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顾行渊抬了抬眼:“什么动静?”
猎户咕哝着咽了口热汤,顿了顿才压低声音:“昨儿我去镇上换盐,听人说那官道南边,有地方官张贴了捉拿榜,画像上被掳走那女子……啧,跟你们娘子挺像的。”
霜杏脸色微变,差点把手里的山药掉到地上。
沈念之则神色未动,慢条斯理地舀了一口汤,语气轻快:“哟,我的脸这般容易撞样,倒真是冤枉。”
猎户憨笑了一声,挠了挠头:“也可能是我眼拙。只是听说那榜文上写得凶,说什么‘携女私逃、意图不轨、山野狂徒’,那罪名……听着都骇人。”
顾行渊手里勺子微顿。
猎户似觉气氛有些不对,咳了一声,岔开话题道:“不过话说回来,你们若是要赶往凉州,今天若不早些走,怕是雪又要封山了。”
他顿了顿,看看屋外的天:“我本来要赶牛车去下一个镇上,若你们不嫌慢,倒可以搭我一程。虽不走官道,但那是条走货的老道,熟得很,也隐蔽。”
沈念之掀眸:“多谢猎户大哥。”
顾行渊却低声问了一句:“你今日去镇上,是有事?”
猎户点点头:“我老丈家前日托人捎了口信,说官里来人,沿途查户口得紧,尤其查有没有新来的陌生面孔,我得把我家这边人册整好。”
沈念之听到这句,微不可察地与顾行渊对视了一眼。
——显然,追兵已经逼近。李珣动手的速度,比他们预计中还要早。
顾行渊轻轻放下碗,擦了擦手,语气淡然:“我们吃完就动身。”
“现在?”霜杏吃了一惊,“不是说等雪停彻底了再走……”
“天晴得快,雪会化得更快,山道易塌,不能等。”顾行渊站起身来,目光却落在沈念之身上,“更何况,若再晚些,可能连这条旧道也走不通了。”
沈念之眯起眼,笑意不减:“行啊,听夫君的。”
顾行渊耳尖一热,却没再说什么,只低声道:“去收拾吧,霜杏。”
“是。”霜杏应声,忙起身去了。
沈念之拎起自己的斗篷,慢条斯理地裹上,转头又看了猎户一眼:“猎户大哥,这顿饭我们记着了。将来有机会,一定报你这个恩。”
猎户连忙摆手:“娘子说什么外道话……”
沈念之轻轻一笑:“无论如何今日大恩我定会报。”
顾行渊收回视线,抬步跟了上去,走在沈念之身侧。他没再多言,只伸手为她拢了拢风中吹散的披风角。
沈念之侧眸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多谢夫君。”
顾
行渊神色未动,只淡淡道:“你要是染了风寒,麻烦的也是我。”
她轻哼一声,没再说话,脚下踩着雪水踏出猎户院门,身后顾行渊一同走出。
一行人快步整装,沿着通往镇子的隐秘山路缓缓下山。
冬月二十七,深夜未央,宫中金銮殿前灯火彻夜未熄。
紫宸殿内,帘幔沉沉,御榻之上,圣上卧床多日,气息已如游丝。内侍跪伏一地,御医面色铁青,不敢开口。太监总管伏在榻前,低声哽咽:“陛下……天色快亮了。”
榻上之人,终于睁开眼。他那双曾经俯瞰天下的眼,如今已浑浊不清。
他抬起手,缓缓指向榻前立着的李珣。李珣跪地,身穿朝服,面无表情。
“……珩儿。”圣上的声音沙哑破碎,却仍听得出一丝固执的清明,“你记住,大昭……不可乱。”
李珣低下头,沉声道:“儿臣谨记。”努力压制心中的恨意,他这皇帝老子连死的那一刻想的都是李珩。
圣上目光微动,最后一句话,却不是对他。
“贵妃……”他缓缓闭上眼,似是终于放下了所有执念,“随朕……同归。”
这一夜,昭京再无旧主。
三更鼓响,紫宸殿悬下黑纱,五丈白幡封门,禁军重重围守。圣上,崩。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次日辰时,李珣身着丧服,于紫宸殿上受群臣朝贺,扶棺即位。改年号为昌元,昭示“昌明继世,元启新天”。
太常寺彻夜赶制告天金简,文武百官,举哀三日。宫中哭声震天,太庙钟鸣三千响。
而在紫宸殿后殿,陆贵妃静静地坐在鸾榻上,身着素白,眉眼淡漠,手中捧着先帝留下的圣旨。那圣旨早已泛黄,笔力苍劲,却字字森冷:
“朕若崩逝,陆贵妃以礼殉葬,葬于帝陵之旁,随朕共眠黄泉”。
她看了好一会儿,终是合上。
身边嬷嬷红了眼,哽咽着问:“贵妃娘娘……为何不求一求殿下?”
陆贵妃却只是低笑:“他若想救我,当初便不会任这道旨意生效。如今救,也不过是自损名声,何苦。”
她起身,执起朱笔,在自己手腕画下一道朱砂。那一身素白,终于消失在金吾卫为她开出的白绫通道之中。
这一夜,她未哭,也未怨,只是在入殓之前,遣人送了一封信给陆长明。
那是她最后一封家书。
陆长明看完之后,默然无言。身为宰相的他,今日登堂入殿,位极人臣,终于坐在了他梦寐以求的位置上。
可他坐在中书台上,眼前却满是陆贵妃年少时倔强不服的脸。
他的手,在袖中微微颤抖。
而在紫宸殿外,陆景姝着礼袍拜堂,却未得正宫之位,只封为景贵妃。
朝堂之上,更多的风声,却在悄然生变,赫连哲图并未遣人来吊丧,赤羽军近日兵演频繁,北庭王帐亦未遣使贺新帝登基,三十六部调动异常。
凉州,这里干燥了不少,风也更大了。
大风卷着砂砾扑打在衣袍上,街角是卖糖葫芦的小贩,胡饼摊前热油翻滚,街市冷清,人声嘈杂却不喧哗,像是一座风雪压顶前短暂安宁的城。
顾行渊披着褐色胡袍,头戴毡帽,脸上涂了层伪装的胡粉与暗影,鼻梁上还斜挂着一道故意画出的伤痕。他牵着马,从凉州南坊驿道踏入市集。
他身旁跟着一个青年郎君,模样清俊,身材颀长,一身简素短打,腰间佩着弯刀,嘴里叼着半块热腾腾的烧饼。
那青年低头咬下一口,眉眼却生得极其秀气,唇色带艳,若走进细看便知是假扮,正是换了男装的沈念之,相比女子装扮,行动上倒是方便了许多。
在这个朝代,女子穿男装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顾行渊。”她含着烧饼含糊开口,边嚼边笑,“若我那日真没跑,现在是不是已经坐上了凤位?”
顾行渊一边打量两侧茶铺酒肆的门匾,一边回她:“我觉得你在后宫没准儿可以耀武扬威,不知道多自在了。”
沈念之哼了一声,抬手掸了掸衣袖上的灰:“那我倒是该回去显显威风。”
“你倒是回去啊。”顾行渊似笑非笑地斜她一眼,“我送你,一路顺风。”
沈念之咬了一口烧饼,腮帮鼓鼓的,吐出一口热气:“不去了,不去了……凤位又不能撒酒疯,又不能打牌吃烧鸭,我怕自己手痒,回头再调戏个侍卫,还不得被史官狠狠记上一笔。”
霜杏从两人身后提着包袱快步跟上,低声道:“小姐,说话斯文点。”
她一边说,一边紧张地左右张望了一眼,像是怕这句话被人听了去。
“在凉州呢,怕什么。”她拍了拍自己的男装,转身朝一旁的马市方向望了望,“你瞧,没人识得我。”
他们一路穿行至凉州的回鹘客栈,打算暂作歇脚。刚踏入客栈门口,就有风尘仆仆的旅人边掀开斗篷边低声咕哝:“听说了吗?昭京传出讣告,那位圣上,崩了。”
沈念之顿住脚步,顾行渊眉眼轻动,两人对视一眼。
又有一名老车夫压低嗓子说道:“听说那李太子已即帝位,年号都改了,唤什么……昌元,陆贵妃陪葬了,陆家一门荣耀加身。”
沈念之把烧饼最后一口咽下去,笑容缓缓收敛。
她抬眼望向远方,一片苍蓝天色,云层压得低低的,像是要落雪又落不下的样子。
“昌元……”她咀嚼着这两个字,嗓音有些飘,像是漫不经心,又像是压着什么,“他倒真是不含糊,连年号都改得果决。”
“陆长明啊,”顾行渊低声开口,眼中寒意如霜,“拿亲女儿的命,换一世家族的风光,这买卖,他倒也做得干脆。”
沈念之点了点头,顾行渊接着说道:“你和霜杏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那边一下。”。
第59章 “她素来不喜被人摆弄。”……
凉州驿外,风尘未歇。
顾行渊在客栈后院寻了一间废弃书屋,坐在临窗的木几前,用枯笔蘸墨,一笔一画地写下字句。
窗外风吹动薄纸,屋檐下的雪水尚未融尽,滴滴答答落在空瓦上,清脆如鼓。
他落笔极慢。
信纸上字迹沉稳有力,却隐着几分紧迫之意。
猎户咕哝着咽了口热汤,顿了顿才压低声音:“昨儿我去镇上换盐,听人说那官道南边,有地方官张贴了捉拿榜,画像上被掳走那女子……啧,跟你们娘子挺像的。”
霜杏脸色微变,差点把手里的山药掉到地上。
沈念之则神色未动,慢条斯理地舀了一口汤,语气轻快:“哟,我的脸这般容易撞样,倒真是冤枉。”
猎户憨笑了一声,挠了挠头:“也可能是我眼拙。只是听说那榜文上写得凶,说什么‘携女私逃、意图不轨、山野狂徒’,那罪名……听着都骇人。”
顾行渊手里勺子微顿。
猎户似觉气氛有些不对,咳了一声,岔开话题道:“不过话说回来,你们若是要赶往凉州,今天若不早些走,怕是雪又要封山了。”
他顿了顿,看看屋外的天:“我本来要赶牛车去下一个镇上,若你们不嫌慢,倒可以搭我一程。虽不走官道,但那是条走货的老道,熟得很,也隐蔽。”
沈念之掀眸:“多谢猎户大哥。”
顾行渊却低声问了一句:“你今日去镇上,是有事?”
猎户点点头:“我老丈家前日托人捎了口信,说官里来人,沿途查户口得紧,尤其查有没有新来的陌生面孔,我得把我家这边人册整好。”
沈念之听到这句,微不可察地与顾行渊对视了一眼。
——显然,追兵已经逼近。李珣动手的速度,比他们预计中还要早。
顾行渊轻轻放下碗,擦了擦手,语气淡然:“我们吃完就动身。”
“现在?”霜杏吃了一惊,“不是说等雪停彻底了再走……”
“天晴得快,雪会化得更快,山道易塌,不能等。”顾行渊站起身来,目光却落在沈念之身上,“更何况,若再晚些,可能连这条旧道也走不通了。”
沈念之眯起眼,笑意不减:“行啊,听夫君的。”
顾行渊耳尖一热,却没再说什么,只低声道:“去收拾吧,霜杏。”
“是。”霜杏应声,忙起身去了。
沈念之拎起自己的斗篷,慢条斯理地裹上,转头又看了猎户一眼:“猎户大哥,这顿饭我们记着了。将来有机会,一定报你这个恩。”
猎户连忙摆手:“娘子说什么外道话……”
沈念之轻轻一笑:“无论如何今日大恩我定会报。”
顾行渊收回视线,抬步跟了上去,走在沈念之身侧。他没再多言,只伸手为她拢了拢风中吹散的披风角。
沈念之侧眸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多谢夫君。”
顾
行渊神色未动,只淡淡道:“你要是染了风寒,麻烦的也是我。”
她轻哼一声,没再说话,脚下踩着雪水踏出猎户院门,身后顾行渊一同走出。
一行人快步整装,沿着通往镇子的隐秘山路缓缓下山。
冬月二十七,深夜未央,宫中金銮殿前灯火彻夜未熄。
紫宸殿内,帘幔沉沉,御榻之上,圣上卧床多日,气息已如游丝。内侍跪伏一地,御医面色铁青,不敢开口。太监总管伏在榻前,低声哽咽:“陛下……天色快亮了。”
榻上之人,终于睁开眼。他那双曾经俯瞰天下的眼,如今已浑浊不清。
他抬起手,缓缓指向榻前立着的李珣。李珣跪地,身穿朝服,面无表情。
“……珩儿。”圣上的声音沙哑破碎,却仍听得出一丝固执的清明,“你记住,大昭……不可乱。”
李珣低下头,沉声道:“儿臣谨记。”努力压制心中的恨意,他这皇帝老子连死的那一刻想的都是李珩。
圣上目光微动,最后一句话,却不是对他。
“贵妃……”他缓缓闭上眼,似是终于放下了所有执念,“随朕……同归。”
这一夜,昭京再无旧主。
三更鼓响,紫宸殿悬下黑纱,五丈白幡封门,禁军重重围守。圣上,崩。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次日辰时,李珣身着丧服,于紫宸殿上受群臣朝贺,扶棺即位。改年号为昌元,昭示“昌明继世,元启新天”。
太常寺彻夜赶制告天金简,文武百官,举哀三日。宫中哭声震天,太庙钟鸣三千响。
而在紫宸殿后殿,陆贵妃静静地坐在鸾榻上,身着素白,眉眼淡漠,手中捧着先帝留下的圣旨。那圣旨早已泛黄,笔力苍劲,却字字森冷:
“朕若崩逝,陆贵妃以礼殉葬,葬于帝陵之旁,随朕共眠黄泉”。
她看了好一会儿,终是合上。
身边嬷嬷红了眼,哽咽着问:“贵妃娘娘……为何不求一求殿下?”
陆贵妃却只是低笑:“他若想救我,当初便不会任这道旨意生效。如今救,也不过是自损名声,何苦。”
她起身,执起朱笔,在自己手腕画下一道朱砂。那一身素白,终于消失在金吾卫为她开出的白绫通道之中。
这一夜,她未哭,也未怨,只是在入殓之前,遣人送了一封信给陆长明。
那是她最后一封家书。
陆长明看完之后,默然无言。身为宰相的他,今日登堂入殿,位极人臣,终于坐在了他梦寐以求的位置上。
可他坐在中书台上,眼前却满是陆贵妃年少时倔强不服的脸。
他的手,在袖中微微颤抖。
而在紫宸殿外,陆景姝着礼袍拜堂,却未得正宫之位,只封为景贵妃。
朝堂之上,更多的风声,却在悄然生变,赫连哲图并未遣人来吊丧,赤羽军近日兵演频繁,北庭王帐亦未遣使贺新帝登基,三十六部调动异常。
凉州,这里干燥了不少,风也更大了。
大风卷着砂砾扑打在衣袍上,街角是卖糖葫芦的小贩,胡饼摊前热油翻滚,街市冷清,人声嘈杂却不喧哗,像是一座风雪压顶前短暂安宁的城。
顾行渊披着褐色胡袍,头戴毡帽,脸上涂了层伪装的胡粉与暗影,鼻梁上还斜挂着一道故意画出的伤痕。他牵着马,从凉州南坊驿道踏入市集。
他身旁跟着一个青年郎君,模样清俊,身材颀长,一身简素短打,腰间佩着弯刀,嘴里叼着半块热腾腾的烧饼。
那青年低头咬下一口,眉眼却生得极其秀气,唇色带艳,若走进细看便知是假扮,正是换了男装的沈念之,相比女子装扮,行动上倒是方便了许多。
在这个朝代,女子穿男装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顾行渊。”她含着烧饼含糊开口,边嚼边笑,“若我那日真没跑,现在是不是已经坐上了凤位?”
顾行渊一边打量两侧茶铺酒肆的门匾,一边回她:“我觉得你在后宫没准儿可以耀武扬威,不知道多自在了。”
沈念之哼了一声,抬手掸了掸衣袖上的灰:“那我倒是该回去显显威风。”
“你倒是回去啊。”顾行渊似笑非笑地斜她一眼,“我送你,一路顺风。”
沈念之咬了一口烧饼,腮帮鼓鼓的,吐出一口热气:“不去了,不去了……凤位又不能撒酒疯,又不能打牌吃烧鸭,我怕自己手痒,回头再调戏个侍卫,还不得被史官狠狠记上一笔。”
霜杏从两人身后提着包袱快步跟上,低声道:“小姐,说话斯文点。”
她一边说,一边紧张地左右张望了一眼,像是怕这句话被人听了去。
“在凉州呢,怕什么。”她拍了拍自己的男装,转身朝一旁的马市方向望了望,“你瞧,没人识得我。”
他们一路穿行至凉州的回鹘客栈,打算暂作歇脚。刚踏入客栈门口,就有风尘仆仆的旅人边掀开斗篷边低声咕哝:“听说了吗?昭京传出讣告,那位圣上,崩了。”
沈念之顿住脚步,顾行渊眉眼轻动,两人对视一眼。
又有一名老车夫压低嗓子说道:“听说那李太子已即帝位,年号都改了,唤什么……昌元,陆贵妃陪葬了,陆家一门荣耀加身。”
沈念之把烧饼最后一口咽下去,笑容缓缓收敛。
她抬眼望向远方,一片苍蓝天色,云层压得低低的,像是要落雪又落不下的样子。
“昌元……”她咀嚼着这两个字,嗓音有些飘,像是漫不经心,又像是压着什么,“他倒真是不含糊,连年号都改得果决。”
“陆长明啊,”顾行渊低声开口,眼中寒意如霜,“拿亲女儿的命,换一世家族的风光,这买卖,他倒也做得干脆。”
沈念之点了点头,顾行渊接着说道:“你和霜杏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那边一下。”。
第59章 “她素来不喜被人摆弄。”……
凉州驿外,风尘未歇。
顾行渊在客栈后院寻了一间废弃书屋,坐在临窗的木几前,用枯笔蘸墨,一笔一画地写下字句。
窗外风吹动薄纸,屋檐下的雪水尚未融尽,滴滴答答落在空瓦上,清脆如鼓。
他落笔极慢。
信纸上字迹沉稳有力,却隐着几分紧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