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李修远回头一看,匆忙起身相迎,“学生见过院长。”
  他作揖时耳根发红,显然没料到会被师长撞见夫郎来探望自己的场景。
  苏院长抽动着鼻子走近,目光直勾勾盯着那碗还剩些汤底的泡面。
  “修远啊,老远就闻着香味了。”他笑呵呵地捋着胡须,眼角皱纹里都藏着馋意,“顾笙,许久不见,这是吃的啥?”
  “泡面,”李修远下意识往顾笙身前挡了半步,“夫郎今日来给学生送些吃食。”
  站在院长身后的苏婉清攥紧了手中帕子。
  她今日穿着鹅黄襦裙,发间一支白玉簪,本是精心打扮过的。
  此刻却死死盯着顾笙腰间那枚与李修远成对的青玉佩,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印。
  “见过苏院长。”顾笙行礼时敏锐地注意到姑娘灼人的视线,抬眸冲她点头致意,“这位小姐是......”
  “小女婉清。”苏院长随口介绍,注意力全在那碗泡面上。
  “这吃食倒是新奇,老夫竟从未见过。”
  顾笙会意,立即唤来张良:“再泡两碗面来。”
  转头对苏院长笑道,“是学生自创的泡面,用热水冲开即可食用,您若不嫌弃,待会尝尝。”
  “不嫌弃不嫌弃!”苏院长迫不及待地在石凳坐下,眼巴巴等着。
  他身形富态,这么一坐,倒把李修远挤得往顾笙身上歪去。
  顾笙忙扶住夫君手臂,两人相触处像过了电似的,又慌忙分开。
  苏婉清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突然柔声开口:“李公子在书院功课极好,昨日还得了芩夫子夸奖。”
  她故意站到李修远身侧,衣袖几乎相触,“李公子的策论,父亲看了都说好。”
  “是院长教导有方。”李修远客气地后退半步,后背贴上顾笙肩膀。
  感受到身后人的体温,他紧绷的脊背才稍稍放松。
  张良端来泡面,掀盖的香气让苏院长陶醉地闭上眼睛。
  顾笙正要介绍吃法,却听苏婉清又开口:“这种市井吃食,父亲肠胃弱,怕受不住吧?”
  亭内霎时一静。
  第68章 舌上有河岳
  顾笙递筷子的手顿在半空, 李修远眼神骤然冷了下来。
  “胡闹!你平日的教养呢。”苏院长怒喝一声,脸色铁青地望向苏婉清。
  他没想到,自己这向来温婉端庄的女儿, 竟会在这等场合下说出如此不合时宜的话来。
  苏婉清被父亲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一颤, 眼眶迅速泛红。
  “女儿只是担心父亲的身体......”
  “担心我的身体,就不该在这时候说这些扫兴的话!”苏院长打断她,语气里满是失望。
  顾笙见状, 忙打圆场道:“苏院长莫怪,婉清小姐也是一片孝心, 这泡面嘛, 虽出身市井,却也干净卫生,您若是......”
  苏院长赶忙去接过顾笙手中的陶碗, 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尝了一口, 顿时眼睛发亮。
  “妙啊!这面条筋道, 汤头鲜美,竟比膳堂现煮的还入味!顾哥儿是怎么做到的?”
  顾笙正要回答, 李修远却自然地接过话头:“院长有所不知,家夫郎喜美食,最擅创新菜式, 这泡面是他特制的面饼,用热油......”
  他侃侃而谈的样子让苏婉清脸色发白。
  在书院这一个多月,她何曾见过惜字如金的李修远如此健谈?
  更别提那眼底掩不住的骄傲, 仿佛在炫耀什么稀世珍宝。
  “父亲!”苏婉清突然提高嗓音, “您不是约了刘山长论诗吗?再不去该迟了。”
  苏院长瞪了自家女儿一眼,又匆匆吃了最后几口,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碗。
  “对对, 改日再向顾哥儿讨教。”
  临走时还频频回头,“修远啊,下次顾哥儿再来,记得请他去我那儿坐坐......”
  待二人走远,顾笙长舒一口气,却发现李修远仍盯着苏婉清离去的方向,眸光晦暗不明。
  “怎么了?”顾笙扯了扯他袖子。
  李修远回神,随后闷闷道,“你是不是要走了。”
  顾笙红着脸抽回手,将食盒盖好塞进他怀里:“里面还有一些,带给赵明轩他们也尝尝。”
  顿了顿,他又小声补了句,“我等你回家。”
  回城的马车上,张良终于忍不住问:“公子,那苏小姐是不是喜欢咱们家姑爷啊?”
  “无妨。”顾笙摩挲着袖中的方形纸条,唇角微扬,“有人比我还着急呢。”
  而此时的钱府,钱世荣正对着一桌山珍海味唉声叹气:“都没顾哥儿做的臭豆腐香......”
  一旁的小厮:“......”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公子对那顾老板有别的想法!
  (钱世荣:...也不是不行)
  顾笙从书院回来的第二日,食无定式门前照例排起了长队。
  五张木牌早已被抢购一空,没排上的食客们伸长脖子往店里张望,盼着能闻一闻今日新菜的香气。
  “顾老板,今日又是什么新鲜吃食?”排在首位的绸缎庄王掌柜搓着手问道。
  顾笙系着靛青色围裙,袖口挽到手肘。
  他揭开蒸笼,一股夹杂着肉香的面食气息顿时弥漫开来。
  “东北猪肉白菜饺子,配蒜泥酱油;猪肉炖粉条及拔丝地瓜。”顾笙照例报上了今日的菜名。
  猪肉白菜饺子一端上来,那王掌柜就忍不住第一个尝了。
  他一口咬下,汤汁顿时溢满口腔,烫得他直哈气也舍不得吐出来:“鲜!真鲜!这白菜怎的如此清甜?”
  “这是特意托商队从关外捎来的。”顾笙解释说道。
  后厨里,张良正按顾笙教的法子擀皮,额头沁出汗珠。
  这一日,午时刚过,小店铺的目标便已完成,顾笙洗净手,换上一件竹青色长衫。
  “我去趟绣庄,剩下的包子给街口刘阿婆送去,她孙子病了想吃口软的。”
  张良欲言又止:“公子,那钱公子今早又来了。”
  “还是问臭豆腐的事?”
  张梁点头。
  顾笙失笑,“告诉他,明日我做粤菜,邀请他为特邀嘉宾,一道来吃,感谢他对臭豆腐如此地热爱!”说罢拎起一个食盒出了门。
  西街的绣庄还在动工,原先破败的门脸已换了崭新的楠木匾额,只是还用红布蒙着。
  顾笙绕过叮当作响的木匠师傅们,在后院找到了正在看图纸的柳如是。
  “柳姐姐。”顾笙将食盒放在石桌上,“给你们带了包子,趁热吃。”
  柳如是年仅二十七,一袭绛紫色罗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梅花簪。
  她放下图纸,眼角里藏着风霜:“今日来得这般早?”
  柳如是对顾笙的‘食无定式’充满好奇,然而每天限量五张的木牌她却从未捞着。
  幸运的是,她偶尔还能得到一些小食的馈赠,例如今天的包子。
  顾笙给她摆上桌:“来看看进度,顺便问问那六位姑娘准备得如何。”
  柳如是咬了口包子,眼睛一亮,伸手点了个赞
  她说道:“琴南姐妹已经在合奏新曲了,只是那作诗的小姑娘前日哭了一场,说怕见生人。”
  “诗韵?”顾笙眉头微挑。
  他没记错的话,那小姑娘偏爱的可是豪放派的诗作。
  “十六岁的丫头,再大的才华也抵不过怯场。”柳如是叹气。
  “倒是棋语那小丫头有趣,前日把赵员外带来的棋手杀得片甲不留,气得那老东西摔了棋子。”
  顾笙轻笑出声,从袖中取出一沓纸:“这是我设计的闯关规则。”
  “从进入揽月阁,再到第二层的文心阁,直至第三层的摘星楼,目前‘琴棋书画诗’这五项挑战均设置在第二层。”
  “每一关都有三道题目,只有全部通过者才有资格攀登至‘摘星楼’之巅,得以欣赏百家大儒的杰作。”
  柳如是接过细看,忽然抬头:“你想好了?真让清倌人做考官?还都是小女子!”
  “女子怎么了,女子照样能顶半边天。”顾笙嘴角微扬。
  柳如是掩嘴偷笑,“那些文人雅士怕是要闹翻天。”
  顾笙缓缓说道:“清倌人虽出身风尘,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的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着独到的造诣,远非那些附庸风雅的文人所能及。”
  他就是要给这天下的女子们一个舞台,让更多的人看到她们的才华与能力。
  让那些自诩才高八斗的男人们知道,这世间的女子亦能独当一面,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超他们。
  柳如是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与感动。
  她轻声道:“你放心,我定支持你!”
  为这身后的千千万万姑娘们。
  “再者,设计闯关环节才是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真才实学。”
  顾笙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越有争议才越有话题,也越能吸引那些文人墨客前来一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