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
  天气太热,必要的采集都尽量安排在天刚亮那会儿,早去早回,回来了就在大山洞里干活。
  纺线的纺线,编草席的编草席,勾衣服的勾衣服。
  还有人在用石碓,碓头一下一下砸进石臼里,成了规律的背景音。顾篱去看了眼晒在外头的薜荔果——现在改名叫凉粉果了。
  部落里的人接受了凉粉的叫法,但不接受另外给果子取名,既然是做凉粉的果子,那就叫凉粉果。
  凉粉果分雌雄,雄果就是个空包,里面籽少,还搓不出凉粉,雌果对半剖开,满满的都是籽,晒干之后很容易就搓下来,收进罐子里保存就可以。
  顾篱回到山洞,接着用麻线勾布,他勾的比较紧,准备勾一块大一点的布出来,可以搓凉粉,以后做豆腐,或者过滤什么别的东西也能用。
  说起豆腐,石磨也该做起来,等豆子收了,肯定经常能用到。
  他放下钩针去找晴。
  山洞一角,晴在帮羊河揉陶泥,最近他们要跟东山部落换东西,顾篱这边大大小小的罐子需求又很大,羊河每天都在做陶器。
  光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晴就会帮她。
  羊河在拉胚,牛河小朋友在捏泥巴玩,捏完拿给晴看,晴笑眯眯地夸她,顾篱看得都不好意思打扰他们了。
  还是牛河先发现他的,她近来开朗了一些,看见顾篱喊了一声:“篱哥哥。”
  顾篱才走过去,他们都以为他是来找羊河的,羊河手上没停:“马上就好。”
  顾篱笑笑:“不急,我来找晴帮忙的。”
  晴肉眼可见地不安起来:“是之前做的门窗不好了吗?”
  “没有没有。”顾篱赶紧否认,“好得很,你做的门窗我看根本就不会坏,我是想找你帮忙一个石磨。”
  知道他没听过,顾篱简单解释:“就是两块圆形大石头叠在一起,上面的石头有个洞,可以把东西放进去,石头转起来的时候,里面的东西能磨碎,从石缝边缘出来。”
  顾篱总是有新的想法,晴也愿意帮他做,但这次实在很难理解,两个人沟通半天也只敲定下来先做两块圆形石盘出来。
  下完定制单,顾篱又坐回去勾布,红叶也在勾衣服,她用的是最细的麻线,最密的勾法,这样勾出来的衣服细密舒适,但是特别耗费时间精力,一般是给刚出生的小宝宝穿的。
  松原小时候没穿过,他小时候部落里都还不用麻线勾衣服,顾篱倒是从四五岁穿到十来岁,他自认长大不需要了,红叶有一年没做,后面因为他生病又开始做。
  她用的钩针是松崖精心打磨出来的骨针,形状合适,还抛光过,即便这样,因为麻线太细还是容易断,时不时就要接线,一天下来也没见多多少,她这份耐性看得青霜叹为观止:“给篱勾的?”
  红叶揉了揉发酸的脖子,点头。
  青霜说:“篱都多大了,还要穿这么细的衣服?”
  她给小熊崽做衣服都不用那么细的线。
  红叶摇头:“兽皮不贴身,篱又爱玩,容易着凉,细线贴身吸汗,不容易进风。”
  顾篱正好听见,有点惭愧,他身上确实穿着部落里最贴肤的衣服,红叶每年都会给他勾两件,同样的时间,顾篱可以给家里剩下三个人都勾出来两件衣服,还能编几双草鞋。
  顾篱讪讪的:“阿母,要不我自己来吧。”
  红叶侧身躲开他的手:“你不是说还要编草席?多编几张,北阳的山洞也要用,你河边的房子也要用。”
  顾篱自己也知道,他缺点耐性,尤其是知道衣服是给自己,勾到后来就会想用粗线算了,他连这块布都快编得不耐烦了。
  要是有织布机就好了。
  他尝试过造织布机,只是失败了,卡在最关键的一步上。
  织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经线固定,纬线穿梭,经纬交织,跟编草席是一样的。
  但他不知道织机的构造,没法用简单的方式给经线分组,得手动挑线,挑一根过一根,这样织布跟编草席差不多,细麻线可比草茎细多了,这样挑,不见得比钩针省时间。
  不行,还是得试试,他都造出来这么多东西了,织机也不一定要特别完善的,能提高效率就行。
  既然跟编草席差不多,那就拿草席试吧,正好编出来的席子也能用。
  顾篱找了个平时绷兽皮的木框,绷好竖排的草茎开始编草席,穿纬线的时候没有用手指挑,而是找了个“梭子”。
  剥去树皮的树枝长而光滑,尾端系着线,前端挑一根过一根,带着纬线穿梭而过,比用手挑是快一点。
  这么编了半张席子,就该去煮汤了。
  晚上顾篱让松原帮忙,把木框一起抬上去,松原说:“怎么弄这么大个东西,山洞里都是你那些罐子,这往哪放。”
  近来顾篱存了不少东西,专门用来储藏食物的小山洞放不下,就贴墙根放着,确实堆了不少。
  “我又不放咱们家山洞,北阳那挺空的,放他那去,我晚上编。”
  松原就帮他抬上去,抬完问他:“今晚不回来?”
  顾篱说:“我等北阳,晚的话就不回来。”
  松原摆摆手:“别回来了,又不是没在这睡过。”
  顾篱“……”
  第54章
  北阳回来时天已经黑了有一会儿。
  顾篱在编草席, 看见白虎叼个小提篮从山洞外进来就放下草席走过去抱着他蹭蹭脸:“你怎么又带去了,这次是什么?”
  他探头去看,以为又是什么吃的, 却看见几颗圆润光滑的小石头:“石头?”
  “嗯,马上就到大集会了。”
  顾篱想起来去年大集会北阳被他用掉的石头, 说好帮他捡回来的, 也没捡多少, 顿时心虚起来:“你要拿去换东西吗?这次能换的东西很多, 酸枣糕山楂糕可以多做点, 还有果酱和柿子糖。”
  北阳说:“石头不能吃不能用,捡来就行。”
  顾篱一想也是, 不管是果酱还是山楂糕,眼下柿子没熟,都要用麦芽糖,做起来还是有点费劲的, 相比之下,石头确实来得要容易一点。
  今晚的汤是野菜蛋花汤,这么多人喝的汤,顾篱打蛋都打了半盆, 给北阳盛的汤里也有大块蛋花,还有一大块烤肉。
  烤肉已经放凉了, 顾篱重新给他热了一下, 北阳变成人形才来吃饭,撕了一小块肉给他,顾篱摇头:“我不吃,你吃吧。”
  北阳吃了一口就知道他是不爱吃,这应该是鹿肉, 体型比较大的公鹿,又只撒了盐,味道不好,他快速吃完,去给顾篱帮忙。
  木框是固定的,草席编长之后,被木框挡着再往上编就很吃力,顾篱本来打算把草席从木框上解下来徒手编的,有北阳帮忙那就可以两个人一人一边接力了。
  两个人面对面坐着,木框架在腿上,长长的梭子压一挑一带着草绳穿过来穿过去,很快就编好了一条。
  顾篱把草席从木框上解下来,用两头余下的经线收边。
  这种草绳编的草席比较糙一点,没有灯芯草直接编的光滑的舒适,一般就用来铺地上或者挂起来挡风。
  顾篱手很快,手底下收边打结,眼睛都不用看的。
  “这条就放你这里吧,以后天冷了挂山洞口,再编两条拿到河边房子去,那边大石头太少了,晒东西不方便,拿草席垫着干净。”
  他这么说,北阳就给木框重新绑上先线,问他:“留这么多够吗?”
  他是问收边的长度,顾篱看了眼:“不用那么长,可以短一点。”
  北阳就短了一点,顾篱这边一条编完卷起来,北阳才挂好了一边,顾篱跟他一起挂上另一边,问他:“你有没有路过花椒树,怎么样?可以开始采集了吗?”
  “橡子林那边的快了。”
  顾篱点点头:“那红花椒比青花椒熟得早。”
  他们去年是先采的青花椒再采的红花椒,采集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果子掉地上了,今年要是早一点采集,应该能多一点。
  *
  晴还是没理解石磨该是什么样子,顾篱跟他一块儿捏陶泥做模型,其实他自己也只知道磨盘上有纹路,但不清楚纹路具体该是什么走向,确实需要用模型试验。
  他们一起做了三组模型,准备等烧出来看看效果。
  又是跟东山部落交换东西的日子,这次有海带,顾篱其实早就想要海带,但是一直没说,看山君对海草嗤之以鼻的样子就知道换这东西比较亏,他要是主动开口了,东山部落以后都拿海带凑合怎么办。
  送来的海带是干的,他们大概也觉得海带拿不出手,带来了很多,看起来分量很足,别的东西也有,不过海带占了大半。
  顾篱把海带泡上,准备煮锅海带汤。
  木框昨天放在北阳的山洞里没拿下来,顾篱除了上午出去一会儿、跟晴一起捏了了石磨模型,其余时间都在勾细布。
  同一天开始的勾的,红叶给他勾的衣服已经有一掌宽了,他才两指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