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顾篱没去,他去找山君,问她东山部落的事。
山君以为是东山部落有兽人越界狩猎北阳发现跟他提了,宽慰他:“我们也经常去他们部落捕猎,不遇到没事。”
“白羽说大河北边有小部落冻死人了,因为兽皮不够食物也来不及存。”顾篱看着山君,说出自己的担忧,“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盐,没办法储存下来足够的食物,也会这样吗?东山部落是不是想吞并我们。”
山君没有否认他的猜测,只是说:“他们没有那个本事,我们人少,他们也不一定能打过。”
代价太大,就算能成功也不划算。
有三个成年的虎形兽人在,确实很有安全感,但是顾篱觉得真到了那种时候,光靠三个人肯定不行,甚至光靠兽人也不行。
应该要武装到亚兽人!
他当着山君的面,拿来砍刀,狠狠挥刀,两下砍断了一根手腕粗的树枝,虽然虎口发麻,那也是砍断了。
顾篱悄悄松开手指活动了一下手腕,表情坚定地说:“我们应该多打一点铜器,这样亚兽人也能保护自己。”
从反应速度上来看,他手里就算提着刀,在山君眼里也不构成什么威胁。
但她知道,对亚兽人来说,有没有刀、铜刀还是石刀是不一样的。
山君说:“部落里食物充足,至少还有四十天完全不用捕猎采集,如果省一点,可以吃五六十天。等到食物吃完,就要恢复狩猎采集。”
“够了够了,如果人多一点,都不用这么久。而且我们可以做一点适合种地的工具,石锛太钝了,用铜做,以后锄地会快一点,可以多种一点。”
山君看他很有打算,部落里目前条件也允许,就说:“那你去说吧,看谁愿意去,你再安排。”
“啊?”顾篱愣住,他来跟山君说,除了要她同意,当然也是要她来安排,怎么就落到自己头上了,“我安排啊?”
山君点头,提醒他:“可以让兽人先去。”
现在天气还很冷,兽人先过去搭窝。
顾篱就在大山洞里提了这个事,虽然大家都挺喜欢铜器的,但是真要这么大冷天出去干活,他也不知道多少人愿意去。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像晴这样行动不方便的兽人,大部分人都很积极,墨青第一个问他:“是去做你上次做的铜斧吗?我想要晴和南风的凿子,能做吗?”
他一带头,别的兽人也纷纷许愿:“我想要铜锛。”
“我想要篱的大刀。”
香桃也说:“篱,亚兽人不能去吗?我也想要铜斧。”
其他亚兽人也纷纷附和,现在部落里铜器不算多,大家用的时候要排队,总归没有自己拥有方便。
这下从自愿参与变成竞争上岗了。
倒是也能轮流去,但是炼铜造器算技术性工作,效率肯定不如几个人做熟了高。
顾篱很快做了决定:“现在天太冷了,这次先去几个兽人,等那边地穴挖好,亚兽人再过去。”
他提前安慰:“不去也没事的,那边铜很多,想要什么做好了带回来一样用。”
为了让大家各展所长,也方便决定要不要去,顾篱说了要做的事。
“我们过去要先搭窝,然后要造一个石碓,用来把矿石锤碎;还需要一个能烧陶器的窑,要用来烧模具;铜器做好之后需要上手柄,差不多就是这样。”
还是墨青头一个说:“我去给你造石碓,这我很熟啊,部落里现在这个我就一起做的。还有木柄,我也会做。”
其他兽人不服气地说:“这谁不会?”
确实是个兽人都会自己做石器,北阳也会,但是墨青说:“我跟晴学的。”
他一只手搭在晴的肩上,显然心情大好。
其他兽人就没话说了,那确实是晴做得最好。
晴肯定是不方便去的,不过说:“拿回部落里来的话,我可以做。”
部落里最擅长做陶器的是羊河,但她跟其他抢着想去的亚兽人不一样,她有牛河,犹豫着没有开口,青霜先说:“我看你们后面还是需要亚兽人去的,不过我带着星不方便,就不去了。”
顾篱顺着她的视线看见羊河,反应过来:“嗯嗯,带小崽就不去了,现在太冷,小崽还是在部落里好。”
他对羊河笑笑:“模具不难做的,不用拉胚。”
最后算上北阳一共是六个兽人去,顾篱也去。
这次明确知道目的地,去的人又多,就不用乘船绕路了,他们直线走过去,昼夜兼程一天就能到。
太阳持之以恒的照射下,积雪终于融化,山涧小溪重新流淌,河水上涨,河面变宽。
一行人被部落中间的河拦住了去路。
现在的河水都是融化的雪水,手放下去都冰冷刺骨,何况是趟水渡河,兽人不变成兽形都没几个吃得消。
大家都下意识看向顾篱,等他拿主意,看是变成兽形过去,还是绕路。
顾篱想起停在盆地外面的竹筏,要是这里有竹林就好了,砍几棵竹子做个小竹筏渡河,分分钟的事。
虽然没有竹子,但是有树。
渡河也不一定要船,桥也可以。
“去砍棵树吧,不用太粗,能站人就好了,横着搭在水上就能走过去。”
河面不宽,中间还有一块大石头,这样简单的桥对树的要求不高,他们带着铜斧头,很快就砍了一棵合适的来,再把树从中间砍成两段,以礁石为界,一边搭一段正好。
不太牢固的“独木桥”造好,几个人排队上去。
都是反应敏捷的兽人,即便背着背篓,独木桥还会晃,他们也走得稳稳当当。
顾篱没急着过去,站在原地看兽人们渡河,他等北阳先把自己背篓背过去之后再回来接他。
这条小河明明存在了这么多年,他小时候夏天都是在河里度过的,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下水渡河都是家常便饭了,冷的时候没太多过河需求,以至于一直没有想到要造一座桥。
现在有了桥,以后亚兽人们采集可以更方便一点。
他思索间,兽人们已经走到对岸,北阳放下背篓回来,墨青也跟他一起回来。
顾篱正要问他回来干什么,墨青就把他背篓背起来先走了。
顾篱看看他,又看北阳:“他把背篓背走了你背什么?”
就回来手牵手再走一遍吗?
他被自己的脑补笑出来,北阳已经在半蹲下:“背你。”
北阳背他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这么多兽人的注视还是让人怪不好意思的,一过河,顾篱就从他身上跳下来,搓搓脸,若无其事地说:“走吧。”
走出盆地,几个人才停下来第一次休息,喝水吃东西,再站起来就是全速出发,顾篱开始有点喘气了。
他体力其实还不错,只是不如兽人,客观上有点拖后腿。
“要不你们先过去,早点到可以早一点休息,北阳留下来陪我就行,我们之前在那边搭过窝,收拾一下应该还能住。”
墨青问他们在哪,顾篱想说杨梅山翻过去,北阳说:“抓小猪附近,靠近河边。”
墨青立刻就知道了,带着剩下的兽人们先离开,顾篱问北阳:“那边猪很多吗?”
北阳说:“有几个大猪洞,一直会有猪住进去,现在部落里的几头就是这里抓的。”
因为还是要过河,这次兽人们路过竹林的时候先砍了竹子带过去,顾篱和北阳也扛了三根,不过没用上。
兽人们已经点起火堆,挖了两个浅坑出来,预备搭窝。
顾篱和北阳之前的窝因为走的时候洞口没有堵上,有雪飘进去过,变得潮潮的,倒是没有损坏,他们也用火熏上了。
第一天在搭窝中度过,第二天开始就搭窝、砍柴烧炭、做石碓同步进行了,顾篱做了个新的竹筏,方便过河,也用来运送矿石。
小窝搭了六七个出来,部落里又来了一批人,这次都是亚兽人。
亚兽人一来,分工就变得明确,兽人们外出狩猎砍柴取泥捞矿石,亚兽人们烧砖搭窑粉碎矿石。
接着就有条不紊地炼铜,铸模造铜器。
除了刀斧这些工具,顾篱最看重、做得也最多的就是农具,除草耙和锄头。
农具多好啊,柄长,拿在手里随便晃晃敌人都不好靠近,进可做武器,退可做生产工具。
十几个人在河边待了差不多一个月,中途南风来过一次,山君来过两次,每次来都要背一堆造好的东西回去。
等他们也满载而归,部落里的河又变宽了,他们去时架的独木桥已经淹没在水中。
亚兽人们也是从独木桥过去的,香桃奇怪地说:“我记得上次还只有一点点在水里,最近水好满。”
顾篱说:“我们架桥的时候全部都是在水面上的。”
现在基本看不见了。
最近只下过一次雪,这不是正常的水位,或者说这不是这个季节该有的水量。
山君以为是东山部落有兽人越界狩猎北阳发现跟他提了,宽慰他:“我们也经常去他们部落捕猎,不遇到没事。”
“白羽说大河北边有小部落冻死人了,因为兽皮不够食物也来不及存。”顾篱看着山君,说出自己的担忧,“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盐,没办法储存下来足够的食物,也会这样吗?东山部落是不是想吞并我们。”
山君没有否认他的猜测,只是说:“他们没有那个本事,我们人少,他们也不一定能打过。”
代价太大,就算能成功也不划算。
有三个成年的虎形兽人在,确实很有安全感,但是顾篱觉得真到了那种时候,光靠三个人肯定不行,甚至光靠兽人也不行。
应该要武装到亚兽人!
他当着山君的面,拿来砍刀,狠狠挥刀,两下砍断了一根手腕粗的树枝,虽然虎口发麻,那也是砍断了。
顾篱悄悄松开手指活动了一下手腕,表情坚定地说:“我们应该多打一点铜器,这样亚兽人也能保护自己。”
从反应速度上来看,他手里就算提着刀,在山君眼里也不构成什么威胁。
但她知道,对亚兽人来说,有没有刀、铜刀还是石刀是不一样的。
山君说:“部落里食物充足,至少还有四十天完全不用捕猎采集,如果省一点,可以吃五六十天。等到食物吃完,就要恢复狩猎采集。”
“够了够了,如果人多一点,都不用这么久。而且我们可以做一点适合种地的工具,石锛太钝了,用铜做,以后锄地会快一点,可以多种一点。”
山君看他很有打算,部落里目前条件也允许,就说:“那你去说吧,看谁愿意去,你再安排。”
“啊?”顾篱愣住,他来跟山君说,除了要她同意,当然也是要她来安排,怎么就落到自己头上了,“我安排啊?”
山君点头,提醒他:“可以让兽人先去。”
现在天气还很冷,兽人先过去搭窝。
顾篱就在大山洞里提了这个事,虽然大家都挺喜欢铜器的,但是真要这么大冷天出去干活,他也不知道多少人愿意去。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像晴这样行动不方便的兽人,大部分人都很积极,墨青第一个问他:“是去做你上次做的铜斧吗?我想要晴和南风的凿子,能做吗?”
他一带头,别的兽人也纷纷许愿:“我想要铜锛。”
“我想要篱的大刀。”
香桃也说:“篱,亚兽人不能去吗?我也想要铜斧。”
其他亚兽人也纷纷附和,现在部落里铜器不算多,大家用的时候要排队,总归没有自己拥有方便。
这下从自愿参与变成竞争上岗了。
倒是也能轮流去,但是炼铜造器算技术性工作,效率肯定不如几个人做熟了高。
顾篱很快做了决定:“现在天太冷了,这次先去几个兽人,等那边地穴挖好,亚兽人再过去。”
他提前安慰:“不去也没事的,那边铜很多,想要什么做好了带回来一样用。”
为了让大家各展所长,也方便决定要不要去,顾篱说了要做的事。
“我们过去要先搭窝,然后要造一个石碓,用来把矿石锤碎;还需要一个能烧陶器的窑,要用来烧模具;铜器做好之后需要上手柄,差不多就是这样。”
还是墨青头一个说:“我去给你造石碓,这我很熟啊,部落里现在这个我就一起做的。还有木柄,我也会做。”
其他兽人不服气地说:“这谁不会?”
确实是个兽人都会自己做石器,北阳也会,但是墨青说:“我跟晴学的。”
他一只手搭在晴的肩上,显然心情大好。
其他兽人就没话说了,那确实是晴做得最好。
晴肯定是不方便去的,不过说:“拿回部落里来的话,我可以做。”
部落里最擅长做陶器的是羊河,但她跟其他抢着想去的亚兽人不一样,她有牛河,犹豫着没有开口,青霜先说:“我看你们后面还是需要亚兽人去的,不过我带着星不方便,就不去了。”
顾篱顺着她的视线看见羊河,反应过来:“嗯嗯,带小崽就不去了,现在太冷,小崽还是在部落里好。”
他对羊河笑笑:“模具不难做的,不用拉胚。”
最后算上北阳一共是六个兽人去,顾篱也去。
这次明确知道目的地,去的人又多,就不用乘船绕路了,他们直线走过去,昼夜兼程一天就能到。
太阳持之以恒的照射下,积雪终于融化,山涧小溪重新流淌,河水上涨,河面变宽。
一行人被部落中间的河拦住了去路。
现在的河水都是融化的雪水,手放下去都冰冷刺骨,何况是趟水渡河,兽人不变成兽形都没几个吃得消。
大家都下意识看向顾篱,等他拿主意,看是变成兽形过去,还是绕路。
顾篱想起停在盆地外面的竹筏,要是这里有竹林就好了,砍几棵竹子做个小竹筏渡河,分分钟的事。
虽然没有竹子,但是有树。
渡河也不一定要船,桥也可以。
“去砍棵树吧,不用太粗,能站人就好了,横着搭在水上就能走过去。”
河面不宽,中间还有一块大石头,这样简单的桥对树的要求不高,他们带着铜斧头,很快就砍了一棵合适的来,再把树从中间砍成两段,以礁石为界,一边搭一段正好。
不太牢固的“独木桥”造好,几个人排队上去。
都是反应敏捷的兽人,即便背着背篓,独木桥还会晃,他们也走得稳稳当当。
顾篱没急着过去,站在原地看兽人们渡河,他等北阳先把自己背篓背过去之后再回来接他。
这条小河明明存在了这么多年,他小时候夏天都是在河里度过的,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下水渡河都是家常便饭了,冷的时候没太多过河需求,以至于一直没有想到要造一座桥。
现在有了桥,以后亚兽人们采集可以更方便一点。
他思索间,兽人们已经走到对岸,北阳放下背篓回来,墨青也跟他一起回来。
顾篱正要问他回来干什么,墨青就把他背篓背起来先走了。
顾篱看看他,又看北阳:“他把背篓背走了你背什么?”
就回来手牵手再走一遍吗?
他被自己的脑补笑出来,北阳已经在半蹲下:“背你。”
北阳背他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这么多兽人的注视还是让人怪不好意思的,一过河,顾篱就从他身上跳下来,搓搓脸,若无其事地说:“走吧。”
走出盆地,几个人才停下来第一次休息,喝水吃东西,再站起来就是全速出发,顾篱开始有点喘气了。
他体力其实还不错,只是不如兽人,客观上有点拖后腿。
“要不你们先过去,早点到可以早一点休息,北阳留下来陪我就行,我们之前在那边搭过窝,收拾一下应该还能住。”
墨青问他们在哪,顾篱想说杨梅山翻过去,北阳说:“抓小猪附近,靠近河边。”
墨青立刻就知道了,带着剩下的兽人们先离开,顾篱问北阳:“那边猪很多吗?”
北阳说:“有几个大猪洞,一直会有猪住进去,现在部落里的几头就是这里抓的。”
因为还是要过河,这次兽人们路过竹林的时候先砍了竹子带过去,顾篱和北阳也扛了三根,不过没用上。
兽人们已经点起火堆,挖了两个浅坑出来,预备搭窝。
顾篱和北阳之前的窝因为走的时候洞口没有堵上,有雪飘进去过,变得潮潮的,倒是没有损坏,他们也用火熏上了。
第一天在搭窝中度过,第二天开始就搭窝、砍柴烧炭、做石碓同步进行了,顾篱做了个新的竹筏,方便过河,也用来运送矿石。
小窝搭了六七个出来,部落里又来了一批人,这次都是亚兽人。
亚兽人一来,分工就变得明确,兽人们外出狩猎砍柴取泥捞矿石,亚兽人们烧砖搭窑粉碎矿石。
接着就有条不紊地炼铜,铸模造铜器。
除了刀斧这些工具,顾篱最看重、做得也最多的就是农具,除草耙和锄头。
农具多好啊,柄长,拿在手里随便晃晃敌人都不好靠近,进可做武器,退可做生产工具。
十几个人在河边待了差不多一个月,中途南风来过一次,山君来过两次,每次来都要背一堆造好的东西回去。
等他们也满载而归,部落里的河又变宽了,他们去时架的独木桥已经淹没在水中。
亚兽人们也是从独木桥过去的,香桃奇怪地说:“我记得上次还只有一点点在水里,最近水好满。”
顾篱说:“我们架桥的时候全部都是在水面上的。”
现在基本看不见了。
最近只下过一次雪,这不是正常的水位,或者说这不是这个季节该有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