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洛如冰看了一眼时间,见才十点,不免觉得有些早,但江寒雨起得也早,而且现在煮饭,吃饭至少也是一小时后了。
等两人吃完饭,店里开始上客,她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旁边的小学放学了。
这个时代,大部分学生家长都要上班,根本没空回家做饭,有些家长管得严,会给孩子定小饭桌,中午过去吃饭、午休,也有家长无所谓,每天给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在外面吃。
所以上学、放学的阶段,就是学校附近的店铺生意最好的时候。
小卖部虽然没有餐饮,但零食、饮料都是小学生的挚爱,江寒雨的店铺生意也不算差。
不过洛如冰很快就意识到,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放弃学校门口的店铺,特意跑到这边来买东西,可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江寒雨长得太好看了。
就算是小学生,也是看脸的啊。
或者说,正因为是小孩子,所以好恶都没那么复杂,反而会更直白。
见小学生一口一个漂亮姐姐,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争先恐后地将零花钱递给江寒雨,买完东西也不走,留下来东拉西扯,洛如冰的心情顿时有些微妙。
偶尔也有人注意到她,好奇地看过来,但一对上洛如冰的视线,立刻就受惊似的躲开。
洛如冰:
她有这么吓人吗?
忙了一个中午,直到叽叽喳喳的学生都恋恋不舍地上课去了,洛如冰才松了一口气,忍不住说,没想到你在小学生里这么受欢迎啊。
话一出口,她自己都觉得不太对劲,怎么听起来这么酸呢?
江寒雨也没理她,坐在柜台后默默喝水。
洛如冰清了清嗓子,若无其事地转移话题,对了,你整天都在看店,哪来的时间种地?
江寒雨看了她一眼,才说,用不了多少时间。
她家这一片总共有一亩多,去掉屋子和院子占的地方,剩下大概一亩,被江寒雨分成了若干个小方块,每一块上种的作物都不同,而每一种作物的种植时间也不一样,所以每次翻地、种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都不多。
至于浇水、施肥、除草之类的工作,平时开店前、关店后顺手就做了。
洛如冰锲而不舍,最近有什么要忙的吗?
江寒雨说,要给西红柿和豆角搭架子。
什么时候,我可以来帮忙。
江寒雨眼神奇怪地看着她,你不上班吗?
我最近没什么事要忙。洛如冰说,你可以安排在下班后,或者周末。
见江寒雨眼神更奇怪,她又道,不是还有人周末付费去农家乐劳动吗?我也可以付钱,反正平时都没时间去健身房,就当是锻炼身体、亲近自然了。
不用付钱。江寒雨想了想,你想来就来吧。
下午的时间总是过得比早上快,下班之前,杨助理过来拿走了洛如冰签好的文件。
这时放学的小学生也走得差不多了,整条街都恢复了原本的宁静。
洛如冰合上电脑,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只觉得这一天虽然平静无波,却比平时更令人心情愉快。
吃过晚饭,江寒雨本以为,接下来洛如冰就该是死乞白赖留在这边过夜了,毕竟已经赖了一天,而且今天的洛如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黏人一些。
没想到吃过晚饭,洛如冰就收拾东西,主动告辞了。
第14章
新的一天到来了。
江寒雨起床之后,第一时间去开门,果然看到了等在外面的洛如冰。
今天的早餐是锅贴,煎得焦脆的饺皮裹着略带汁水的肉馅,一口咬下去,丰富的滋味在口腔中炸开,给人一种强烈的满足感。
好吃。洛如冰含糊地突出这两个字,赶紧喝了一大口牛奶。
刚出锅的锅贴味道最好,就是有点烫嘴。
不过江寒雨似乎没有这样的困扰?
洛如冰放下牛奶,抬眼看去,就见江寒雨,夹起一只锅贴,在蘸水滚了一圈,再送入口中。
卖的锅贴没有搭配这个,蘸水是江寒雨自己调的。
洛如冰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蘸水有汤,而且是冷的,烫嘴的锅贴在里面滚一圈,吸足调料味的同时,也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生活处处是学问呀,洛如冰看着江寒雨的蘸料碟,跃跃欲试地问,加点辣会更好吃吗?
江寒雨将蘸料碟推到桌子中间,你试一下。
洛如冰就学着她的样子,将锅贴放在辣椒水里滚了一圈,入口果然就没那么烫了,而且味道还更丰富,但又因为焦脆的表皮挂不住太多料汁,又不至于让调料的味道抢掉锅贴本身的风味。
江寒雨实在太谦虚了,洛如冰觉得,她实在是既会做也会吃。
虽然没什么珍贵的食材、难得的手艺,只是街头巷尾的小吃和最家常不过的饭菜,但这样的市井烟火气,才叫生活。
洛如冰眯起眼睛,再次感受到了那种对她来说十分难得,但在这处小院里却随处可得的惬意与放松。
以至于吃过早餐,江寒雨收拾好桌子,将碗碟送回厨房,再出来时,洛如冰居然还坐在原处,一点没有要动身的意思。
江寒雨脚步不由微顿,你今天也请假了?
洛如冰顿时惬意不起来了,抬起头,幽怨地看着她。
江寒雨静静地与她对视。
洛如冰叹了一口气,不情不愿地站起身,没精打采道,去上班,马上就走。
如果可以,她当然也想留在小卖部办公。不说氛围之类的,光是在忙碌的间隙,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江寒雨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诱人了。
但她和江寒雨的关系还没到那个份上,做得过了,反而会让人厌烦。
分寸感,是洛如冰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跟江寒雨相处时最重要的诀窍。
当然不是说凡事都要客客气气的意思,对江寒雨这种过于稳定、从不主动的类型来说,你要是自觉停在了安全范围之外,那双方的关系就再也不可能更进一步了。
所以得寸进尺、打蛇随棍上才有机会。
但又不能触犯对方的底线。
这其中的度,洛如冰其实也说不好,或者说她也在摸索中。所以她会厚着脸皮来蹭饭,会主动要求帮忙打理菜地,也会在江寒雨委婉提醒时老老实实去上班。
既然安逸的日子暂时没法过,那就赶紧把手里的事情处理掉吧。
洛如冰不痛快,自然也不能让别人太痛快。
回到家里,她没有立刻换衣服开车去上班,而是先给祝心眉打了电话。
筹钱的事,前天晚上才交代的,当然没那么快,但是大部分人的意向已经可*以确定了。
祝心眉接到电话,也就汇报了一下,感兴趣的人不少,不过听说周期长,也有人打退堂鼓,想等下一波机会。剩下来的人里,大部分也是小打小闹,真能拿出大笔资金的,也就只有几个。搞定了她们,那些观望的家伙自然会跟进。
大概能筹到多少?
这笔账祝心眉已经算了好几遍了,虽然只是预估,但还是兴奋得晚上睡觉都能笑醒,我按照最保守估计,应该有四五个亿。
别看大部分人都是零敲碎打的,但这个凑几百,那个凑一千,但加起来还真不是小数目。
而且只是保守估计,情况乐观的话,翻个倍也不是不可能。
即使是洛如冰,听到这个数字,心跳也不免加快了一瞬。
要知道,这可不是资产或者项目的估值,而是实打实的流动资金!就算是最顶尖的那些大集团,要拿出这么一笔现金,也绝非易事。
不过洛如冰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不是因为她见多识广、能泰然处之,而是这本就是她这些年来耗费不知多少心力、通过不知多少项目,才终于拓展出来的人脉、稳固下来的信誉。
调动起这些资金和人脉,也就意味着她押上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全部积累,已经再也没有退路了。
一旦失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但就算成功了,对洛如冰来说,也不会是什么风光得意之事。
因为这一次,她的对手就是自己。
洛如冰要用这笔庞大的资金,去撬动更加庞然大物的超越集团也就是洛氏控股,洛如冰本人如今担任执行总经理的,她家的公司。
这件事,洛如冰连祝心眉都没说过。
要是知道她所谓的大项目是这个,估计就算是从小到大都跟她站在统一战线的祝心眉,也要斟酌一番。
等两人吃完饭,店里开始上客,她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旁边的小学放学了。
这个时代,大部分学生家长都要上班,根本没空回家做饭,有些家长管得严,会给孩子定小饭桌,中午过去吃饭、午休,也有家长无所谓,每天给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在外面吃。
所以上学、放学的阶段,就是学校附近的店铺生意最好的时候。
小卖部虽然没有餐饮,但零食、饮料都是小学生的挚爱,江寒雨的店铺生意也不算差。
不过洛如冰很快就意识到,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放弃学校门口的店铺,特意跑到这边来买东西,可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江寒雨长得太好看了。
就算是小学生,也是看脸的啊。
或者说,正因为是小孩子,所以好恶都没那么复杂,反而会更直白。
见小学生一口一个漂亮姐姐,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争先恐后地将零花钱递给江寒雨,买完东西也不走,留下来东拉西扯,洛如冰的心情顿时有些微妙。
偶尔也有人注意到她,好奇地看过来,但一对上洛如冰的视线,立刻就受惊似的躲开。
洛如冰:
她有这么吓人吗?
忙了一个中午,直到叽叽喳喳的学生都恋恋不舍地上课去了,洛如冰才松了一口气,忍不住说,没想到你在小学生里这么受欢迎啊。
话一出口,她自己都觉得不太对劲,怎么听起来这么酸呢?
江寒雨也没理她,坐在柜台后默默喝水。
洛如冰清了清嗓子,若无其事地转移话题,对了,你整天都在看店,哪来的时间种地?
江寒雨看了她一眼,才说,用不了多少时间。
她家这一片总共有一亩多,去掉屋子和院子占的地方,剩下大概一亩,被江寒雨分成了若干个小方块,每一块上种的作物都不同,而每一种作物的种植时间也不一样,所以每次翻地、种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都不多。
至于浇水、施肥、除草之类的工作,平时开店前、关店后顺手就做了。
洛如冰锲而不舍,最近有什么要忙的吗?
江寒雨说,要给西红柿和豆角搭架子。
什么时候,我可以来帮忙。
江寒雨眼神奇怪地看着她,你不上班吗?
我最近没什么事要忙。洛如冰说,你可以安排在下班后,或者周末。
见江寒雨眼神更奇怪,她又道,不是还有人周末付费去农家乐劳动吗?我也可以付钱,反正平时都没时间去健身房,就当是锻炼身体、亲近自然了。
不用付钱。江寒雨想了想,你想来就来吧。
下午的时间总是过得比早上快,下班之前,杨助理过来拿走了洛如冰签好的文件。
这时放学的小学生也走得差不多了,整条街都恢复了原本的宁静。
洛如冰合上电脑,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只觉得这一天虽然平静无波,却比平时更令人心情愉快。
吃过晚饭,江寒雨本以为,接下来洛如冰就该是死乞白赖留在这边过夜了,毕竟已经赖了一天,而且今天的洛如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黏人一些。
没想到吃过晚饭,洛如冰就收拾东西,主动告辞了。
第14章
新的一天到来了。
江寒雨起床之后,第一时间去开门,果然看到了等在外面的洛如冰。
今天的早餐是锅贴,煎得焦脆的饺皮裹着略带汁水的肉馅,一口咬下去,丰富的滋味在口腔中炸开,给人一种强烈的满足感。
好吃。洛如冰含糊地突出这两个字,赶紧喝了一大口牛奶。
刚出锅的锅贴味道最好,就是有点烫嘴。
不过江寒雨似乎没有这样的困扰?
洛如冰放下牛奶,抬眼看去,就见江寒雨,夹起一只锅贴,在蘸水滚了一圈,再送入口中。
卖的锅贴没有搭配这个,蘸水是江寒雨自己调的。
洛如冰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蘸水有汤,而且是冷的,烫嘴的锅贴在里面滚一圈,吸足调料味的同时,也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生活处处是学问呀,洛如冰看着江寒雨的蘸料碟,跃跃欲试地问,加点辣会更好吃吗?
江寒雨将蘸料碟推到桌子中间,你试一下。
洛如冰就学着她的样子,将锅贴放在辣椒水里滚了一圈,入口果然就没那么烫了,而且味道还更丰富,但又因为焦脆的表皮挂不住太多料汁,又不至于让调料的味道抢掉锅贴本身的风味。
江寒雨实在太谦虚了,洛如冰觉得,她实在是既会做也会吃。
虽然没什么珍贵的食材、难得的手艺,只是街头巷尾的小吃和最家常不过的饭菜,但这样的市井烟火气,才叫生活。
洛如冰眯起眼睛,再次感受到了那种对她来说十分难得,但在这处小院里却随处可得的惬意与放松。
以至于吃过早餐,江寒雨收拾好桌子,将碗碟送回厨房,再出来时,洛如冰居然还坐在原处,一点没有要动身的意思。
江寒雨脚步不由微顿,你今天也请假了?
洛如冰顿时惬意不起来了,抬起头,幽怨地看着她。
江寒雨静静地与她对视。
洛如冰叹了一口气,不情不愿地站起身,没精打采道,去上班,马上就走。
如果可以,她当然也想留在小卖部办公。不说氛围之类的,光是在忙碌的间隙,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江寒雨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诱人了。
但她和江寒雨的关系还没到那个份上,做得过了,反而会让人厌烦。
分寸感,是洛如冰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跟江寒雨相处时最重要的诀窍。
当然不是说凡事都要客客气气的意思,对江寒雨这种过于稳定、从不主动的类型来说,你要是自觉停在了安全范围之外,那双方的关系就再也不可能更进一步了。
所以得寸进尺、打蛇随棍上才有机会。
但又不能触犯对方的底线。
这其中的度,洛如冰其实也说不好,或者说她也在摸索中。所以她会厚着脸皮来蹭饭,会主动要求帮忙打理菜地,也会在江寒雨委婉提醒时老老实实去上班。
既然安逸的日子暂时没法过,那就赶紧把手里的事情处理掉吧。
洛如冰不痛快,自然也不能让别人太痛快。
回到家里,她没有立刻换衣服开车去上班,而是先给祝心眉打了电话。
筹钱的事,前天晚上才交代的,当然没那么快,但是大部分人的意向已经可*以确定了。
祝心眉接到电话,也就汇报了一下,感兴趣的人不少,不过听说周期长,也有人打退堂鼓,想等下一波机会。剩下来的人里,大部分也是小打小闹,真能拿出大笔资金的,也就只有几个。搞定了她们,那些观望的家伙自然会跟进。
大概能筹到多少?
这笔账祝心眉已经算了好几遍了,虽然只是预估,但还是兴奋得晚上睡觉都能笑醒,我按照最保守估计,应该有四五个亿。
别看大部分人都是零敲碎打的,但这个凑几百,那个凑一千,但加起来还真不是小数目。
而且只是保守估计,情况乐观的话,翻个倍也不是不可能。
即使是洛如冰,听到这个数字,心跳也不免加快了一瞬。
要知道,这可不是资产或者项目的估值,而是实打实的流动资金!就算是最顶尖的那些大集团,要拿出这么一笔现金,也绝非易事。
不过洛如冰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不是因为她见多识广、能泰然处之,而是这本就是她这些年来耗费不知多少心力、通过不知多少项目,才终于拓展出来的人脉、稳固下来的信誉。
调动起这些资金和人脉,也就意味着她押上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全部积累,已经再也没有退路了。
一旦失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但就算成功了,对洛如冰来说,也不会是什么风光得意之事。
因为这一次,她的对手就是自己。
洛如冰要用这笔庞大的资金,去撬动更加庞然大物的超越集团也就是洛氏控股,洛如冰本人如今担任执行总经理的,她家的公司。
这件事,洛如冰连祝心眉都没说过。
要是知道她所谓的大项目是这个,估计就算是从小到大都跟她站在统一战线的祝心眉,也要斟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