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起码现在人人都知道祢衡嘴贱说话不能信,可万一祢衡被打死了,那后世野史就会变成她被说中心思,恼羞成怒……
  蔡琰破涕为笑:“无大碍,我随父亲一起修汉史,我定会如实记载主公英明。”
  “修史的确很重要!”陈昭深以为然。不幸的汉武帝,不但有后人给他起刘小猪的诨号,还有被他嗯……史家大手司马迁夹带私货。
  那很倒霉了。
  得到升职加薪奖励的蔡琰抓住赴任前的最后几日时间,拿出让貂蝉都望之不及的热切将堆成小山般的冀州粮册,一册册亲手校勘。历年积弊尽数厘清,仓中鼠耗几何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临行那日,蔡琰将十二卷绢册整整齐齐码在陈昭案头,才痛快前往青州赴任。
  是夜,月黑风高,虫声嘈杂。
  书房内依然烛火通明,身为主公的陈昭带头熬夜加班。
  陈昭翻看完十一册粮册,看着最后一册也是最薄的粮册,轻眨酸涩眼皮,喃喃道:“奇怪。前两年写了十一册,今岁怎么只剩下了一册?”
  她揣着满肚子疑惑翻开最后一本粮册。
  倒吸一口凉气,又迅速翻阅了几页,然后惊恐合上粮册。
  陈昭额头青筋直跳。
  难怪只用了这么薄一个册子,冀州的村落还没十室九空,冀州的粮仓已经率先十室九空了。
  十座城池里面九座城池的粮仓空空如也。
  百年一遇的大旱、几十万大军出征的粮草……这两项的确足以拖垮冀州了。
  这么穷了袁绍还敢主动挑衅打仗!
  陈昭忽然有些后悔。
  她应该先把袁绍的骨灰扬了泄恨,再塞点稻草灰进去充作袁绍骨灰。怎么就先把袁绍骨灰送给袁术了呢?
  “硬刀子割不动了,该软刀子上场了……”陈昭眼中闪起一丝恶劣的光。
  翌日一早,赵云早早收到陈昭命令,将自家兄长赵风带到了陈昭书房。
  赵风面色苍白,袖口不住地拭着额角虚汗,声音虚弱:“子龙,你可知昭侯为何忽然要见为兄?”
  “弟不知,兄长又不是头回见主公,何必惊慌至此。”
  赵云心下纳罕。自家兄长虽素来体弱,却也不至于如此失态。
  赵风忧愁叹息了一声。
  就是因为上回我见昭侯的时候嫌弃她是个反贼,所以才害怕啊。
  赵风虽知晓自家弟弟深受陈昭重用,可架不住人心莫测,若是昭侯见了他,想起当年被他轻视的往事,迁怒于赵云。那就是他这个兄长拖累了弟弟前程,若真发生,赵风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会内疚。
  赵云正欲宽慰,转过回廊却见书房门扉洞开。陈昭斜倚雕花门框,目光落在连廊对侧,半池残莲败(jywg)叶横斜,枯茎支离。
  赵风见状,脚步忽的一滞。偏此时一阵秋风掠过,将池中最后一片莲瓣也掀了下来,正飘落在陈昭靴前数寸处。
  ”主公。”赵云拱手行礼,余光瞥见兄长袖中的手正微微发颤。
  赵风见陈昭龙凤之姿,神态威严,与数年前上门拜访他的小女郎已经判若两人,心下更慌张。
  完了完了,人家现在这么威严……
  陈昭早就听到了脚步声,盯着残莲一动不动,好一会才冷酷道:“命人去把莲蓬拔了,熬一锅莲子薏仁粥。”
  最近上火,得吃点下火的饭。
  赵风:“……”
  似乎、和他听闻那个把袁绍烧成灰泄愤的昭侯不太一样。
  “子龙来了,进来吧。”陈昭对赵云笑笑,“午膳是莲子薏仁粥,你带上玲绮,一起过来。”
  从熟络程度看,自家傻弟弟不是头回陪昭侯用膳了。
  害怕的情绪压下去了,赵风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下意识分析情况。
  得出来昭侯的确亲近自家弟弟这个结论,赵风松了口气。
  陈昭将赵风带入书房,温和问了几句家中近况。
  “……为避战乱才全族搬迁,如今冀州在昭侯手中,可高枕无忧,赵氏便打算搬回真定。”赵风没什么隐瞒,陈昭问什么答什么。
  常山赵氏已经搬回了冀州,先前是害怕打仗被迁怒,赵氏才随赵云搬到青州。可赵氏在常山待了百余年,祖坟都在常山,要是有机会,肯定还是愿意留在常山。
  陈昭颔首:“故乡难舍,也在情理之中。”
  下一句话,陈昭忽然口风一转,差点把赵风吓得跳起来。
  “赵氏也是冀州大族,在冀州有不少姻亲故旧,子龙受我重用,你有无引荐故友的心思?”
  陈昭暗示明显:“冀州中原腹地,豪强士族在此经营数十上百年,几万石粮草的重礼应当拿得出来吧?”
  赵风吓得生来就不好的心脏险些停止跳动,连忙表明心思:“昭侯明鉴!真定赵氏族训曰‘功勋只向马上取’,族中子弟代代以军功进身,风绝无受贿之意!”
  这可是他亲弟弟的前途!对武将而言,尤其是在乱世,什么故交钱财都是虚的,只有能打胜仗和主公信任才是实实在在的本事。
  赵氏又不缺那点钱财,何必为了钱财毁了他亲弟清白名声?
  陈昭咳嗽,委婉道:“这个可以有。”
  赵风斩钉截铁表忠心:“这个真没有!”
  陈昭顿了顿:“你应当知晓昭明书院,我欲办一名士舍,取贤德学子入舍学习,大儒为师……学子可引荐入学。”
  “这个也没有!”赵风立刻道。
  陈昭捂住额头:“这个真可以有。”
  ————————
  依然本章评论前一百五发小红包
  第152章
  察觉到陈昭看他的眼神越发古怪。
  赵风更确定陈昭是故意诈话,吓得他竖起三根手指就要赌咒发誓自家真的一文五铢钱的礼都没收过了。
  陈昭眼角微挑,目光在赵风面上打了个转儿,她觉得赵风有点笨。
  想到历史上赵氏“精挑细选”之后,让赵云带着部曲离开冀州老家去幽州投奔公孙瓒,陈昭就觉得赵风这个智商也在情理之内。
  能在一群诸侯中准确挑中出局最早的那一个诸侯也是一种本事。
  陈昭阻止了赵风抬手发毒誓的动作,决定用对待自己麾下武将的态度来通知赵风。
  “名士舍,采用五十人教学。名师教导,大儒蔡邕亲自担任博士祭酒,讲师皆是名士;课程众多,从经学到太平道学,覆盖三十余门课程……”
  陈昭侃侃而谈:“还有政策倾斜,每月都会抽调学子去郡府州府,亦或是我麾下轮值。”
  赵风听得两眼发直,喉头不住滚动。待听到”每月可遣子弟入州府观政”时,在心中比较起了这个名士舍与太学的优劣……比太学好多了!
  其他也就罢了,政策倾斜,学子能够进入官署学习,还是郡州级,万一运气好被哪位太守刺史看上,前途无量啊。更何况还可能被昭侯看上……
  赵风偷偷瞥了一眼陈昭,昔日是反贼,今日是昭侯,那明日要是成了天子呢?
  “你觉得学费当为多少?”陈昭气定神闲。
  不怕豪族不上当,聪明人没被骗只是因为没遇上量身定制的骗术。
  这个高端教学的法子就是专门针对士人的心理痛点定制。
  士人绞尽脑汁又党争,又想搞门阀,还不是因为害怕自己家世滑落,后人不争气。
  为了孩子,自己吃糠咽菜也得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学嘛。
  赵风迟疑道:“两千石粮?”
  陈昭沉默片刻,问道:“你家库房中有多少粮食?”
  “两万石粟。”赵风老实道。
  “你家库房除了两万石粟就没旁的了?”陈昭怀疑,真定赵氏这也太穷了。要是冀州豪强都与赵氏这般穷,她的高价学位还能卖出价吗?
  赵风脸一白:“还有千余长枪,甲胄百余副,弩箭五十余架……立即命人送至州府。”
  依照汉律,私藏甲胄和弩箭是大罪。可世道这几十年就没太平过,盗匪四起,赵风为防范盗匪,平日就偷摸摸攒了些武备。
  陈昭竖起拇指:“大智若愚。旁人囤粮你囤枪,很有远见嘛。”
  “学费一年五千石粮草,或者折合千金。另外院砖瓦尚未烧制,梁木尚在山上,谁家捐得多,子弟便先入学。”
  陈昭从袖中抖出一卷账簿,哗啦啦展开半幅,“学费与捐粮分开算,送你的贿赂也分开算。收三份钱,一份也不能少。”
  赵风恍然大悟,理解了陈昭的意思,但是贿赂他拿着实在不安心,得找个什么正当理由送出去……
  “贿赂十零分成,我十你零。”陈昭嗤笑一声。
  她找赵风就是为了再多收一份贿赂钱。
  半个时辰后,赵风抱着厚厚一本招生手册离开了,还拎了一竹筒刚出锅的莲子薏仁粥。
  院中池塘里的残荷果然一支也不剩了。
  路过两个婢女身侧,赵风听到二人低声讨论说池塘里留了些莲子,明年赏完花还能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