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赵秋“哎”了声,连忙告饶。
  前两日还有些冷清的院子,如今坐满了人。
  桌上摆了瓜子花生和喜糖,厨房里热气腾腾地烧着午饭,一群亲朋坐在一起闲聊着。
  好奇的就去新房门口看一眼,直夸布置得好。
  又有在客堂里坐着的,说屋子收拾得好,这宅子进进出出都亮堂。
  小孩们在树下玩,不知道是在挖蚯蚓还是在捡树叶。
  姜宁抬头,一眼看见卫长昀,恰巧卫长昀也看了过来,视线在空中对上,皆是一怔,随后笑了起来。
  二月二十二,恰逢花朝佳节,良辰吉日,宜嫁娶。
  这般景象,可不是个好日子么。
  不过片刻,厨房里一声吆喝,又更热闹了。
  “来来来,大家入座,上菜了!”
  第119章
  燕朝的婚宴吉时,都在黄昏时分。
  婚一字,本也就是有昏的含义在里边,故而行礼的时刻多也在这个时辰。
  姜宁和卫长昀早早就商量好了行礼细节,拜个堂,给父母敬茶。
  再由杨二爷作为主婚人,行礼中,把婚书交给卫长昀,当堂定下誓约,便算作礼成了。
  礼成后就开席,新人敬酒,就该干嘛干嘛,其他的环节都省去。
  热热闹闹一下午,吉时一到,刚才还在院子里的人,全都挤到客堂去。
  “吉时到,新人行礼!”
  姜宁和卫长昀穿得单薄,站在院子里,听见后对视一眼,登时绷不住,嘴角往上翘起。
  姜宁小声问:“就这么走吗?”
  卫长昀把红布递给他,“要牵着走。”
  姜宁听话地牵起一边,迈开步子时才终于感觉到紧张。
  他真的要成亲了?
  虽然不是盲婚哑嫁,还是自己选的人,可姜宁依旧有种说不上的恍然感。
  卫长昀走得步伐坚定,余光扫过姜宁,而后微微转头,“我们一起。”
  姜宁一怔,很快笑起来,点点头,“嗯。”
  走进客堂,朱红和杨二爷坐在椅子上,两边椅子坐了人,坐不下就挤着站在一边。
  看他们进来,原本就不小的笑声更大了。
  王三叔主动揽过了活,站在一边清了清嗓子,道:“新人行礼,一拜天地。”
  姜宁和卫长昀转身,朝着客堂外一拜。
  “二拜高堂,阖家美满。”
  转回来时,对着朱红和杨二爷行了一个大礼。
  朱红满眼欣慰,想起这一年来种种,不由眼眶湿润。
  “新人对拜,喜成连理。”
  姜宁抬起头,转身时对上卫长昀看来的眼神,眼神温柔带着笑意,就只看着他。
  一年前还带着青涩少年感的人,如今青涩褪去,剩下的便是初露的锋芒和稳重。
  姜宁冲他一笑,也不管好友们的起哄声,弯腰低头,行了对拜礼。
  卫长昀躬身时,腰背依旧挺直,面上笑意略有收敛,却极为郑重。
  这一拜后,他们便是真正的夫妻。
  王三叔朗声道:“呈婚书。”
  赵秋上前,从杨二爷手里接过婚书,端着红色的漆盘走到姜宁和卫长昀面前。
  卫长昀拿过婚书,展开后看着姜宁。
  婚书内容自古以来便有许多,他想来想去,最后还是选了一处自己最喜欢的。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卫长昀逐字逐句对着姜宁说,到后面几乎没有看婚书,目光定在姜宁脸上。
  “以婚书为证,得彼此白首。”
  姜宁眼睛微微睁大,听到后面,眉眼笑意渐深,有些耳热,却又无比庆幸。
  幸好遇上的是卫长昀,懂他,更了解他。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是卫长昀,那不管什么样的路,他都不会是一个人走。
  因为,只有卫长昀知道他来自何处。
  “新人敬茶!”
  姜宁接过婚书,偷偷地飞快吸了两口气,跟着跪在蒲团上,接过赵秋端来的茶,敬给朱红和杨二爷。
  “阿娘,请用茶。”
  “老师,请用茶。”
  朱红接过茶,拿出一早准备好的红包,“往后的日子,你们互相扶持,互有照应,好好过,我就放心了。”
  杨二爷也备了红包,递给姜宁,“同心同力,才能过好日子,老师希望你们能白首,也不忘根本。”
  姜宁接过红包,乖乖点头,“姜宁知道。”
  卫长昀给朱红敬茶,便要改口了,“母亲,请用茶。”
  朱红接过来,把红包递给他,“阿娘只有一句话,便是希望你们好生过日子,彼此担待。”
  卫长昀点头,把另一杯茶敬给杨二爷,“多谢老师多年教诲,长昀终生受益。”
  “好孩子,往后的日子,你和姜哥儿好好过便是。”杨二爷拿出红包,递给他,“不论发生什么事,都要记得今日的承诺。”
  王三叔在一旁看着,见敬完茶,便道:“礼成!”
  “恭喜恭喜!”
  “是不是要送入洞房啊?”
  “撒花撒花!”
  “我的花呢?我不是拿了花瓣?”
  “宁哥儿,长昀,恭喜恭喜啊,要早生贵子,今年科考一举高中!”
  “宁哥儿,你不会要哭了吧?”
  ……
  姜宁正要说谁哭了,就被人一把推到卫长昀身上,腰上一紧,人被卫长昀接住。
  一抬眼,四目相对不由笑起来。
  姜宁如今才知道,原来喜欢就是,看见对方就会忍不住想笑,哪怕视线对上什么也没说。
  “谁哭了啊?我都闻到饭香了,开席吃饭!”
  “请各位入座,我们收拾一下就来。”
  顾苗一点儿不见外,撞了一下姜宁的胳膊,“害羞了啊?行了,不捉弄你了,恭喜啊!”
  不等顾苗把话说完,沈明尧从一旁把他拉走,小声道:“一会儿姜哥儿和你翻脸。”
  顾苗声音飘来,“才不会,宁哥儿又不是小气鬼。”
  姜宁:“……”
  他其实也挺记仇的,不过分人。
  “去收拾一下?”卫长昀提醒道:“红布拿在手里不便,这外衫轻薄,得换厚些的穿。”
  初春天寒,哪怕院子里生了一个灶,桌下还放了炭笼取暖,还是有些凉。
  姜宁点头,把红布缠在手臂上,“可不想办一场喜事,回头风寒养半月。”
  说着,便和卫长昀一起回了房。
  进了屋,轻轻把房门掩上,院子里的吵闹声一下弱了许多,瞬间安静下来。
  姜宁随手放下红布,走到衣柜前,打开柜门,“还好你的东西一早都搬了过来,书架和屏风过两日再去看,这几天你先将就着。”
  卫长昀亦步亦趋跟在他后面,“嗯”了声。
  姜宁拿着衣服转身,没想到卫长昀离得这么近,猝不及防撞上,身体惯性往后倒。
  “小心。”卫长昀伸手把人捞回来,对上姜宁瞪圆的眼睛,喉结不自觉咽动。
  姜宁抿抿唇,“……你怎么跟这么近?”
  呼吸无意撩过卫长昀脖颈,贴在他腰后的手倏然收紧,心跳莫名变快。
  “今日成婚,我——”卫长昀声音很轻,眼神却直直地盯着姜宁,“我想与你说一声,我很欢喜。”
  姜宁眉眼弯了弯,空着的那只手贴在他肩上,歪了歪头道:“我是不是该说,同喜。”
  他们之间,说话向来直白。
  喜欢与不喜欢,都透着一股雨后山林的纯朴,想不出其他花样来表述。
  喜欢,便是想和你一直在一起,什么事儿都想一块做。
  姜宁笑着踮起脚,无师自通地靠近卫长昀,刚要贴上唇角,便听得门被人推开的声响。
  “宁哥儿,问你们——啊!你们继续!”
  姜宁:“……”
  这是能继续的吗?!
  姜宁往前靠,额头抵在卫长昀肩上,“完了。”
  卫长昀从暧昧的气氛里抽身,笑着拍了拍他的背,“我挡着的,什么都没看到。”
  姜宁抬起眼,“那我们也什么都没做啊。”
  可看上去,就很容易想歪。
  姜宁皱皱鼻子,“亏了。”
  卫长昀原本想松开他,换好衣服便出去,听到这话,心念一动,在姜宁打算离开时,握住他手腕。
  对上不解的一双眼睛,低头靠近,准确无误地亲在了姜宁唇上。
  微凉的唇面轻轻一贴,又很快分开。
  “这样便算不得亏了。”卫长昀握了握他的手指,而后退开,“换衣服吧。”
  姜宁低着头,耳尖发红,“嗯”了声,难得害羞地不吭声,安静换完衣服。
  -
  婚宴摆在家里,又都是熟人,哪怕是晚到的严肆一家和戚远,都是好相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