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方琬音让她想开一些,能活着已经是万幸了,实现价值?那只是个奢侈的东西。
  程嘉丽明白她说的,她伤感了一会,然后又恢复了心情。
  这下轮到方琬音询问她们了。
  顾廷璋的下落。
  方琬音满怀期待,无比真诚地希望能得到一丝一毫关于顾廷璋的消息,一点点就好,可惜没有,一点也没有。
  喻怀嘉若是有,肯定早就在心里与她说了,她当时逃得匆忙,本来以为哥哥不用她担心,一定能跟着他们一起逃到安全的地方,结果后面再找他,确是怎么都找不到了。
  方琬音不死心,又将她能问的人都问了个便,甚至是之前跟顾廷璋比较亲近的人。
  她还找到了宋笙,她记得顾廷璋之前说过,宋笙的一个哥哥就在顾廷璋手底下做事,她顺藤摸瓜,找到宋笙就能找到他哥哥,然后也许就能打探到顾廷璋的消息。
  可宋笙的哥哥支支吾吾,也许他知道一点,但又不知道怎么跟方琬音说。
  方琬音急了:“周麒呢,周副官,你认不认识他?”
  周麒是顾廷璋最贴身的兄弟,找到他,一定就能知道顾廷璋的下落。
  宋程这才意识到,周麒周副官好像也不知所踪。
  方琬音想,周麒不在他们之中,也许是个好消息,他说不定现在就跟顾廷璋在一起呢。
  想到了这里,方琬音二话不说,当晚就要回上海那边去,所有人皆吓了一跳。
  他们拼命劝方琬音不要回去,可方琬音说什么都要回去。
  他们是不会理解的,三年,她和顾廷璋已经错过了三年了。
  方琬音与他们保证道:“我只是去安全的地方而已,至于危险的地方,交通也不方便,我一个女孩子怎么去呢,我想去也去不了呀。”
  就这样,方琬音寻了一处方便落脚的地方:常州。
  这里暂时相对安全,又离顾廷璋失去下落的地方很近。
  第108章 识字你男人呢。
  常州这里人烟稀少,百废待兴,不过方琬音喜欢这里的环境,也不用受战火的叨扰。
  方琬音逐渐在这里安家落脚。
  她租了一处小楼里的房子,房东一家都是老实人,没有因为方琬音着急找住的地方就加租金,他们听说方琬音是从法国回来的,惊讶之余,便问她是不是从上海逃难来的千金大小姐,方琬音只好一笑置之。
  她的确可以算是从上海来的,只不过不是逃难,而且她也再也回不去顾公馆了。
  房东两口子的女儿挺个大肚子,应该快生了,方琬音便问起来他们的女婿,他们说,女婿打仗去了,专打小鬼子,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说的时候,他们又自豪又遗憾,方琬音于心不忍,就没再问下去。
  两位老人的女儿名叫杜娟,小名小娟,她让方琬音也叫她小娟,她为人和顺,从不与人红脸,方琬音住在这里的时候,日子清闲,一来二去就与她熟稔了起来,两个人有空了就坐下来一起聊天。
  聊了几句之后,方琬音便会轻轻抚摸她的小腹,她的肚子圆滚滚的,像蹴鞠一样,运气好了,还能感受到孩子在肚子里动。
  杜娟对她说:“你要是喜欢娃娃,你也生一个,对了,你家男人呢?”
  说起孩子,那便少不了男人,说起男人,杜娟这才发现,方琬音身边没有男人。
  杜娟又道:“女娃娃身边总得有个男人,要不然就没有家,像我,男人打仗去了,一个人孤苦伶仃,但好在我还有父母,不会轻易被别人欺负了去,等我男人回来,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杜娟每次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总多了几分希冀,方琬音看着她的神情,心中也多了期盼,总会盼到的,杜娟一定会盼到自家男人回来,她也一定会与顾廷璋再度重逢的。
  方琬音回她:“我曾经有丈夫,不过……我跟他分离了,与他天各一方,不知他是生是死。”
  不论是在巴黎还是现在,总会有人问起她的过去,她每提一次,心中的苦便多一些,每个人也许都有一些不愿意提起的过去,无论过去多久,都无法忘掉。
  不过,方琬音后来在每次说起自己过往的时候,都刻意隐瞒了离婚一事,倒也不是她思想迂腐,觉
  得离过婚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她只是纯粹觉得,她和顾廷璋根本就没有离婚。
  其实她当年离开顾公馆的时候,悄悄将他们那份手写的婚书带了出来,这件事神不知鬼不觉,一直没有人知道,方琬音也不知道顾廷璋最后发现了没有,不过就算发现了也没用,她早就去了大洋的彼岸,他根本没有机会跟她算账。
  杜娟听到她的话,只微微叹了一口气,然后安慰她:“如今这世道,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总有些人无法见面,我的公公婆婆也是这样,不知去了哪里,不过人总要好好活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再见到了,换个角度想想,至少命还在。”
  “方丫头,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方琬音答:“我平时也没什么事,就喜欢写写东西,打发打发时间。”
  杜娟投来羡慕的目光:“你呀一看就是大家小姐,读过书,有文化,不像我,大字也不识几个,也就是这个时候,所有人才会将我当个宝。”
  说罢,杜娟又摸了摸自己硕大的肚子。
  方琬音听这话挺心酸的,她就是随口一说,结果有些人总喜欢抬举她,为此她也是很头疼。
  她灵机一动,提议道:“哎,小娟,你要不要学认字啊?”
  “认字?我吗?”
  杜娟又开心又担忧,能识字多好啊,小时候家里穷,没那么多钱,她父母将家里所有的钱拿出来,只给她弟弟读私塾,当时她哭着喊着说自己也要上私塾,可是父母以家里没那么多钱为由拒绝了,杜娟当时更伤心了。
  她问:“既然没钱,为什么弟弟就可以上私塾呢。”
  她娘说:“弟弟上私塾是为了改变命运,到时候他飞黄腾达了,咱们一家都会跟着吃香的喝辣的,你这个做姐姐的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杜娟一阵委屈,她还是不开心。
  她也想改变命运,她不想靠着别人飞黄腾达。
  如今,她也老大不小了,大着个肚子,人生是没什么盼头了,只盼着生下肚子里的孩子,然后等丈夫回来,相夫教子,抚养孩子长大,让他做个有出息的人,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位气质不凡的姑娘,说要教她识字,她如何能不激动。
  随即,杜娟又失落道:“我也不小了,还怀着孩子,他们都说一孕傻三年,我现在脑子肯定不灵光了,学了也是没用。”
  方琬音惊讶道:“你怎么就不小了!你才二十五岁,还比我小一岁呢,你现在正是最好的年华,一定会学的特别快!”
  杜娟看着眼前面容清丽的方琬音,有些不可置信。
  她自从嫁了人怀了孩子之后,就不怎么打扮自己了,头发每日只是毫无章法地扎在后面,眼角、脸上全都是皱纹,反正丈夫也没有嫌弃过她,她也不去管自己的容颜了,就这样一天天蹉跎下去,她也没觉得有什么,如今见了方琬音,她明明比自己还大一岁呢,结果从视觉上看,她看着像是比自己小了十岁。
  “不愧是从大上海来的小姐。”杜娟赞叹道。
  “你呀,就别抬举我了,什么上海不上海的,我现在不是跟你在同一个地方嘛,而且你不要觉得我光鲜亮丽,觉得我没有烦恼,其实我之前在那里的时候,也没少受那些人的欺负,不过,树倒猢狲散,也没什么气候了。”
  自从琼苑那晚洋人闹过之后,杜夫人这个曾经上海的第一名媛,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光,名利一落千丈,可谓是人走茶凉,而她自己也被那个洋人威廉折磨地苦不堪言,已无精力再打理那些人情往来了,37年上海受过战乱之后,她的琼苑也成了一座空院,她也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不知道是否还活在世上。
  方琬音与杜夫人到底没多大仇怨,想起这些,她也只是唏嘘。
  命运这东西,永远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有些人看着多得意,却不知什么时候便会一朝跌落枝头,落到下一个阶级去了,沧海桑田,最是玄妙,所以方琬音告诉杜娟,永远不要妄自菲薄,觉得那些大人物有多么了不起,打起仗来,那些人的繁荣便一去不复返了。
  方琬音又说:“识字很好学的,你不要害怕,我会一点一点教你,先从最简单的字开始,先学几个月,你说不定就能写信给你丈夫了。”
  杜娟听后振奋不已。
  方琬音现在手边也没什么教材,她只能从自己的行李箱里拿出一本《如月》来,她想着,这种小说有故事情节,可能杜鹃一觉得有趣,学的会更快些,不至于枯燥。
  杜娟这就开始学识字,说是学字,倒不如是听方琬音讲故事,一边听故事,一边看着方琬音将那些字一一写在纸上,方琬音念,杜娟跟着她念,就这么大概念了两个星期,杜娟认的字大约有几百个了,虽然她偶尔会忘记一些比较难的字,不过多多温习,倒也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