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知道知道。”
  姜宁看他一头汗,走到一边,拿了块干净的帕子递过去,又拎了一只壶放他旁边。
  “把汗擦了,这壶水要是没了,得空自个到后边井里去打。”
  “后厨闷热又油大,比外边热不少。”
  把事交代完,姜宁去了灶边,还没靠近出声,周庚如临大敌,连忙叫他让开些。
  “表哥,你别来灶边了,又是油又是火的。”
  周庚正往锅里放佐料,“你要不去柜台那儿,还能盯着前边的客人,免得上菜出岔子。”
  姜宁往后退开,扫了一眼另外两个厨子手里的活,一个在拌米皮,另一个正在烧热油,打算炒菜。
  三个灶这会儿又派上用场了,每个厨子一个灶,灶上两口炒菜锅加一个煮汤的锅。
  另外还有一个单独烧热水的地方。
  之前改厨房的布局,就是为了能宽敞一点。
  宽敞好用的同时,还得让后厨的一帮人待得舒服点,留了好几个通风口,夜里闭店时,便用活动板给封上,免得蛇虫鼠蚁钻进来。
  “我在这儿杵着,你们都怪不自在的,那我出去了,真要有事,支个人去柜台叫我。”
  姜宁瞥了眼案板和备菜区,又看了看帮厨手里的事,“生熟和荤素都要各自分开,别挨着放,也别都用同一个东西装。”
  帮厨立即答应,“东家放心,我们肯定会注意干净。”
  姜宁失笑,走出去之前,看了眼刚才传菜的伙计,见他正盯着菜单和菜牌发愁,不禁摇了摇头。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行行难。
  传菜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记性好、够仔细,还得反应快。
  伙计回头,看到姜宁要出去,立即笑着道:“嗳,东家。”
  姜宁嗯了声 ,“有事再叫我。”
  伙计连声答应,又接着弄自己的菜牌。
  从后厨到大堂,不说一下进了避暑的屋子,但也凉快了许多。
  姜宁绕到柜台坐下,环顾一圈,没见到卫长昀,不由诧异,“秋哥儿,长昀不是被拉去帮忙了吗?”
  赵秋正在点东西,又差人给新的一桌上茶和瓜子,“是去帮忙了啊,不过是去搬东西,可不是在大堂这边忙,去花园那边的库房拿酒了。”
  为了迎合金陵众多文人雅士的喜好,他们特地在花园里搭了一个半开放的小库房。
  大多酒都锁在里边,外面放了几个空坛子装饰,旁边那棵树开花时,花叶落下,跟画似的。
  “那我去看看。”
  “放心,苗哥儿还不至于真把他卖了,堂堂探花郎在这里做伙计,多少有些不像样。”
  “我哪是担心这个。”
  顾苗是个随心的人,可也知道分寸,哪会真让卫长昀去当伙计。
  他们不介意,朝廷都得介意。
  新科探花郎怎么也算是朝廷的颜面了。
  “那你慢点,客人多呢。”赵秋叮嘱道:“小小和小宝都去孩童区那儿当陪玩了。”
  姜宁瞪大眼,目光扫过去。
  兄妹俩真跟赵秋说的一样,在那儿当小导游。
  得了,大家都有活干。
  还真是一家老小齐上阵。
  想着,姜宁走出大堂,从一旁的□□,往花园那边走。
  大堂几乎已经坐满,不少客人知道酒楼还有花园可以观赏、游玩,便想着在这里边玩边等,打发时间。
  姜宁沿着□□走到花园里,一抬眼,对上卫长昀看来的视线,微微一怔,便走上前去。
  卫长昀刚要提醒他小心,就见姜宁抬手,伴随一声“低头”,先低下头来。
  “怎么了?”
  “发上有花瓣。”姜宁拿下花瓣,“六月下旬了,难得这花开得好。”
  指尖一捻,花瓣从指间落下。
  姜宁退开一步,“今日生意,倒是应了这景。”
  卫长昀接过他的话,“开门红。”
  第214章
  揽月楼才开业,不到半个时辰,大堂人满为患,二楼雅座只有三个空位,连雅间都提前预订了两间。
  姜宁在柜台后面,帮着赵秋一块理台账,又要不时处理后厨和大堂的事,跟谢蕴那边核对采购的清单,等真正能卸下来时,坐在椅子里,连话都懒得说。
  身体很累,但大脑很兴奋。
  被那种正在做想做的事情的愉悦挤走了疲惫。
  要不是过了饭点,再来一轮刚才那样的客满,他估计越干越起劲。
  “去后厨讨来的茶,放了红枣和姜片。”
  卫长昀从一边走来,把茶杯递到他手里,“拿开水泡了会,这会儿水温应该正好。”
  姜宁接过来,听卫长昀对一些用词的习惯和自己越来越像,不禁笑了笑。
  “当完苦力了?”
  卫长昀在他旁边坐下,“还行,不怎么累。”
  姜宁啜着茶,眼睛瞟了瞟他,“你体力可真好。”
  语气里满是羡慕,而且不是一次这么觉得了。
  卫长昀不禁一笑,“我要怎么接你的话?”
  “我这么说,就是不要你接话。”姜宁语气酸溜溜的,“还以为你备考这么长时间,体力早不如从前了。”
  卫长昀挑眉,“你觉得?”
  姜宁哎了声,假装不知他的意思。
  不就是前几天,他在木榻那儿靠着睡了,结果被抱到床上去的事。
  “从木榻到床边,才几步路。”姜宁嘀咕完,抬起头,“对了,沈大哥和聂大哥他们多久来?”
  “不还有你那两位同僚,状元和榜眼。”
  姜宁问完,又有一点纠结。
  把杯子放在一边,压着声音,“邀了温大人来,不会跟李平峥打起来吧?”
  之前不是说,李平峥不喜欢温安臣吗?
  可开业这种日子,自然是要邀请亲朋好友来的。
  他们和顾苗、赵秋、王子书在京城都没什么亲戚,互为朋友圈子。
  谢蕴那儿还有一些认识的叔伯、长辈,今天都请来了,晚上特地给留了一桌。
  其他的,便只有卫长昀、沈明尧的同僚,加上聂丛文和温安臣。
  “不会。”卫长昀说得笃定。
  姜宁疑惑,“你确定吗?李平峥的脾气,是不怎么好,还有一点少爷的骄纵。”
  但也能理解,毕竟是侍郎之子,好歹是三品大员了。
  “他自己说了,等开业时,请温兄来酒楼里吃饭。”卫长昀解释道:“就上回的事。”
  他一说,姜宁想起来了,“你是说他替李平峥送东西去内阁的事啊。”
  可是这样一来,他们揽月楼是不是有一点过于显眼了。
  状元、榜眼和探花来很正常,聂丛文和沈明尧来也没什么不对。
  可温安臣这个时候来,没说不能来,要撇清关系,但会不会影响他的打算。
  自从上次他俩聊过之后,姜宁和卫长昀一致觉得温安臣太胆大了。
  完全是在走独木桥,一旦有差错,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金陵城说大也大,都住在城里一辈子可能见不到一次,碰不到一回面。”
  卫长昀知道他的担心,“但也很小,街上不知道哪个小贩,就有可能是眼线,别说知道所有的事,可七七八八也是了解的。”
  就他们和聂丛文、温安臣认识的事,不说其他人,在三位皇子那里,绝对不是什么秘密。
  或许还要加上内阁、翰林院。
  “说的也有道理,毕竟我们都能想到的,他身在其中不可能想不到。”
  姜宁摇摇头,“突然觉得生意也不是那么难做了。”
  比起动这些脑子,他还是觉得数钱比较快乐。
  尤其是看到钱一点点变多,夜里做梦都会笑醒好吗?
  “差点没跟你说。”卫长昀正要起身,去给姜宁拿解暑的西瓜,正在后厨冰着,想到什么,“他们酉时前会到。”
  科举泄题移交大理寺、刑部查办,他们一下都闲了下来。
  若是衙门里无事,或者之前连着熬了许久未休沐,便可以自行安排时间,把休沐补了。
  “酉时前?那也没多久了。”
  姜宁往柜台边看去,“都申时了。”
  左右不过还剩一个时辰,歇一会儿就到。
  可今天才开业,中午生意就那么好,晚上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来,他们几个也走不开啊。
  “那一会儿,你和沈大哥招待他们吧,我们还得忙晚高峰呢。”
  “晚高峰?”
  “就是……晚上吃饭的高峰期。”
  卫长昀略一思索,内心毫无波动地接受了新词汇。
  去给姜宁拿西瓜的路上,他想,跟姜宁在一起的一辈子,这样的词,多半是学不完的。
  他才走,姜宁哈欠打了一半,其他人纷纷扎堆到柜台休息。
  谢蕴:“……原来搞采买真的很累,我感觉今天光是核对单子,就差点崩溃了。下午还有一批来,我能不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