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做三十斤?”卫长昀问。
  姜宁眼珠一转,比了个数字,“四十斤,其中十斤换个口味做,这样有新鲜感,咱们还可以再卖一次。”
  卫长昀不解,往周围瞥去,“怎么只能再卖一次?”
  镇上做买卖的,数十年如一日卖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不过是价格会浮动,或者去别的城镇学了些新鲜的玩意儿卖。
  别说铺子和小摊卖的,连为数不多的酒楼、客栈里,吃食也不见得会变。
  “你看刚才来买的那些人,都是一两二两的称,说明土豆片就是吃着玩的,不吃也行,跟米面肉不一样。”
  姜宁脸上挂着轻浅的笑,耐心解释,“连茶跟糖都比不了,所以下次多一个口味,咱们还能再卖下一次的,第四次来的人肯定就少了。”
  小吃这东西,好吃归好吃,新鲜归新鲜,但终究只是个可吃可不吃的玩意儿。
  可替代性太高了。
  他真正想卖的可不是土豆片,是别的。
  “我明白了。”卫长昀仔细想他的话,明白得很快,再看姜宁时,眼里又多了些不一样的情绪,“多谢嫂嫂解惑。”
  姜宁“噗嗤”笑出声,摆摆手,“你怎么这样客气?好了,把剩下的卖了,去周围逛逛,你也给我介绍介绍。”
  前面十几斤都卖得那么快,剩下的两斤多也没花多少时间。
  从出摊到收摊,也就两个多时辰,刚好可以吃晌午饭,也能歇会儿。
  卫长昀刚背上空背篓,就见姜宁低头去捡掉地上的布,发现他衣摆因为坐得久了,贴在后膝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姜宁跟他相处时,没半点扭捏,他伸出手时也没多想,自然地替他拉了下去。
  “嗳?黏上叶子了?”姜宁起身,反手去拍了拍,抬眼看他,“一会儿想吃什么?”
  这话一下给卫长昀问住了,别说在村里时,到镇上读书后,他也没在街上吃过东西,顶多买俩包子、馒头。
  姜宁没听到他说话,一下就反应过来了,“有豆花面吗?我想吃那个。”
  卫长昀点头,“我知道有一家好吃的。”
  “那先去吃东西,我都快饿死了。”姜宁把手里的布一团,放进背篓里,“吃饭吃饭,天大地大都没吃饭事大。”
  这几日下来,虽然累,可姜宁身上那股病气散了许多,尤其是气色看起来红润了些,和前一阵判若两人。
  卫长昀跟在姜宁身后,不自觉想到了病故的大哥,心里满是矛盾。
  “对了,一会儿去买二两肉。”姜宁盘算着手里的钱怎么花,“不知道贵不贵,要是便宜些可以买三两。”
  二两肉再怎么省着吃,也只能分成两回,切片炒菜一人都分不了几片。
  卫长昀闻声回过神,脸上表情没藏住,被姜宁一眼看到。
  姜宁倒是没多想,他一个才到卫家月余的人,没办法跟卫长昀在卫大的事上感同身受,自然不好说什么。
  别的不说,卫长昀能这么配合他折腾,已经出乎意料了。
  要是运气不好,碰着个性子差些的,今天这一百五十文钱,也挣不上。
  “你会不会觉得我大手大脚,挣了点钱就想花出去?”姜宁提了别的话题,“二两肉,得二三十文吧。”
  卫长昀想都没想摇头,“你挣的,该花便花。”
  姜宁倏地笑起来,拍拍他肩膀,“那就行,走了,你再不走前边带路,我可真就饿得走不动了。”
  这下卫长昀也没了胡思乱想的心思,朝前走了一步,给姜宁领路。
  一路去面摊的路上,姜宁东问问西问问,反而不会露馅,因为他真没来过,半点记忆都没有。
  从前在姜家,姜宁那就是养在家里的哥儿,帮着做点农活,洗衣做饭,等着哪日嫁出去。
  “宁哥儿?真的是你啊!”
  姜宁正说话,胳膊忽地被人拽住,惊得下意识往卫长昀身边靠,扭头警惕地看过去。
  卫长昀还未反应过来,身体已经挡在姜宁身前,皱眉盯着他胳膊上那只手。
  声音低而沉,“你是谁?”
  身形敦实的男人长了一张国字脸、一双单眼皮,生得有些黑。
  他看看卫长昀,又看看姜宁,道:“真是宁哥儿,刚才远远看了眼,以为看岔了,你这是赶集来了?”
  姜宁抿唇,眉头微蹙,看似被吓住了,实际上正在琢磨眼前的人是谁。
  记忆库里搜寻了大半天,才终于想起来,这不是他大哥吗?
  姜富贵,二十五,还未娶妻。
  倒不是长相原因,是他这人远近闻名的好吃懒做,加上姜家穷,谁家都不愿意嫁来受罪。
  姜宁想起了刚才出摊的事,后背一阵冷汗。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他这才挣了多少,要让姜家知道,铁定安生不了。
  他垂眸片刻,慢慢抬眼,露出怯弱的模样,喊了一声。
  “大哥。”
  第11章
  姜富贵一拍大腿,瞅了眼怯生生的模样,跟在家时一样,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要姜宁嫁人了,脾气就变硬,往后还怎么指望亲戚间帮忙。
  “这就是你那搁镇上读书的小叔子吧?”姜富贵笑呵呵地看向卫长昀,“读书人就是不一样,看着就有文化。”
  姜宁眼睛微垂着,纤密的睫毛正好挡住了眼底情绪。
  原来不是冲着他来的,是冲着卫长昀来的。
  想想倒不难理解,在大家眼里,读书人就是做大事的,以后不是秀才就是举人,万一考个状元,那就鸡犬升天。
  可不得使劲儿巴结么。
  卫长昀从没见过姜家的人,尤其是连丧礼都不来,他实在是瞧不上姜家的人。
  听姜富贵跟自己套近乎,下意识皱起眉。
  姜宁立即看出卫长昀的厌恶,轻轻扯了扯他袖子,接过话头,“这不今天赶集吗?小小这几天不舒服,我怕耽误了来镇上抓点药,正好给二郎送些换洗的衣服。”
  姜富贵一听卫家那对龙凤胎生病了,表情立马变了,“那不得花钱啊?随便挖点药吃吃得了,小孩子生病是正常的事。”
  他瞥眼卫长昀,“你嫁人,阿娘给你塞了二十文的事,我们都知道了,还不够啊。”
  姜宁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正常个鬼,看你脑子就是小时候病了才坏的。
  “那是阿娘心疼我,给我防身的。”姜宁一脸踌躇,“病了还是得问大夫,大哥你来集上买东西,身上的钱——”
  姜富贵大惊失色,后退了一步,“钱什么钱,哪来的钱!”
  姜宁睁大眼,一副失落的模样,“我只是担心一会儿去药堂问了……大哥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咱家哪有钱,我买什么东西?是来给爹买药的。”姜富贵信口胡诌了个理由,嘴角的油都没抹干净。
  姜宁“哎”了声,刚想再说,姜富贵立即推脱有事,急匆匆地走了。
  “大哥,你这就走了?不跟家里去坐坐?”姜宁伸长脖子喊了一声,结果姜富贵跑得更快。
  等人走到人群里看不见,姜宁才收回视线,抬了抬下巴。
  就这样还敢来占便宜,跟卫长昀套近乎,脑子是怎不够使的。
  “走吧,吃豆花面去。”姜宁拍拍手,回头跟卫长昀说。
  一转头,就见卫长昀脸上表情十分精彩地看着他,像是惊讶,又像是佩服。
  姜宁:“……”
  糟糕,不会是演过头了吧。
  “前面转过去就是面摊。”卫长昀指了下路口,“肉铺离这里也不远,回去时要记得买油布。”
  “油布是不是比油纸要好一些?”姜宁尴尬地摸了摸鼻尖,幸好卫长昀情商不低。
  问:“那买这个好了,耐用。”
  家里用的东西,买便宜的只能省一时,要贵得不多,那还是要买质量好点的。
  不然用不了多久又坏了,还平白多花钱。
  “结实一些。”卫长昀说。
  他俩说话间,已经走到了面摊外。
  永安镇只有两家大点的酒楼,一家客栈,其他小铺子倒是不少,面馆、包子铺这些。
  姜宁忙了一早上,一闻到面香,觉得自己能吃下两碗面。
  “这儿有什么面?”姜宁习惯地想找菜单,结果桌上只有一只茶壶,尴尬地问卫长昀。
  “豆花面、葱油面和打卤面。”卫长昀翻了杯子,倒了两杯茶,“才开春,卤子应该是笋。”
  打卤面?
  姜宁眨了眨眼,这不是北方爱吃的,他们这儿可少听说。
  羊肉面、牛肉面、辣鸡面跟豌杂面他都吃过,街上卖得也多,打卤面一次都没吃过。
  “听阿肆说,老板祖上是北方迁过来的。”卫长昀解释道:“他家的面劲道。”
  姜宁明白地点点头,捧着杯子喝了口茶,嗓子可算舒服了不少,“阿肆是你同窗?”
  卫长昀“嗯”了声,道:“他家在镇上,卖豆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