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姜宁愣住,他其实想过,可自己都才是刚起步,所以便不曾多想。
  顾苗知道姜宁聪明,未必没想过,他继续道:“你想想,以长昀的才学和天赋,要是秋闱中了,便是举人,可入仕为官。”
  “明尧我都不敢说来年春闱能中,但你家长昀可不是池中物,镇上那几位先生、读书人,可都指望着他能金榜题名,殿试夺魁。”
  殿试夺魁,那不就是——
  姜宁连忙摆手,“苗哥儿,可不兴捧杀的。”
  “那就不说一甲第一名,就算是二甲前三名,那大多都是留在京中,你在镇上的食肆就这么关了?”
  “你的意思是……?”姜宁想了想,“让秋哥儿接下这个食肆?”
  “不然呢,我想你也不愿意关了吧。”顾苗拍拍手,“秋哥儿可是个踏实本分的人,不会白接你的摊子,定是要给你盘过去,那你给个便宜些的价格,两全其美。”
  姜宁眼睛一亮,心想可行。
  之前他只是想让赵秋来镇上帮忙,给一些工钱,这样既能帮赵秋,家里也多一个人手。
  那时他还未想到那么远,如今顾苗一提醒,倒是可行了。
  就这么办。
  食肆关了多可以,可持续经营才是长久之计。
  第142章
  “不行不行,这怎么行,我完全不会啊!”
  赵秋差点从凳子上跳起来,连忙摆手,“宁哥儿你别拿我逗趣了,去帮你看几天还行,我哪能自己做。”
  姜宁端着杯子,气定神闲地喝茶。
  眼睛往那边说话的卫长昀和王子书看去,等赵秋从震惊里反应过来,才放下杯子看他。
  “我话都还没说完,你先别急嘛。”
  闻言赵秋一副心有戚戚的模样,“你突然那么说,吓我一跳,我当然急啊。”
  “你声音再大点,叔叔婶婶在地里都能听到。”姜宁盯着他,“事情都还没开始做,你怎么就知道不行呢?只要不是缺德事,凡事等尝试过了再下定论也不迟。”
  “不行不行。”
  “行的。”
  姜宁笑起来,“你要是觉得真不行,那我们去州府那几天,你先去试试看,反正我不在,只有阿娘在,大小事你们商量就好,工钱呢,按照每天一百文给你。”
  赵秋欲言又止地微张着嘴,话才说出口,现在反悔也不合适。
  而且姜宁和卫长昀要去州府,食肆那边的确是照看不过来。
  家里嫂嫂正好坐完月子,而且农忙的时候也还没到,该去帮忙的。
  “宁哥儿,做生意的事——”
  赵秋踌躇道:“帮你看半个月的店可以,但你说以后要把店盘给我,我真不行。”
  “那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这回你可得帮帮我,不然我可要抓瞎了。”姜宁恳求道:“阿娘一个人在,我还是不太放心。”
  “那你可以让苗哥儿……”
  “苗哥儿有身孕,我哪好去麻烦他。”
  姜宁打量着赵秋,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知道他只是没做过这件事,所以才会下意识地拒绝。
  人都是这样的,人之常情。
  可是他想让赵秋试试看,踏出这一步后,赵家的日子也许会比之前好很多。
  “宁哥儿,我什么都不会。”赵秋忐忑地看他,把手里的豌豆捏得稀碎。
  “不会可以学,这不还有我吗?”姜宁歪了歪头,“再说你哪有什么都不会,你之前炖的那个鸡汤可好喝了。”
  “那人人都会做鸡汤,我这又没什么特别的。”赵秋低下头,“就算开店,那也不会有人常来的。”
  “人人都会做鸡汤,可不是人人都能想到拿鸡汤去做别的菜。”
  姜宁把豆子放到碗里,“日子还长,往后你就慢慢能自己琢磨出来的。”
  赵秋:“真的?”
  姜宁:“当然是真的,学学就会了。”
  “这事儿还是苗哥儿提醒我的,你让我去找他帮忙,他肯定不愿意,这不是就白提醒我了。”姜宁觑着赵秋脸上的表情,笑了声,“要是长昀真能去京城参加春闱,那也是大半年后的事,我觉得你肯定行。”
  旁人不一定可以,但赵秋是个踏实的人,哪怕不是做生意的料,那也是会过日子的人。
  “苗哥儿怎么也这么想?”
  赵秋诧异问:“我……我自己没这么想过。”
  姜宁抖了抖衣服上的碎屑,“我开食肆前也没想过,所以路都是走出来的,日子也是一点点过的。”
  他说完,看赵秋坐在那儿发怔,知道得给他留一点个人时间去想想,起身往卫长昀那边走。
  卫长昀正在帮着把窗户、屋顶加厚,看姜宁过来,示意他当心,别被泥灰弄到。
  王子书连忙拿起扁担和簸箕,“那我去再去挑一筐泥,还有一些稻草过来。”
  朝姜宁点点头,“你们说话。”
  姜宁转头看一眼王子书,回过来问:“我看上去有那么吓人吗?每回他看到我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
  不就是那次去镇外找人的时候,凶了一点。
  卫长昀从屋顶爬下来,姜宁一看,连忙帮他扶住梯子。
  “你慢一点,别摔了。”姜宁开玩笑道:“你要是摔了,总不能秋闱我去替考吧。”
  卫长昀笑了一声,“那你可能需要重新练字。”
  “又笑话我写的字。”姜宁撇嘴,“我要是替你去考,写的文章可能会被认为是有反心,然后被抓起来。”
  接收的信息完全不一样,对社会、百姓的认识也不同,写出来的东西,多半是不被接受的。
  “是你之前默下来给我的那些?”
  “差不多。”
  “于现在的世道自然是不能存在,不过既然是你那个世界的,又是学生们都要学习的,必定是有过人之处。”
  姜宁望着卫长昀,眼神里流露出欣赏之色,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越是厉害的人,越能接纳不同的事物。
  待到吃过午饭要回去,才终于说通了赵秋,等他们去州府那大半个月,去镇上帮他们忙。
  赵秋一家自是高兴,毕竟姜宁这是为他们考虑。
  赵秋送他们俩去村口,还去了一趟杨二爷和王三叔家里。
  给带了一些东西,又被塞了一背篓的菜。
  “对了,有件事差点忘记跟你们说。”赵秋伸手给姜宁理好背篓里的菜,“王栓他爹死了。”
  姜宁震惊地看他一眼,“前一阵不是说,还能拖拖吗?”
  “拖着也是人受罪,具体怎么回事不知道,我爹说,半夜咽的气,他们一家哭嚎,但我看王栓不难过。”赵秋道:“这人作恶多端,死得太便宜。”
  姜宁颇有同感地点点头,说句大不敬的,姜大志一生过得挺顺遂,老婆孩子个个不要他照顾,还得伺候他,伺候了一辈子,临死才遭了一点罪。
  卫长昀道:“他家欠你们的钱,还了多少?”
  “三分之一都没有。”赵秋无奈,“一问就是没钱,再问就是不让他们家活了,要逼死他们。”
  姜宁理了理肩绳,“迟早要还的,现在这样随他们吧,时不时去问一下就行。”
  “我娘也这么说,不能让他们觉得讨不到就不用给。”赵秋看他们,“对了,你们要去州府,哪天出发?中秋还在家里过吗?”
  “中秋后才走。”姜宁看眼村口,“你回家去吧,我们也走了,再不走回家晚饭都赶不上。”
  赵秋也不继续送,停在原地,“那你们早点回,到时候我去镇上帮朱婶婶。”
  姜宁“嗯”了声,挥挥手,“你也回吧,别送了。”
  说完去拉卫长昀胳膊,“你帮我看下,我脖子好痒,是不是有虫子?”
  “我看看,先别动。”
  卫长昀扶住他胳膊,伸手去拉开他领子看了看,“不是虫子,是叶子撩到了。”
  “吓我一跳,要是虫子,那里能长一个疙瘩。”姜宁倒不是怕虫子,是他对一些虫子过敏。
  一碰就长疙瘩、长疹子,要难受好几天,涂药也没什么用。
  卫长昀拿开叶子,又给他拉好领子,“好了。”
  指腹在皮肤上蹭过,像是安抚,又像单纯地捏捏他。
  姜宁扭头瞥他一眼,干脆握住他的手,“牵着你就老实了。”
  卫长昀但笑不语,只握紧他的手。
  -
  又逢一年八月十五,中秋团圆时节。
  姜记食肆只营业上午,午时一结束,便把摊子收了,回家准备晚饭。
  “长昀,你把烤炉搬出来,还有架子和桌子,我去厨房帮阿娘切东西。”
  姜宁从房间出来,朝卫长昀道:“签子从水里捞出来得擦干。”
  卫长昀从院门外进来,手里端着一盆炭,“还差什么,我去拿。”
  姜宁站在厨房门口,看向小小和小宝,“你安排小小和小宝串签子吧,注意别扎手。”
  小小和小宝原本正跟猫狗一起,眼巴巴看着他们,一听有活干,立即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