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我什么都不知道。”赵秋摇摇头。
  姜宁瞪大眼,发现顾苗也一脸吃瓜的表情,顿时无力。
  “……我要是说我有了,你们不也得吓一大跳。”
  玩笑归玩笑,开完了就过去。
  三个人又聊起了别的事情,大多是姜宁在说,其他两人在听,好奇他这一趟去州府,又碰到什么好玩的事了。
  等沈明尧来叫他们吃饭时,姜宁口干舌燥,猛灌了一大杯水。
  厨房做了好些菜,一半是顾苗能吃的,另外一半是照着宴客来的。
  从花厅走到另一边的屋内,房间大一些,却设了两道屏风,中间一个圆桌。
  “姜哥儿,长昀怎么没来?”沈明尧忽地问:“是去私塾,还是有旁的事?”
  姜宁道:“今早有些发热,正在家里躺着。”
  “不过没什么大事,估计就是忙了一阵,加上在贡院里待那么些天,折腾得不轻,才病倒了。”
  顾苗和沈明尧一听,松了口气。
  不是什么严重的病就行,这人还是得健康,再顶天的祸事,只要身强体健,总能有口饭吃。
  -
  申时左右,姜宁和赵秋从顾家离开,直接回了家里。
  正巧王子书来了。
  卫长昀还病着,家里也有一堆事要忙,时辰也不早,姜宁没打算多留两人,把要带走的东西点了点,让他们俩带回去。
  倒不是赶人,一是怕病气过给了他们,二是赵秋和王子书情投意合,这一阵赵秋在食肆帮忙,不得好好说说话。
  送走两人,姜宁看朱红去休息,小小和小宝也都困得在睡觉,院子里安安静静的。
  他理了理院子里的东西,又把院门锁好,给毛栗放了点吃的,再给板栗的碗里扔两块鱼干,这才洗干净手,回了房。
  进门后,姜宁往床边看去,见卫长昀闭着眼,轻手轻脚靠近,正要给他拉好被子,就见闭着的眼睛睁开了。
  姜宁笑着瞥他,把被子往上拉了拉,又伸手去探他额头的温度。
  还好,摸着已经不那么热了。
  “什么时候醒的?”
  卫长昀开口,声音嘶哑,“你在院子里,学板栗叫的时候。”
  姜宁拿眼剜他,干脆在床边坐下,“汪?”
  这一声“汪”猝不及防,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好一会儿。
  卫长昀表情愣住,而后笑起来,咳嗽了几声。
  姜宁一边给他倒水,一边瞪他,“笑吧笑吧,小狗可比你可爱多了,尤其是小奶狗。”
  “……比可爱的话,我愿意认输。”卫长昀自己撑起来靠在床头,接过杯子。
  “但若是你跟毛栗比的话,那就有待商榷。”
  姜宁被他气笑,倒也没有真的生气,托着脸颊等他喝完水,才默默开口。
  “懒得理你,”说完,算了算日子,“再有两日便是重阳,是不是得回村里?”
  卫长昀把杯子放桌上,“嗯,得回去插茱萸。”
  “不只是爹娘和大哥,还有祖父祖母他们的,都得去扫一扫墓。”
  姜宁点点头,打了个哈欠,倒也有些困了。
  前一阵的确是太折腾,也不怪卫长昀一下病倒。
  “困了?”
  “有一点。”
  卫长昀没挪位置,只是往床边又靠了点,“你看是要在榻上眯会儿,还是到床上来?”
  姜宁看看床,又看看那边不算宽敞的木榻,直接爬到床上。
  难得两人同床以来各睡各睡的,连被子都是分开盖。
  不过卫长昀才醒,没那么困。给姜宁拉了拉被子,见他面朝着床里边的墙,便拿起床头的一本闲书翻起来。
  姜宁迷迷瞪瞪的,想到了今天在顾苗那儿的事,存了逗卫长昀的心思,故作不经意开口,“今天去苗哥儿那,他和秋哥儿还以为我有了。”
  翻书的声音倏然消失,卫长昀动作顿住,“……”
  姜宁竖着耳朵听,没听到便觉得奇怪,翻了个身,就见卫长昀正盯着自己。
  不自在地吞咽,“……”
  “我说没有!”
  飞快说完,姜宁转回去对着墙,“我要睡了。”
  卫长昀慢慢地回过神,看着被自己扯下来的书页一角,无声失笑。
  第155章
  放榜前难得一段清闲日子,全家都懒懒的,要不是食肆还在营业,能每日都睡到日晒三竿才醒。
  趁着重阳,全家还回了一趟小河村。
  如今回村是大不一样,那些叔婶伯见着他们都笑盈盈的,一口一个二郎亲切得很。
  路过谁家院子,都得叫他们进去坐一坐。
  等傍晚回到家里,两人回到房间,姜宁小声跟卫长昀嘀咕,说可算知道什么叫衣锦还乡。
  卫长昀把空了的书架位置重新归置,听到姜宁坐在那儿嘀咕,不由替他把心里话说出来。
  “你想说他们是见风使舵吧。”
  姜宁抬头看来,挑起眉,“你倒是清楚。”
  他走到卫长昀身后,往前一靠,下巴抵在他肩后,“今日去二爷那里,你们聊了许多,看得出二爷是真为你高兴。”
  “老师年迈,一生都在为了村里的孩子们能有一条出路努力,兴办村学,我能考中秀才,参加乡试,便是一个例子,村里其他人往后自然不会再阻止家里小孩念书。”
  卫长昀收回手,稍微侧身偏头对上姜宁的眼睛,“怎么,有话要说?”
  姜宁摇摇头,只是笑,“我只是突然觉得,有理想的人,好伟大。”
  不是指对这个世界、对人类进程产生了推动作用的宏观伟大,而是作为一个人,能明白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并且不断朝着目标走,弯路、退步都不重要,单单是拥有理想已经很让人敬佩。
  “说了一句好了不得的话。”卫长昀失笑,“今日拿去的那些书,放在家里小小和小宝还用不上,给子修、修远和村子里的孩子们用也算是物尽其用。”
  其中一些,原本也是杨二爷给的,不过是物归原主。
  姜宁嗯了声,站直了道:“秋哥儿家看着也好起来,就是赵叔杨婶老觉得占我们便宜,又塞了不少鸡蛋和菜给我们,连米都一大袋。”
  其实卫长昀和他都觉得,老房子有人住着是好事,反正空着还容易坏。
  一些老宅子,常年无人住,杂草都是其次,少了人气蛇虫鼠蚁啃食房梁、家具,才更容易坏。
  “人之常情,换作是我住在别人家的老房,也会心里不踏实,觉得占了便宜。”卫长昀转过身,看了眼桌面的几张纸,“这是什么?”
  拿起一张,纸有些硬,不是寻常的纸张。
  “扑克牌。”姜宁坐回去,把才做完的几张铺开,“不是还有两个多月过年,我就想年前在家里待着,只下五子棋感觉不够玩,就心说做一个扑克,其实我还想做别的来着。”
  什么大富翁、弹珠棋,反正都是些大人、小孩可以一起玩的。
  卫长昀在他旁边坐下,“要怎么玩?”
  姜宁听他问起,立即给他解释起扑克的玩法,“能玩的可多了,斗地主、升级、接龙,还有跑得快。”
  逢年过节,什么晚会、春晚都是背景音,全家老小一起打扑克、麻将才是主要娱乐方式。
  姜宁记忆里关于过年的印象,除了腌腊肉、放炮仗、打糍粑这些外,就是每到过年,家里亲戚聚一起,大人们打牌讲究肥水不流外人田,最后谁赢谁请吃烧烤。
  “跑得快?”卫长昀好奇地问。
  其他名字多多少少能理解,但跑得快用牌来玩,要怎么玩。
  “就是比谁手里的牌先打完。”姜宁耐心解释,还重新拿了一张纸来辅助说明。
  去厨房打热水给给两个孩子洗漱的朱红,从他们窗外经过,听到房里叽叽咕咕的声音,笑着摇了摇头。
  平日里看着还像大人,私下里分明还玩心未泯。
  朱红拎着桶回到堂屋里,盯着两个孩子洗漱,等小宝都自己回房了,她端着盆往沟渠里倒水时,发现姜宁和卫长昀屋里的灯还亮着,无声叹息。
  玩吧玩吧,好不容易忙里偷闲一段时间。
  -
  前一晚研究扑克玩法,还做出一副扑克牌的姜宁和卫长昀,双双起得晚了些,还都挂了一双黑眼圈。
  小宝出门去跟邻居家的小孩一起玩,小小一个人在院子里逗小狗。
  抬头看到他们俩出来,大大的眼睛布满了疑惑,“二哥,宁哥哥,你们昨天晚上做贼去了?”
  姜宁打着哈欠,伸了伸懒腰,“怎么只有你在家呀?小宝去哪了?”
  “他去隔壁小虎家完了,我不爱去,他们在那里打石头。”小小摸摸面前的小狗脑袋,“还是毛栗乖,我跟它一起玩。”
  姜宁一脸宠溺地看着卫小小,倒是不强求她要跟人一起玩,小孩子个性什么样的都有,又不是人人都活泼好动的。
  “那林婶婶家的秀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