血,是味好药材。”
  杜二叔十分给面子接话,胡菖蒲气焰越发高涨:“是吧,我就是这样认为,还是您明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