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根吧。”姜宁把被子横着挂好,用力拍了拍,发现薄薄的被子,根本没什么好拍的,心里暗暗庆幸,倒春寒快过了,等清明一过,很快就会入夏。
  要换成冬天,这被子根本不顶用。
  家里被子全翻出来,也就六床,还是加上床褥子的。多一床多没有,但凡多住个人,都分不出被子。
  全部晾好后,厨房灶上的热水也烧好了。
  姜宁打了一盆热水,往里兑凉的,水温适合,拿出之前摘的芝麻叶,往院子里放张凳子。
  盆搁上边,自己蹲一旁,开始洗头。
  这大半个月来,姜宁每次洗头的时候都在想,要是能剪短就好了,多方便啊。
  他还是没勇气离经叛道,剪了头发,他得被当成疯子。
  洗着洗着,姜宁开始琢磨,要不打个浴桶好了。
  今天挣的半贯钱,加上之前的,够用一阵子。
  趁着下次赶集前,他得提高提高一下生活质量,比如厨房、比如橱柜,还有这几床薄薄的被子。
  还有屋子里灰扑扑的墙。
  看着就压抑。
  想着想着,姜宁伸手一摸,发现自己忘拿擦布了。
  偏过头,朝后边喊,“长昀,帮我拿下擦布,我忘拿了。”
  第16章
  炖排骨一定要先焯水,放姜片一起冷水下锅煮开,等水开了,倒入一勺酒,煮到出沫,再把排骨捞出来,清水洗净,放到锅里,跟土豆块、玉米一块放到锅里,盖上盖,炖一个时辰左右。
  姜宁头发还半干,弄完后,收拾了下灶台,冲正在院里剥豆角的卫长昀招了招手。
  卫长昀放下手里豆角,已经逐渐习惯姜宁这种招呼人的方式。
  “你手里的活放一放,我俩把厨房再收一收。”姜宁为了干活,随便找了根发带,松松地绑着。
  往前探身跟卫长昀说话,耳边有几根头发散开。
  卫长昀不自在地挪了下目光,看向厨房,“收什么?”
  “柜子啊!”姜宁重重说了句,“那柜子门都关不严实,万一有老鼠进去,东西都不能吃了。”
  米和面那些还行,是放在缸子里,先用布封口,再用油纸盖一层,最后再用石头压着,怎么都进不去。
  可柜子不一样,柜门但凡关不紧,或者不留心,老鼠就能钻进去。
  “我想给柜子加木轴和门栓,这样方便些。”姜宁站在柜子前,把现在的门拉开,“这个有些旧了,而且不灵活,风一吹都能开。”
  卫长昀“嗯”了声,“那我去砍些木柴回来,再量了尺寸,送到村里木匠那儿,早的话,明天就能取。”
  “那麻烦你跑一趟,我正好给小小洗个头。”姜宁冲他一笑,“我屋里的那两口箱子倒是有锁,钥匙也在我那儿,不过放衣服的柜子,也得打副门栓,索性一起打了。”
  他俩分工,一个去砍树,另一个在家量尺寸。
  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姜宁刚给小小洗好头,拿帕子给她擦着,就见卫长昀回来了。
  卫长昀放下柴刀,木料竖着靠在竹篱上,站那儿拍身上的碎屑。
  姜宁让小小搬凳子去太阳底下晾头发,瞥见小宝挠头,起身擦了擦手,跟卫长昀说:“我给你拿钱。”
  他转身进屋,留了个背影给卫长昀。
  从钱罐子里一共拿了四十文,多的就当备着,以防不够。
  卫长昀拿了钱,揣好了说:“去王木匠那儿经过地里,要不要顺手带点什么?”
  姜宁往厨房看眼,“你看田坎上有没有野葱,有的话摘一点,晚上做蘸水。”
  卫长昀一听野葱,愣了下。
  姜宁也一怔,试探着说:“苦葱?还是苦蒜……”
  “苦蒜。”卫长昀看见姜宁眼里的心虚,有些疑惑。
  就隔了一座山,坎子村和他们这儿,怪不一样的。
  “啊。”姜宁拉着小宝坐小凳子上,“就苦蒜,做蘸水好吃。”
  卫长昀点点头,看眼日头,准备抱着木料去王木匠那儿,这样能趁早回,能再干点活。
  姜宁心想,差点露馅,一边给小宝洗头一边岔开话题,“你一会儿回来,我也给你洗个头吧。”
  卫长昀脚步一顿,回头看向姜宁。
  他前日才去河里洗了,也不至于今日就脏了。
  姜宁没听到他回应,抬了下头,“对了,你记得还价,别老实巴交的,让人家给坑了。”
  卫长昀答应了声,还没走出门,又听见姜宁叫他。
  “对了,记得问打一个浴桶要多少钱。”
  第17章
  乡里乡亲的,王木匠倒也是个厚道人。
  姜宁要的新柜门、门栓加上木轴,总共花了三十五文,是手工费。
  浴桶的价格也问到了,二百文。
  姜宁听到的时候,正揭锅盖,拿筷子戳里面的土豆块。
  “什么?二百文?!”姜宁瞪大眼,扭头看卫长昀,“这么贵啊,那还是算了。”
  他倒不是一定要用浴桶,只是除了浴桶,他暂时想不出怎么在家洗澡会方便点。
  这段时间他都是打了水,在房间里用帕子擦的。
  夏天可以去河里,冬天总不能还去河里吧。
  河水再冬暖夏凉,下水、上岸这点时间都能冻得够呛。
  卫长昀在厨房外舀水洗了手,才进来帮忙,“要是你想——”
  姜宁立即摇头,“不,我不想。”
  开玩笑,现在花二百文去买个浴桶,那不如买一斤肉。
  “用盆也一样,小小、小宝不就是用盆。”姜宁见他还盯着自己,笑道:“你去擦擦?忙一天了。”
  卫长昀:“……”
  他脸上表情逐渐变得纠结,过了会儿,问道:“我……身上汗味很重吗?”
  姜宁手里勺子差点掉锅里,连忙捏着放一边,把锅盖盖紧了,“你想什么呢,我只是见你忙了大半天,擦擦会舒服一点,没嫌你。”
  卫长昀耳根一热,点点头,“那我回房擦擦。”
  走出去两步,又折了回来,“苦蒜我在沟里洗过,你再洗一道就行。”
  “知道了。”姜宁接过来,“去吧去吧,对了头发要用芝麻叶洗,有泡泡。”
  卫长昀一怔,又点头。
  转身回房时,脑子里却响起姜宁那句话。
  ——一会儿你回来,我也给你洗个头吧。
  卫长昀自小就比较孤僻,不怎么跟同龄人一起玩。
  后来上了学,这村子里没有人家会送哥儿去学堂,镇上的哥儿倒是有私学,但和他们也不在一起。
  说起来,姜宁是他接触得最多的哥儿了。
  可姜宁跟他想象中的哥儿不一样,大大咧咧的,也不介意跟他喝一壶水、用一块帕子,甚至还会把手搭他肩上。
  “小宝,不许弄妹妹的头发。”
  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卫长昀,听到声音抬头,姜宁从厨房出来,拉开小宝的手,表情严肃地说他。
  卫长昀什么都没想明白,却不自觉地笑了起来,端着盆进了屋。
  -
  “来了,一人先喝一碗汤。”
  姜宁从锅里往外盛汤,“喝完了再吃饭。”
  说完,他看向卫长昀,把碗推到他面前,“这碗是你的,这几天跟着我跑东跑西,辛苦了。”
  卫长昀愣住,坐下道:“该我做的。”
  姜宁一听就知道他心里想岔了,笑了下,自己捧着碗,“也没说你不该做,我也辛苦了。”
  玩笑似的一句话,逗得正喝汤的两小孩一起笑了。
  哪有人自己说自己辛苦了。
  可姜宁这一阵是很辛苦,怎么犒劳都不过分。
  小小捧着碗,喝了个饱,吃饭都变慢了些,“宁哥哥,你不会走了吧?”
  姜宁正啃骨头,闻言眨了眨眼看过去,含糊问:“我走哪?”
  小宝立即接过话,“今天我们在小秋哥哥那儿,隔壁婶子来串门,跟杨婶说的。”
  姜宁皱眉,余光扫到卫长昀投来的目光,“说我要回娘家去?”
  “嗯!说……大哥走了,你是寡夫,再过两个月你就可以改嫁了。”小小苦着脸,“宁哥哥,你可不可以不走啊?”
  姜宁心里嫌弃,怎么惦记着他改嫁呢?
  在自家屋里说就算了,还跑别人家去说,尤其还当着卫家的俩孩子。
  说不是存心的,都没人信。
  “宁哥哥不走。”姜宁笑着安抚说:“这里就是我家,还能去哪?难道不是啊?”
  “看,我就说宁哥哥不走,你还不信。”
  “你那是瞎猜的,我要宁哥哥自己说。”
  姜宁瞥了眼卫长昀,两人视线猝不及防撞上,卫长昀飞快低头,端着碗吃饭,佯装无事发生。
  真别扭。
  明明也想知道他的去留。
  “不过明天我跟你们二哥要出去一趟,你们想去杨二爷家里,还是小秋哥哥那儿?”
  “小秋哥哥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