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顾佑安跟他们说娘亲正在城里,这会儿去苏家拜访去了,可能要等到下午才能办完事。
这会儿快中午了,不好饿着肚子等,顾佑安带他们找地儿用午食。
杜青和杜二叔过来松江城带了许多货物,这些货物还没找到买家,顾文卿带着几个顾家族人把货物送到平安镖局暂且存着。
顾佑安告诉她哥:“放完货物去云来客栈啊。”
“知道了,你们先去,我知道地方。”顾文卿摆了摆手道。
顾佑安带一行人去云来客栈,他们十几个人,分两桌坐正合适,顾佑安先给两桌点了红烧肉和红烧鱼这两个特色,其他菜蔬随他们点。
等上菜时,顾佑安给舅舅和杜二叔倒茶,问起他们一路过来是否还顺利?
“很顺利,咱们在益州府准备了半船的药材,几箱子蜀绣、茶叶,走水路到江南贩卖。”
“货物在江南卖完后,咱们又买了许多细棉布、丝绸,再一路北上,沿途卖了大半,剩下的都运到松江城来了。”
杜青叹道:“说实在话,商贸虽辛苦,赚来的利却大,这走一趟赚来的银子,远超过咱们家药铺两三年赚的银子。”
杜二叔笑道:“若不是利益够大,也不会有许多人冒着丢掉性命,被抢被盘剥的风险走商了。”
去年杜二叔带着将近两千两的药材回益州府,那几只野山参和鹿茸卖给益州府的大户人家,这一转手就赚了近一万两银子,加上其他药材卖掉得来的利,抛开本钱和路上花销,这一趟没少赚呐。
走商虽赚钱,其中危险也难料,杜二叔打定了主意要把这门生意做起来,为了安全起见,这条来钱的路子他没有瞒着杜家族人。
杜二叔把同桌的杜家族人介绍给顾佑安,顾佑安认了个脸熟,才道:“二叔你们来得正是时候,韩家老爷子上月底去世,韩家两兄弟有了龃龉,韩家药行的生意有变,正是咱们的机会。”
杜二叔大喜:“真是如此?”
顾佑安嘴角微翘:“给韩家供药材的几个大户我都接触过,他们手里还压着不少药材要找买家,我买了些存着,可惜手里缺银子,不能全吃下。”
杜青忙道:“我这才来把家里的现银都带来了,你拿去用便是。”
顾佑安摇摇头:“这不好,舅舅带来的银子您留着做生意吧。”
舅舅有妻有子,一家人也要过活,即使是亲戚,该有的分寸还是要有。
杜二叔也笑道:“阿青你带来的银子不是打算采买些药材带回益州么,你的银子自己留着吧,我从安安家借的银子还没还呢。”
当初借银子的时候杜二叔就想好了,连本带利地还,绝不会叫安安一家吃亏。
正说着话,顾文卿带着几个族人过来了,正好也上菜了。
顾文卿坐下便道:“松江城的商队才走没多久,你们比其他商队来得早,这会儿松江城里的布匹正是热销的时候。郭师傅的人面广,二叔若是不嫌弃,一会儿请郭师傅给二叔介绍几个收货的掌柜?”
杜二叔正求之不得,连忙道:“郭师傅人头熟,一会儿我们就去平安镖局请郭师傅帮忙。”
“好,那咱们下午就去,早点销完货,二叔也能省些工夫。”
顾文卿又告诉妹妹:“下午我跟张哥他们要去城外练骑射,就不回家了,你带舅舅和二叔家去。”
顾文卿说话时声音又亮又响,杜青跟杜二叔说:“这孩子原来像他爹一副读书人的模样,斯文的很,如今说话做事这利索劲儿,真有几分练武的模样。”
“要不说你妹夫有脑子,换成别家,被牵连流放一家几代人都被毁了,偏生他家跌倒了又这么快爬起来。”
顾文卿给杜二叔夹菜,笑道:“您还不知道吧,就在上月底,我爹当官了。”
“什么?”杜二叔简直不敢相信:“真当官了?怎么当上的?”
“哈哈,那当然是靠我爹的本事当上的。”顾文卿三言两语说了他爹建水渠的事。
杜二叔万分佩服:“你们家当真是起来了。”
顾稳当官了,纵使官位不大,那也是官身啊。自家有人好办事,有顾家在,他们在松江城做生意肯定会少许多阻碍。
不仅杜二叔,桌上的其他杜家族人也露出个笑来,这次这是来着了。
杜青忧心:“做生意到底不稳当,你们爹如今既当官了,不如多置办些田地,这样以后若是有个什么万一,一家子也有个退路。”
“舅
舅,不行的,松江城的地都是官府分给各家的,只能种不能卖。就说二叔知道的韩家吧,韩家在松江城也算有钱有势了,他们家那么多人,全家统共也才一百亩地出头。”
“土地竟不能买卖?”
顾佑安默默点头,她知道这片土地很肥沃,若是能买来大片土地当个大地主,她肯定也愿意,但是政策不允许,至少现如今是不行的。
杜二叔:“不允许买卖也想得通,关外不像关内,关外的冬天冻死人,若是百姓手里没有土地没有粮食,冬天都没地儿找活路去。”
“可不是,就是松江城里,冬天最冷的时候大部分店铺都是关门歇业的,想找个杂活儿混口饭吃都不行。”
为了百姓考虑,也是为了松江城附近驻军的粮食安全考虑,松江城的土地政策估计很难有变。
边吃边聊,顾文卿问候舅母和表哥表姐他们这些年如何了,用完午食闲谈了几句,顾文卿跟舅舅道别,带杜二叔去平安镖局见郭师傅。
顾佑安把族人们带到今早落脚的客栈歇脚,瞧时辰差不多了,顾佑安带舅舅去苏家门外等她娘。
杜氏和白氏从苏家出来,顾佑安喊了声娘,杜氏却不理她,杜氏瞬间红了眼眶,慌忙朝杜青过去,脚下踉跄了两下,杜青忙跑过去扶住。
“妹妹,近来可好!”
“哥!”
杜氏顿时眼泪如雨下:“哥,我好,我什么都好,你好不好?大嫂可好?”
杜青眸光含泪,笑着点头:“一家人都好,就是惦记你。”
妹妹妹夫一家前年秋天被流放的消息他一直不知,等到去年春天时杜二一家回益州府时,他才从杜二媳妇儿的嘴里知道。
杜青比妹妹杜若娘大七八岁,妹妹出生没几年娘没了,爹的心思都在给人看诊经营药铺上,几乎可以说妹妹是他带大的,杜青对妹妹的挂念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杜青一知道妹妹一家出事了,当时杜青就慌了手脚,连家中药铺生意都不顾了,立刻就想收拾行李来松江城。
可惜那段日子媳妇儿病重,即将临盆的女儿肚子怀像不好,都叫他忧心,他这个家中顶梁柱不好离开,又听说杜二去松江城了,他才忍了下来,焦急等杜二的消息。
几月后的秋天,杜二带回来好消息,说妹妹一家过得尚好,又说秋天赶去松江城来不及,还不等走到山海关,关外早就大雪封路,不能成行。
杜青就只能继续等,等阿等,等到过完年,跟杜二和十几个杜家族人一块儿日夜兼程来松江府。
杜青看着妹妹,妹妹身上虽穿着绫罗绸缎,脸黑了,手也粗了,妹妹这一二年里肯定吃了不少苦。
杜青心疼妹妹遭的那些苦,恨不得自己代替,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兄妹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唯叹生之多艰。
白氏悄悄抹眼泪,跟顾佑安说:“你舅舅跟你娘,兄妹感情可真好。”
白氏的娘家,还有田家那边,自他们一家流放后再无人哪怕给他们送一字半句来,真是比不了。
看看苏家,再看看他们田家,还有其他流放的各家,树倒猢狲散才是常态,一朝落魄了,亲戚都远离了。
如今见到杜家兄妹这般,才格外叫人感叹。
杜氏抹干眼泪,欣喜笑道:“还在别人家门前呢,哭哭啼啼叫人笑话,哥,咱们回家去。”
“哎,哥都听你的。”
杜氏和白氏去客栈里换了一身见客的衣裳,又换回日常干活穿的麻衣,杜青见妹妹一番农妇打扮,心里很不好受。
等一行人到邻山村,杜青瞧见半地下的破旧房子又红了眼,又听说这破旧房子还是租官府的,不是自家的,杜青顿时替妹妹委屈,又气又怒。
“顾稳怎么回事,一大家子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要在益州府,乡下娶不上媳妇儿的光棍都有间茅草屋,顾稳也太不像话了!”
阿萱不认识杜青,见杜青骂她爹,小丫头小腰一叉,小肚子微挺:“你是谁,凭什么说我爹不好?我爹好着呢!”
杜氏忙抱起小女儿:“不许这般跟舅舅说话,还不快喊人。”
“舅舅……”阿萱抓挠下巴,想了想道:“舅舅是娘的哥哥?”
“就是娘的哥哥,还不快叫人。”
阿萱轻哼,小下巴微微扬起:“舅舅也不能说我爹不好。”
围观的杜家族人顿时都笑了,都说这丫头没有白养,小小年纪就知道护着她爹了。
这会儿快中午了,不好饿着肚子等,顾佑安带他们找地儿用午食。
杜青和杜二叔过来松江城带了许多货物,这些货物还没找到买家,顾文卿带着几个顾家族人把货物送到平安镖局暂且存着。
顾佑安告诉她哥:“放完货物去云来客栈啊。”
“知道了,你们先去,我知道地方。”顾文卿摆了摆手道。
顾佑安带一行人去云来客栈,他们十几个人,分两桌坐正合适,顾佑安先给两桌点了红烧肉和红烧鱼这两个特色,其他菜蔬随他们点。
等上菜时,顾佑安给舅舅和杜二叔倒茶,问起他们一路过来是否还顺利?
“很顺利,咱们在益州府准备了半船的药材,几箱子蜀绣、茶叶,走水路到江南贩卖。”
“货物在江南卖完后,咱们又买了许多细棉布、丝绸,再一路北上,沿途卖了大半,剩下的都运到松江城来了。”
杜青叹道:“说实在话,商贸虽辛苦,赚来的利却大,这走一趟赚来的银子,远超过咱们家药铺两三年赚的银子。”
杜二叔笑道:“若不是利益够大,也不会有许多人冒着丢掉性命,被抢被盘剥的风险走商了。”
去年杜二叔带着将近两千两的药材回益州府,那几只野山参和鹿茸卖给益州府的大户人家,这一转手就赚了近一万两银子,加上其他药材卖掉得来的利,抛开本钱和路上花销,这一趟没少赚呐。
走商虽赚钱,其中危险也难料,杜二叔打定了主意要把这门生意做起来,为了安全起见,这条来钱的路子他没有瞒着杜家族人。
杜二叔把同桌的杜家族人介绍给顾佑安,顾佑安认了个脸熟,才道:“二叔你们来得正是时候,韩家老爷子上月底去世,韩家两兄弟有了龃龉,韩家药行的生意有变,正是咱们的机会。”
杜二叔大喜:“真是如此?”
顾佑安嘴角微翘:“给韩家供药材的几个大户我都接触过,他们手里还压着不少药材要找买家,我买了些存着,可惜手里缺银子,不能全吃下。”
杜青忙道:“我这才来把家里的现银都带来了,你拿去用便是。”
顾佑安摇摇头:“这不好,舅舅带来的银子您留着做生意吧。”
舅舅有妻有子,一家人也要过活,即使是亲戚,该有的分寸还是要有。
杜二叔也笑道:“阿青你带来的银子不是打算采买些药材带回益州么,你的银子自己留着吧,我从安安家借的银子还没还呢。”
当初借银子的时候杜二叔就想好了,连本带利地还,绝不会叫安安一家吃亏。
正说着话,顾文卿带着几个族人过来了,正好也上菜了。
顾文卿坐下便道:“松江城的商队才走没多久,你们比其他商队来得早,这会儿松江城里的布匹正是热销的时候。郭师傅的人面广,二叔若是不嫌弃,一会儿请郭师傅给二叔介绍几个收货的掌柜?”
杜二叔正求之不得,连忙道:“郭师傅人头熟,一会儿我们就去平安镖局请郭师傅帮忙。”
“好,那咱们下午就去,早点销完货,二叔也能省些工夫。”
顾文卿又告诉妹妹:“下午我跟张哥他们要去城外练骑射,就不回家了,你带舅舅和二叔家去。”
顾文卿说话时声音又亮又响,杜青跟杜二叔说:“这孩子原来像他爹一副读书人的模样,斯文的很,如今说话做事这利索劲儿,真有几分练武的模样。”
“要不说你妹夫有脑子,换成别家,被牵连流放一家几代人都被毁了,偏生他家跌倒了又这么快爬起来。”
顾文卿给杜二叔夹菜,笑道:“您还不知道吧,就在上月底,我爹当官了。”
“什么?”杜二叔简直不敢相信:“真当官了?怎么当上的?”
“哈哈,那当然是靠我爹的本事当上的。”顾文卿三言两语说了他爹建水渠的事。
杜二叔万分佩服:“你们家当真是起来了。”
顾稳当官了,纵使官位不大,那也是官身啊。自家有人好办事,有顾家在,他们在松江城做生意肯定会少许多阻碍。
不仅杜二叔,桌上的其他杜家族人也露出个笑来,这次这是来着了。
杜青忧心:“做生意到底不稳当,你们爹如今既当官了,不如多置办些田地,这样以后若是有个什么万一,一家子也有个退路。”
“舅
舅,不行的,松江城的地都是官府分给各家的,只能种不能卖。就说二叔知道的韩家吧,韩家在松江城也算有钱有势了,他们家那么多人,全家统共也才一百亩地出头。”
“土地竟不能买卖?”
顾佑安默默点头,她知道这片土地很肥沃,若是能买来大片土地当个大地主,她肯定也愿意,但是政策不允许,至少现如今是不行的。
杜二叔:“不允许买卖也想得通,关外不像关内,关外的冬天冻死人,若是百姓手里没有土地没有粮食,冬天都没地儿找活路去。”
“可不是,就是松江城里,冬天最冷的时候大部分店铺都是关门歇业的,想找个杂活儿混口饭吃都不行。”
为了百姓考虑,也是为了松江城附近驻军的粮食安全考虑,松江城的土地政策估计很难有变。
边吃边聊,顾文卿问候舅母和表哥表姐他们这些年如何了,用完午食闲谈了几句,顾文卿跟舅舅道别,带杜二叔去平安镖局见郭师傅。
顾佑安把族人们带到今早落脚的客栈歇脚,瞧时辰差不多了,顾佑安带舅舅去苏家门外等她娘。
杜氏和白氏从苏家出来,顾佑安喊了声娘,杜氏却不理她,杜氏瞬间红了眼眶,慌忙朝杜青过去,脚下踉跄了两下,杜青忙跑过去扶住。
“妹妹,近来可好!”
“哥!”
杜氏顿时眼泪如雨下:“哥,我好,我什么都好,你好不好?大嫂可好?”
杜青眸光含泪,笑着点头:“一家人都好,就是惦记你。”
妹妹妹夫一家前年秋天被流放的消息他一直不知,等到去年春天时杜二一家回益州府时,他才从杜二媳妇儿的嘴里知道。
杜青比妹妹杜若娘大七八岁,妹妹出生没几年娘没了,爹的心思都在给人看诊经营药铺上,几乎可以说妹妹是他带大的,杜青对妹妹的挂念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杜青一知道妹妹一家出事了,当时杜青就慌了手脚,连家中药铺生意都不顾了,立刻就想收拾行李来松江城。
可惜那段日子媳妇儿病重,即将临盆的女儿肚子怀像不好,都叫他忧心,他这个家中顶梁柱不好离开,又听说杜二去松江城了,他才忍了下来,焦急等杜二的消息。
几月后的秋天,杜二带回来好消息,说妹妹一家过得尚好,又说秋天赶去松江城来不及,还不等走到山海关,关外早就大雪封路,不能成行。
杜青就只能继续等,等阿等,等到过完年,跟杜二和十几个杜家族人一块儿日夜兼程来松江府。
杜青看着妹妹,妹妹身上虽穿着绫罗绸缎,脸黑了,手也粗了,妹妹这一二年里肯定吃了不少苦。
杜青心疼妹妹遭的那些苦,恨不得自己代替,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兄妹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唯叹生之多艰。
白氏悄悄抹眼泪,跟顾佑安说:“你舅舅跟你娘,兄妹感情可真好。”
白氏的娘家,还有田家那边,自他们一家流放后再无人哪怕给他们送一字半句来,真是比不了。
看看苏家,再看看他们田家,还有其他流放的各家,树倒猢狲散才是常态,一朝落魄了,亲戚都远离了。
如今见到杜家兄妹这般,才格外叫人感叹。
杜氏抹干眼泪,欣喜笑道:“还在别人家门前呢,哭哭啼啼叫人笑话,哥,咱们回家去。”
“哎,哥都听你的。”
杜氏和白氏去客栈里换了一身见客的衣裳,又换回日常干活穿的麻衣,杜青见妹妹一番农妇打扮,心里很不好受。
等一行人到邻山村,杜青瞧见半地下的破旧房子又红了眼,又听说这破旧房子还是租官府的,不是自家的,杜青顿时替妹妹委屈,又气又怒。
“顾稳怎么回事,一大家子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要在益州府,乡下娶不上媳妇儿的光棍都有间茅草屋,顾稳也太不像话了!”
阿萱不认识杜青,见杜青骂她爹,小丫头小腰一叉,小肚子微挺:“你是谁,凭什么说我爹不好?我爹好着呢!”
杜氏忙抱起小女儿:“不许这般跟舅舅说话,还不快喊人。”
“舅舅……”阿萱抓挠下巴,想了想道:“舅舅是娘的哥哥?”
“就是娘的哥哥,还不快叫人。”
阿萱轻哼,小下巴微微扬起:“舅舅也不能说我爹不好。”
围观的杜家族人顿时都笑了,都说这丫头没有白养,小小年纪就知道护着她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