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顾笙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的小模样,心头那点气性早被这软乎乎的一抱给揉散了七八分。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用指腹轻轻擦去小家伙脸上的泪珠,语气缓和下来。
却依然带着教导的意味:“麦麦心疼月月,想帮月月是对的,但方法不对。”
“你可以去告诉夫子,或者告诉爹爹、告诉张叔叔,怎么能把蚯蚓放人家包里吓唬人呢?”
“蚯蚓也是小生命,被装在包里多难受?月月也被吓坏了呀。”
李安洛眨巴着湿漉漉的大眼睛,似懂非懂。
但看着爹爹似乎不那么生气了,立刻伸出小短胳膊,带着浓浓的鼻音撒娇:“爹爹,抱抱麦麦……”
顾笙是又气又笑,这小东西,年纪不大,心眼倒不小。
每次闯祸都用这招“抱抱”来对付他。
偏偏他还就吃这套。
他认命地将这软糯的小团子抱进怀里,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依赖,忍不住捏了捏儿子的小鼻子。
自言自语般嘀咕:“我也没这么多心眼啊,难不成是遗传你父亲?”
“什么遗传我?”一个清朗温润的声音带着笑意从门口传来。
只见身着青色翰林常服的李修远正迈步走进小院,显然是刚下值回来。
两年的翰林院深造,让他身上那份书卷气沉淀得更加醇厚内敛,举手投足间多了份沉稳气度。
唯有在看向家人时,眼底的温柔和煦一如往昔。
他自然而然地走过来,从顾笙怀里把那个挂着泪珠的小包子接了过去,稳稳抱在臂弯里。
看着小哥儿哭得如同小花猫般的脸蛋,他眼中满是宠溺,伸出修长的手指刮了刮小家伙的鼻子:
“这是怎么了?又干什么坏事被你爹爹教训了?”
李安洛一见父亲,立刻像找到了靠山,小脑袋亲昵地往父亲颈窝里蹭了蹭。
但想到刚才爹爹的话,又心虚地缩了缩,奶声奶气地嘟囔:“才没有……”
他可聪明着呢,父亲虽然疼他,可最最最爱的是爹爹!
要是让父亲知道他又惹爹爹生气,保不齐会帮着爹爹教训他。
说不定他那嫩嫩的小屁股就要遭殃了。
顾笙看着这对父子,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他站起身,“行了,你们父子两自己玩吧,我要去对账了。”
两年的光景,他与周林安合力经营,早已将“京都酒楼”和“京都饭店”的招牌打造成了京都城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如今在京都提起这两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尤其是“京都饭店”的招牌菜——京都烤鸭。
其皮酥肉嫩、香气四溢的美名早已传出美名。
连宫里的贵人们也时常派人前来打包解馋,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岁月如潺潺流水,在烟火人间的温暖与琐碎中静静淌过。
李修远凭借其才学与务实,在翰林院脱颖而出。
加之当年殿试那番“水能载舟”的见解深得帝心,很快被擢升为六科给事中,得以在更重要的位置施展抱负。
他始终铭记那舟水之喻,勤勉任事,体察民情,以清正廉明著称于朝野。
顾笙与周林安的商业版图也愈发稳固。
“京都酒楼”与“京都饭店”不仅成为京都美食地标,更将分号开到了江南富庶之地。
顾笙并未止步于此,他利用前世的知识,改良了印刷技术,开设了书局。
将一些实用的农书、医书和浅显易懂的蒙学读物以更低的成本印制出来,惠及寒门学子与普通百姓。
此举得到了李修远的鼎力支持,也赢得了极大的声望。
他们的日子富足安稳,却从未忘记回馈乡里。
修桥铺路,开设善堂,夫夫二人的善名与李修远的官声相得益彰。
李安洛在满满的爱意与适度(主要是来自爹爹)的管束中一天天长大。
虽然依旧活泼好动,是条精力旺盛的“小皮龙”。
但心地纯善,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便已显露出过人的机敏和好奇心。
他最喜欢听父亲讲朝堂轶事,听爹爹说那些光怪陆离的“异世”见闻。
或者缠着张叔叔讲经商的故事。
但最喜欢的,还是跟着左叔叔练武、习医。
当然,他依然是那个闯了祸会第一时间扑向爹爹怀里撒娇求抱抱的小哥儿。
只是顾笙渐渐发现,这小家伙似乎把父亲的“讲道理”和爹爹的“装生气”都琢磨透了,越发懂得在“调皮”的边界上反复横跳。
又是一个春日的傍晚,夕阳熔金,将庭院里的海棠花染上一层温暖的橘红。
李修远难得早些归家,褪去官服,只着一身月白常衫,坐在院中的石凳上。
顾笙端着新沏的香茗,含笑坐在他身侧。
不远处,已经五岁的李安洛,正像模像样地拿着小木剑,追着一只误入庭院彩蝶。
小家伙跑得气喘吁吁,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追了半天没追上,他懊恼地跺了跺脚。
眼珠一转,又噔噔噔跑到顾笙身边。
熟练地往爹爹腿上一爬,仰着小脸,大眼睛忽闪忽闪:“爹爹爹爹,那只蝴蝶太狡猾了!”
“你教过麦麦那个……那个……‘守株待蝶’对不对?麦麦要去搬个小板凳坐着等它!”
顾笙一愣,随即和李修远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忍俊不禁。
李修远伸手将儿子抱到自己腿上,用帕子轻轻擦去他额角的汗。
忍笑道:“‘守株待兔’是说人不能心存侥幸,死守狭隘经验。”
“可不是让你真的搬凳子去等蝴蝶。”他耐心地解释着成语的意思。
李安洛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小脑袋靠在父亲温暖的胸膛上,注意力很快又被花丛中另一只翩跹的蜜蜂吸引。
顾笙看着儿子欢脱的背影,再看看身边眉目温润、含笑注视着自己的爱人。
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满足感填满。
这不再是前世孤身打拼的浮华,也不是初来乍到时的惶恐不安。
这是真真切切属于他的家,他的根,他在这片时空里亲手编织、用心守护的圆满。
他轻轻将头靠在李修远的肩上,感受着那份令人安心的沉稳。
李修远默契地伸出手臂,将他揽得更紧些。
晚风拂过,带着海棠的甜香和青草的清新气息。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庭院里渐渐弥漫开一片温柔的静谧。
远处传来隐约的市声,那是他们生活的、充满烟火气的京都。
“真好。”顾笙望着在花丛边蹲下,正小心翼翼观察一只蜗牛的儿子,轻声叹道。
“到时候爹娘他们一来,我们一家就真正团圆了。”
李修远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深邃的眼眸里映着檐下温暖的灯火和眼前最重要的人。
唇角扬起温煦的弧度,声音低沉而笃定:“嗯,往后余生,日日皆然。”
月光悄然爬上树梢,清辉洒满庭院,将依偎在一起的身影和那小小探索者的轮廓温柔勾勒。
花影摇曳,岁月安稳。
属于他们的故事,在这盛世京都的烟火深处,正书写着平凡却无比珍贵的、细水长流的完美篇章。
——全文完——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www.海棠书屋.net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用指腹轻轻擦去小家伙脸上的泪珠,语气缓和下来。
却依然带着教导的意味:“麦麦心疼月月,想帮月月是对的,但方法不对。”
“你可以去告诉夫子,或者告诉爹爹、告诉张叔叔,怎么能把蚯蚓放人家包里吓唬人呢?”
“蚯蚓也是小生命,被装在包里多难受?月月也被吓坏了呀。”
李安洛眨巴着湿漉漉的大眼睛,似懂非懂。
但看着爹爹似乎不那么生气了,立刻伸出小短胳膊,带着浓浓的鼻音撒娇:“爹爹,抱抱麦麦……”
顾笙是又气又笑,这小东西,年纪不大,心眼倒不小。
每次闯祸都用这招“抱抱”来对付他。
偏偏他还就吃这套。
他认命地将这软糯的小团子抱进怀里,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依赖,忍不住捏了捏儿子的小鼻子。
自言自语般嘀咕:“我也没这么多心眼啊,难不成是遗传你父亲?”
“什么遗传我?”一个清朗温润的声音带着笑意从门口传来。
只见身着青色翰林常服的李修远正迈步走进小院,显然是刚下值回来。
两年的翰林院深造,让他身上那份书卷气沉淀得更加醇厚内敛,举手投足间多了份沉稳气度。
唯有在看向家人时,眼底的温柔和煦一如往昔。
他自然而然地走过来,从顾笙怀里把那个挂着泪珠的小包子接了过去,稳稳抱在臂弯里。
看着小哥儿哭得如同小花猫般的脸蛋,他眼中满是宠溺,伸出修长的手指刮了刮小家伙的鼻子:
“这是怎么了?又干什么坏事被你爹爹教训了?”
李安洛一见父亲,立刻像找到了靠山,小脑袋亲昵地往父亲颈窝里蹭了蹭。
但想到刚才爹爹的话,又心虚地缩了缩,奶声奶气地嘟囔:“才没有……”
他可聪明着呢,父亲虽然疼他,可最最最爱的是爹爹!
要是让父亲知道他又惹爹爹生气,保不齐会帮着爹爹教训他。
说不定他那嫩嫩的小屁股就要遭殃了。
顾笙看着这对父子,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他站起身,“行了,你们父子两自己玩吧,我要去对账了。”
两年的光景,他与周林安合力经营,早已将“京都酒楼”和“京都饭店”的招牌打造成了京都城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如今在京都提起这两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尤其是“京都饭店”的招牌菜——京都烤鸭。
其皮酥肉嫩、香气四溢的美名早已传出美名。
连宫里的贵人们也时常派人前来打包解馋,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岁月如潺潺流水,在烟火人间的温暖与琐碎中静静淌过。
李修远凭借其才学与务实,在翰林院脱颖而出。
加之当年殿试那番“水能载舟”的见解深得帝心,很快被擢升为六科给事中,得以在更重要的位置施展抱负。
他始终铭记那舟水之喻,勤勉任事,体察民情,以清正廉明著称于朝野。
顾笙与周林安的商业版图也愈发稳固。
“京都酒楼”与“京都饭店”不仅成为京都美食地标,更将分号开到了江南富庶之地。
顾笙并未止步于此,他利用前世的知识,改良了印刷技术,开设了书局。
将一些实用的农书、医书和浅显易懂的蒙学读物以更低的成本印制出来,惠及寒门学子与普通百姓。
此举得到了李修远的鼎力支持,也赢得了极大的声望。
他们的日子富足安稳,却从未忘记回馈乡里。
修桥铺路,开设善堂,夫夫二人的善名与李修远的官声相得益彰。
李安洛在满满的爱意与适度(主要是来自爹爹)的管束中一天天长大。
虽然依旧活泼好动,是条精力旺盛的“小皮龙”。
但心地纯善,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便已显露出过人的机敏和好奇心。
他最喜欢听父亲讲朝堂轶事,听爹爹说那些光怪陆离的“异世”见闻。
或者缠着张叔叔讲经商的故事。
但最喜欢的,还是跟着左叔叔练武、习医。
当然,他依然是那个闯了祸会第一时间扑向爹爹怀里撒娇求抱抱的小哥儿。
只是顾笙渐渐发现,这小家伙似乎把父亲的“讲道理”和爹爹的“装生气”都琢磨透了,越发懂得在“调皮”的边界上反复横跳。
又是一个春日的傍晚,夕阳熔金,将庭院里的海棠花染上一层温暖的橘红。
李修远难得早些归家,褪去官服,只着一身月白常衫,坐在院中的石凳上。
顾笙端着新沏的香茗,含笑坐在他身侧。
不远处,已经五岁的李安洛,正像模像样地拿着小木剑,追着一只误入庭院彩蝶。
小家伙跑得气喘吁吁,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追了半天没追上,他懊恼地跺了跺脚。
眼珠一转,又噔噔噔跑到顾笙身边。
熟练地往爹爹腿上一爬,仰着小脸,大眼睛忽闪忽闪:“爹爹爹爹,那只蝴蝶太狡猾了!”
“你教过麦麦那个……那个……‘守株待蝶’对不对?麦麦要去搬个小板凳坐着等它!”
顾笙一愣,随即和李修远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忍俊不禁。
李修远伸手将儿子抱到自己腿上,用帕子轻轻擦去他额角的汗。
忍笑道:“‘守株待兔’是说人不能心存侥幸,死守狭隘经验。”
“可不是让你真的搬凳子去等蝴蝶。”他耐心地解释着成语的意思。
李安洛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小脑袋靠在父亲温暖的胸膛上,注意力很快又被花丛中另一只翩跹的蜜蜂吸引。
顾笙看着儿子欢脱的背影,再看看身边眉目温润、含笑注视着自己的爱人。
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满足感填满。
这不再是前世孤身打拼的浮华,也不是初来乍到时的惶恐不安。
这是真真切切属于他的家,他的根,他在这片时空里亲手编织、用心守护的圆满。
他轻轻将头靠在李修远的肩上,感受着那份令人安心的沉稳。
李修远默契地伸出手臂,将他揽得更紧些。
晚风拂过,带着海棠的甜香和青草的清新气息。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庭院里渐渐弥漫开一片温柔的静谧。
远处传来隐约的市声,那是他们生活的、充满烟火气的京都。
“真好。”顾笙望着在花丛边蹲下,正小心翼翼观察一只蜗牛的儿子,轻声叹道。
“到时候爹娘他们一来,我们一家就真正团圆了。”
李修远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深邃的眼眸里映着檐下温暖的灯火和眼前最重要的人。
唇角扬起温煦的弧度,声音低沉而笃定:“嗯,往后余生,日日皆然。”
月光悄然爬上树梢,清辉洒满庭院,将依偎在一起的身影和那小小探索者的轮廓温柔勾勒。
花影摇曳,岁月安稳。
属于他们的故事,在这盛世京都的烟火深处,正书写着平凡却无比珍贵的、细水长流的完美篇章。
——全文完——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www.海棠书屋.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