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他秉着呼吸,想要将腰腹从那存在感极强的手心里解救出来。但刚动就被腰上的手收紧。
“别动。”
微微嘶哑的嗓音在风中飘散。林听瞬间就不敢动了。
而后一只手就掰住他下颌,强迫他将目光转向那炫开的烟花。
“专心。”
林听觉得自己耳朵就想泡在糖水里的冰块,在不断涌入的热气中就快要融化掉了。
他哼出一声气音,是真不敢动了。
烟花不断在空中绽开,将天幕染成了彩色。
一股药香在薄凉的空气中飘散,裴行简埋进这股香里,四周熙熙攘攘,他的心却前所未有地安定。
裴行简忽然道:
“小时,南相寺的大师曾说,朕这一生克父克兄,是孤独终老的命。”
他感受到身下的人浑身一颤,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刚想要转过头来,就被他捏着下颌对向水面的倒影,杂乱的影子里,好似能窥到两个叠在一起的身影。
“不过上次再去,那大师又说朕红鸾星动,只是相伴一生之人却不在此间。”
不在此间?
林听心口倏然一跳。
裴行简这是知道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在故意试探他?
“可朕却觉得,此间与否,都无所谓。”
水面升入的烟花犹如鲤鱼跃龙门般此起彼伏,眨眼间就将天幕照亮。
……
过了许久,烟花表演终于结束,簇拥的人群逐渐散去。
腰上的手也终收回。裴行简往后退了两步,拉开距离。
他见林听一脸茫然,问道:“林卿是被朕刚才的话吓到了?”
林听缓了缓心神,再次对上裴行简的眼神,“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回去吧。” 并未回答他的话。
裴行简眸光暗了几分,转身就往前走。
林听赶紧跟上。
两人一路无言到了林府门口。林听进去前踌躇片刻,余光瞥到对方腰间挂着他送的平安符,又是一阵心悸。
“臣就先进去了。”
裴行简没什么表情地点头。
林听便也不再看对方的神色,转身进了门。
……
此后几日,因着科考之期临近,户部也越来越忙,林听作为此次科考的中正官,更是事无巨细地参与到户部各项准备中。
就连王尚书看到他都不禁感叹,“要说卷,还是林大人更胜一筹。”
林听真想找块布给人嘴合上。
这日,他刚敲定考试所用统一笔墨,避免学子在里面夹带作弊工具,就听人来报:“京兆府尹求见。”
林听让他们将人带进来。
薛平一进门就说:“林大人,赵国公府的二公子报官,称学子杨公明在大街上冲撞了他。”
林听翻书的手一顿,“什么时候?”
薛平道:“今儿早上。”
其实以往这事很好处理,既然报了官,官府就敲定是谁的责任,然后追责就是了。
可今日却是国公府的公子来报官,告的还是马上就要科举的学子,再进一步摸索,就又发现那国公府的二公子竟也在这次科考名单里。
涉及科考学子,薛平就联想到了以往科考中惯常出现的剥夺考试资格的例子。
自太祖皇帝以来,对参加会试的学子品行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还出了规定:凡在京城等候会试期间闹事进官府留了底的,一律剥夺考试资格。
虽然这个规定施行时间不长,但后来的帝王都将其作为一个准则,众官员也都心照不宣地执行。
因此后来甚至出现了世家子弟为了更容易考上,不惜使用各种手段让有希望考上的贫困学子背上官司,从而被迫剥夺考试资格。
以往先帝从不在意这些,他们也就随波逐流。但如今新帝上台,薛平从此前圣上对那些学子的态度中品出了些不一样的意味,因此如今发生这种事,他选择先来汇报。
林听已经起身,“去府衙。”
几人急冲冲地到府衙,就见门口围了许多人。两侧府兵将人群隔开,林听这才看清里面两人。
其中一人指着杨公明骂道:“你个穷破落户,可知道小爷我这身衣服多少钱买的吗?把你卖了也买不起。”
想必就是赵国公二公子了。
而杨公明梗着脖子,面色涨红,“是,我在路上看书没注意到你是我的不对,可你当街纵马,这又如何说。”
赵二公子:“关你什么事。”
眼见两人就要打起来,薛府尹赶紧上去拉架,“二位、二位,消消气,大家都是要参考的学子,不要伤了和气。”
赵二公子冷哼一声,“谁跟他是学子,薛府尹,这人大街上冲撞本公子,按例就应当剥夺本次会试资格。”
杨公明又要冲上来,被身后府兵拉住。“你欺人太甚。”
那赵二公子傲慢地抬起头,“惹了我,你这辈子算是完了。”
林听默默躲在人群里,眼见这几人控制不住了,叹息一声走了出去,
“干什么干什么呢,大庭广众的吵吵嚷嚷像什么样子。”
第55章
京兆府衙内, 林听坐在座首,旁边坐着京兆府尹薛平。
世家公子和学子在大街上吵吵嚷嚷实在有损形象,林听就让人把他们带回了衙门。
走了一路, 这两人就吵了一路。直到进入大堂都还在吵。
赵二公子气愤不已, 扬言要将杨公明拉下去打三十大板。而杨公明也不屈服,称要将赵二公子的事迹传扬出去,为天下人不耻。
明明只有两个人, 却将大堂吵出了数十人的气势。
左右衙役威严直立,而座首的林听却慢悠悠地喝着茶。
吵了小半个时辰, 旁边坐的薛平看得心焦不已。看了眼林大人, 却见他悠闲地看着下方两人争吵,就像看戏一样。
又过了片刻,他终于坐不住了, 起身走到林听面前, “请问林大人, 这二人该如何处置?”
再不打断,不知道这两人要吵到什么时候, 吵得他头都开始痛了。
“不急。” 林听说:“再等等。” 等他们吵得没力气了再说。
于是薛平就只能又坐回去等着。
再过了两刻钟,或许是吵累了,那两人的声音终于小了下来, 林听眼瞅着时机到了,便清清嗓子,适时插话:“两位, 可吵完了?”
那两人互看不顺眼, 却没反驳了。
林听问:“来,一个个说,你们有什么诉求?”
赵二当即大声道:“这穷酸学子故意冲撞本公子的马车, 必须严惩不贷。”
杨公明也不甘示弱,倾身规矩道:“林大人,我真的只是不小心撞上去的,并非故意冲撞他,还请林大人明察秋毫,还我清白。”
“好好,我知道了。” 林听朝薛平招手:“这样,你去找找附近有没有目击者。”
薛平顿住了:“母鸡着?”
林听解释:“就是刚好看到事情经过的人。”
薛平懂了,带着人去外面找了。
片刻,他就带着一个老妇人进来。
那妇人进到堂中跪下,“大人,今日民妇就在那路口卖菜,这两人相撞时民妇刚好看到。”
林听撑起身,“这位大娘,你说说事情经过。”
那大娘回忆说:“当时确实是左边这位公子架着马车在路上行驶,右边这位公子捧着书正好从路口经过,没注意就撞上去了。” 说着那大娘还从提篮里拿出一截断木块,
“那马被撞受惊,转而就撞上了旁边的石柱,这就是被撞断的木撤。”
赵二公子顿时像只斗赢的公鸡扬头,指着杨公明:“人证物证具在,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杨公明回瞪赵二公子,“你——”
林听拍了拍惊堂木,“肃静,公堂之上,不要吵闹。”
果然,那两人便没再说话了。
林听又说:“大娘,你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漏掉的?” 虽说贫困学子生活艰难,容易被世家子弟算计。但若此事真是杨公明造成的,不论赵二有没有精心设计,那他也都只能秉公执法。
那大娘闷着头想了一会儿,突然说:“还真有,俺记得当时那辆马车速度忒快。” 她朝后指着,“二狗当时正运货呢,差点被那马车掀翻。”
林听当即放大声音严肃道:“谁是二狗?”
人群中站出一个赤裸膀子的人。“回大人,小的就是二狗。”
林听说:“你将自己所见的一一说出来。”
二狗跪在地上,他先看了眼赵恒说:“小的当时正运一车鲜花要去路口卖,就见这位大人的马车突然跑过去,那速度都快赶上单匹马跑起来的速度了,等到看见人,自然躲闪不及。”
随后他又看了眼杨公明说:“当时这位公子与另一位公子架着装满蔬菜的板车经过,东街路口人多繁杂,这两位公子便下了板车抱着一筐蔬菜准备去对岸,而这位公子低头看书,落在后面,听见马车的声音时已经来不及躲了。”
“别动。”
微微嘶哑的嗓音在风中飘散。林听瞬间就不敢动了。
而后一只手就掰住他下颌,强迫他将目光转向那炫开的烟花。
“专心。”
林听觉得自己耳朵就想泡在糖水里的冰块,在不断涌入的热气中就快要融化掉了。
他哼出一声气音,是真不敢动了。
烟花不断在空中绽开,将天幕染成了彩色。
一股药香在薄凉的空气中飘散,裴行简埋进这股香里,四周熙熙攘攘,他的心却前所未有地安定。
裴行简忽然道:
“小时,南相寺的大师曾说,朕这一生克父克兄,是孤独终老的命。”
他感受到身下的人浑身一颤,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刚想要转过头来,就被他捏着下颌对向水面的倒影,杂乱的影子里,好似能窥到两个叠在一起的身影。
“不过上次再去,那大师又说朕红鸾星动,只是相伴一生之人却不在此间。”
不在此间?
林听心口倏然一跳。
裴行简这是知道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在故意试探他?
“可朕却觉得,此间与否,都无所谓。”
水面升入的烟花犹如鲤鱼跃龙门般此起彼伏,眨眼间就将天幕照亮。
……
过了许久,烟花表演终于结束,簇拥的人群逐渐散去。
腰上的手也终收回。裴行简往后退了两步,拉开距离。
他见林听一脸茫然,问道:“林卿是被朕刚才的话吓到了?”
林听缓了缓心神,再次对上裴行简的眼神,“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回去吧。” 并未回答他的话。
裴行简眸光暗了几分,转身就往前走。
林听赶紧跟上。
两人一路无言到了林府门口。林听进去前踌躇片刻,余光瞥到对方腰间挂着他送的平安符,又是一阵心悸。
“臣就先进去了。”
裴行简没什么表情地点头。
林听便也不再看对方的神色,转身进了门。
……
此后几日,因着科考之期临近,户部也越来越忙,林听作为此次科考的中正官,更是事无巨细地参与到户部各项准备中。
就连王尚书看到他都不禁感叹,“要说卷,还是林大人更胜一筹。”
林听真想找块布给人嘴合上。
这日,他刚敲定考试所用统一笔墨,避免学子在里面夹带作弊工具,就听人来报:“京兆府尹求见。”
林听让他们将人带进来。
薛平一进门就说:“林大人,赵国公府的二公子报官,称学子杨公明在大街上冲撞了他。”
林听翻书的手一顿,“什么时候?”
薛平道:“今儿早上。”
其实以往这事很好处理,既然报了官,官府就敲定是谁的责任,然后追责就是了。
可今日却是国公府的公子来报官,告的还是马上就要科举的学子,再进一步摸索,就又发现那国公府的二公子竟也在这次科考名单里。
涉及科考学子,薛平就联想到了以往科考中惯常出现的剥夺考试资格的例子。
自太祖皇帝以来,对参加会试的学子品行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还出了规定:凡在京城等候会试期间闹事进官府留了底的,一律剥夺考试资格。
虽然这个规定施行时间不长,但后来的帝王都将其作为一个准则,众官员也都心照不宣地执行。
因此后来甚至出现了世家子弟为了更容易考上,不惜使用各种手段让有希望考上的贫困学子背上官司,从而被迫剥夺考试资格。
以往先帝从不在意这些,他们也就随波逐流。但如今新帝上台,薛平从此前圣上对那些学子的态度中品出了些不一样的意味,因此如今发生这种事,他选择先来汇报。
林听已经起身,“去府衙。”
几人急冲冲地到府衙,就见门口围了许多人。两侧府兵将人群隔开,林听这才看清里面两人。
其中一人指着杨公明骂道:“你个穷破落户,可知道小爷我这身衣服多少钱买的吗?把你卖了也买不起。”
想必就是赵国公二公子了。
而杨公明梗着脖子,面色涨红,“是,我在路上看书没注意到你是我的不对,可你当街纵马,这又如何说。”
赵二公子:“关你什么事。”
眼见两人就要打起来,薛府尹赶紧上去拉架,“二位、二位,消消气,大家都是要参考的学子,不要伤了和气。”
赵二公子冷哼一声,“谁跟他是学子,薛府尹,这人大街上冲撞本公子,按例就应当剥夺本次会试资格。”
杨公明又要冲上来,被身后府兵拉住。“你欺人太甚。”
那赵二公子傲慢地抬起头,“惹了我,你这辈子算是完了。”
林听默默躲在人群里,眼见这几人控制不住了,叹息一声走了出去,
“干什么干什么呢,大庭广众的吵吵嚷嚷像什么样子。”
第55章
京兆府衙内, 林听坐在座首,旁边坐着京兆府尹薛平。
世家公子和学子在大街上吵吵嚷嚷实在有损形象,林听就让人把他们带回了衙门。
走了一路, 这两人就吵了一路。直到进入大堂都还在吵。
赵二公子气愤不已, 扬言要将杨公明拉下去打三十大板。而杨公明也不屈服,称要将赵二公子的事迹传扬出去,为天下人不耻。
明明只有两个人, 却将大堂吵出了数十人的气势。
左右衙役威严直立,而座首的林听却慢悠悠地喝着茶。
吵了小半个时辰, 旁边坐的薛平看得心焦不已。看了眼林大人, 却见他悠闲地看着下方两人争吵,就像看戏一样。
又过了片刻,他终于坐不住了, 起身走到林听面前, “请问林大人, 这二人该如何处置?”
再不打断,不知道这两人要吵到什么时候, 吵得他头都开始痛了。
“不急。” 林听说:“再等等。” 等他们吵得没力气了再说。
于是薛平就只能又坐回去等着。
再过了两刻钟,或许是吵累了,那两人的声音终于小了下来, 林听眼瞅着时机到了,便清清嗓子,适时插话:“两位, 可吵完了?”
那两人互看不顺眼, 却没反驳了。
林听问:“来,一个个说,你们有什么诉求?”
赵二当即大声道:“这穷酸学子故意冲撞本公子的马车, 必须严惩不贷。”
杨公明也不甘示弱,倾身规矩道:“林大人,我真的只是不小心撞上去的,并非故意冲撞他,还请林大人明察秋毫,还我清白。”
“好好,我知道了。” 林听朝薛平招手:“这样,你去找找附近有没有目击者。”
薛平顿住了:“母鸡着?”
林听解释:“就是刚好看到事情经过的人。”
薛平懂了,带着人去外面找了。
片刻,他就带着一个老妇人进来。
那妇人进到堂中跪下,“大人,今日民妇就在那路口卖菜,这两人相撞时民妇刚好看到。”
林听撑起身,“这位大娘,你说说事情经过。”
那大娘回忆说:“当时确实是左边这位公子架着马车在路上行驶,右边这位公子捧着书正好从路口经过,没注意就撞上去了。” 说着那大娘还从提篮里拿出一截断木块,
“那马被撞受惊,转而就撞上了旁边的石柱,这就是被撞断的木撤。”
赵二公子顿时像只斗赢的公鸡扬头,指着杨公明:“人证物证具在,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杨公明回瞪赵二公子,“你——”
林听拍了拍惊堂木,“肃静,公堂之上,不要吵闹。”
果然,那两人便没再说话了。
林听又说:“大娘,你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漏掉的?” 虽说贫困学子生活艰难,容易被世家子弟算计。但若此事真是杨公明造成的,不论赵二有没有精心设计,那他也都只能秉公执法。
那大娘闷着头想了一会儿,突然说:“还真有,俺记得当时那辆马车速度忒快。” 她朝后指着,“二狗当时正运货呢,差点被那马车掀翻。”
林听当即放大声音严肃道:“谁是二狗?”
人群中站出一个赤裸膀子的人。“回大人,小的就是二狗。”
林听说:“你将自己所见的一一说出来。”
二狗跪在地上,他先看了眼赵恒说:“小的当时正运一车鲜花要去路口卖,就见这位大人的马车突然跑过去,那速度都快赶上单匹马跑起来的速度了,等到看见人,自然躲闪不及。”
随后他又看了眼杨公明说:“当时这位公子与另一位公子架着装满蔬菜的板车经过,东街路口人多繁杂,这两位公子便下了板车抱着一筐蔬菜准备去对岸,而这位公子低头看书,落在后面,听见马车的声音时已经来不及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