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顾篱没听见什么回音,不确定有没有通知到位,等山君回来了,凑过去问她:“北阳听见了吗?”
山君说:“听见了。”
顾篱感觉她这次的声音好像跟以前没什么区别,好奇地问:“这样他就知道要过来了吗?你说了什么呀?”
“说篱想你了,快过来。”
猝不及防地被男朋友妈妈当面调侃,顾篱呆了一下,有点害羞,又半信半疑,就那么叫两声就能传递这么复杂的意思?
抬头看见山君促狭的笑,才反应过来被骗了。
第48章
有经验的兽人亚兽人都不会带太多蛋, 蛋又重又容易碎,回去路上还要采集,这时节捕猎也不难, 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吃鱼吃肉。
就顾篱带最多,想着腌咸蛋是一部分, 部落里淀粉类食物几乎没有了, 只能偶尔煮煮杂粮粥, 日常就是吃菜和肉。
早上出门前如果不想开火就只能啃肉干, 他实在有点腻, 现在有这么多蛋,他腌完咸鸭蛋, 再每天早上两个水煮蛋都够吃一阵的。
北阳他们来了之后顾篱让他俩也分担一点。
北阳问他要不要抓鸭子,松原也说:“多抓几只,回去天天给你下蛋。”
顾篱还给他科普:“才不会天天下蛋。”
其实鸡都养了,按理说鸭也可以养, 绿头鸭的繁殖时间好像还挺长的,一窝蛋数量也多,要是缺德一点把蛋都偷走,繁殖季节不断生蛋, 可能一只鸭子一年也能生上百个。
但顾篱总觉得鸭子应该下水,他们住的地方只有条山上流下来的小溪, 那是大家平时吃用的水, 不能放鸭子。
还是算了。
他自己的背篓装得满满当当,一半是蛋,一半是草,但路上还是不可避免地碎了不少,吃了一路的蛋, 回到部落第一件事就是挑蛋洗蛋。
也不止他一个人,带回来的蛋总有碎的,一部分路上吃了,剩下的挑一挑,坏的挑出来吃了,好的洗干净再放在太阳底下晒干。
腌咸蛋需要不少盐,得先看看部落储备,他一问寒九就笑说:“昨天东山部落的人刚送盐过来。”
顾篱下意识去看南风,这还是分期付款。
南风说:“看我干什么,找你的。”
顾篱吓一跳:“我又不会生小兽人。”
“……”
还是寒九解释:“盐是之前说好的,每次他们晒好了送过来一部分,找篱是想学做陶器,他们也有陶器,但是容易漏水。”
现在部落里所有人都会做陶器,可能拉胚技术没有羊河那么好,但是都知道怎么上釉,甚至还慢慢摸索出了什么灰上釉效果好。
对东山部落的人说要等篱回来,一方面这技术确实是篱告诉大家的,另一方面这种事肯定不能白给好处,要等山君回来看看能换什么。
山君对东山部落还比较了解:“他们除了盐还有什么?贝壳还是海里的草?”
顾篱一听,觉得海带也行啊,贝壳活不了太久,但是晒干的瑶柱也很好吃,煮汤煮粥会很鲜。
“什么都能换吗?海里的食物也很好吃。”
山君看他感兴趣就说:“你想换,让他们拿东西来交换陶罐,像我们以前过去换盐一样。”
顾篱听出来了,山君是说换陶器不换技术,他眨眨眼,有点领会她的意思,山君直白道:“你教了他们,以后不一定还来换。”
他又去看南风:“那盐?”
东山部落已经反悔过一次,山君明显是不看好他们的信用,那现在说好的盐以后还能算数吗?
“你阿母说你想做咸蛋?”山君笑道,“做吧,那么远路背回来的。”
东山部落派来送盐的兽人没有走,还在部落领地内等,山君跟他约定好十天之后送陶器到部落交界处的一处河滩,让他们带干的海货来换。
这些事不用顾篱操心,他只要腌蛋就好啦。
这么多蛋和盐,经不起失败,顾篱做得很谨慎,蛋和泥都放太阳底下晒过,泥里面还加了一部分草木灰,再把盐也混进去,加少量煮沸过的水调好泥浆,才小心给每个蛋都均匀包裹好放到罐子里。
他用来了差不多半包盐,调出来的泥浆够腌制百来个蛋,正好装满一个大口罐子。
鸭蛋都放好后,顾篱在顶层盖了层细软的草,又洒上一层草木灰防潮,小心存放到山洞深处。
他这么大费周章地弄那么多蛋回来,整个部落的人都知道,来围观的人不少,一个兽人说:“篱花那么多时间的东西肯定很好吃。”
顾篱笑嘻嘻:“那等腌好了,大家都来吃。”
本来这个盐就是部落的盐,蛋也不是他一个人背回来的,大家都有份。
大家都乐呵呵的,三雪拍拍顾篱的肩,示意他看晴,他好像有话说,顾篱不知道他原本就是这个性格,还是失去一条腿让他变得不擅长和人交流,主动询问:“晴,是不是砖烧好了?”
晴松了口气的样子:“烧好了,多烧了一点。”
顾篱合掌:“太好了,那就可以开始盖猪圈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在,猪圈盖起来很快,一样的结构,横向扩展一下就行,甚至不用太考虑防寒,反正冬天养不起,不是宰杀就是放出去散养。
新的猪圈选址离他们居住的崖壁有一定距离,结构就是一排五个没有门的单间,最右边靠着砖墙,用北阳他们搬回来的木材支了个三面漏风的雨棚,可以用来放放东西。
松原他们盯着那一窝猪好久了,猪圈盖好第二天就抓回来了。
小猪一共有六只,一只受伤没有活下来,还剩五只。
松原还惋惜:“早几天还有八只,那时候问你你说不要,现在就剩五只了。”
“太小的话,没断奶抓回来也养不了啊,五只已经够多了,正好一只猪一间,省得以后打架。”
这些小猪现在看着也不大,估计是早春出生的,断奶不久,同一窝的兄弟姐妹关系和睦,挤在一起哼哼唧唧,还没长出邪恶獠牙,背上的条纹都显得秀气可爱,放一起养了五六天就知道亲人了。
但顾篱可没忘记他们的前辈,挑了个好天气,早早给他们做手术。
有上次的经验在,猪又小很多,手术做得比之前还快,三头小公猪,没一会儿就嘎完了。
这次不巧,手术之后下雨了,空气变得很潮,顾篱担心小猪伤口感染,天天去看,万幸熬过了七天,小猪们都活下来了。
这么多猪也不是顾篱一个人吃,山君就安排了亚兽人喂猪,兽人铲屎清理猪圈,连带着顾篱的兔子和鸡也安排了。
兔子和鸡都食量没有猪那么大,就安排长期留在部落不太外出的人来喂养。
这么一分担,顾篱每天必做的事就少了,时间多出来,他也去帮忙给北阳装修山洞,硬装都靠挖凿,他是帮不上太多忙,但是可以编织一些草席、草团,还有用来装东西的藤筐,陶罐也趁着值夜烧了一批。
修整之后的山洞洞口有点倾斜转弯,多出来的地方正好还能做个小石碓。
顾篱先前说的木床,北阳也喊墨青一起来帮忙做了,全实木,连木板都不是,就是木材横向劈开平面朝上一组装,床脚是四个木墩子,沉得要命,顾篱试过,他连挪动都费劲。
得亏是木材搬上来,直接在山洞里做的,这要是在下面做好,送都送不上来。
一连串密集地装修之后,林子里的蝉已经声势浩大,北阳终于可以搬进新山洞啦。
他的东西不多,山君也没操心过孩子搬家的事,没给他准备什么,他能从家里带走的,除了那一堆兽皮也就一些平时用的石刀木碗,还有几卷纺好的麻线。
顾篱去帮忙搬家的时候正看见山君扣下他的线团,让他多拿张兽皮。
北阳不同意,皱着眉想拿线团:“我纺的。”
山君也不是很想讲道理的样子,按着线团不撒手:“知道是你的,没白拿,跟你换。”
他们一家子全是兽人,即便是冬天对兽皮依赖也不大,各个都是捕猎能手,平时又常常出去巡山,在部落的时间有限,“硬通货”跟一般人家不太一样。
顾篱手上抱着几张兽皮,从北阳身后探头看,想起山君解线团的手生样子,轻轻戳了他一下:“换呗,就当跟我换好了,我那里有线,给你。”
他是亚兽人,冬天还是很需要兽皮御寒的,皮毛保养手段有限,兽皮衣穿久了会变脏变旧,他每年都要换新的。
北阳这才同意。
部落里不太开新山洞,可能十几年才多几个,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没什么乔迁的说法,顾篱在他搬家之前去问阿母搬新家要干什么的时候,红叶还反过来问他:“要干什么?”
顾篱卡壳:“嗯……像是请人一起来吃东西,一起庆祝热闹一下?”
红叶看他一眼:“结婚才这样,食物部落会准备,你也准备搬去跟北阳一起住了吗?”
山君说:“听见了。”
顾篱感觉她这次的声音好像跟以前没什么区别,好奇地问:“这样他就知道要过来了吗?你说了什么呀?”
“说篱想你了,快过来。”
猝不及防地被男朋友妈妈当面调侃,顾篱呆了一下,有点害羞,又半信半疑,就那么叫两声就能传递这么复杂的意思?
抬头看见山君促狭的笑,才反应过来被骗了。
第48章
有经验的兽人亚兽人都不会带太多蛋, 蛋又重又容易碎,回去路上还要采集,这时节捕猎也不难, 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吃鱼吃肉。
就顾篱带最多,想着腌咸蛋是一部分, 部落里淀粉类食物几乎没有了, 只能偶尔煮煮杂粮粥, 日常就是吃菜和肉。
早上出门前如果不想开火就只能啃肉干, 他实在有点腻, 现在有这么多蛋,他腌完咸鸭蛋, 再每天早上两个水煮蛋都够吃一阵的。
北阳他们来了之后顾篱让他俩也分担一点。
北阳问他要不要抓鸭子,松原也说:“多抓几只,回去天天给你下蛋。”
顾篱还给他科普:“才不会天天下蛋。”
其实鸡都养了,按理说鸭也可以养, 绿头鸭的繁殖时间好像还挺长的,一窝蛋数量也多,要是缺德一点把蛋都偷走,繁殖季节不断生蛋, 可能一只鸭子一年也能生上百个。
但顾篱总觉得鸭子应该下水,他们住的地方只有条山上流下来的小溪, 那是大家平时吃用的水, 不能放鸭子。
还是算了。
他自己的背篓装得满满当当,一半是蛋,一半是草,但路上还是不可避免地碎了不少,吃了一路的蛋, 回到部落第一件事就是挑蛋洗蛋。
也不止他一个人,带回来的蛋总有碎的,一部分路上吃了,剩下的挑一挑,坏的挑出来吃了,好的洗干净再放在太阳底下晒干。
腌咸蛋需要不少盐,得先看看部落储备,他一问寒九就笑说:“昨天东山部落的人刚送盐过来。”
顾篱下意识去看南风,这还是分期付款。
南风说:“看我干什么,找你的。”
顾篱吓一跳:“我又不会生小兽人。”
“……”
还是寒九解释:“盐是之前说好的,每次他们晒好了送过来一部分,找篱是想学做陶器,他们也有陶器,但是容易漏水。”
现在部落里所有人都会做陶器,可能拉胚技术没有羊河那么好,但是都知道怎么上釉,甚至还慢慢摸索出了什么灰上釉效果好。
对东山部落的人说要等篱回来,一方面这技术确实是篱告诉大家的,另一方面这种事肯定不能白给好处,要等山君回来看看能换什么。
山君对东山部落还比较了解:“他们除了盐还有什么?贝壳还是海里的草?”
顾篱一听,觉得海带也行啊,贝壳活不了太久,但是晒干的瑶柱也很好吃,煮汤煮粥会很鲜。
“什么都能换吗?海里的食物也很好吃。”
山君看他感兴趣就说:“你想换,让他们拿东西来交换陶罐,像我们以前过去换盐一样。”
顾篱听出来了,山君是说换陶器不换技术,他眨眨眼,有点领会她的意思,山君直白道:“你教了他们,以后不一定还来换。”
他又去看南风:“那盐?”
东山部落已经反悔过一次,山君明显是不看好他们的信用,那现在说好的盐以后还能算数吗?
“你阿母说你想做咸蛋?”山君笑道,“做吧,那么远路背回来的。”
东山部落派来送盐的兽人没有走,还在部落领地内等,山君跟他约定好十天之后送陶器到部落交界处的一处河滩,让他们带干的海货来换。
这些事不用顾篱操心,他只要腌蛋就好啦。
这么多蛋和盐,经不起失败,顾篱做得很谨慎,蛋和泥都放太阳底下晒过,泥里面还加了一部分草木灰,再把盐也混进去,加少量煮沸过的水调好泥浆,才小心给每个蛋都均匀包裹好放到罐子里。
他用来了差不多半包盐,调出来的泥浆够腌制百来个蛋,正好装满一个大口罐子。
鸭蛋都放好后,顾篱在顶层盖了层细软的草,又洒上一层草木灰防潮,小心存放到山洞深处。
他这么大费周章地弄那么多蛋回来,整个部落的人都知道,来围观的人不少,一个兽人说:“篱花那么多时间的东西肯定很好吃。”
顾篱笑嘻嘻:“那等腌好了,大家都来吃。”
本来这个盐就是部落的盐,蛋也不是他一个人背回来的,大家都有份。
大家都乐呵呵的,三雪拍拍顾篱的肩,示意他看晴,他好像有话说,顾篱不知道他原本就是这个性格,还是失去一条腿让他变得不擅长和人交流,主动询问:“晴,是不是砖烧好了?”
晴松了口气的样子:“烧好了,多烧了一点。”
顾篱合掌:“太好了,那就可以开始盖猪圈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在,猪圈盖起来很快,一样的结构,横向扩展一下就行,甚至不用太考虑防寒,反正冬天养不起,不是宰杀就是放出去散养。
新的猪圈选址离他们居住的崖壁有一定距离,结构就是一排五个没有门的单间,最右边靠着砖墙,用北阳他们搬回来的木材支了个三面漏风的雨棚,可以用来放放东西。
松原他们盯着那一窝猪好久了,猪圈盖好第二天就抓回来了。
小猪一共有六只,一只受伤没有活下来,还剩五只。
松原还惋惜:“早几天还有八只,那时候问你你说不要,现在就剩五只了。”
“太小的话,没断奶抓回来也养不了啊,五只已经够多了,正好一只猪一间,省得以后打架。”
这些小猪现在看着也不大,估计是早春出生的,断奶不久,同一窝的兄弟姐妹关系和睦,挤在一起哼哼唧唧,还没长出邪恶獠牙,背上的条纹都显得秀气可爱,放一起养了五六天就知道亲人了。
但顾篱可没忘记他们的前辈,挑了个好天气,早早给他们做手术。
有上次的经验在,猪又小很多,手术做得比之前还快,三头小公猪,没一会儿就嘎完了。
这次不巧,手术之后下雨了,空气变得很潮,顾篱担心小猪伤口感染,天天去看,万幸熬过了七天,小猪们都活下来了。
这么多猪也不是顾篱一个人吃,山君就安排了亚兽人喂猪,兽人铲屎清理猪圈,连带着顾篱的兔子和鸡也安排了。
兔子和鸡都食量没有猪那么大,就安排长期留在部落不太外出的人来喂养。
这么一分担,顾篱每天必做的事就少了,时间多出来,他也去帮忙给北阳装修山洞,硬装都靠挖凿,他是帮不上太多忙,但是可以编织一些草席、草团,还有用来装东西的藤筐,陶罐也趁着值夜烧了一批。
修整之后的山洞洞口有点倾斜转弯,多出来的地方正好还能做个小石碓。
顾篱先前说的木床,北阳也喊墨青一起来帮忙做了,全实木,连木板都不是,就是木材横向劈开平面朝上一组装,床脚是四个木墩子,沉得要命,顾篱试过,他连挪动都费劲。
得亏是木材搬上来,直接在山洞里做的,这要是在下面做好,送都送不上来。
一连串密集地装修之后,林子里的蝉已经声势浩大,北阳终于可以搬进新山洞啦。
他的东西不多,山君也没操心过孩子搬家的事,没给他准备什么,他能从家里带走的,除了那一堆兽皮也就一些平时用的石刀木碗,还有几卷纺好的麻线。
顾篱去帮忙搬家的时候正看见山君扣下他的线团,让他多拿张兽皮。
北阳不同意,皱着眉想拿线团:“我纺的。”
山君也不是很想讲道理的样子,按着线团不撒手:“知道是你的,没白拿,跟你换。”
他们一家子全是兽人,即便是冬天对兽皮依赖也不大,各个都是捕猎能手,平时又常常出去巡山,在部落的时间有限,“硬通货”跟一般人家不太一样。
顾篱手上抱着几张兽皮,从北阳身后探头看,想起山君解线团的手生样子,轻轻戳了他一下:“换呗,就当跟我换好了,我那里有线,给你。”
他是亚兽人,冬天还是很需要兽皮御寒的,皮毛保养手段有限,兽皮衣穿久了会变脏变旧,他每年都要换新的。
北阳这才同意。
部落里不太开新山洞,可能十几年才多几个,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没什么乔迁的说法,顾篱在他搬家之前去问阿母搬新家要干什么的时候,红叶还反过来问他:“要干什么?”
顾篱卡壳:“嗯……像是请人一起来吃东西,一起庆祝热闹一下?”
红叶看他一眼:“结婚才这样,食物部落会准备,你也准备搬去跟北阳一起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