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陈昭默默数算着曹操那些生死攸关的“战绩”。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曹操骨子里的那些毛病,终究难改。时势虽变,人心未移,只要曹操还是那个曹操,她就有的是可乘之机。
先前留守冀州的几位谋士,早被陈昭调往冀幽边境驻守。就连素来体弱的郭嘉,此番也坐镇高阳。如今公孙瓒既败,除荀彧仍留守中山外,其余谋士皆已返回邺城。
贾诩比陈昭早到了三日,得到陈昭召唤,他匆匆赶到议事厅。
陈昭笑吟吟地招呼贾诩入座,身子一歪便蹭到他身侧,从腰间锦囊里摸出一枚司南佩,不由分说塞进贾诩手中。
“易县小摊上瞧见的,数这枚最精巧。”她眉眼弯弯,花言巧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东西虽贱,可昭的心意都在里头了。”
贾诩含笑接过,指尖摩挲着玉佩纹路。这等市井小摊的货色,自然不是什么上等玉石。如今他位高权重,陈昭又素来大方,每破一城必厚赏文武——他库房里什么珍玩没有?
可主公亲手所赠终究不同。赏赐是君臣之礼,这般随手相赠的小物件,反倒透着几分故交旧友的亲昵。
“主公厚赐,诩受之有愧。”贾诩嘴上这般说着,手上却已将那玉佩系在了腰间最显眼处。
陈昭厚着脸皮道:“岂能让文和觉受之有愧?昭这里有一桩要事,非文和亲自出马不可。”
“臣愿闻其详。”贾诩见陈昭脸上那抹他熟悉的坏笑,背后一冷,被勾起了熟悉的记忆。
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他本在床上好端端睡觉,却被某人掳走,不得不随主公深入敌军腹地……时隔一年半,他又在主公脸上见到了这个熟悉的笑容。
此时此刻,贾诩莫名其妙想起了郭嘉曾有模有样学沮授的那番话“主公本来已经很稳重了……都怪袁绍!”。
现在袁绍都成灰了,那该轮到怪谁了?
陈昭把她的计划一一讲给贾诩:“……曹操必属意凉州,劳烦文和前去西凉,寻一诸侯诈投,为其出谋划策。”
“待到时机合适,曹操被凉州牵制,昭便举大军攻并州,一举擒拿曹操!”陈昭觉得自己还是说得委婉了。
论对付曹操,刘备孙权加起来也比不上贾诩。赤壁之战看似惨烈,实则曹操没死儿子也没死侄子,连马都没事。贾诩看似不声不响,实则坑死了曹操一个儿子一个侄子一个典韦加一匹小马。
(rvvj)
贾诩细眼微眯,捋着胡须思索片刻。
坑曹操一把,嘶,此事……好像也不难。
不知为何,平日那些政务他处理起来总觉不太顺手,可一提起给谁找点麻烦,贾诩就觉得层出不穷的点子往外冒。
“愿从主公之命。”贾诩慢悠悠应下。
陈昭叮嘱:“若遇难事,文和保命为上。”
贾诩郑重点头:“主公所言甚是,保命乃一等要事。”
情况不对他就跑,这家不行就换下一家。任务成败都要排在他的性命之后,保住小命,他日后有的是机会效忠主公。
“文和这个性子,我最放心不过。”陈昭赞叹,而后话音一转,“昭听闻西凉马腾有一子名曰马超,年纪轻轻就随父征战,相貌俊美武艺高强,还有‘锦马超’的名号。”
陈昭拼命眨眼明示。
贾诩:“……”
外号还叫“锦马超”?要不是他每日起床都能从铜镜中看到一张平平无奇的脸,他都要以为主公选才只看脸了。
主公和马腾都没见过面吧,怎么远隔千里就惦记上了人家儿子?
陈昭笃定道:“马超虽有武力,却不擅谋,以文和之智,定能轻易将他忽悠过来。”
自家主公想要,他能怎么办呢?他只是一个觉得主公哪哪都好的普通谋士。
贾诩保留一分余地,不把话说满:“诩尽力而为。”
“文和千里奇计破曙,藏机于谈笑,而鬼神莫测其端。实乃昭之重器!”陈昭脉脉情深拉住贾诩。
贾诩轻叹一声,将主公这番溢美之词尽数收下。他何尝不知——自家主公每次夸人,十有八九是要哄着臣子们打鸡血般拼命干活。
明知主公“奸计”,他偏就心软往下跳,也只能怪他自己定力不够了。
反正,都怪曹操!
悄然某一日,贾诩便带着一百护卫,悄悄踏上了返回凉州的路途。自然,明面上的借口是“回乡祭祖”,他是少有出身西凉的文人,这番有理有据的理由谁也未曾生疑。
————————
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三国演义》
第176章
拿下寿春之后,赵云带大军扫荡豫州,孙策带兵直入扬州,吕玲绮攻下会稽之后迅速南下,多路夹击之下,扬州北侧郡县已尽数落于昭明军之手。
扬州刺史刘繇南下逃入豫章郡,豫章太守陆康组织兵马抵抗追来的吕玲绮军众。
庐陵,庐陵位于赣江中游,两岸为罗霄山脉与武功山两山夹峙,禾水、蜀水汇入赣江,构成网状水系,形成天然屏障。
赣江比不上长江湍急,却也有“惶恐滩头说惶恐”的险要,对追击至此的吕玲绮一行人实打实算一个难题。
考虑到江东之地水系发达,吕玲绮带的这支昭明军在出兵之前就在黄河练习过水战,士卒站在船上倒是不至于晕船,还能举起矛戈舞几下,但要与自幼在鄱阳湖中摸鱼长大的庐陵水卒相比,终究差了几分水性。
中军大帐中,吕玲绮高顺、诸葛亮陈宫四人围在舆图前冥思苦想。
“扬州只余豫章一郡,其他诸郡都已落入咱们手中,豫章孤立无援,已是无力回天。若不求速攻,我等可先在丹阳、会稽一带招募善水兵丁,缓攻庐陵。”诸葛亮气定神闲,手中羽扇不慌不忙轻摇。
在座四人之中,诸葛亮年纪最小,却是最稳重之人,也出了一个最稳扎稳打的法子。
吕玲绮抱着画戟,蔫蔫看了诸葛亮一眼,“那还不如咱们撤兵,换孙策周瑜过来快呢。孙策他舅父是吴郡太守,让孙策找他舅父借一路水军攻打庐陵,你我老实在阵后缩着尾巴看他们威风八面。”
“回去冀州之后,主公一手一个拉着孙策周瑜,夸他们二人是少年英杰,你我卑微缩在角落,羡慕望着主公和旁人君臣相得。”
吕玲绮幽怨念叨:“届时旁人一见到你我,远远就问我‘吕玲绮,你当真是昭侯亲自养出的将军,亲爹是天下无敌的吕布,老师是忠肝义胆的赵云吗?’,我一生气,旁人就笑问‘那你怎么连一个庐陵都打不下来呢’?”
不得不说,吕玲绮很有说书的天份。诸葛亮迅速脑补出自己被嘲笑的画面。
“诸葛亮,你当真是主公最看重的小谋士,打小跟随一群天下闻名的谋士学习,还敢自比管仲乐毅吗?”
“你怎的连庐陵都打不下来?人家隔壁新来的周瑜都能打下来庐陵。”
他嘴里说些争辩之言,一些不善水战、稳扎稳打之类的话。在这时候,众人都哄笑起来,主公府邸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诸葛亮脸色顿变,严肃挺直腰背:“亮以为,不稳扎稳打应当也有妙计。”
高顺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点子,他提议:“既河水湍急,我等何不命人打造铁环,将船连起……”
“不可!””不行!”
诸葛亮和吕玲绮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将一侧还在冥思苦想中的陈宫吓了一跳。
吕玲绮咬着手指,从一串乱七八糟的记忆中拽出来一条有点模糊的记忆:“主公似乎讲过,战船粮草都怕火烧,所以在外征战,船不能连在一起,粮草也要分多处放置。”
诸葛亮附和:“铁索连环,火起则船尽毁。”
吕玲绮下巴瞬间扬起来了,洋洋得意向高顺炫耀:“我就记得主公讲过这一计。要是我爹在这,他肯定上当,我就不会上当。高顺,你就安心在我这跟着主公吧,比跟着我爹有前途多了!”
“对吧?”吕玲绮侧头向诸葛亮询求认同。
诸葛亮没有理会吕玲绮,这一瞬他脑中灵光闪过,他下意识地追索着那一闪而逝的思绪。诸葛亮忽然想起主公曾举的一个例子。
昭明军中箭矢规格并非是大汉通用箭矢规格,就是为防止被人草船借走。
(unoq) 时值秋去冬来,江面晨雾氤氲,每日总有近两个时辰不散。
“亮有一计,或可一试。”诸葛亮抬头,胸有成竹看向帐中其余三人。
五日后,天色熹微,江面薄雾升腾。
庐陵守军都是在江河边长大的青壮,对江上雾气司空见惯。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曹操骨子里的那些毛病,终究难改。时势虽变,人心未移,只要曹操还是那个曹操,她就有的是可乘之机。
先前留守冀州的几位谋士,早被陈昭调往冀幽边境驻守。就连素来体弱的郭嘉,此番也坐镇高阳。如今公孙瓒既败,除荀彧仍留守中山外,其余谋士皆已返回邺城。
贾诩比陈昭早到了三日,得到陈昭召唤,他匆匆赶到议事厅。
陈昭笑吟吟地招呼贾诩入座,身子一歪便蹭到他身侧,从腰间锦囊里摸出一枚司南佩,不由分说塞进贾诩手中。
“易县小摊上瞧见的,数这枚最精巧。”她眉眼弯弯,花言巧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东西虽贱,可昭的心意都在里头了。”
贾诩含笑接过,指尖摩挲着玉佩纹路。这等市井小摊的货色,自然不是什么上等玉石。如今他位高权重,陈昭又素来大方,每破一城必厚赏文武——他库房里什么珍玩没有?
可主公亲手所赠终究不同。赏赐是君臣之礼,这般随手相赠的小物件,反倒透着几分故交旧友的亲昵。
“主公厚赐,诩受之有愧。”贾诩嘴上这般说着,手上却已将那玉佩系在了腰间最显眼处。
陈昭厚着脸皮道:“岂能让文和觉受之有愧?昭这里有一桩要事,非文和亲自出马不可。”
“臣愿闻其详。”贾诩见陈昭脸上那抹他熟悉的坏笑,背后一冷,被勾起了熟悉的记忆。
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他本在床上好端端睡觉,却被某人掳走,不得不随主公深入敌军腹地……时隔一年半,他又在主公脸上见到了这个熟悉的笑容。
此时此刻,贾诩莫名其妙想起了郭嘉曾有模有样学沮授的那番话“主公本来已经很稳重了……都怪袁绍!”。
现在袁绍都成灰了,那该轮到怪谁了?
陈昭把她的计划一一讲给贾诩:“……曹操必属意凉州,劳烦文和前去西凉,寻一诸侯诈投,为其出谋划策。”
“待到时机合适,曹操被凉州牵制,昭便举大军攻并州,一举擒拿曹操!”陈昭觉得自己还是说得委婉了。
论对付曹操,刘备孙权加起来也比不上贾诩。赤壁之战看似惨烈,实则曹操没死儿子也没死侄子,连马都没事。贾诩看似不声不响,实则坑死了曹操一个儿子一个侄子一个典韦加一匹小马。
(rvvj)
贾诩细眼微眯,捋着胡须思索片刻。
坑曹操一把,嘶,此事……好像也不难。
不知为何,平日那些政务他处理起来总觉不太顺手,可一提起给谁找点麻烦,贾诩就觉得层出不穷的点子往外冒。
“愿从主公之命。”贾诩慢悠悠应下。
陈昭叮嘱:“若遇难事,文和保命为上。”
贾诩郑重点头:“主公所言甚是,保命乃一等要事。”
情况不对他就跑,这家不行就换下一家。任务成败都要排在他的性命之后,保住小命,他日后有的是机会效忠主公。
“文和这个性子,我最放心不过。”陈昭赞叹,而后话音一转,“昭听闻西凉马腾有一子名曰马超,年纪轻轻就随父征战,相貌俊美武艺高强,还有‘锦马超’的名号。”
陈昭拼命眨眼明示。
贾诩:“……”
外号还叫“锦马超”?要不是他每日起床都能从铜镜中看到一张平平无奇的脸,他都要以为主公选才只看脸了。
主公和马腾都没见过面吧,怎么远隔千里就惦记上了人家儿子?
陈昭笃定道:“马超虽有武力,却不擅谋,以文和之智,定能轻易将他忽悠过来。”
自家主公想要,他能怎么办呢?他只是一个觉得主公哪哪都好的普通谋士。
贾诩保留一分余地,不把话说满:“诩尽力而为。”
“文和千里奇计破曙,藏机于谈笑,而鬼神莫测其端。实乃昭之重器!”陈昭脉脉情深拉住贾诩。
贾诩轻叹一声,将主公这番溢美之词尽数收下。他何尝不知——自家主公每次夸人,十有八九是要哄着臣子们打鸡血般拼命干活。
明知主公“奸计”,他偏就心软往下跳,也只能怪他自己定力不够了。
反正,都怪曹操!
悄然某一日,贾诩便带着一百护卫,悄悄踏上了返回凉州的路途。自然,明面上的借口是“回乡祭祖”,他是少有出身西凉的文人,这番有理有据的理由谁也未曾生疑。
————————
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三国演义》
第176章
拿下寿春之后,赵云带大军扫荡豫州,孙策带兵直入扬州,吕玲绮攻下会稽之后迅速南下,多路夹击之下,扬州北侧郡县已尽数落于昭明军之手。
扬州刺史刘繇南下逃入豫章郡,豫章太守陆康组织兵马抵抗追来的吕玲绮军众。
庐陵,庐陵位于赣江中游,两岸为罗霄山脉与武功山两山夹峙,禾水、蜀水汇入赣江,构成网状水系,形成天然屏障。
赣江比不上长江湍急,却也有“惶恐滩头说惶恐”的险要,对追击至此的吕玲绮一行人实打实算一个难题。
考虑到江东之地水系发达,吕玲绮带的这支昭明军在出兵之前就在黄河练习过水战,士卒站在船上倒是不至于晕船,还能举起矛戈舞几下,但要与自幼在鄱阳湖中摸鱼长大的庐陵水卒相比,终究差了几分水性。
中军大帐中,吕玲绮高顺、诸葛亮陈宫四人围在舆图前冥思苦想。
“扬州只余豫章一郡,其他诸郡都已落入咱们手中,豫章孤立无援,已是无力回天。若不求速攻,我等可先在丹阳、会稽一带招募善水兵丁,缓攻庐陵。”诸葛亮气定神闲,手中羽扇不慌不忙轻摇。
在座四人之中,诸葛亮年纪最小,却是最稳重之人,也出了一个最稳扎稳打的法子。
吕玲绮抱着画戟,蔫蔫看了诸葛亮一眼,“那还不如咱们撤兵,换孙策周瑜过来快呢。孙策他舅父是吴郡太守,让孙策找他舅父借一路水军攻打庐陵,你我老实在阵后缩着尾巴看他们威风八面。”
“回去冀州之后,主公一手一个拉着孙策周瑜,夸他们二人是少年英杰,你我卑微缩在角落,羡慕望着主公和旁人君臣相得。”
吕玲绮幽怨念叨:“届时旁人一见到你我,远远就问我‘吕玲绮,你当真是昭侯亲自养出的将军,亲爹是天下无敌的吕布,老师是忠肝义胆的赵云吗?’,我一生气,旁人就笑问‘那你怎么连一个庐陵都打不下来呢’?”
不得不说,吕玲绮很有说书的天份。诸葛亮迅速脑补出自己被嘲笑的画面。
“诸葛亮,你当真是主公最看重的小谋士,打小跟随一群天下闻名的谋士学习,还敢自比管仲乐毅吗?”
“你怎的连庐陵都打不下来?人家隔壁新来的周瑜都能打下来庐陵。”
他嘴里说些争辩之言,一些不善水战、稳扎稳打之类的话。在这时候,众人都哄笑起来,主公府邸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诸葛亮脸色顿变,严肃挺直腰背:“亮以为,不稳扎稳打应当也有妙计。”
高顺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点子,他提议:“既河水湍急,我等何不命人打造铁环,将船连起……”
“不可!””不行!”
诸葛亮和吕玲绮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将一侧还在冥思苦想中的陈宫吓了一跳。
吕玲绮咬着手指,从一串乱七八糟的记忆中拽出来一条有点模糊的记忆:“主公似乎讲过,战船粮草都怕火烧,所以在外征战,船不能连在一起,粮草也要分多处放置。”
诸葛亮附和:“铁索连环,火起则船尽毁。”
吕玲绮下巴瞬间扬起来了,洋洋得意向高顺炫耀:“我就记得主公讲过这一计。要是我爹在这,他肯定上当,我就不会上当。高顺,你就安心在我这跟着主公吧,比跟着我爹有前途多了!”
“对吧?”吕玲绮侧头向诸葛亮询求认同。
诸葛亮没有理会吕玲绮,这一瞬他脑中灵光闪过,他下意识地追索着那一闪而逝的思绪。诸葛亮忽然想起主公曾举的一个例子。
昭明军中箭矢规格并非是大汉通用箭矢规格,就是为防止被人草船借走。
(unoq) 时值秋去冬来,江面晨雾氤氲,每日总有近两个时辰不散。
“亮有一计,或可一试。”诸葛亮抬头,胸有成竹看向帐中其余三人。
五日后,天色熹微,江面薄雾升腾。
庐陵守军都是在江河边长大的青壮,对江上雾气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