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得不承认杨行嘉手腕的确过硬,从郭府手中夺过了刑狱大权,眼下是圣人最好用的刀。倘若溃堤案查得顺利,郭家如他愿倒台,那杨行嘉顶着杨府宗子的身份,又有鸣凤司的权力,朝上第一人也只是时日问题。
这一日沈谙又来了。他来得越勤,就说明事态到了越紧张的关头。
白雪亭有一搭没一搭隔窗听着,原来她养病的这几天,长安城里不大太平。
先是长年镇守东北边境的大将军李枢回京述职,领着一票训练有素的重霄军入驻北大营。又是运往江南的盐船忽然倾覆,圣人急召大理寺沈知隐入神龙殿,预备设立专职钦察使,此案一应奏章也从延嘉殿移到了神龙殿——因这次的盐运使是郭皇后族弟,皇后需要避嫌。
世人都以为圣人快在佛堂寺庙里圆寂了,谁知今秋他却忽然清醒过来,换了个人似的,重重手腕堪称雷霆之势。
这等紧要关头,杨纵也日日放下身段来和杨谈商榷谋划。他没好气地瞥了眼在庭院画画的白雪亭,“我与行嘉有要事相商,宫莲,带你们少夫人离远点。”
杨谈当即推门出来,冷脸看着杨纵。不用说话,杨纵立刻就收了那张死人脸,夹着尾巴走进书房。
杨侍中这么多年一直被郭迁压着一头,好容易等到杨谈掌权鸣凤司,再不情愿也得向出息的儿子低头。现在他老人家也看明白了,他这儿媳妇根本不是行嘉的宿仇,就是他的眼珠子心头血。郭询还以为赐婚能赐出一场血光之灾,其实根本是误打误撞续了红线。
可惜郭皇后一世英名,竟被个小丫头片子糊弄过去。
十月初四,诏谕发到鸣凤司,命杨行嘉与沈知隐为江南道巡按,查察盐船案,不日启程。
与此同时,白雪亭收到了一封密信,上面简简单单几个字——
随行江南,暗杀汝夫。
第55章 “等到事情结束之后,你愿不愿意回来做舒王妃?”
郭询做了个很长的梦,梦里她只有十七岁。
乾德尚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一个个都还未定亲,郭询有着最高贵的身份,漂亮到艳冠群芳。人人都奉承她,便是做太子妃也不为过。
但郭询不喜欢太子,文士都有一样的毛病,温吞表象下是诡谲的心机,一句话十个字藏着三万个机锋,她应付不来。
她是数一数二的貌美女郎,应该嫁个一剑霜寒十四州的英雄。寻常的长安世家不会送自家儿孙去当边军,只有一个李枢,从小就冷硬得像一柄重剑,十三岁就能单手提起六十斤重的长枪。如今二十一岁,将要赴边。
郭询从来是火一样的性子,喜欢的绸缎珠宝要争,破格的县主封号她要争,心仪的男子她更不会放下。
她没有想过李枢不接受她的剖白。
郭询呼风唤雨的人生第一次“求不得”。
她张开双臂拦住李枢去路,气恼道:“什么道理,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你不喜欢我你能喜欢谁?”
李枢背手站在原地,面无表情,他说,阿询,你要允许有人的一生中没有情爱。
郭询从不讲道理,“我说我想要嫁给你,不是请求,是告知。李玄霄,四海之内皇城脚下,没有我郭询要不到的东西!”
她年轻得不知好歹,辨不清长安已在风云涌动中分割了立场派别。乾德与李溢要斩下清除世家的第一刀,昭惠、白江魏徐是他们磅礴的后备力量。
而郭询,其实站在这些人的对面。
她不是顾拂弦,不曾读过圣贤书。她频繁去大慈恩寺后山听他们论道,只是因为李枢在那里。很多话她听不懂,就靠在江露华肩膀上睡觉,顾拂弦为她盖上李枢的外袍。
郭询不曾想过,她最终得不到这个人。那年笨拙蛮横,她更想不到,是李枢亲手将她推进长安的阴翳中,从此她一生挣扎于政斗漩涡,再也回不到慈恩寺后山昏昏欲睡的那些日子。
李枢赴边之前给她送来一封信,那时郭询已经懵懂知道长安局势,知道她不能光明正大地嫁给他。
于是李枢约她私奔。
只有她随军跟他到东北边境,他们才能做夫妻。
她窃喜地想,他总会拜倒在她裙下,立场不同又如何?
没想过那是一场巨大的陷阱,而她是诱饵。
李枢横刀架在郭询脖颈,她最优秀的兄长为了救她,被李枢的军队万箭穿心而死。郭迁才干平庸,郭家颓势难挽,一夜间败落下去。
她兄长的尸首被铁蹄踏成烂泥,郭询坐在回长安的马车上,形如枯骨,她已经哭不出来。
回京后她不再是人人奉承的郭家女,但凤凰非梧桐不栖。郭询总算理解李枢的那句,有人的一生中没有情爱。
她勾引雍王,联合世家,与友反目,逼退昭惠,不出十年就坐上了皇后之位,郭家以破竹之势复起,甚至王雁荣内乱都是她清除异己的机会。刀口舔血的滋味她总算尝到,可这与延嘉殿的权力相比太不值一提。
郭询不爱顶天立地的英雄了,她自己便足够威吓天地。
/:.
“皇后娘娘。”
金帐外跪着她的儿子,国朝的太子,傅泽傅景恩。他像害怕洪水猛兽一样害怕她,却又像尊敬天子一样不敢忤逆她。
他甚至不敢叫一句母亲。
郭询半躺在榻上,收拢金线绣云螭的披帛,懒洋洋地笑了一声。
刀尖起舞的日子走到今天,她终要犯下一场大逆,从此再不做“一人之下”,她要堂堂正正地入主神龙殿,享尽高处不胜寒的滋味。
从来就没有什么正道,自诩正道的昭惠与白江魏徐都死了。她郭询走的,才是惟一的道。
-
十月初五日子特别,白雪亭过十八岁生辰,也要过魏渺的三周年忌日。杨谈早两三个月开始纠结这一日该怎么过,不过白雪亭替他解决这个大难题——她一大早就出了杨府,根本不愿意在这一天和他见面。
舒王府依然弥漫着浓重的苦药气息,傅清岩今日精神不错,白雪亭单手托腮,坐在书案后翻闲书,听太医为舒王调养脉息。
“殿下近日脉象平和,虽仍有细涩之象,但已并不凶险。只要细细温养,今年冬天是不会太难过的,药量也不需再加重了。”
舒王淡笑道:“只是相比前几年来说,今年冬天不太难熬吧?”
太医垂首应:“毕竟余毒难解,恕老臣无能。”
舒王并不责怪他,只略一颔首,让他退下。
入了冬寒气深重,白雪亭和舒王都是冻不得的病秧子,放鹤楼里地龙烧得暖乎乎的。但他俩身体病根不同,一个要清毒放血,一个要固气血,是以为着她自己的玻璃身子,白雪亭没走进焚着药香的内间。
舒王打起帘子,面色苍白,轻声对她道:“行嘉提醒过我,说你不好常来放鹤楼,本该去山下的楼阁里见你,可惜我昨夜犯了场病,今天实在下不了榻。”
这还是她自七夕之后第一次见他。他语气一如往常,仿佛七夕那晚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傅清岩没有醉酒,白雪亭没听见那声“泠奴”,他们也不曾在夜半紧紧抱过彼此。
那天傅清岩问她,现在算不算晚。
白雪亭不知怎么回答,因为她意识到,其实哪怕更早,也是来不及。正如舒王当年拒婚的理由一样,白雪亭不是拿他当意中人,当一生一世相守的夫婿。她眼里,他只是那根可以抓住的稻草。
她想成为舒王妃的原因,汪洋里取出一瓢来,只有那一瓢是“喜欢”。
白雪亭语气平静,“殿下养好身体重要。”
舒王倚靠引枕,静静望了她一会儿,忽温声问:“雪*亭,你会怪我吗?”
白雪亭摇摇头,没想通之前,她总是怨他若即若离,答应了又拒婚,拒婚了又来引诱她,比美人面更阴晴不定。但过去的究竟过去了,她心知就算真的成了舒王妃,她也不会快乐,甚至那仅剩的一瓢模糊悸动也可能因为长久的温水生活而渐渐抹平,照顾病人是很磨人的,多少情深意重耗死在一场重病中,她自诩不是个情种。
“殿下之苦,世上没有一个人能感同身受。”白雪亭轻声道,“但若我是殿下,恐怕脾气没有这么好,早就把身边人折磨疯了。”
傅清岩只是在喜欢她与不想耽误她之间纠结而已。
舒王叫忘尘为她添了新茶,午膳刚过,案上便只几碟清爽的糕点。白雪亭拣了一块糖荔枝,舒王殿下重病缠身,没有口腹之欲,糕点也是因为她来所以特地现做的,滋味平常而已。
白雪亭味同嚼蜡,听舒王温声问她:“你今日到这里来,是为了躲开行嘉吧?”
她错开他眼神,其实答案已昭然若揭。
离开长安这几年,她再不过生辰了,她不知该裁新衣,还是该穿丧服,不知该吃寿面还是该撒纸钱。大火烧得太旺,以致她现在仍有余痛。
她做不到在这一天面对杨行嘉。
从前那些他郑重捧来的生辰礼,许下的承诺,都在火里被烧尽了。
这一日沈谙又来了。他来得越勤,就说明事态到了越紧张的关头。
白雪亭有一搭没一搭隔窗听着,原来她养病的这几天,长安城里不大太平。
先是长年镇守东北边境的大将军李枢回京述职,领着一票训练有素的重霄军入驻北大营。又是运往江南的盐船忽然倾覆,圣人急召大理寺沈知隐入神龙殿,预备设立专职钦察使,此案一应奏章也从延嘉殿移到了神龙殿——因这次的盐运使是郭皇后族弟,皇后需要避嫌。
世人都以为圣人快在佛堂寺庙里圆寂了,谁知今秋他却忽然清醒过来,换了个人似的,重重手腕堪称雷霆之势。
这等紧要关头,杨纵也日日放下身段来和杨谈商榷谋划。他没好气地瞥了眼在庭院画画的白雪亭,“我与行嘉有要事相商,宫莲,带你们少夫人离远点。”
杨谈当即推门出来,冷脸看着杨纵。不用说话,杨纵立刻就收了那张死人脸,夹着尾巴走进书房。
杨侍中这么多年一直被郭迁压着一头,好容易等到杨谈掌权鸣凤司,再不情愿也得向出息的儿子低头。现在他老人家也看明白了,他这儿媳妇根本不是行嘉的宿仇,就是他的眼珠子心头血。郭询还以为赐婚能赐出一场血光之灾,其实根本是误打误撞续了红线。
可惜郭皇后一世英名,竟被个小丫头片子糊弄过去。
十月初四,诏谕发到鸣凤司,命杨行嘉与沈知隐为江南道巡按,查察盐船案,不日启程。
与此同时,白雪亭收到了一封密信,上面简简单单几个字——
随行江南,暗杀汝夫。
第55章 “等到事情结束之后,你愿不愿意回来做舒王妃?”
郭询做了个很长的梦,梦里她只有十七岁。
乾德尚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一个个都还未定亲,郭询有着最高贵的身份,漂亮到艳冠群芳。人人都奉承她,便是做太子妃也不为过。
但郭询不喜欢太子,文士都有一样的毛病,温吞表象下是诡谲的心机,一句话十个字藏着三万个机锋,她应付不来。
她是数一数二的貌美女郎,应该嫁个一剑霜寒十四州的英雄。寻常的长安世家不会送自家儿孙去当边军,只有一个李枢,从小就冷硬得像一柄重剑,十三岁就能单手提起六十斤重的长枪。如今二十一岁,将要赴边。
郭询从来是火一样的性子,喜欢的绸缎珠宝要争,破格的县主封号她要争,心仪的男子她更不会放下。
她没有想过李枢不接受她的剖白。
郭询呼风唤雨的人生第一次“求不得”。
她张开双臂拦住李枢去路,气恼道:“什么道理,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你不喜欢我你能喜欢谁?”
李枢背手站在原地,面无表情,他说,阿询,你要允许有人的一生中没有情爱。
郭询从不讲道理,“我说我想要嫁给你,不是请求,是告知。李玄霄,四海之内皇城脚下,没有我郭询要不到的东西!”
她年轻得不知好歹,辨不清长安已在风云涌动中分割了立场派别。乾德与李溢要斩下清除世家的第一刀,昭惠、白江魏徐是他们磅礴的后备力量。
而郭询,其实站在这些人的对面。
她不是顾拂弦,不曾读过圣贤书。她频繁去大慈恩寺后山听他们论道,只是因为李枢在那里。很多话她听不懂,就靠在江露华肩膀上睡觉,顾拂弦为她盖上李枢的外袍。
郭询不曾想过,她最终得不到这个人。那年笨拙蛮横,她更想不到,是李枢亲手将她推进长安的阴翳中,从此她一生挣扎于政斗漩涡,再也回不到慈恩寺后山昏昏欲睡的那些日子。
李枢赴边之前给她送来一封信,那时郭询已经懵懂知道长安局势,知道她不能光明正大地嫁给他。
于是李枢约她私奔。
只有她随军跟他到东北边境,他们才能做夫妻。
她窃喜地想,他总会拜倒在她裙下,立场不同又如何?
没想过那是一场巨大的陷阱,而她是诱饵。
李枢横刀架在郭询脖颈,她最优秀的兄长为了救她,被李枢的军队万箭穿心而死。郭迁才干平庸,郭家颓势难挽,一夜间败落下去。
她兄长的尸首被铁蹄踏成烂泥,郭询坐在回长安的马车上,形如枯骨,她已经哭不出来。
回京后她不再是人人奉承的郭家女,但凤凰非梧桐不栖。郭询总算理解李枢的那句,有人的一生中没有情爱。
她勾引雍王,联合世家,与友反目,逼退昭惠,不出十年就坐上了皇后之位,郭家以破竹之势复起,甚至王雁荣内乱都是她清除异己的机会。刀口舔血的滋味她总算尝到,可这与延嘉殿的权力相比太不值一提。
郭询不爱顶天立地的英雄了,她自己便足够威吓天地。
/:.
“皇后娘娘。”
金帐外跪着她的儿子,国朝的太子,傅泽傅景恩。他像害怕洪水猛兽一样害怕她,却又像尊敬天子一样不敢忤逆她。
他甚至不敢叫一句母亲。
郭询半躺在榻上,收拢金线绣云螭的披帛,懒洋洋地笑了一声。
刀尖起舞的日子走到今天,她终要犯下一场大逆,从此再不做“一人之下”,她要堂堂正正地入主神龙殿,享尽高处不胜寒的滋味。
从来就没有什么正道,自诩正道的昭惠与白江魏徐都死了。她郭询走的,才是惟一的道。
-
十月初五日子特别,白雪亭过十八岁生辰,也要过魏渺的三周年忌日。杨谈早两三个月开始纠结这一日该怎么过,不过白雪亭替他解决这个大难题——她一大早就出了杨府,根本不愿意在这一天和他见面。
舒王府依然弥漫着浓重的苦药气息,傅清岩今日精神不错,白雪亭单手托腮,坐在书案后翻闲书,听太医为舒王调养脉息。
“殿下近日脉象平和,虽仍有细涩之象,但已并不凶险。只要细细温养,今年冬天是不会太难过的,药量也不需再加重了。”
舒王淡笑道:“只是相比前几年来说,今年冬天不太难熬吧?”
太医垂首应:“毕竟余毒难解,恕老臣无能。”
舒王并不责怪他,只略一颔首,让他退下。
入了冬寒气深重,白雪亭和舒王都是冻不得的病秧子,放鹤楼里地龙烧得暖乎乎的。但他俩身体病根不同,一个要清毒放血,一个要固气血,是以为着她自己的玻璃身子,白雪亭没走进焚着药香的内间。
舒王打起帘子,面色苍白,轻声对她道:“行嘉提醒过我,说你不好常来放鹤楼,本该去山下的楼阁里见你,可惜我昨夜犯了场病,今天实在下不了榻。”
这还是她自七夕之后第一次见他。他语气一如往常,仿佛七夕那晚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傅清岩没有醉酒,白雪亭没听见那声“泠奴”,他们也不曾在夜半紧紧抱过彼此。
那天傅清岩问她,现在算不算晚。
白雪亭不知怎么回答,因为她意识到,其实哪怕更早,也是来不及。正如舒王当年拒婚的理由一样,白雪亭不是拿他当意中人,当一生一世相守的夫婿。她眼里,他只是那根可以抓住的稻草。
她想成为舒王妃的原因,汪洋里取出一瓢来,只有那一瓢是“喜欢”。
白雪亭语气平静,“殿下养好身体重要。”
舒王倚靠引枕,静静望了她一会儿,忽温声问:“雪*亭,你会怪我吗?”
白雪亭摇摇头,没想通之前,她总是怨他若即若离,答应了又拒婚,拒婚了又来引诱她,比美人面更阴晴不定。但过去的究竟过去了,她心知就算真的成了舒王妃,她也不会快乐,甚至那仅剩的一瓢模糊悸动也可能因为长久的温水生活而渐渐抹平,照顾病人是很磨人的,多少情深意重耗死在一场重病中,她自诩不是个情种。
“殿下之苦,世上没有一个人能感同身受。”白雪亭轻声道,“但若我是殿下,恐怕脾气没有这么好,早就把身边人折磨疯了。”
傅清岩只是在喜欢她与不想耽误她之间纠结而已。
舒王叫忘尘为她添了新茶,午膳刚过,案上便只几碟清爽的糕点。白雪亭拣了一块糖荔枝,舒王殿下重病缠身,没有口腹之欲,糕点也是因为她来所以特地现做的,滋味平常而已。
白雪亭味同嚼蜡,听舒王温声问她:“你今日到这里来,是为了躲开行嘉吧?”
她错开他眼神,其实答案已昭然若揭。
离开长安这几年,她再不过生辰了,她不知该裁新衣,还是该穿丧服,不知该吃寿面还是该撒纸钱。大火烧得太旺,以致她现在仍有余痛。
她做不到在这一天面对杨行嘉。
从前那些他郑重捧来的生辰礼,许下的承诺,都在火里被烧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