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二位今日来,是本宫怠慢了,不妨在此处吃过晚饭再回家。”赵珏起身,身边侍卫便寸步不离跟上。
  “本宫尚有要事在身,便不作陪了。”
  姜宁和卫长昀再度低下头,向赵珏行礼,微弯着腰把人送出去。
  等人一走,雅院便安静下来。
  姜宁直腰抬头,往外看去,已经不见赵珏一行人的身影,只有院子外太白楼的小厮还在。
  “你说,他大费周章地把我们叫过来,还这么隐蔽,可能会暴露,就为了说这么几句话?”
  姜宁一头雾水,忍不住问:“是在试探你吗?”
  卫长昀听到外面有人进来的脚步声,大概是送饭菜过来的。
  拉着姜宁走到一边坐下,“嗯。”
  那几句话全是试探,不是为了试探他是否可以招揽,而是试探他会不会被别人招揽。
  “所以他其实不一定要让你为他所用,只是不想你站在他的对立面。”
  姜宁恍然大悟,细想下来,也明白了,“他这样倒是聪明,先和你见了一面,往后也不用你,可对方也不敢用你了啊。”
  私下见面,谁知道谈了些什么。
  一面之词又不可尽信,要在麾下办事,可要信得过的人。
  卫长昀瞥了眼院子外,“他原本也未打算拉拢我,我一介乡野布衣出身,虽可为了往上爬费尽心思,可一家老小的性命皆系在我身上,我犯不着那么多。”
  “再有可用之处,或是才华,也不如做个庸碌之辈。”
  姜宁啧了声,只觉得朝堂之事,一般人还真不如不去搅混水,做个庸碌之辈,能守住眼下都已不错。
  -
  从太白楼回到住处,已是亥时一刻。
  姜宁又困又累,回到家里,眼睛几乎都要闭上,全靠卫长昀扶着,才勉强洗漱完,钻进被子里。
  卫长昀进房间时,姜宁还睁着眼睛在等他。
  “怎么不先睡?”卫长昀掀开薄被,往姜宁身上拉了拉,“虽是初夏,夜里却还有凉意,尤其是在水边。”
  姜宁往他怀里靠去,比以往还要粘人许多。
  不知道是不是有了身子的缘故,总之夜里挨着才觉得踏实。
  “我是在想,明日要是传旨的人来,我要跟你一块起吗?”姜宁闭着眼说话,“天才亮就放榜,要是进士及第,那——”
  不知道大清早多少人来。
  姜宁一想就头疼,觉得不如关门睡觉来得好。
  “明日阿阮会早些过来,估计谢蕴也会一起。”卫长昀轻轻给他揉着腰,“传胪是有些早了。”
  姜宁掀起眼看了看他,觉得自己近来都变得瞻前顾后起来。
  卫长昀发现他心思,“怎么了?”
  “长昀。”姜宁瞥一眼外面漆黑的天色,想起了往后的日子,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一般,“不管你日后在朝中如何,我都会跟你站在一边。”
  经历今日这么一遭,姜宁算是想开了。
  事事都要算计到万无一失,大罗神仙都有出差错的时候,养出好些个天庭反骨仔。
  他们是人,要这么行事一是必定行不通,二是太累。
  反倒不如随心所致,先按着心意来,好歹最初是符合自己所想的。
  卫长昀微怔,而后反应过来,“我明白的。”
  “不论什么事,不要瞒着我就好。”姜宁望着他,认真说道。
  “好。”卫长昀答应。
  姜宁呼出一口气,闭上眼,“睡觉。”
  管他什么朝堂风云诡谲,大不了被削去官职,回家种地。
  老房还在那儿,地也在,总归是饿不死。
  第187章
  四月十五,天色尚未全白。
  一列礼部侍官,手持锣鼓、漆盘,从街口拐入巷子,锣鼓喧天,惊得四周邻里纷纷来看。
  卫长昀醒得早,先把阿阮和谢蕴迎进家,才给他们添了热水,便听到了动静。
  正喝水的俩人一愣,齐齐抬头看着卫长昀。
  卫长昀难得愣了好一会儿,只听声音越来越近,不自觉握紧了手,提着茶壶迟迟不放下。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谢蕴,猛地把杯子放下,“傻站着做什么,阿阮你快去开门,我去叫宁哥儿起来,这事可不能错过,没第二回。”
  回过神的阿如飞快去门口,把门打开,还顺道把边上的东西顺了顺。
  什么箩筐、凳子,还有晾晒的豆子、菜干。
  门打开后,外面的声音更为明显。
  姜宁被谢蕴薅起来时,迷迷瞪瞪的,甚至走出房间都还未彻底清醒过来。
  习惯地用手背揉揉眼睛,“发生什么事了?”
  卫长昀闻声看去,走到他面前,替他理了一下头发,“应当是礼部传胪的人来了。”
  姜宁打了个哈欠,“礼部传胪,为——”
  才说了几个字,眼神倏然睁大,“殿试成绩出来了?”
  他说着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这都不是微微亮了,是刚从乌漆嘛黑到泛灰白。
  “嗯。”卫长昀才应了一声,便被门外的声音压了过去。
  “卫郎君可是住这里,哎,中了、中了!”
  “进士及第,一甲有名!”
  “恭喜恭喜!”
  传胪还未到,门外已经挤了一群人,全是闻讯赶来的。
  姜宁看了一眼卫长昀,而后握住他的手,笑着道:“恭喜啊,卫郎君。”
  卫长昀心中一松,失笑,“同喜。”
  这般对话,在他们之间出现过无数次,却好似不腻。
  毕竟能说出恭喜、同喜,对他们而言,一定是极好的事。
  “黔州士子,卫长昀,御前钦点,元安十九年一甲三名,特赐雀翎一支、红袍一身。”
  一甲第三名,便是探花。
  姜宁和卫长昀默契地看向对方,心道探花也好,能得一甲,便是好的了。
  传胪的侍官敲响锣声,为首的人捧着漆盘走进院子,上面还有一本批册,是当今天子御批。
  卫长昀上前一步,向侍官行礼,方才伸手接过。
  “有劳大人。”
  “小卫大人,这就收拾一番,随我们入宫吧,这可是大喜的事,今日打马游街、琼林佳宴,可是一等一的风光事。”
  “请您稍等片刻,我这就换上衣服。”
  卫长昀拿着漆盘回房间换衣服,姜宁留在院中,朝侍官颔首示意,而后想到什么,也回了房。
  谢蕴看他俩进去,示意阿阮给侍官倒茶。
  姜宁进门时,卫长昀正好在解衣服,他径直走到柜子旁,拉出匣子,把备好的喜钱拿出来。
  “还好早有准备,还备了不少,喜钱虽不多,沾沾喜气也好。”
  卫长昀嗯了声,飞快道:“今日我怕是赶不回来,要是回来得晚,便差人跟你说一声,你别等到太晚。”
  姜宁拿着喜钱往外走,“知道了,你那琼林宴,可不是什么轻松场合,你当小心才是。”
  两个人对视一眼,心里了然。
  姜宁走到院子里,向侍官发了喜钱,客客气气地说了几句话,不恭维、不奉承更不讨好,倒是让几位侍官刮目相看。
  向他道喜时,神色都更真挚了几分。
  不多时,卫长昀换了一身衣服出来,难得地戴上幞头,真是春风得意之时。
  少年得志、金榜题名,哪能不得意。
  姜宁眼里露出惊讶,对上卫长昀看来的眼神,难得地飞快移开,而后微微发热。
  难怪那些戏文、话本里,探花郎一身桃花债,要都是这模样的少年意气,确是满街红袖招。
  “小卫大人,请。”
  “大人请。”
  锣声又是一响,侍官又列队而出,卫长昀临走前,不忘到姜宁面前和他说了几句话。
  叮嘱来去,无非是让他别等自己太晚、照顾好自己。
  一旁谢蕴和阿阮对视一眼,替他们高兴,又觉卫长昀这样太小心翼翼。
  不过话说回来,成了亲的男人,还真得这样。
  连家都不顾,那成什么家。
  “你快些去吧,别耽误时辰。”姜宁眼神乱瞟,低咳一声清嗓子,“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好端端地能摔着磕着。”
  “那我去了。”卫长昀看一眼刚好走到门口的侍官,“我尽量早些回来。”
  姜宁耳根还发烫,一对上他眼睛,便觉得这人戴了幞头,原本就俊逸的眉目,这会儿更招人。
  “知道啦!你快去!”
  卫长昀微微抬眉,终于发现了姜宁的不对劲。
  故意道:“那今日回来时,我还穿这一身。”
  姜宁:“……”
  好烦人啊。
  从前的卫长昀是这样吗?
  目送卫长昀离开,姜宁瞥着院子外面的人,呼了口气,“阿阮,把喜糖和喜钱发给大家,讨个好彩头。”
  阿阮点点头,“姜公子放心,早理好了。”
  阿阮端着盘子去发喜糖和喜钱,谢蕴陪着姜宁进了屋里,等他坐下后,便忍不住打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