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姜宁生怕其他人也谦让起来,立即道:“我们俩分。”
  卫长昀一怔,点头答应。
  “哇,竟然不辣。”
  “专门给你们弄的,鸡翅部分少刷了一点辣椒。”
  “宁哥哥,这个烤鸡好好吃,比吃席桌上的还好吃。”
  鸡肉入味,烤的时候不停翻面,所以肉质嫩而不肥,又无其他味道,一口咬下去,还带一点木香。
  姜宁咬了一口鸡腿,瞬间有点想家了。
  他第一次复刻,没想到味道跟他爸烤的差不多,他家的农家乐,烤鸡可是招牌菜。
  “怎么了?”
  卫长昀发现姜宁的情绪不对,低声问了句,“呛着了?”
  姜宁摇摇头,吸了下鼻子,“没呛着,吃太急了。”
  卫长昀把刚盛好的那碗汤推到他手边,“先喝点汤,别吃太急。”
  姜宁掀起眼看他,“嗯”了声后,压下情绪,心想他一定要把家常菜发扬光大。
  -
  翌日,姜宁起了个大早,先收拾了一下自己要用的食材,装在背篓里,备着去易安楼用。
  等吃过早饭,一家人才出门,接上赵秋一块往镇上去了。
  一路上有说有笑,到了易安楼,等在门口的伙计一见他们来了,立即迎上前,接他们上楼。
  “姜公子,就等你来了,东家他们早就在雅间等着。”
  “苗哥儿他们来这么早?”
  “不早了,这不一听你们要摆席,雅间有人来约了,都给拒了回去。”
  姜宁失笑,心想自己这还得了个便宜,雅间的钱可是白赚了。
  要知道酒楼的雅间,得花钱才能包下来。
  念及此,跟伙计开玩笑道:“那我可承了你们东家的一个情。”
  伙计忙道:“哪有的事,楼里生意好了这么多,酸汤功不可没。”
  真不愧是跑堂伙计,这话说得就好听。
  赵秋上回来过一次,倒不陌生。
  只有朱红、小小和小宝都是第一回来,尤其是两个小家伙,还是第一次来镇上,东看看细看看,虽有些拘谨,却也不吵闹。
  “姜老板和卫公子,还有几位贵客里边请,东家和沈少爷都在里边了。”
  “谢了,你忙去吧。”
  姜宁一挥手,示意卫长昀推门,自个走到了朱红身边,“阿娘。”
  朱红怔然回过神,“怎么了?”
  姜宁道:“别想那么多,就当是在家里一样自在。”
  他的记忆里,朱红自打嫁给姜大志那个混蛋后,一年都不怎么到镇上一次,日日夜夜都给那父子三人起居日常忙活。
  可谁不喜欢来镇上赶集呢?
  哪怕不买东西,也是想来的,多见见人,便是不聊天闲逛着,也比成日闷在家里挨打挨骂强。
  “好。”朱红知道姜宁的意思,点头笑着答应。
  第90章
  “你们怎么偷偷摸摸的,怎么了?”
  “嘘,先下楼。”
  赵秋一头雾水,跟着姜宁和顾苗出了雅间,又往后院去,没明白这么神秘是要做什么。
  进了后院,院里的那个灶台边上放了个篮子,都是些新鲜食材。
  姜宁直奔灶台去,顾苗跟伙计打了招呼也跟着过去。
  赵秋站在旁边,左看右看,走过去问道:“你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会儿能说了吧。”
  “哎呀,秋哥儿你竟然不知道?你和卫长昀不是一个村的吗?”顾苗往楼上看了眼,确定听不见才放开了声音,“说起来,你认识卫长昀更早吧。”
  赵秋一脸疑惑,心说他们根本不熟。
  顶多就是认识的程度,一年到头都说不了几句话。
  姜宁扯了一下顾苗,示意他小点声,又向赵秋解释,“今天是长昀的生辰。”
  “生辰?!”
  赵秋刚说两个字,就被顾苗捂住嘴。
  “小点声,等会儿听见了。”顾苗紧张兮兮道:“宁哥儿可是准备给他一个惊喜。”
  赵秋眨眼,示意自己知道了,让他松手。
  等手一拿开,他连忙问:“他自己的生辰,能瞒得住吗?我就记得我生辰。”
  “他记得才怪。”姜宁挪开一点位置,“我是说庆祝他伤愈,加上大家劫后重生。”
  “那也太好骗了吧。”赵秋一脸错愕,“他一点没怀疑?”
  姜宁十分肯定地点头,“嗯,半点没怀疑,甚至还问我叫了哪些人。”
  “我可是帮了大忙,没听我刚才说吗?我和宁哥儿一拍即合,一起办了。”
  顾苗一脸骄傲,“是吧,宁哥儿。”
  “是,多亏了苗哥儿,不然我的计划也不会这么顺利进行。”姜宁挽着袖子,看了一眼篮子里的菜,竟是大部分都已经洗干净了。
  那备菜就只用切菜就好,省了不少事。
  顾苗跟着挽起袖子,“今天我帮你切菜,怎么样,够朋友吧?”
  “那我也只能切菜,炒菜实在不行。”赵秋道:“不过怎么突然想给你家长昀过生辰了?”
  你家两个字一出口,旁边顾苗就对着姜宁眨眼,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姜宁无奈,却又觉得没什么,反正嚼舌根的人都说得那么难听了,他就是跟卫长昀互有好感、互相喜欢,那有怎么了。
  他跟卫大的婚事,都算不得正儿八经的姻亲。
  “明年这时候,若是大家都顺利,应当是聚不到一起了,就想着给他过个生辰。”
  姜宁算了算日子,明年是十八,按照他那边的说法是成年,本应该好好庆祝。
  可明年考试顺利的话,便是要去京城赶考的,哪里来得及。
  更何况燕朝的算法,二十才弱冠呢。
  提到明年,大家都沉默了下。
  “哎呀,到时候说不定我们一起去京城玩呢?”顾苗性子一向开朗,立即道:“反正我肯定是要陪明尧去的。”
  “宁哥儿你也去吧?”
  去京城?
  一家老小都去,听上去好像不错,就算没高中,就当是游玩了。
  旁边赵秋没说话,心里稍微低落,却又替姜宁高兴。
  姜宁瞥见赵秋的表情,给顾苗递了个眼神,顾苗立即收住话,转而问姜宁下午要做什么菜。
  “烤鸡得准备两只,再做一个粉蒸排骨,一锅酸汤鱼,还有给几个小孩的豆腐肉丸煲。”
  姜宁想了想,“我还准备做一个糟辣鱼,干锅土豆、回锅肉、清炒白菜,再加一个酸菜汤,对了,还有凉拌折耳根、炸花生,我还带了自家做的泡菜。”
  一旁正打算帮忙切菜、剥蒜的赵秋和顾苗眼睛瞪大,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得多少个菜了?
  真就是一桌席面。
  “宁哥儿,要不你开个酒楼吧。”
  姜宁拿着菜刀,利落地切开排骨,“你怎么知道我以后想开一家酒楼。”
  他不止要开酒楼,还要开那种能吃能玩的。
  -
  “你这伤愈还要摆一个席面庆祝,那等你高中时,姜哥儿是不是要摆一天的流水席?”
  王子书看向卫长昀,“不过说来,要是真能高中,一天流水席算什么,我爹和阿爹估计都想摆三天。”
  卫长昀放下茶杯,往一旁凑到一起玩的小孩身上看去,见他们没打闹才收回视线。
  “那么长远的事,尚还没想到。”
  “还长远吗?也就剩下两月过年了。”王子书剥了瓜子,“说来,今年夏天总觉得短,不知道下了暴雨的缘故,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到秋天了。”
  一场暴雨,打乱了所有的计划。
  不说损失的庄稼和作物,就说房屋,到现在都还没完全恢复。
  “受了这么大的灾,朝廷竟然没有减免赋税,连镇上的商户都不好过。”
  沈明尧叹了声,“原以为减一些税,能好过一些。”
  卫长昀垂了垂眼,没接话。
  “谁说不是,那天到村里去收税,好些家里都把前些年攒的拿出来补上了,交完过年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
  王子书一想到这个,就郁闷。
  他家算是养殖,虽有余钱,但也损失不少。
  这般都尚且拮据,更别说其他家的了。
  “酒楼采买的价格也往上抬了,肉还好,菜和米粮都已经涨价。”
  沈明尧想起这一阵酒楼的营收,“不过还好,受灾的大多是身外物,灾民不多。”
  永安镇上没有一个人受伤或者掉进河里,其他村子也都还好,往县府报了几个失踪人口,都在尽力去找。
  “人无事便好。”卫长昀出声,沉默片刻后,才接着道:“如今天下尚能安宁,只要不遇灾年,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但如今天子年迈,若是病了或者其他,朝中势力割据,便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情形了。
  “哈哈哈,想那么长远做什么,今朝有酒今朝醉,便是能幸运高中,入朝为官,你我也是小虾米,哪能轮到我们说了算,但求能做个对得起良心的官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