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赵秋和顾苗遗憾落选,只好在一旁看。
每个人八张牌,庄家九张,剩下的牌没有大小王,没接完一轮,牌最大的第一个去补牌。
最后没牌补了,就开始互相抽上家的牌,谁手里的牌最先打完谁就是赢家。
“啊!为什么我手里还有这么多牌啊!”
“沈明尧,你快出这个这个,我都看到了!”
“姜哥儿,你要打完了?”
“卫长昀,你是不是看到我牌了!坐远一点,别挨着我,牌都被抽走了!”
换到第二轮选人,赵秋、顾苗和沈明尧、卫长昀一起打。
姜宁刚挪开一点的距离,迅速靠了过来,看着卫长昀手里的牌,尽量不说话。
“苗哥儿,你也太会打了。”
“沈明尧你读书比我好,打牌可不如我机灵,我要抽你这张牌。”
“抽哪张?”
“随便吧,反正看运气。”
……
打了好几轮,顾苗上手极快,脑子还转得快,当了好几次的赢家。
姜宁收拾牌的时候,望着和沈明尧一起回屋的顾苗,又看向卫长昀。
“苗哥儿可真厉害,我突然觉得之前易安楼能维持盈利,也不全是秦掌柜的本事了。”
卫长昀笑了笑,“不一定和秦掌柜一样老练,但一定有敏锐的眼光,否则也不会选了酸汤鱼。”
当日在易安楼,换作旁人,不一定会信姜宁的话。
土豆片虽新鲜,却也不是稀罕的东西。
麻辣椒面再好吃,可谁家桌上都不会把辣椒面当主菜。
顾苗能因为在集市上买了土豆片,再碰到时就信了姜宁的话,觉得酸汤鱼可以合作,直接拍板。
光是这独一份的眼光,也是过人的天赋了。
姜宁把牌收回盒子里,“这么说倒也是,苗哥儿确实是个不一般的人。”
说着扫了一圈院子,看到玉米杆后走过去,“黑灯瞎火的,你抱小小,害得带修远,拿这个照亮。”
卫长昀嗯了声,示意卫小小和杨修远过来。
时辰不早了,加上入夜后偏凉,卫小小早就有些困了。
这会儿一听能去睡觉,立即伸手要卫长昀抱。等被抱起来后,便趴在肩上闭着眼,一副马上就能睡着的模样。
杨修远年纪大些,看姜宁点了玉米杆过来,上前道:“二嫂嫂,这个给我吧,我拿着。”
姜宁看了眼卫长昀,见他点头,才把玉米杆递过去,“当心点,夜里有风,别燎到自己。”
“知道的,平时走夜路都用这个。”杨修远拿好点着的玉米杆,又把其他两根接过来。
“那我们走了,赵秋哥、二嫂嫂你们早点休息。”
赵秋把其他东西收好,见他们要走,便过来送他们。
姜宁和他一块把人送到院子外,看了眼去村里的路,哪怕有月亮,却也有些暗。
“你路上慢点,顾着点修远。”姜宁忍不住叮嘱,“明天吃过午饭再回镇上。”
卫长昀知道他担心,应了声,“外面冷,你们回屋吧。”
“知道。”姜宁心里还惦记着顾苗,怕他夜里觉得凉,想着一会儿看看能不能再添一床被子或者毯子。
两人目送卫长昀他们离开,走了有一段路,这才回了房间。
-
第二天,姜宁他们吃过午饭,等车夫过来,便准备回镇上。
小孩舍不得,大人其实也有些舍不得。
虽说离得不远,可一来一回得两个时辰,平时各有各的事情,总归是不如从前都在一个地方见面来得容易。
回到镇上,马车在镇口停下。
姜宁和卫长昀扶着其他人下来,看了眼掀起帘子的顾苗,笑着解释,“这里回去又不远,东西也不多,我们自己回去就行,你还是快些回家吧。”
顾苗撇嘴,“那不远我们送你也要不了多久,做什么非得自己走。”
姜宁哄他,“我想运动一下。”
顾苗:“……”
“真是懒得搭理你,那我们可真就走了。”
“去吧去吧。”姜宁笑眯眯地跟他挥手,见沈明尧和顾今南父子脸上如出一辙的表情,转头就对卫长昀眨了眨眼。
卫长昀无奈摇头,拿好东西,“回家吧。”
“回家!”姜宁拎好东西跟上,“对了,买驴的事我觉得还是不能耽误,过两日我们就去看看,要是价格合适,就买回来,反正也有地方给它。”
家里那个马棚,可是空了不少日子。
平时堆放一些杂物,等买驴了,收拾一下立马就能给毛驴住。
“哇!宁哥哥,我们要买驴啊!”
“二哥,驴晚上会叫吗?就像是公鸡早上会打鸣,一直咯咯咯地叫。”
卫长昀一愣,毛驴晚上叫不叫这件事,他是真不知道。
姜宁见卫长昀愣住,立即转头看向朱红,“阿娘,毛驴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叫吗?”
朱红语塞,姜大志生前什么都舍不得买,只舍得给自己花钱,家里也没有毛驴,平时耕地连牛都要去借。
这叫不叫的,她也不知道。
一家人闲聊着,一路聊到家里,也没有得出一个结论。
姜宁在生意上绝对不是一个急性子,平时也尚算是好脾气,可是一碰到这种抓心挠肝的事,就容易上头。
在家里把东西都整理好,歇了一会儿,下午就拉着卫长昀去看毛驴了。
寻到市场的时候,姜宁和卫长昀先自己选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只好问老板。
老板倒是个实在人,问了他们用途后,便给他们选了一头。
“这个,年纪正好,四条腿也健壮,你看看这蹄子,再看看这腿,耐力绝对好。”
“那就它吧。”
姜宁买驴倒不只是为了出门方便,而是家里有驴之后,推磨的事儿就能轻松许多。
不能总让他和卫长昀当驴啊。
卫长昀问了老板价钱,拿出银子付钱。
姜宁牵着毛驴绳子,忽地问:“老板,你家这毛驴,夜里会醒,然后一直叫唤吗?”
老板一听,愣住,“还从没有人问过。”
他解释道:“毛驴只有发情的时候才叫唤,就是四月到七月,其他时候不受惊吓、不饿着,一般不瞎叫唤。”
闻言姜宁微微睁大眼,心道还好如今是九月份,早过了月份。
至少在明天春天前,夜里不会莫名其妙地听到驴叫了。
第159章
养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得喂养、得打扫,还要注意驴生病后,记得去请兽医来看。
全镇就那么三五位会给动物看病的,年纪都大了,上门去请的时候,记得客气点。
姜宁和卫长昀并非一时兴起要买,自是问得多,事事不落下,等全都问清楚了,又抱了一包草料,这才牵着驴回家。
乡试放榜才过去不久,他们走在街上,但凡认识的,都会说声恭喜。
要不认识的,看牵了头驴,也会多瞧两眼。
姜宁越走越觉得脸上热,少有地生出几分不好意思来。
太惹人注目了,像是故意到街上炫耀似的。
“下回还是天黑了再来吧,这怪招摇的。”姜宁牵着驴,走得飞快,“咱们是不是还得去一趟木匠那里,看看能做什么车。”
买驴就是为了方便,总不能光是拉磨就好。
卫长昀抱着草料,“简单一些的便是三叔家那种,要是像马车那样的,倒也能做,只是没那么大。”
姜宁不解道:“是因为驮不动?”
他家里不养马也不养驴,顶多在村子里见过牛,其他的都是机械化工具了。
摩托和三轮还挺多的。
“不是,驴子比马的耐力好,但走得慢、身形小,加上四肢短,所以一般不用来拉厢车。”
卫长昀解释道:“厢车大多宽而高,马拉尚可,换成驴厢车不稳当,不过车厢做小一点,倒是无妨。”
姜宁一听,倒是明白了。
板车不是不好,是冬天有点太冷了。
说话间,两人牵着驴到了家门口。
姜宁示意卫长昀先进去,“你看院子里的东西要不要收一收,这驴初来乍到的,万一踢翻东西怎么办。”
卫长昀被姜宁的话逗笑,摇摇头先进了院子。
家里就五个人,每个都是爱干净、爱收拾的人,院子里倒是并无什么杂物。
不过卫长昀进院子后,立即觉得姜宁让他先进来是有先见之明的。
“驴在外面,先把板栗和毛栗抱走,免得一会儿进来吓到。”卫长昀提醒卫小小和卫小宝,“等驴牵到棚子里了,你们再去看。”
卫小小抱起板栗,连忙问:“二哥,我们家真的要养驴吗?会不会有味道啊。”
卫小宝牵着毛栗走到一边,“不会的啊,以前子修家不也有,只要打扫得勤快,不会臭的了。”
听两个小孩说话,卫长昀把草料抱到木棚下,看了眼之前放的木槽,心想还好都有。
每个人八张牌,庄家九张,剩下的牌没有大小王,没接完一轮,牌最大的第一个去补牌。
最后没牌补了,就开始互相抽上家的牌,谁手里的牌最先打完谁就是赢家。
“啊!为什么我手里还有这么多牌啊!”
“沈明尧,你快出这个这个,我都看到了!”
“姜哥儿,你要打完了?”
“卫长昀,你是不是看到我牌了!坐远一点,别挨着我,牌都被抽走了!”
换到第二轮选人,赵秋、顾苗和沈明尧、卫长昀一起打。
姜宁刚挪开一点的距离,迅速靠了过来,看着卫长昀手里的牌,尽量不说话。
“苗哥儿,你也太会打了。”
“沈明尧你读书比我好,打牌可不如我机灵,我要抽你这张牌。”
“抽哪张?”
“随便吧,反正看运气。”
……
打了好几轮,顾苗上手极快,脑子还转得快,当了好几次的赢家。
姜宁收拾牌的时候,望着和沈明尧一起回屋的顾苗,又看向卫长昀。
“苗哥儿可真厉害,我突然觉得之前易安楼能维持盈利,也不全是秦掌柜的本事了。”
卫长昀笑了笑,“不一定和秦掌柜一样老练,但一定有敏锐的眼光,否则也不会选了酸汤鱼。”
当日在易安楼,换作旁人,不一定会信姜宁的话。
土豆片虽新鲜,却也不是稀罕的东西。
麻辣椒面再好吃,可谁家桌上都不会把辣椒面当主菜。
顾苗能因为在集市上买了土豆片,再碰到时就信了姜宁的话,觉得酸汤鱼可以合作,直接拍板。
光是这独一份的眼光,也是过人的天赋了。
姜宁把牌收回盒子里,“这么说倒也是,苗哥儿确实是个不一般的人。”
说着扫了一圈院子,看到玉米杆后走过去,“黑灯瞎火的,你抱小小,害得带修远,拿这个照亮。”
卫长昀嗯了声,示意卫小小和杨修远过来。
时辰不早了,加上入夜后偏凉,卫小小早就有些困了。
这会儿一听能去睡觉,立即伸手要卫长昀抱。等被抱起来后,便趴在肩上闭着眼,一副马上就能睡着的模样。
杨修远年纪大些,看姜宁点了玉米杆过来,上前道:“二嫂嫂,这个给我吧,我拿着。”
姜宁看了眼卫长昀,见他点头,才把玉米杆递过去,“当心点,夜里有风,别燎到自己。”
“知道的,平时走夜路都用这个。”杨修远拿好点着的玉米杆,又把其他两根接过来。
“那我们走了,赵秋哥、二嫂嫂你们早点休息。”
赵秋把其他东西收好,见他们要走,便过来送他们。
姜宁和他一块把人送到院子外,看了眼去村里的路,哪怕有月亮,却也有些暗。
“你路上慢点,顾着点修远。”姜宁忍不住叮嘱,“明天吃过午饭再回镇上。”
卫长昀知道他担心,应了声,“外面冷,你们回屋吧。”
“知道。”姜宁心里还惦记着顾苗,怕他夜里觉得凉,想着一会儿看看能不能再添一床被子或者毯子。
两人目送卫长昀他们离开,走了有一段路,这才回了房间。
-
第二天,姜宁他们吃过午饭,等车夫过来,便准备回镇上。
小孩舍不得,大人其实也有些舍不得。
虽说离得不远,可一来一回得两个时辰,平时各有各的事情,总归是不如从前都在一个地方见面来得容易。
回到镇上,马车在镇口停下。
姜宁和卫长昀扶着其他人下来,看了眼掀起帘子的顾苗,笑着解释,“这里回去又不远,东西也不多,我们自己回去就行,你还是快些回家吧。”
顾苗撇嘴,“那不远我们送你也要不了多久,做什么非得自己走。”
姜宁哄他,“我想运动一下。”
顾苗:“……”
“真是懒得搭理你,那我们可真就走了。”
“去吧去吧。”姜宁笑眯眯地跟他挥手,见沈明尧和顾今南父子脸上如出一辙的表情,转头就对卫长昀眨了眨眼。
卫长昀无奈摇头,拿好东西,“回家吧。”
“回家!”姜宁拎好东西跟上,“对了,买驴的事我觉得还是不能耽误,过两日我们就去看看,要是价格合适,就买回来,反正也有地方给它。”
家里那个马棚,可是空了不少日子。
平时堆放一些杂物,等买驴了,收拾一下立马就能给毛驴住。
“哇!宁哥哥,我们要买驴啊!”
“二哥,驴晚上会叫吗?就像是公鸡早上会打鸣,一直咯咯咯地叫。”
卫长昀一愣,毛驴晚上叫不叫这件事,他是真不知道。
姜宁见卫长昀愣住,立即转头看向朱红,“阿娘,毛驴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叫吗?”
朱红语塞,姜大志生前什么都舍不得买,只舍得给自己花钱,家里也没有毛驴,平时耕地连牛都要去借。
这叫不叫的,她也不知道。
一家人闲聊着,一路聊到家里,也没有得出一个结论。
姜宁在生意上绝对不是一个急性子,平时也尚算是好脾气,可是一碰到这种抓心挠肝的事,就容易上头。
在家里把东西都整理好,歇了一会儿,下午就拉着卫长昀去看毛驴了。
寻到市场的时候,姜宁和卫长昀先自己选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只好问老板。
老板倒是个实在人,问了他们用途后,便给他们选了一头。
“这个,年纪正好,四条腿也健壮,你看看这蹄子,再看看这腿,耐力绝对好。”
“那就它吧。”
姜宁买驴倒不只是为了出门方便,而是家里有驴之后,推磨的事儿就能轻松许多。
不能总让他和卫长昀当驴啊。
卫长昀问了老板价钱,拿出银子付钱。
姜宁牵着毛驴绳子,忽地问:“老板,你家这毛驴,夜里会醒,然后一直叫唤吗?”
老板一听,愣住,“还从没有人问过。”
他解释道:“毛驴只有发情的时候才叫唤,就是四月到七月,其他时候不受惊吓、不饿着,一般不瞎叫唤。”
闻言姜宁微微睁大眼,心道还好如今是九月份,早过了月份。
至少在明天春天前,夜里不会莫名其妙地听到驴叫了。
第159章
养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得喂养、得打扫,还要注意驴生病后,记得去请兽医来看。
全镇就那么三五位会给动物看病的,年纪都大了,上门去请的时候,记得客气点。
姜宁和卫长昀并非一时兴起要买,自是问得多,事事不落下,等全都问清楚了,又抱了一包草料,这才牵着驴回家。
乡试放榜才过去不久,他们走在街上,但凡认识的,都会说声恭喜。
要不认识的,看牵了头驴,也会多瞧两眼。
姜宁越走越觉得脸上热,少有地生出几分不好意思来。
太惹人注目了,像是故意到街上炫耀似的。
“下回还是天黑了再来吧,这怪招摇的。”姜宁牵着驴,走得飞快,“咱们是不是还得去一趟木匠那里,看看能做什么车。”
买驴就是为了方便,总不能光是拉磨就好。
卫长昀抱着草料,“简单一些的便是三叔家那种,要是像马车那样的,倒也能做,只是没那么大。”
姜宁不解道:“是因为驮不动?”
他家里不养马也不养驴,顶多在村子里见过牛,其他的都是机械化工具了。
摩托和三轮还挺多的。
“不是,驴子比马的耐力好,但走得慢、身形小,加上四肢短,所以一般不用来拉厢车。”
卫长昀解释道:“厢车大多宽而高,马拉尚可,换成驴厢车不稳当,不过车厢做小一点,倒是无妨。”
姜宁一听,倒是明白了。
板车不是不好,是冬天有点太冷了。
说话间,两人牵着驴到了家门口。
姜宁示意卫长昀先进去,“你看院子里的东西要不要收一收,这驴初来乍到的,万一踢翻东西怎么办。”
卫长昀被姜宁的话逗笑,摇摇头先进了院子。
家里就五个人,每个都是爱干净、爱收拾的人,院子里倒是并无什么杂物。
不过卫长昀进院子后,立即觉得姜宁让他先进来是有先见之明的。
“驴在外面,先把板栗和毛栗抱走,免得一会儿进来吓到。”卫长昀提醒卫小小和卫小宝,“等驴牵到棚子里了,你们再去看。”
卫小小抱起板栗,连忙问:“二哥,我们家真的要养驴吗?会不会有味道啊。”
卫小宝牵着毛栗走到一边,“不会的啊,以前子修家不也有,只要打扫得勤快,不会臭的了。”
听两个小孩说话,卫长昀把草料抱到木棚下,看了眼之前放的木槽,心想还好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