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70章“弟弟小辞,身份确认。”……
转眼周一,又是打工人的最痛恨的一天。
喻橙一大早就带着吴迪和产品部的同事一起去医院,等待新版机器人的试用反馈,并和第一批试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这款面向医院和康养机构的机器人兼具服务和陪伴功能,这一次公司大规模地退出试用款,也意在广泛听取用户体验,进行产品优化。
喻橙在走廊上等人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一个穿着病号服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起来不过四五岁,身边跟着和她差不多高的白色机器人,机器人圆润的犄角上被各绑了一个花朵的发圈。
“mimo,这里。”小女孩下达指令,胖墩墩的机器人跟着她一起拐进旁边的科室。
新款的机器人没有统一的名字,这是喻橙当时在研发阶段给出的建议,既然它们的使命是“陪伴”,那就应该和主人之间建立一对一的专属关系,由主人赋予它们“名字”和存在的意义。
不多时,小姑娘从化验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两张报告单,在mimo的眼前晃了晃。
“好的,云朵,mimo已记录。”
喻橙安静地看着这一幕,直到小女孩的视线投向她,歪着头,也静静地打量着她。
半晌,喻橙走上前,便见小女孩紧张地抓住了mimo的犄角。
机器人的犄角上有触摸报警功能,可以在主人发生危险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启动,
是语音求助的一个补充。
喻橙停在距离小女孩一步之遥的位置,微微俯下身,“它叫mimo?”
小女孩警惕地看着她,大约觉得她不像坏人,才点了点头。恰巧采购科的负责人和医院的副院长一起走过来,喻橙才知道,这个小女孩就是今天的受访者之一。
小女孩名叫云朵,今年四岁半,因为脑部疾病已经断断续续在医院住了两年。
云朵是单亲家庭,她的妈妈忙于工作,大多时候人在国外,每个月只能抽三四天时间回国。不能时时刻刻陪在云朵让她很内疚,在了解了京科的陪伴机器人后,双方达成试用协议,云朵便成了第一批试用者。
确定喻橙不是坏人,云朵眼中的谨慎终于松懈下来,“你就是他们说的橙子姐姐吗?”
喻橙觉得按照她和云朵的年龄,云朵应该叫她阿姨才对。不过喻橙也没有太纠结称呼,只笑盈盈地点头,“对,是我。”
云朵松开mimo的犄角,“你想问我什么呢?”
“我们坐下来聊,好吗?”
云朵点点头。
两人在旁边的休息室坐下,喻橙让吴迪买了一份果切,小姑娘吃得斯文秀气,一看就有很好的教养。
喻橙先和她聊了聊生活和日常,确定云朵不再拘束,才开始聊机器人。
“云朵,你知道mimo是从哪里来的吗?”
云朵点头,“一家叫做京云科技的公司。妈妈说,那里有很多没有小主人的机器人,很可怜。”
喻橙微讶,没想到云朵的妈妈会这样给她解释。
“那你为什么会给它取名叫mimo呢?”
“因为mimo是我的呀。”云朵歪着头,答得理直气壮。
喻橙莞尔。
和小云朵的聊天轻松且愉快,小孩子的世界充满童真,也给了喻橙很多启发。喻橙一一记录下来,末了又问云朵,“那你还希望mimo能帮你做什么呢?”
云朵安安静静想了一会儿,很认真地问喻橙,“橙子姐姐,mimo可以让妈妈来陪我吗?”
一瞬间,喻橙哑然。
回访一直持续到下午,喻橙却再也没了起初的满怀期待,回程的路上都很低落。
贺清辞今晚有应酬,喻橙遛完甜筒,他才回来。平时这个时候,喻橙都会和他聊一聊今天的工作,或者甜筒在路上发生的趣事。
今晚,喻橙却一言不发,一个人蔫巴巴地窝在沙发里。贺清辞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走过来将人抱在腿上,“怎么了?”
他身上还带着薄薄的酒气,混着清冽的薄荷糖气息,不难闻。喻橙伏在贺清辞身上,将今天在医院里发生的事情讲给他听。
“贺清辞,你说……我们做的事情有意义吗?”
即便有了mimo的陪伴,可云朵还是最想要妈妈。
云朵的妈妈是因为情况特殊,那会不会还有一些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因为知道有机器人的陪伴,便理所当然地一再压缩陪伴他们的时间。
贺清辞亲了亲喻橙的耳朵,轻抚着她的后背,“当然有意义。至于你担心的事情,我无法保证一定不会发生,但我相信mimo的存在,是利大于弊的。”
沉默的时间里,喻橙趴在贺清辞的怀里,她也在极力说服自己,但还是会因为云朵最后的那句话难过。
半晌,贺清辞将人抱起,惊动了一直趴在他脚边的甜筒。贺清辞揉揉甜筒的脑袋,“要不要一起?”
甜筒像是能听懂话一样,冲着贺清辞“汪”了一声。
倒是被贺清辞抱起的喻橙还有点懵,“什么?要去哪?”
“带你去看样东西。”
*
喻橙没想到,深更半夜,贺清辞会带着她和甜筒来云筑。
早春时节,别墅外的梅花开得正艳,喻橙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还被夜里婆娑的树影吓到过。甜筒显然也是第一次深夜兜风,竟比她还要兴奋。
回到云筑,甜筒轻车熟路地去找它的玩具,贺清辞带着喻橙上了三楼。
喻橙只有过年的那段时间在云筑住过一段时间,三楼一直没人住,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一个大型储物间,但阿姨还是会日常进行清扫,确保这里的整洁干净。
喻橙跟着贺清辞一起上楼,看着贺清辞推开走廊最里间的房门,墙壁上的开关被按下,白炽的灯光一瞬装满整个房间,偌大的空间里只摆着一样东西,被罩在透明玻璃里。
那个喻橙前不久在上海见过的,像“美妆蛋”一样的机器人。
当初隐隐的猜测在这一刻具象化,她讶异地看向贺清辞。
贺清辞牵着她的手走进来,“我猜,你应该已经见过它了。”
何止见过,在上海的时候,喻橙还特意打听过这个机器人的设计者,只是周围人对它的所知寥寥,全部的信息都呈现在那份简介上。
“猜到了?”贺清辞偏眸看她。
喻橙沉默一瞬,缓缓点头。
这件事她有过好奇。但好奇归好奇,事关贺清辞,她不会去主动八卦,除非他愿意跟她讲。
譬如现在。
透明罩被打开,贺清辞抬手按上机器人顶部的按钮。
滋——
一声轻微的电流。
机器人正面的椭圆形区域骤然亮起两点柔和的蓝光,幽蓝的“眼睛”转动,最终锁定了面前的贺清辞,平直的机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响起。
“识别中,请等待。”
短暂的静默,机器人的头部上下转动,像是在打量贺清辞一般,对他进行一次从头到脚的“理解”。
“弟弟小辞,身份确认。”
“面部扫描中……异常。”冷冰冰的机械音没有温度,却根据系统设置给出了建议,“建议:日常学习注意保护眼睛,培养科学的用眼习惯,控制用眼时间,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增加户外活动……”
喻橙倏然泪目。
秦景川在设计这台机器人的时候,贺清辞才十二岁,那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戴眼镜,机器人只录入过贺清辞十二岁的面部信息,默认贺清辞最近用眼过度,才戴上了眼镜。
贺清辞又按下机身上的一个按钮,机器人切换频
道,它的电子音忽然卡顿,“检测到情绪低落指数上升。”
“原因分析:课业压力过大。”
“解决方案……”
蓦地,一道清沉的男声响起,像是在机器人的躯壳里住着另外一个灵魂。
它顿住了,似乎在检索最合适的词汇库。
“小辞,有时候不必对自己要求过高。如果太累了,不想学习,我们就休息一会儿,出去走走,打打游戏,甚至什么都不做,就待在家里发发呆。”
不必质疑,就是秦景川的声音。
“我记得高二有一次月考,我数学才考了六十几分,我当时觉得自己完蛋了,又怕被爸妈责罚。后来渐渐长大,我发现一次考砸不代表什么,暂时做不好也没关系”。
秦景川当时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录下这段话的呢?喻橙不敢妄加揣测,她只觉得一颗心酸酸涨涨,她一个局外人尚且如此,又何况是贺清辞呢。
喻橙转头看去身边的男人,贺清辞垂着眼,深湛眼底晦暗难辨。
秦景川已经过世了快要二十年,即便有什么情绪,在这经年累月的时光中也早已经被压抑得难以察觉,更何况贺清辞本就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喻橙伸手,圈住贺清辞的腰,贺清辞在她的发顶蹭了蹭,“在我看来,这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
转眼周一,又是打工人的最痛恨的一天。
喻橙一大早就带着吴迪和产品部的同事一起去医院,等待新版机器人的试用反馈,并和第一批试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这款面向医院和康养机构的机器人兼具服务和陪伴功能,这一次公司大规模地退出试用款,也意在广泛听取用户体验,进行产品优化。
喻橙在走廊上等人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一个穿着病号服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起来不过四五岁,身边跟着和她差不多高的白色机器人,机器人圆润的犄角上被各绑了一个花朵的发圈。
“mimo,这里。”小女孩下达指令,胖墩墩的机器人跟着她一起拐进旁边的科室。
新款的机器人没有统一的名字,这是喻橙当时在研发阶段给出的建议,既然它们的使命是“陪伴”,那就应该和主人之间建立一对一的专属关系,由主人赋予它们“名字”和存在的意义。
不多时,小姑娘从化验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两张报告单,在mimo的眼前晃了晃。
“好的,云朵,mimo已记录。”
喻橙安静地看着这一幕,直到小女孩的视线投向她,歪着头,也静静地打量着她。
半晌,喻橙走上前,便见小女孩紧张地抓住了mimo的犄角。
机器人的犄角上有触摸报警功能,可以在主人发生危险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启动,
是语音求助的一个补充。
喻橙停在距离小女孩一步之遥的位置,微微俯下身,“它叫mimo?”
小女孩警惕地看着她,大约觉得她不像坏人,才点了点头。恰巧采购科的负责人和医院的副院长一起走过来,喻橙才知道,这个小女孩就是今天的受访者之一。
小女孩名叫云朵,今年四岁半,因为脑部疾病已经断断续续在医院住了两年。
云朵是单亲家庭,她的妈妈忙于工作,大多时候人在国外,每个月只能抽三四天时间回国。不能时时刻刻陪在云朵让她很内疚,在了解了京科的陪伴机器人后,双方达成试用协议,云朵便成了第一批试用者。
确定喻橙不是坏人,云朵眼中的谨慎终于松懈下来,“你就是他们说的橙子姐姐吗?”
喻橙觉得按照她和云朵的年龄,云朵应该叫她阿姨才对。不过喻橙也没有太纠结称呼,只笑盈盈地点头,“对,是我。”
云朵松开mimo的犄角,“你想问我什么呢?”
“我们坐下来聊,好吗?”
云朵点点头。
两人在旁边的休息室坐下,喻橙让吴迪买了一份果切,小姑娘吃得斯文秀气,一看就有很好的教养。
喻橙先和她聊了聊生活和日常,确定云朵不再拘束,才开始聊机器人。
“云朵,你知道mimo是从哪里来的吗?”
云朵点头,“一家叫做京云科技的公司。妈妈说,那里有很多没有小主人的机器人,很可怜。”
喻橙微讶,没想到云朵的妈妈会这样给她解释。
“那你为什么会给它取名叫mimo呢?”
“因为mimo是我的呀。”云朵歪着头,答得理直气壮。
喻橙莞尔。
和小云朵的聊天轻松且愉快,小孩子的世界充满童真,也给了喻橙很多启发。喻橙一一记录下来,末了又问云朵,“那你还希望mimo能帮你做什么呢?”
云朵安安静静想了一会儿,很认真地问喻橙,“橙子姐姐,mimo可以让妈妈来陪我吗?”
一瞬间,喻橙哑然。
回访一直持续到下午,喻橙却再也没了起初的满怀期待,回程的路上都很低落。
贺清辞今晚有应酬,喻橙遛完甜筒,他才回来。平时这个时候,喻橙都会和他聊一聊今天的工作,或者甜筒在路上发生的趣事。
今晚,喻橙却一言不发,一个人蔫巴巴地窝在沙发里。贺清辞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走过来将人抱在腿上,“怎么了?”
他身上还带着薄薄的酒气,混着清冽的薄荷糖气息,不难闻。喻橙伏在贺清辞身上,将今天在医院里发生的事情讲给他听。
“贺清辞,你说……我们做的事情有意义吗?”
即便有了mimo的陪伴,可云朵还是最想要妈妈。
云朵的妈妈是因为情况特殊,那会不会还有一些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因为知道有机器人的陪伴,便理所当然地一再压缩陪伴他们的时间。
贺清辞亲了亲喻橙的耳朵,轻抚着她的后背,“当然有意义。至于你担心的事情,我无法保证一定不会发生,但我相信mimo的存在,是利大于弊的。”
沉默的时间里,喻橙趴在贺清辞的怀里,她也在极力说服自己,但还是会因为云朵最后的那句话难过。
半晌,贺清辞将人抱起,惊动了一直趴在他脚边的甜筒。贺清辞揉揉甜筒的脑袋,“要不要一起?”
甜筒像是能听懂话一样,冲着贺清辞“汪”了一声。
倒是被贺清辞抱起的喻橙还有点懵,“什么?要去哪?”
“带你去看样东西。”
*
喻橙没想到,深更半夜,贺清辞会带着她和甜筒来云筑。
早春时节,别墅外的梅花开得正艳,喻橙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还被夜里婆娑的树影吓到过。甜筒显然也是第一次深夜兜风,竟比她还要兴奋。
回到云筑,甜筒轻车熟路地去找它的玩具,贺清辞带着喻橙上了三楼。
喻橙只有过年的那段时间在云筑住过一段时间,三楼一直没人住,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一个大型储物间,但阿姨还是会日常进行清扫,确保这里的整洁干净。
喻橙跟着贺清辞一起上楼,看着贺清辞推开走廊最里间的房门,墙壁上的开关被按下,白炽的灯光一瞬装满整个房间,偌大的空间里只摆着一样东西,被罩在透明玻璃里。
那个喻橙前不久在上海见过的,像“美妆蛋”一样的机器人。
当初隐隐的猜测在这一刻具象化,她讶异地看向贺清辞。
贺清辞牵着她的手走进来,“我猜,你应该已经见过它了。”
何止见过,在上海的时候,喻橙还特意打听过这个机器人的设计者,只是周围人对它的所知寥寥,全部的信息都呈现在那份简介上。
“猜到了?”贺清辞偏眸看她。
喻橙沉默一瞬,缓缓点头。
这件事她有过好奇。但好奇归好奇,事关贺清辞,她不会去主动八卦,除非他愿意跟她讲。
譬如现在。
透明罩被打开,贺清辞抬手按上机器人顶部的按钮。
滋——
一声轻微的电流。
机器人正面的椭圆形区域骤然亮起两点柔和的蓝光,幽蓝的“眼睛”转动,最终锁定了面前的贺清辞,平直的机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响起。
“识别中,请等待。”
短暂的静默,机器人的头部上下转动,像是在打量贺清辞一般,对他进行一次从头到脚的“理解”。
“弟弟小辞,身份确认。”
“面部扫描中……异常。”冷冰冰的机械音没有温度,却根据系统设置给出了建议,“建议:日常学习注意保护眼睛,培养科学的用眼习惯,控制用眼时间,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增加户外活动……”
喻橙倏然泪目。
秦景川在设计这台机器人的时候,贺清辞才十二岁,那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戴眼镜,机器人只录入过贺清辞十二岁的面部信息,默认贺清辞最近用眼过度,才戴上了眼镜。
贺清辞又按下机身上的一个按钮,机器人切换频
道,它的电子音忽然卡顿,“检测到情绪低落指数上升。”
“原因分析:课业压力过大。”
“解决方案……”
蓦地,一道清沉的男声响起,像是在机器人的躯壳里住着另外一个灵魂。
它顿住了,似乎在检索最合适的词汇库。
“小辞,有时候不必对自己要求过高。如果太累了,不想学习,我们就休息一会儿,出去走走,打打游戏,甚至什么都不做,就待在家里发发呆。”
不必质疑,就是秦景川的声音。
“我记得高二有一次月考,我数学才考了六十几分,我当时觉得自己完蛋了,又怕被爸妈责罚。后来渐渐长大,我发现一次考砸不代表什么,暂时做不好也没关系”。
秦景川当时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录下这段话的呢?喻橙不敢妄加揣测,她只觉得一颗心酸酸涨涨,她一个局外人尚且如此,又何况是贺清辞呢。
喻橙转头看去身边的男人,贺清辞垂着眼,深湛眼底晦暗难辨。
秦景川已经过世了快要二十年,即便有什么情绪,在这经年累月的时光中也早已经被压抑得难以察觉,更何况贺清辞本就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喻橙伸手,圈住贺清辞的腰,贺清辞在她的发顶蹭了蹭,“在我看来,这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