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宋青云应该是早就有回乡养老的打算,所以早早就在这里修建了一栋乡间别墅。
在洛如冰的想象中,青云姑姑的养老生活应该是宁静的、悠闲的,差不多就是江寒雨之前那种生活的plus版,毕竟村里的房子面积更大、院子更宽敞、土地更是多得种不过来。
而且宋青云之前发给她的那些小视频,也差不多是这种风格。
结果车子刚进村,就发现到处都是车和人。
本以为是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结果越往里走,就越是嘈杂,很快她们就发现,热闹的中心就是宋青云家。
洛如冰找了个地方停车,两人步行过去,远远地就听到了音乐声,到了近前,才发现是村民们正在排练舞蹈。
虽然是排练,但是参与的每个人都换上了表演的服装,手持道具,表演得十分认真。而且节目还不止一个,相当于是一场小型演出了,难怪吸引了那么多人过来看热闹。
但洛如冰难免有些恍惚。
她记得今天给青云姑姑打电话的时候,对方大方表示尽管来,一定招待好她们。
难道她的电话其实打去了平行时空,这个青云姑姑并不知道她们要来?
但来都来了
所以她们还是等到一个表演间隙,上前跟宋青云打了招呼。
结果宋青云站起来就喊道,客人来了,可以开席了!
好家伙,合着这些都是准备来招待她们的啊?不仅有表演,还有席面。
不过面对村民们的热情,她也只能微笑回应,等人去忙了,才压低声音问宋青云,姑姑,这是不是有点过于隆重了?
宋青云也压低声音回她,大家都已经听说了,你们是来投资的,那不得让你们宾至如归?
消息这就传出来了?洛如冰惊讶。
宋青云笑道,你们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还有政府的人跟着,大家想不知道也难啊!
那怎么就知道我们是投资?
我猜的。
说了半天是你漏的消息啊!
事已至此,除了坐下来吃席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好在村民们都很克制,看热闹归看热闹,倒是没什么人打听投资的事,也不知道是不是青云姑姑事先叮嘱过。
唯一让人有些不适应的,是大家都过于热情,尤其是江寒雨,人气可比洛如冰这个大老板高多了。
长得好看就是能在第一时间被人看到。
洛如冰怕她不自在,结果江寒雨应付起来很自然。
也对,江寒雨生活的那条街大家也都认识,对这种淳朴的人情往来,她应该很熟悉了。
饭后表演继续,洛如冰这时候才知道,说这个场面专门用来欢迎她们的,对也不对。
今天本来就有排练,主要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六月会农历六月二十四,这一天不仅是天上的很多神仙,比如关公、和合二仙、王灵官、普化天尊、西秦王爷、南极大帝、二郎神的诞辰,还是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六月会,江浙一带据说还有观莲节。
总之,在这个百无禁忌的天赦日,天上地下都在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庆祝。
本地苗汉杂居,六月会的庆典非常盛大,到时候全乡的村子都会来参与,所以村里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准备了,倒也不全是为了她们。
但如果村子改造完之后真的能吸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旅居者,那这些表演,就是宋家湾村的村民们用来招待客人的。
有山水,有风景,当然也应该有风土,有人情。
第66章
洛如冰之前只听于霜说地方政府重视旅游业,现在才发现,村民们其实也那么重视。
也是,这是跟他们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懂得好赖的人,当然也会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这倒是让洛如冰对项目的信心增加了很多。
所有人齐心协力,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反正对洛如冰来说,宁愿去面对巨大的外部困难,也不想把经历消耗在内部的混乱之中。
但与此同时,她也感觉肩头沉甸甸的,为了不辜负这些人的期望,只能拿出更好的工作状态。
所以第二天一早,她就开车去镇上跟于霜带领的考察队伍汇合,然后
她就陷入了无止尽的会议之中。
主要是还有很多具体的条款需要落实。
洛如冰对这个倒是没有意见,宋家湾被提名是因为青云姑姑,但它最终被选中,是因为官方给出了最优厚的条件,现在也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希望能在一切开始之前,在各方面都能达成共识。
按照洛如冰的经验,这种丑话说在前头的做派,后面的合作反而会更顺利,不容易出幺蛾子。
只是这样一来,就只能将江寒雨一个人留在村子里了。
江寒雨对此倒是接受良好。
洛如冰本来就是来出差的,当然是工作为先,她也不需要别人陪伴。
一早起来,吃过饭之后,宋青云家就有不少客人进出。虽然每个人都有充足的理由,但江寒雨总觉得,她们对自己过于关注了。
她虽然习惯了走到哪里都会被人看,但她跟这些人包括宋青云在内毕竟都不熟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干脆戴上帽子出门,沿着村子的主干道慢慢往前走。
村子里种了很多树,道路两侧的房屋都掩映在树木之中,看起来非常幽静。
江寒雨注意到,村子里的房屋很明显地分成了两种,一种类似宋青云家,是新建的楼房,外墙无一例外贴着瓷砖,显得非常现代化,另一种则类似于她家的老屋,是木墙、石墙或者砖墙的瓦房,显得有些老旧。
偶尔还能看到一两间屋顶上铺着茅草的土墙房,不过看起来摇摇欲坠,甚至有些已经坍塌了小半。
茅草屋应该是久已无人居住,瓦房里有一些应该也空置了,只有很少的几间还有人住在里面,新房里倒是都有人。
这样算来,村子里的人口流失的确很严重。
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出了村子。
江寒雨的思绪是被眼前骤然出现的一抹红色拉回来的。
那是一株、不,应该说是一丛庞大的植物,不太确定是不是枫树,但红得非常漂亮,在夏季满目青翠的背景中,像一团热烈的火焰,炫人眼目。
江寒雨不自觉地朝它走了过去。
到了近前,才发现它其实没有她想的那么大,只不过因为就生长在那条让宋家湾得以命名的小溪边,倒影似乎连溪水也一并染红了,远远看去根本分辨不清哪里是树,哪里是水。
越是走近,就越是能看清更多的细节。
村里的植物不像在城里,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人类修剪,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肆意生长,于是枝条凌乱地伸展着,有的指向天空,有的垂向水面,还有些干脆跟其他枝条纠缠在一起,但所有的杂乱,又形成了一种未经雕琢的、自然的美。
溪水很浅,水底是一层被冲刷得十分圆润的沙石,其中大部分是由大大小小的石英石构成。每当阳光透过树木的枝叶、透过浅而清澈的溪水,照在水底,都会折射出一片璀璨的光芒,就像那一树红叶在发光。
江寒雨下意识地举起了相机。
大概因为奶奶的名字就叫红叶的缘故,这个场景比其他任何意象都更能打动江寒雨。
等她在溪边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的石块上坐下来,整个人被笼罩在树荫里时,江寒雨觉得,自己开始喜欢这个地方了。
接下来的两天,洛如冰忙她自己的事,江寒雨就拿着相机在村子附近转悠。
自然的造景不如人工的那样精致,但随手一拍就能用来做壁纸,江寒雨看什么都想拍,内存卡很快就被塞满。
这还是她头一回外出拍摄,事先根本没想过还会有内存不够用的问题。好在洛如冰带了电脑,她可以及时将拍摄好的素材导出,再拍别的。
每天晚上,江寒雨坐在床头整理今日素材,累了一天的洛如冰就趴在她怀里,跟她一起看。
你好像很喜欢这棵枫树,是枫树吗?
不知道,或许是吧。你不觉得它很好看吗?
好看是好看,但也不至于每天都拍吧?
那是因为一出村子就能看到它。江寒雨说到这里微微一顿,最后还是坦然承认道,但我也确实很喜欢。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它,总是会想到奶奶。
江寒雨的奶奶,名字就叫红叶。
一般而言,这个名字会让人想起秋天的山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虽然很壮观,但每一片红叶随时都有可能凋零,难免让人心下凄然。
但这棵树不一样,它是那样的热烈,生机勃勃。
洛如冰用指尖触碰了一下她的眼睑,想奶奶了吗?
在洛如冰的想象中,青云姑姑的养老生活应该是宁静的、悠闲的,差不多就是江寒雨之前那种生活的plus版,毕竟村里的房子面积更大、院子更宽敞、土地更是多得种不过来。
而且宋青云之前发给她的那些小视频,也差不多是这种风格。
结果车子刚进村,就发现到处都是车和人。
本以为是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结果越往里走,就越是嘈杂,很快她们就发现,热闹的中心就是宋青云家。
洛如冰找了个地方停车,两人步行过去,远远地就听到了音乐声,到了近前,才发现是村民们正在排练舞蹈。
虽然是排练,但是参与的每个人都换上了表演的服装,手持道具,表演得十分认真。而且节目还不止一个,相当于是一场小型演出了,难怪吸引了那么多人过来看热闹。
但洛如冰难免有些恍惚。
她记得今天给青云姑姑打电话的时候,对方大方表示尽管来,一定招待好她们。
难道她的电话其实打去了平行时空,这个青云姑姑并不知道她们要来?
但来都来了
所以她们还是等到一个表演间隙,上前跟宋青云打了招呼。
结果宋青云站起来就喊道,客人来了,可以开席了!
好家伙,合着这些都是准备来招待她们的啊?不仅有表演,还有席面。
不过面对村民们的热情,她也只能微笑回应,等人去忙了,才压低声音问宋青云,姑姑,这是不是有点过于隆重了?
宋青云也压低声音回她,大家都已经听说了,你们是来投资的,那不得让你们宾至如归?
消息这就传出来了?洛如冰惊讶。
宋青云笑道,你们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还有政府的人跟着,大家想不知道也难啊!
那怎么就知道我们是投资?
我猜的。
说了半天是你漏的消息啊!
事已至此,除了坐下来吃席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好在村民们都很克制,看热闹归看热闹,倒是没什么人打听投资的事,也不知道是不是青云姑姑事先叮嘱过。
唯一让人有些不适应的,是大家都过于热情,尤其是江寒雨,人气可比洛如冰这个大老板高多了。
长得好看就是能在第一时间被人看到。
洛如冰怕她不自在,结果江寒雨应付起来很自然。
也对,江寒雨生活的那条街大家也都认识,对这种淳朴的人情往来,她应该很熟悉了。
饭后表演继续,洛如冰这时候才知道,说这个场面专门用来欢迎她们的,对也不对。
今天本来就有排练,主要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六月会农历六月二十四,这一天不仅是天上的很多神仙,比如关公、和合二仙、王灵官、普化天尊、西秦王爷、南极大帝、二郎神的诞辰,还是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六月会,江浙一带据说还有观莲节。
总之,在这个百无禁忌的天赦日,天上地下都在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庆祝。
本地苗汉杂居,六月会的庆典非常盛大,到时候全乡的村子都会来参与,所以村里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准备了,倒也不全是为了她们。
但如果村子改造完之后真的能吸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旅居者,那这些表演,就是宋家湾村的村民们用来招待客人的。
有山水,有风景,当然也应该有风土,有人情。
第66章
洛如冰之前只听于霜说地方政府重视旅游业,现在才发现,村民们其实也那么重视。
也是,这是跟他们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懂得好赖的人,当然也会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这倒是让洛如冰对项目的信心增加了很多。
所有人齐心协力,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反正对洛如冰来说,宁愿去面对巨大的外部困难,也不想把经历消耗在内部的混乱之中。
但与此同时,她也感觉肩头沉甸甸的,为了不辜负这些人的期望,只能拿出更好的工作状态。
所以第二天一早,她就开车去镇上跟于霜带领的考察队伍汇合,然后
她就陷入了无止尽的会议之中。
主要是还有很多具体的条款需要落实。
洛如冰对这个倒是没有意见,宋家湾被提名是因为青云姑姑,但它最终被选中,是因为官方给出了最优厚的条件,现在也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希望能在一切开始之前,在各方面都能达成共识。
按照洛如冰的经验,这种丑话说在前头的做派,后面的合作反而会更顺利,不容易出幺蛾子。
只是这样一来,就只能将江寒雨一个人留在村子里了。
江寒雨对此倒是接受良好。
洛如冰本来就是来出差的,当然是工作为先,她也不需要别人陪伴。
一早起来,吃过饭之后,宋青云家就有不少客人进出。虽然每个人都有充足的理由,但江寒雨总觉得,她们对自己过于关注了。
她虽然习惯了走到哪里都会被人看,但她跟这些人包括宋青云在内毕竟都不熟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干脆戴上帽子出门,沿着村子的主干道慢慢往前走。
村子里种了很多树,道路两侧的房屋都掩映在树木之中,看起来非常幽静。
江寒雨注意到,村子里的房屋很明显地分成了两种,一种类似宋青云家,是新建的楼房,外墙无一例外贴着瓷砖,显得非常现代化,另一种则类似于她家的老屋,是木墙、石墙或者砖墙的瓦房,显得有些老旧。
偶尔还能看到一两间屋顶上铺着茅草的土墙房,不过看起来摇摇欲坠,甚至有些已经坍塌了小半。
茅草屋应该是久已无人居住,瓦房里有一些应该也空置了,只有很少的几间还有人住在里面,新房里倒是都有人。
这样算来,村子里的人口流失的确很严重。
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出了村子。
江寒雨的思绪是被眼前骤然出现的一抹红色拉回来的。
那是一株、不,应该说是一丛庞大的植物,不太确定是不是枫树,但红得非常漂亮,在夏季满目青翠的背景中,像一团热烈的火焰,炫人眼目。
江寒雨不自觉地朝它走了过去。
到了近前,才发现它其实没有她想的那么大,只不过因为就生长在那条让宋家湾得以命名的小溪边,倒影似乎连溪水也一并染红了,远远看去根本分辨不清哪里是树,哪里是水。
越是走近,就越是能看清更多的细节。
村里的植物不像在城里,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人类修剪,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肆意生长,于是枝条凌乱地伸展着,有的指向天空,有的垂向水面,还有些干脆跟其他枝条纠缠在一起,但所有的杂乱,又形成了一种未经雕琢的、自然的美。
溪水很浅,水底是一层被冲刷得十分圆润的沙石,其中大部分是由大大小小的石英石构成。每当阳光透过树木的枝叶、透过浅而清澈的溪水,照在水底,都会折射出一片璀璨的光芒,就像那一树红叶在发光。
江寒雨下意识地举起了相机。
大概因为奶奶的名字就叫红叶的缘故,这个场景比其他任何意象都更能打动江寒雨。
等她在溪边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的石块上坐下来,整个人被笼罩在树荫里时,江寒雨觉得,自己开始喜欢这个地方了。
接下来的两天,洛如冰忙她自己的事,江寒雨就拿着相机在村子附近转悠。
自然的造景不如人工的那样精致,但随手一拍就能用来做壁纸,江寒雨看什么都想拍,内存卡很快就被塞满。
这还是她头一回外出拍摄,事先根本没想过还会有内存不够用的问题。好在洛如冰带了电脑,她可以及时将拍摄好的素材导出,再拍别的。
每天晚上,江寒雨坐在床头整理今日素材,累了一天的洛如冰就趴在她怀里,跟她一起看。
你好像很喜欢这棵枫树,是枫树吗?
不知道,或许是吧。你不觉得它很好看吗?
好看是好看,但也不至于每天都拍吧?
那是因为一出村子就能看到它。江寒雨说到这里微微一顿,最后还是坦然承认道,但我也确实很喜欢。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它,总是会想到奶奶。
江寒雨的奶奶,名字就叫红叶。
一般而言,这个名字会让人想起秋天的山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虽然很壮观,但每一片红叶随时都有可能凋零,难免让人心下凄然。
但这棵树不一样,它是那样的热烈,生机勃勃。
洛如冰用指尖触碰了一下她的眼睑,想奶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