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如果这一切发生在黑夜里呢?
  黑暗笼罩的世界,错乱颠倒。
  在那里有着乱象丛生,反倒是一种正常情况了。
  由此种种,可以大胆赌一把。
  解开黄裳出题的正确姿势,是泼墨毁去这幅藏着秘密的水彩画。
  叶孤城很快取来墨盒与毛刷。
  对天花板上刷上一层厚厚的墨汁,叫整幅画黑到不留一丝白痕。
  异状随即出现!
  在乌漆墨黑的天花板上,似发生了某种反应,浮现出黑里透红的十六个字。
  「万梅以西,洞锁烛龙,真经一卷,赠有缘人」
  叶孤城与凉雾对视一眼。
  这一把赌对了,解开了黄裳遗留的通关考题。
  叶孤城:“烛龙,《山海经》有相关记载,又名烛九阴。说它人面蛇身,掌管了昼夜时序。它睁眼,白天来;它闭眼,黑夜至。”
  回忆万梅山庄周边情况,不曾听闻哪个山洞锁着烛龙,但听过山庄西侧的山上多赤链蛇。
  他说:“神话里的烛龙浑身赤色。也许,真经是藏在一个遍布红色蛇群的山洞里。”
  凉雾认同这个猜想,“大方向确定了,找详细的山洞位置不过就是多些耐心。”
  两人不是第一次搜山找洞。
  比起在云南搜寻线索少到可怜的神秘岩洞,黄裳所指的烛龙洞方位清晰了很多。
  不耽搁,今天出发寻找。
  临走必须做好扫尾,将整块被涂黑的天花板都给拆了。
  把木板
  劈成几块带到野外空地,点火焚烧至焦炭,任谁也瞧不出它的原貌。
  宫内有一个诡秘莫测的老太监,而黄宅又离皇宫不远,将有提示的画留下来恐徒生隐患。
  烧了它,免得叫人黄雀在后地追踪而来。
  黑烟缕缕,打着旋向天上飘去。
  今后无人再能亲眼一窥黄裳的这道考题。
  叶孤城瞧着一地焦灰,好似透过灰烬看到了一代宗师的非凡气度。
  “武林门派招纳弟子时,通常要求入门弟子的第一步是对师父行叩拜之礼。尊师重道是交给弟子的第一课,我亦不能免俗。”
  出于对前辈的尊重,他想过天花板可能有夹层,但下意识忽略了泼墨毁画的破解之法。
  “黄裳截然不同,想得到他的传承就要敢于毁去线索。”
  叶孤城感叹,“黄裳交给弟子的第一课是勇于挑战权威。《道藏》数千卷,他是读出道家的大自由。”
  凉雾轻轻点头。
  尽管尚未读过黄裳所留真经,但已经能感受到他所创武功的深远立意。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凉雾说,“黄裳应该希望后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必执着掌控他所创的武功,如此方得大道。不然的话,说不定陷入争夺真经的痛苦中,被贪欲蒙蔽,悲苦余生。”
  叶孤城:“走吧,给陆小凤留条口信就出城。”
  凉雾:“二十多年了,不知真经是否还在烛龙洞中?会不会有谁幸运到无需破译画中线索,直接掉洞里?”
  “天赋运气,不必羡慕。”
  叶孤城对真经不执着,可仍希望遗物没被取走。其上,说不定记录了深宫里的秘密。
  一个时辰后。
  两人轻装上阵,疾行如风向万梅山庄而去,寻觅那一卷黄裳留下的最后遗物。
  第82章
  半个月前,雷雨夜,紫禁城天现异象,无常索命。
  其后五天,皇太孙府遭遇绣眼大盗打劫。一人重伤,五人死亡。
  流言渐起。
  皇室霉运缠身,恐有更大的血光之灾将至。
  陆小凤走出宫门,从肃穆走入喧闹里。
  他随意选一家饭馆,凭着过人的听力,听到大堂里好几桌窃窃私语。
  说是有喜事待办的就尽快办,免得之后要延迟好几个月了。
  这话的潜台词很明显。
  柴寿年事太高,血光之灾怕是在他身上应验。只有皇帝驾崩,国丧期间才会大面积地禁止婚嫁。
  陆小凤灌了一口酒,也不能说人们太过迷信。
  从十天前,他被传召入宫去查绣眼大盗的案子,先后见了三次皇帝。
  柴寿确实很老了。
  白发苍苍,面颊满布老年斑。精神头不足,讲不了太多话就会气短。
  陆小凤说不好老皇帝能活多久,但不认同皇家霉运缠身一说。
  无常索命与大盗打劫都是人为,而不是虚无缥缈的运气。
  前者,他是同伙。
  后者,他成了查案人。
  谁是嫌疑人已有眉目了,指向江湖组织红鞋子。
  薛冰提供了相关线索。
  去年春天,她好几次遇到穿着古怪红色绣花鞋的女人。
  有时是宰猪屠户,有时是采蜂人,有时是捕蛇人。
  她们长相不一样,但都会脚蹬不合时宜的同款鞋子。
  是一双光泽艳丽的红缎绣鞋,绣着报丧鸟猫头鹰图案。
  极其不搭的穿着,反常必有妖。
  第四次遇到猫头鹰红鞋女时,拦住对方问个清楚。
  就听对方说想发展她加入一个组织,交换情报,互相帮助。
  之所以选择薛冰,是看中她的脾气火暴,路见不平就敢断人手脚。这符合组织的行事作风。
  薛冰没有立刻同意,说是要考虑一下。
  她猜女人的某个身份是专卖剧毒糖炒栗子的熊姥姥,那股随心所欲杀人的作风,她不一定能接受。
  后来遇上陆小凤,接连遭遇了好几桩麻烦,也就把加入红鞋子一事抛在脑后。
  待到年末,收到一封短信与一块绣着猫头鹰的红手帕。
  对方认为她又不符合加入组织的标准了,说是此前邀请作废。赠一块手帕留个念想,往后有机会再合作。
  红鞋子组织有两大特点。
  其一,对割取目标对象的部分人体器官;
  其二,穿着猫头鹰红绣鞋。
  这与绣眼大盗都对上了。
  另外,本次皇太孙府遭遇大盗的时间点很巧。
  主子们离开,带走大批侍卫,库房在安保力量最薄弱之时遇袭。
  凶徒行动非常迅速,没走弯路,速战速决。
  应是有备而来,对皇太孙府的内部情况摸查得一清二楚。
  说明贼人与皇太孙府早有接触,还不是泛泛之交,而有着较为近亲的联系。
  妙华师太被列入可疑名单。
  皇太孙妃领着王府一众去拜佛祈福,去的就是这位师太主持的苦行庵。
  京城权贵家的女眷有一半都来苦行庵烧香拜佛。
  别管来烧香的人是否真心信佛,接待方一来二去是能了解香客的家庭琐事情况。
  陆小凤潜入尼姑庵探查,在师太卧室发现了一双红色猫头鹰绣花鞋。
  由此证实妙华也是红鞋子的一员。
  至此,红鞋子组织的嫌疑拉满了。
  陆小凤却仍有怀疑。
  所有已知线索指向红鞋子,这个组织就是真凶了吗?
  尤其是把人眼皮缝起来的行为,是在取走人体器官上多加了一步。
  在天子脚下的皇太孙府作案,多加“绣眼”的动作就会增大被抓的风险。
  凶手是仗着武功高超不怕被抓?
  还是出于其他的心态,改变了伤人模式?
  “绣眼”是炫技、是挑衅,也是嘲弄。
  这种公然与皇家为敌的作风,与红鞋子首领招揽薛冰时的藏头露尾不同。
  不管真凶是不是红鞋子,这起特大抢劫凶杀案都与之有关。
  假设是被人嫁祸,以凶手对红鞋子成员的了解,必定也与组织内部某人密切往来。
  陆小凤入宫汇报调查进度。
  希望能够引蛇出洞,以妙华师太为鱼饵,让她联络组织其余人,设局把红鞋子首领引来京城。
  既是为了当面对质,也有另一件重要的事,索要「牵机」的解药。
  金九龄昏迷十天仍未苏醒,暂时也没有南张北王两位神医的消息。
  一个月内,此毒不解,就算过时再吃了解药也会留下严重后遗症,整个人会虚弱很长一段时间。
  陆小凤趁机向皇上提议,红鞋子组织的头目来历不明,希望能派一位高手坐镇。
  久闻深宫老太监大名,不知可否请动他?
  柴寿没有一口否决,只说视情况而定。
  接下来就是一个字——等。
  等红鞋子首领收到组织成员的求助信,赶来京城的苦行庵找妙华师太。
  倘若那人是真凶,还会自投罗网吗?
  即便她被栽赃,又敢不敢冒险前来查明幕后黑手呢?
  陆小凤不知道。
  就像他前后三次进宫,想借机追踪薛夫人与毁容老太监的瓜葛,但是一无所获。
  那个老太监像是一只鬼。除了皇上,没人知道他究竟在哪里。
  就连皇太孙柴允荣,也没见过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