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锁骨处新鲜的咬痕红得刺目,像朱砂点在雪宣上,随着呼吸微微起伏。
鎏金帐钩轻轻摇晃,在床幔上投下摇曳的光斑。
这方龙榻锦被凌乱,还残留着缠绵后的暖意。
解问雪却自在得仿佛身处自家书房,甚至将冰凉的玉足直接贴在绣着龙纹的锦被上。
普天之下,除了真龙天子,也唯有他能这般。
那玉足生得极好,白皙如雪雕就,脚背弓起的弧度似新月。十趾圆润如珠,泛着淡淡的粉,在晨光中莹莹生辉。
纪佑微微眯起眼。
白得晃眼。
君王在榻边坐下,玄色龙袍压皱了锦褥。
他伸手握住那只玉足,触手冰凉如玉,寒意直透掌心。解问雪素来体寒,即便在这地龙烧得滚烫的寝殿,四肢也总是暖不热。
“先生醒了。”
纪佑的拇指摩挲过冰凉的足心,掌心温度一点点渡过去。
他记得从前他们情意相融时,解问雪双脚也是这样冷得像块冰。
那时他总爱把解问雪的双足揣在怀里暖着,直到那白玉般的脚趾泛起血色,忍不住蜷缩起脚趾。
“……”
解问雪足尖在纪佑掌心轻轻一蹭,像只慵懒的猫儿。
他慢悠悠起身,素白中衣顺着肩头滑落,露出昨夜留下的红痕,整个人如流云般偎进帝王怀里,冰凉的手指攀上纪佑的脖颈。
“陛下可莫要忘了,”他贴着帝王耳畔吐息,声音里带着餍足的哑,“将凤印许给臣。”
纪佑低笑,胸腔震动传到相贴的肌肤。
他捉住解问雪苍白的手,在腕间红痕上落下一吻:“不是先生教朕的么?”
君王的唇瓣摩挲着跳动的脉搏,“君无戏言啊。”
解问雪指尖绕着纪佑的衣带,语气轻得仿佛在谈论今日的天气:
“北蛮使臣远道而来,不如请他们观完礼再走。”
纱帐上的金铃在外头叮咚一响,像在应和这话语。
纪佑一下子就懂了——使臣滞留最多半月,解问雪这是要半月之内就成婚。
寻常君王大婚,光是制衣就要耗费数月,更别说制册造宝的功夫。
“先生这般着急。”
纪佑笑了笑,但他也没有说什么。
“只能叫他们赶赶工了。”
解问雪忽然仰头,柔软的唇贴在帝王耳垂,堪称是冒犯地亲了亲:
“臣唯恐夜长梦多,还请陛下见谅。”
窗外忽起风雪,吹得檐角金铃急响。
这次不是梦,也不是醉,是真真切切能攥住的余生。
当日君王亲口,解相免朝三日,没想到三日之后,君王突下诏书,竟立解问雪为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阴阳协和,乃天地之常经;伉俪情深,实人伦之大义。
丞相解问雪,才冠群伦,德配乾坤,夙夜在公,忠勤匪懈。其心如皓月,其志若青松,洵乃社稷之栋梁,江山之柱石。
今特颁此诏,立解问雪为朕之皇后,赐金册宝印。自兹以往,永绝选秀之典,长信独尊,再无分席之虞。
诏书到日,着礼部即刻备办册封大典,钦天监择吉日良辰,太庙祭告列祖列宗。
内外臣工,当以臣礼事之;四海黎民,须尊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别说满朝皆惊,只怕天下人都惊愕不已。
自古以来,没有君王如此堂而皇之的立男子为后,更别提此人乃是文臣之首,解问雪。
突然间,措不及防出了这等事,在中京之内掀起一股悍然大波。
但若要掀起什么波澜,倒也没有。
在纪佑的授意下,谢岚已然飞快收拢了剩下的谢氏子弟。
谢氏作为中京一等一的名门望族,在这件事情上都没有发言,剩下的世家大族无法形成凝聚力,更不得表态。
更何况,解问雪确实是权倾朝野,无可否认。
他门下弟子,又何止三千。
谢荣峰已死,此后武官之首乃闻定山与谢岚齐平,二人手握三军,谢岚已然被封定国郡主,不日就要带领谢氏重新前往北疆,镇守边境。
西南匪徒暴乱,闻定山也已经准备动身,前往西南镇压匪徒。
匪徒暴乱,急中之急,闻定山动身得早,没赶上君王大婚,但谢岚是和北蛮夷使臣一同回北疆的,自然可以留下来观礼。
——
吉日良辰,紫气东来。
皇城九重宫阙尽数披红,君王大赦天下,朱雀大街上热热闹闹。
皇宫之内,纪佑执解问雪之手,共踏御道丹墀。
二人皆着正红喜服,金线绣就的龙凤纹在阳光下熠熠生。他们从未共同穿过红色,如今倒是,前世今生头一遭。
“陛下……”
解问雪指尖微颤,被帝王更用力地握住。
描金广袖交叠间,露出腕上缠绕的同心结——那是君王昨夜于两人温存之际亲手所系,以两人的青丝编织而成。
玉阶共九十九级,象征九九归一。
纪佑每一步都踏得极稳,如同当年初登大宝时那般庄重。解问雪的红袍后摆逶迤,解问雪从来都是一身白衣,今日穿红,显得极其光彩照人。
礼炮九响,太极殿前的青炉吐出袅袅香烟。
礼乐声里,纪佑与解问雪并肩立于天地之间。
“跪——天地——”
礼官长喝声中,纪佑却先一步扶住解问雪的腰。
帝后同时屈膝,跪在明黄锦垫之上。解问雪垂眸时,冠上垂落的珍珠微微晃动,映得他面容如雪如玉。
这一刻应该想些什么呢?
生死都已踏过,从此豁然开朗。
世间百态都已看尽,唯有真心可贵。
他们的曾经是错过,但不是错,他们两个都没有错,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他们都走的太急了。
少年帝王是如此的心高气傲,在一次又一次的猜忌与争吵之中,两人分崩离析。
而解问雪从来聪慧。但在情爱上却越陷越深,乃至于无法自拔。
这世间从无天生契合的璧人。
他们一定会有这个阶段,无法避免,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完美契合的,爱恨之间总要磨合。
血肉淋漓却也爱恨淋漓。
正如宝剑需经千锤百炼,情爱也要在血肉模糊中淬火重生。
每一次争吵都是剥开伪装。
互相打磨,终成彼此最契合的形状。
他们的过往就像一幅被雨水打湿的墨宝,看似晕染得一塌糊涂,实则每一处模糊的痕迹都是必经之路。
这世上,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去爱人吗?
没有人天生就会如何爱人,是人总希望找到完全契合的另一半,
但爱之间总要磨合总有争吵,总有让步,在退的那一步之间,才是真正的爱。
这世间哪有什么天作之合?
不过是两个固执的人,在爱恨交织中把自己和对方都伤得遍体鳞伤,才学会收起锋芒,用最柔软的部分相拥。
爱之则不忍,爱之则生怜。
偏执又疯狂的爱,像是从地狱深处绽放的血色之花,美艳、诡谲、妖异。
爱恨都极端,既让人沉沦,也让人毁灭。
但深挖,才能真正发现,藏在坚硬外壳里面的彷徨和脆弱,恐惧和痛苦。
爱的真谛,原是洞见。
看见对方的表象,又看见对方的灵魂,看见自己的心意,又看见自己的能力。
不仅要观人,更要观己。
世人七情六欲,何曾能免,纵使聪慧至极,也恐慧极必伤。
解问雪这般算无遗策的玲珑心窍,偏在情字上栽得头破血流;纪佑那等睥睨天下的帝王天子,亦为相思蚀骨销魂。
情爱不能解,唯有真心以对。
真心,真心,扪心自问可是真心,这真心到底有多少分量,这真心到底能承担得起多少。
爱有千钧重,能压弯铮铮铁骨;
情似万顷浪,可淹没赫赫天威。
爱有千钧重,情似深海量。
非以真心相付,何以载动这沉甸甸的相思。
若是命中有缘,轮回百世,百转千回,命中注定会相逢。
第111章 番外·江淮舟x沈斐之(上)
近日江都王府暗流涌动,府中仆役交头接耳间,总提及一位神秘的沈公子。
这位沈公子生得极是标致——眉若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眼角一粒朱砂泪痣,衬得整张脸既妖且仙。
鎏金帐钩轻轻摇晃,在床幔上投下摇曳的光斑。
这方龙榻锦被凌乱,还残留着缠绵后的暖意。
解问雪却自在得仿佛身处自家书房,甚至将冰凉的玉足直接贴在绣着龙纹的锦被上。
普天之下,除了真龙天子,也唯有他能这般。
那玉足生得极好,白皙如雪雕就,脚背弓起的弧度似新月。十趾圆润如珠,泛着淡淡的粉,在晨光中莹莹生辉。
纪佑微微眯起眼。
白得晃眼。
君王在榻边坐下,玄色龙袍压皱了锦褥。
他伸手握住那只玉足,触手冰凉如玉,寒意直透掌心。解问雪素来体寒,即便在这地龙烧得滚烫的寝殿,四肢也总是暖不热。
“先生醒了。”
纪佑的拇指摩挲过冰凉的足心,掌心温度一点点渡过去。
他记得从前他们情意相融时,解问雪双脚也是这样冷得像块冰。
那时他总爱把解问雪的双足揣在怀里暖着,直到那白玉般的脚趾泛起血色,忍不住蜷缩起脚趾。
“……”
解问雪足尖在纪佑掌心轻轻一蹭,像只慵懒的猫儿。
他慢悠悠起身,素白中衣顺着肩头滑落,露出昨夜留下的红痕,整个人如流云般偎进帝王怀里,冰凉的手指攀上纪佑的脖颈。
“陛下可莫要忘了,”他贴着帝王耳畔吐息,声音里带着餍足的哑,“将凤印许给臣。”
纪佑低笑,胸腔震动传到相贴的肌肤。
他捉住解问雪苍白的手,在腕间红痕上落下一吻:“不是先生教朕的么?”
君王的唇瓣摩挲着跳动的脉搏,“君无戏言啊。”
解问雪指尖绕着纪佑的衣带,语气轻得仿佛在谈论今日的天气:
“北蛮使臣远道而来,不如请他们观完礼再走。”
纱帐上的金铃在外头叮咚一响,像在应和这话语。
纪佑一下子就懂了——使臣滞留最多半月,解问雪这是要半月之内就成婚。
寻常君王大婚,光是制衣就要耗费数月,更别说制册造宝的功夫。
“先生这般着急。”
纪佑笑了笑,但他也没有说什么。
“只能叫他们赶赶工了。”
解问雪忽然仰头,柔软的唇贴在帝王耳垂,堪称是冒犯地亲了亲:
“臣唯恐夜长梦多,还请陛下见谅。”
窗外忽起风雪,吹得檐角金铃急响。
这次不是梦,也不是醉,是真真切切能攥住的余生。
当日君王亲口,解相免朝三日,没想到三日之后,君王突下诏书,竟立解问雪为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阴阳协和,乃天地之常经;伉俪情深,实人伦之大义。
丞相解问雪,才冠群伦,德配乾坤,夙夜在公,忠勤匪懈。其心如皓月,其志若青松,洵乃社稷之栋梁,江山之柱石。
今特颁此诏,立解问雪为朕之皇后,赐金册宝印。自兹以往,永绝选秀之典,长信独尊,再无分席之虞。
诏书到日,着礼部即刻备办册封大典,钦天监择吉日良辰,太庙祭告列祖列宗。
内外臣工,当以臣礼事之;四海黎民,须尊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别说满朝皆惊,只怕天下人都惊愕不已。
自古以来,没有君王如此堂而皇之的立男子为后,更别提此人乃是文臣之首,解问雪。
突然间,措不及防出了这等事,在中京之内掀起一股悍然大波。
但若要掀起什么波澜,倒也没有。
在纪佑的授意下,谢岚已然飞快收拢了剩下的谢氏子弟。
谢氏作为中京一等一的名门望族,在这件事情上都没有发言,剩下的世家大族无法形成凝聚力,更不得表态。
更何况,解问雪确实是权倾朝野,无可否认。
他门下弟子,又何止三千。
谢荣峰已死,此后武官之首乃闻定山与谢岚齐平,二人手握三军,谢岚已然被封定国郡主,不日就要带领谢氏重新前往北疆,镇守边境。
西南匪徒暴乱,闻定山也已经准备动身,前往西南镇压匪徒。
匪徒暴乱,急中之急,闻定山动身得早,没赶上君王大婚,但谢岚是和北蛮夷使臣一同回北疆的,自然可以留下来观礼。
——
吉日良辰,紫气东来。
皇城九重宫阙尽数披红,君王大赦天下,朱雀大街上热热闹闹。
皇宫之内,纪佑执解问雪之手,共踏御道丹墀。
二人皆着正红喜服,金线绣就的龙凤纹在阳光下熠熠生。他们从未共同穿过红色,如今倒是,前世今生头一遭。
“陛下……”
解问雪指尖微颤,被帝王更用力地握住。
描金广袖交叠间,露出腕上缠绕的同心结——那是君王昨夜于两人温存之际亲手所系,以两人的青丝编织而成。
玉阶共九十九级,象征九九归一。
纪佑每一步都踏得极稳,如同当年初登大宝时那般庄重。解问雪的红袍后摆逶迤,解问雪从来都是一身白衣,今日穿红,显得极其光彩照人。
礼炮九响,太极殿前的青炉吐出袅袅香烟。
礼乐声里,纪佑与解问雪并肩立于天地之间。
“跪——天地——”
礼官长喝声中,纪佑却先一步扶住解问雪的腰。
帝后同时屈膝,跪在明黄锦垫之上。解问雪垂眸时,冠上垂落的珍珠微微晃动,映得他面容如雪如玉。
这一刻应该想些什么呢?
生死都已踏过,从此豁然开朗。
世间百态都已看尽,唯有真心可贵。
他们的曾经是错过,但不是错,他们两个都没有错,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他们都走的太急了。
少年帝王是如此的心高气傲,在一次又一次的猜忌与争吵之中,两人分崩离析。
而解问雪从来聪慧。但在情爱上却越陷越深,乃至于无法自拔。
这世间从无天生契合的璧人。
他们一定会有这个阶段,无法避免,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完美契合的,爱恨之间总要磨合。
血肉淋漓却也爱恨淋漓。
正如宝剑需经千锤百炼,情爱也要在血肉模糊中淬火重生。
每一次争吵都是剥开伪装。
互相打磨,终成彼此最契合的形状。
他们的过往就像一幅被雨水打湿的墨宝,看似晕染得一塌糊涂,实则每一处模糊的痕迹都是必经之路。
这世上,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去爱人吗?
没有人天生就会如何爱人,是人总希望找到完全契合的另一半,
但爱之间总要磨合总有争吵,总有让步,在退的那一步之间,才是真正的爱。
这世间哪有什么天作之合?
不过是两个固执的人,在爱恨交织中把自己和对方都伤得遍体鳞伤,才学会收起锋芒,用最柔软的部分相拥。
爱之则不忍,爱之则生怜。
偏执又疯狂的爱,像是从地狱深处绽放的血色之花,美艳、诡谲、妖异。
爱恨都极端,既让人沉沦,也让人毁灭。
但深挖,才能真正发现,藏在坚硬外壳里面的彷徨和脆弱,恐惧和痛苦。
爱的真谛,原是洞见。
看见对方的表象,又看见对方的灵魂,看见自己的心意,又看见自己的能力。
不仅要观人,更要观己。
世人七情六欲,何曾能免,纵使聪慧至极,也恐慧极必伤。
解问雪这般算无遗策的玲珑心窍,偏在情字上栽得头破血流;纪佑那等睥睨天下的帝王天子,亦为相思蚀骨销魂。
情爱不能解,唯有真心以对。
真心,真心,扪心自问可是真心,这真心到底有多少分量,这真心到底能承担得起多少。
爱有千钧重,能压弯铮铮铁骨;
情似万顷浪,可淹没赫赫天威。
爱有千钧重,情似深海量。
非以真心相付,何以载动这沉甸甸的相思。
若是命中有缘,轮回百世,百转千回,命中注定会相逢。
第111章 番外·江淮舟x沈斐之(上)
近日江都王府暗流涌动,府中仆役交头接耳间,总提及一位神秘的沈公子。
这位沈公子生得极是标致——眉若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眼角一粒朱砂泪痣,衬得整张脸既妖且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