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有两姑娘对视一眼,双双上前。
第73章 我家相公真贤惠
两刻钟后, 二楼琴音渐歇。
方子谦等三人面色凝重地走出房门,走下楼梯。
他的折扇无意识地敲打掌心,发出“嗒嗒”的声响。
两位姑娘绞着手中帕子, 鬓角已见细密汗珠, 眉间凝着一丝郁色。
“如何?”叶顾言第一个迎上去,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张子谦苦笑着摇头:“我过的是即兴作诗一关,第一次尚可, 第二次却......”他摇头,望向正在擦拭额角的两位姑娘。
“琴南、琴竹两位姑娘琴艺了得, 我俩输了。”
张子谦继续道:“李兄选的是棋关, 我们下来时,他还在和那棋语姑娘对弈。”
满堂哗然。
“我曾有幸与那位棋语姑娘对过弈,她布局如鬼似魅, ”大厅中一中年男子露出钦佩之色。
“开局三十手看似散乱无章, 实则暗藏杀机。”
“待我察觉时, 已入彀中。”
一位穿绛紫长衫的老者捻须惊叹:“早就听闻这绮梦阁的棋语姑娘棋艺精湛,年纪轻轻便如此了得!”
正议论间, 忽觉堂内温度骤降。
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一阵沁凉的风不知从何处涌来。
如初春溪流般漫过脚踝,又似山间薄雾般拂过面颊。
方才还闷热难当的大堂, 转眼间竟凉爽如深秋。
“这、这是......”陈老惊得胡须直翘,手中茶盏差点脱手。
只见墙壁上雕刻的竹节纹路中,正缓缓渗出丝丝白雾。
那雾气触地即散, 却将满室燥热吞噬殆尽。
几个孩童好奇地趴在地上, 追逐着从竹管孔洞中飘出的凉气,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顾笙立在柜台后,指尖轻抚着一个雕花的铜制机关。
他不动声色地转动阀门, 更多的冷气便从隐藏在梁柱间的竹管中涌出。
这是他在修葺店铺时精心设计的系统,在后院挖了个地窖,专门储存冰块的。
“诸位。”顾笙声音清朗,“天气炎热,不妨尝尝本店特制的消暑小食。”
他话音刚落,几名使女、伙计鱼贯而出,手捧鎏银托盘。
盘中盛着:蒜蓉木耳、凉拌藕片、扒银耳、怪味鸡丝、卤猪蹄、蒜拌猪头肉、口水鸡、猪皮冻、凉拌猪耳朵、酱牛肉、酸辣凉拌鸡爪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刚才还枯涸的水渠不知何时已经注满了水。
流水中,有源源不断的小瓷碗,盛着颜色各异的汁液和凉面。
“此乃室内版的‘流觞曲水’。”顾笙说道,“这里的所有食物,一两银子便可随意无限食用,我将它取名为自助餐。”
赵月芸第一个冲上前,拿起了一杯酸梅汁,刚饮一口,顿时睁大了眼睛:“好凉!好甜!”
“爹,您快来尝尝,比咱家冰窖存得还凉!”
赵常林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冰爽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炸开。
他转向顾笙,难得地露出赞许之色:“顾掌柜这手笔,怕是皇宫里也未必有。”
正值盛夏时节,冰的珍贵不言而喻。
然而,揽月阁却如此慷慨地将之用于一座楼中,其手笔之豪迈可见一斑!
大堂内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交谈声。
“妙极!妙极!”陈老捧着第二杯冰饮,凑到墙边研究竹管构造。
“这冷气构思精巧,竹管埋于墙内既美观又不占地方......”
他突然压低声音,“顾掌柜,老朽愿出五百两,买这图纸如何?”
顾笙正要婉拒,忽听“咚”一声巨响。
众人抬头,只见二楼棋关的铃声被敲响。
棋室内,棋语脸色煞白,手中还保持着推棋的姿势。
她望着棋盘,轻声道:“我输了。”
李修远缓缓起身,朝人作揖行礼后离开。
满堂寂静,直到李修远出来,才有人发问道:“这是......李公子赢了?!”
很快,四名青衣小厮鱼贯而出,对着棋布将二人刚才的棋局逐着复原。
当黑子屠杀白子的刹那,满室能听见吸气声,众人见到了一场精彩的对弈。
“李公子胜!”
“李兄藏得深啊!”张子谦挤过人群,折扇在李修远肩上轻点,“早知你有这等棋力,我早就拜你为师了。”
李修远只是淡淡一笑,目光却穿过人群寻找那个身影。
顾笙正站在大厅廊下,见他望来,那双桃花眼立刻弯成了月牙。
“请李公子上摘星阁。”柳如是手持象牙骨扇,做了个优雅的“请”的手势。
众人屏息等待,却见李修远拱手一礼:“等第二位通关者一同登楼吧。”
满堂哗然。
要知道那三楼藏着的可是古籍啊。
多少文人雅士梦寐以求一睹真容的机会,他竟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推迟了?
顾笙眸光微动,趁众人议论纷纷时,悄悄将李修远拉到角落。
那里摆着个小几,上面放着几样特意留出的凉菜。
“怎么不去?”顾笙压低声音,指尖在李修远掌心轻轻一挠。
李修远反手握住那只不安分的手,拇指摩挲着对方腕间跳动的脉搏:“夫郎为我搭了这么漂亮的戏台,我怎能独自登台?”
他夹起一片肉片送到顾笙唇边,“再说,好东西要与人分享才更有滋味。”
顾笙就着他的筷子咬了一口,麻辣鲜香在舌尖绽开。
他望着李修远沉静的侧脸,忽然明白了对方的用意。
这是要把独占鳌头的风光,变成揽月阁持续的热度。
“狡猾。”顾笙轻哼,眼角却漾起笑意。
他转身招呼伙计添茶,没看见李修远望着他背影时,眼中化不开的温柔。
这时,一道清亮嗓音忽自后方响起:“顾公子,我家少爷今儿随老爷下庄子了,实是抽不开身亲自来贺。”
“特遣小的送来几坛陈年花雕,恭祝揽月阁开业大吉!”
顾笙旋身见是钱世荣贴身小厮,当即含笑迎上前去。
李修远脊背陡然绷直,指节不自觉攥紧茶盏,那个传说中的钱公子?!
(钱世荣:对,没错,是我)
阿喜离开后,顾笙哄了自家相公许久......
日影西斜,揽月阁的热度却丝毫不减。
冷气系统成了最受欢迎的奇观,连对面茶楼的掌柜都忍不住假借喝茶之名来打探。
自助餐区的水渠里,小瓷碗载着凉面与饮品循环流转,几个孩童追着碗沿渠奔跑,笑声如银铃。
“顾掌柜,这‘自助餐’的巧思从何而来?”
一位穿着考究的中年商人拦住顾笙,“在下经营酒楼二十载,从未见过如此新奇的就餐方式。”
顾笙简单为其解了惑。
那商人听得认真,立刻有眼尖的同行围上来一同听取。
顾笙朝周林安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地捧出一叠帖子开始登记。
这正是他们计划中的第二步,有望将揽月阁打造成为连锁店。
暮色渐浓时,几位白发老者还在为“烟锁池塘柳”的下联争论不休。
赵月芸拉着林雨棠在脑筋急转弯的箱子前流连忘返。
顾笙站在二楼回廊,望着满堂宾客,忽然感到一阵恍惚。
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个破败的绣庄,如今却成了川州府最炙手可热的雅集之所。
“累了?”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李修远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
顾笙放松地靠进那个坚实的怀抱,后颈感受到对方平稳的呼吸:“赚钱养家,不累。”
直到亥时初刻,最后一批客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吃碗汤面再回去?”李修远晃了晃手中的食盒,“安子留了骨汤和抻面。”
小厨房里,李修远熟练地抻着面团。
顾笙坐在灶台旁的小凳上,托腮看着那双手将面团拉成细丝。
这双能写出锦绣文章、下出绝妙棋局的手,此刻正为他做一碗再普通不过的汤面。
“给。”李修远将面碗推到他面前,金黄的煎蛋卧在红油汤上,翠绿的菜叶间点缀着雪白的鱼丸。
顾笙挑起一筷子面,热气模糊了视线。
他忽然觉得,比起白日里那些喝彩与惊叹,此刻灶台边这碗面,才是他穿越千年最想得到的温暖。
回小院的路上,夜风带着槐花香。
李修远提着灯笼走在外侧,光影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跳跃。
顾笙走两步就往他身上靠一下,像只慵懒的猫。
“好好走路。”李修远无奈地揽住他的腰,“当心脚下。”
顾笙反而整个人挂在他身上:“累了,背我。”
李修远叹了口气,却蹲下身去。
顾笙笑嘻嘻地趴上那宽阔的背脊,脸颊贴着对方的后颈,嗅到淡淡的墨香。
灯笼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摇晃,将两人的影子融成一个。
第73章 我家相公真贤惠
两刻钟后, 二楼琴音渐歇。
方子谦等三人面色凝重地走出房门,走下楼梯。
他的折扇无意识地敲打掌心,发出“嗒嗒”的声响。
两位姑娘绞着手中帕子, 鬓角已见细密汗珠, 眉间凝着一丝郁色。
“如何?”叶顾言第一个迎上去,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张子谦苦笑着摇头:“我过的是即兴作诗一关,第一次尚可, 第二次却......”他摇头,望向正在擦拭额角的两位姑娘。
“琴南、琴竹两位姑娘琴艺了得, 我俩输了。”
张子谦继续道:“李兄选的是棋关, 我们下来时,他还在和那棋语姑娘对弈。”
满堂哗然。
“我曾有幸与那位棋语姑娘对过弈,她布局如鬼似魅, ”大厅中一中年男子露出钦佩之色。
“开局三十手看似散乱无章, 实则暗藏杀机。”
“待我察觉时, 已入彀中。”
一位穿绛紫长衫的老者捻须惊叹:“早就听闻这绮梦阁的棋语姑娘棋艺精湛,年纪轻轻便如此了得!”
正议论间, 忽觉堂内温度骤降。
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一阵沁凉的风不知从何处涌来。
如初春溪流般漫过脚踝,又似山间薄雾般拂过面颊。
方才还闷热难当的大堂, 转眼间竟凉爽如深秋。
“这、这是......”陈老惊得胡须直翘,手中茶盏差点脱手。
只见墙壁上雕刻的竹节纹路中,正缓缓渗出丝丝白雾。
那雾气触地即散, 却将满室燥热吞噬殆尽。
几个孩童好奇地趴在地上, 追逐着从竹管孔洞中飘出的凉气,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顾笙立在柜台后,指尖轻抚着一个雕花的铜制机关。
他不动声色地转动阀门, 更多的冷气便从隐藏在梁柱间的竹管中涌出。
这是他在修葺店铺时精心设计的系统,在后院挖了个地窖,专门储存冰块的。
“诸位。”顾笙声音清朗,“天气炎热,不妨尝尝本店特制的消暑小食。”
他话音刚落,几名使女、伙计鱼贯而出,手捧鎏银托盘。
盘中盛着:蒜蓉木耳、凉拌藕片、扒银耳、怪味鸡丝、卤猪蹄、蒜拌猪头肉、口水鸡、猪皮冻、凉拌猪耳朵、酱牛肉、酸辣凉拌鸡爪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刚才还枯涸的水渠不知何时已经注满了水。
流水中,有源源不断的小瓷碗,盛着颜色各异的汁液和凉面。
“此乃室内版的‘流觞曲水’。”顾笙说道,“这里的所有食物,一两银子便可随意无限食用,我将它取名为自助餐。”
赵月芸第一个冲上前,拿起了一杯酸梅汁,刚饮一口,顿时睁大了眼睛:“好凉!好甜!”
“爹,您快来尝尝,比咱家冰窖存得还凉!”
赵常林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冰爽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炸开。
他转向顾笙,难得地露出赞许之色:“顾掌柜这手笔,怕是皇宫里也未必有。”
正值盛夏时节,冰的珍贵不言而喻。
然而,揽月阁却如此慷慨地将之用于一座楼中,其手笔之豪迈可见一斑!
大堂内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交谈声。
“妙极!妙极!”陈老捧着第二杯冰饮,凑到墙边研究竹管构造。
“这冷气构思精巧,竹管埋于墙内既美观又不占地方......”
他突然压低声音,“顾掌柜,老朽愿出五百两,买这图纸如何?”
顾笙正要婉拒,忽听“咚”一声巨响。
众人抬头,只见二楼棋关的铃声被敲响。
棋室内,棋语脸色煞白,手中还保持着推棋的姿势。
她望着棋盘,轻声道:“我输了。”
李修远缓缓起身,朝人作揖行礼后离开。
满堂寂静,直到李修远出来,才有人发问道:“这是......李公子赢了?!”
很快,四名青衣小厮鱼贯而出,对着棋布将二人刚才的棋局逐着复原。
当黑子屠杀白子的刹那,满室能听见吸气声,众人见到了一场精彩的对弈。
“李公子胜!”
“李兄藏得深啊!”张子谦挤过人群,折扇在李修远肩上轻点,“早知你有这等棋力,我早就拜你为师了。”
李修远只是淡淡一笑,目光却穿过人群寻找那个身影。
顾笙正站在大厅廊下,见他望来,那双桃花眼立刻弯成了月牙。
“请李公子上摘星阁。”柳如是手持象牙骨扇,做了个优雅的“请”的手势。
众人屏息等待,却见李修远拱手一礼:“等第二位通关者一同登楼吧。”
满堂哗然。
要知道那三楼藏着的可是古籍啊。
多少文人雅士梦寐以求一睹真容的机会,他竟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推迟了?
顾笙眸光微动,趁众人议论纷纷时,悄悄将李修远拉到角落。
那里摆着个小几,上面放着几样特意留出的凉菜。
“怎么不去?”顾笙压低声音,指尖在李修远掌心轻轻一挠。
李修远反手握住那只不安分的手,拇指摩挲着对方腕间跳动的脉搏:“夫郎为我搭了这么漂亮的戏台,我怎能独自登台?”
他夹起一片肉片送到顾笙唇边,“再说,好东西要与人分享才更有滋味。”
顾笙就着他的筷子咬了一口,麻辣鲜香在舌尖绽开。
他望着李修远沉静的侧脸,忽然明白了对方的用意。
这是要把独占鳌头的风光,变成揽月阁持续的热度。
“狡猾。”顾笙轻哼,眼角却漾起笑意。
他转身招呼伙计添茶,没看见李修远望着他背影时,眼中化不开的温柔。
这时,一道清亮嗓音忽自后方响起:“顾公子,我家少爷今儿随老爷下庄子了,实是抽不开身亲自来贺。”
“特遣小的送来几坛陈年花雕,恭祝揽月阁开业大吉!”
顾笙旋身见是钱世荣贴身小厮,当即含笑迎上前去。
李修远脊背陡然绷直,指节不自觉攥紧茶盏,那个传说中的钱公子?!
(钱世荣:对,没错,是我)
阿喜离开后,顾笙哄了自家相公许久......
日影西斜,揽月阁的热度却丝毫不减。
冷气系统成了最受欢迎的奇观,连对面茶楼的掌柜都忍不住假借喝茶之名来打探。
自助餐区的水渠里,小瓷碗载着凉面与饮品循环流转,几个孩童追着碗沿渠奔跑,笑声如银铃。
“顾掌柜,这‘自助餐’的巧思从何而来?”
一位穿着考究的中年商人拦住顾笙,“在下经营酒楼二十载,从未见过如此新奇的就餐方式。”
顾笙简单为其解了惑。
那商人听得认真,立刻有眼尖的同行围上来一同听取。
顾笙朝周林安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地捧出一叠帖子开始登记。
这正是他们计划中的第二步,有望将揽月阁打造成为连锁店。
暮色渐浓时,几位白发老者还在为“烟锁池塘柳”的下联争论不休。
赵月芸拉着林雨棠在脑筋急转弯的箱子前流连忘返。
顾笙站在二楼回廊,望着满堂宾客,忽然感到一阵恍惚。
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个破败的绣庄,如今却成了川州府最炙手可热的雅集之所。
“累了?”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李修远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
顾笙放松地靠进那个坚实的怀抱,后颈感受到对方平稳的呼吸:“赚钱养家,不累。”
直到亥时初刻,最后一批客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吃碗汤面再回去?”李修远晃了晃手中的食盒,“安子留了骨汤和抻面。”
小厨房里,李修远熟练地抻着面团。
顾笙坐在灶台旁的小凳上,托腮看着那双手将面团拉成细丝。
这双能写出锦绣文章、下出绝妙棋局的手,此刻正为他做一碗再普通不过的汤面。
“给。”李修远将面碗推到他面前,金黄的煎蛋卧在红油汤上,翠绿的菜叶间点缀着雪白的鱼丸。
顾笙挑起一筷子面,热气模糊了视线。
他忽然觉得,比起白日里那些喝彩与惊叹,此刻灶台边这碗面,才是他穿越千年最想得到的温暖。
回小院的路上,夜风带着槐花香。
李修远提着灯笼走在外侧,光影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跳跃。
顾笙走两步就往他身上靠一下,像只慵懒的猫。
“好好走路。”李修远无奈地揽住他的腰,“当心脚下。”
顾笙反而整个人挂在他身上:“累了,背我。”
李修远叹了口气,却蹲下身去。
顾笙笑嘻嘻地趴上那宽阔的背脊,脸颊贴着对方的后颈,嗅到淡淡的墨香。
灯笼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摇晃,将两人的影子融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