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这一笔银,就是今日牵连李珩的户部旧案核心线索之一。
“顾大人。”
属吏在门外小心禀报,“中书门下那边传话,说银案若有定论,速以三日内复旨圣听。此案事涉皇子、贵妃,圣上颇为关切。”
顾行渊未应,指尖敲了敲桌面,冷静至极地开口:
“将今年和早年户部往来户册,沈淮景当年调任时的吏签、印信、过账银条全部调出,命法曹带人去银粮司查档。”
“三刻之内送来。”
他说罢,眸光落在那纸上停了一瞬,忽而抬手,将案卷合上,压在笔山之下。
他一动不动地坐了许久,仿佛在细细翻过脑中每一条脉络,每一个曾与沈念之提过的字句。
他抬眸看了外头天色一眼,取出一方小印章,在信封上盖下自己的印信:
【大理寺卿顾行渊启】
那是他准备给圣上的回折,却迟迟未封口。
——此案若继续深查下去,下一道落下的,便是沈家。
晋国公府,夜。
灯火已落,只余西苑一隅尚有烛光未灭。
沈念之披了件浅灰锦纹薄衫,坐在花窗后的小榻上,捧着茶盏低头不语。茶水未凉,她却一口未动。
霜杏小步进来,压低声音道:“小姐,苍大人到了。”
沈念之眉心微动,抬眸望了她一眼:“他来做什么?”
霜杏犹豫片刻:“说是今日回京,奉中书省之命,刚把青州的卷宗交了上去,正好路过晋国公府,顺道问候您。”
沈念之“嗤”地一声轻笑,懒懒靠回榻上。
她却并不避讳,抬手拨了拨鬓发,淡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苍晏步入室中。
夜风拂过廊下,他一身紫色常服,未着朝袍,气息却清清冷冷地压着室内几寸。他脚步极稳,手中果真执着一轴公文,神色温淡,像从未离开过京城半步。
沈念之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苍大人回来得倒是快。”
苍晏顿了顿,温声道:“京中变故骤起,陛下令青州一事速作总结,回报中书,正要回府,答应给你的《左传》注本,也带了过来,未打扰吧?”
“书交给门房也一样。”她漫不经心地接话,“何必劳大人亲至。”
苍晏不答,只缓缓将手中卷轴放于案上,又看向她:“沈娘子近来可好?”
沈念之看着他,眼神里像蒙了一层雾。
“苍大人,”她缓缓开口,语气却冷淡得很,“你要是来打听旧账的,不必费口舌。”
“这案子查到我阿爷,是命;查不到,也是命,我一向对我阿爷的事情不了解,他也并不会把朝中之事随便说与我听。”
苍晏却只轻轻摇头:“我若为案来,怎敢着这一身常服?”
沈念之眉心一跳。
苍晏语声极低,却分外清楚:
“我是……送书,也想寻你下盘棋,上次青州城外,我们分别,许久未见,你可安好?”
屋内静得只剩蜡烛轻轻跳动的响声,连窗外风吹叶响都像被人压
低了几分。
她盯着他,一时没有说话,倒是自己想窄了,想到他那日为自己挡了刀,现在自己咄咄逼人的样子,确实有些过分。
缓缓,沈念之才开口道:“我很好,只是心中总有不安,上次你受伤,可是已经痊愈了?”说着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苍晏落座在沈念之对面,笑着开口道:“我已无大碍。”
霜杏将棋盒放在案边,掩了门扉,只余两人相对,灯下沉沉如水。
沈念之素指落在那柄乌檀棋盒之上。
她抬眸看他一眼,眸色不明,语气却淡淡:“苍大人怎知我会下棋?”
苍晏微笑:“你阿爷棋艺高超,满朝文武没有几个比得了的,那你自然是不会差到哪里。”
“是啊。”她轻轻一笑,翻手揭开棋盒,取出两子,“那我也领教领教苍大人的棋艺了。”
一黑一白,两人分坐对案,夜深风起,棋声落在静夜之中,如雨滴入井。
初时她下得飞快,步步生风,苍晏却始终缓得不紧不慢,每一步都沉稳、内敛,落子极轻,却不容忽视。
她轻嗤一声:“中书侍郎连下棋,也这般不紧不慢?”
苍晏执白而行,低声道:“步急者,输在气。”
她挑眉:“那若是你输了,岂非证明你气不够长?”
他不答,只落下一子,正好封住她一处攻势,笑道:“不如你来试试。”
棋局渐入中盘,白黑交错,局势胶着,她却忽而停下了手,盯着棋盘良久。
“你以为我们像不像这盘棋?”她忽然问。
苍晏执棋的指微微顿了顿。
他抬头看她一眼,眼神极轻极深,落在她唇角未展的笑意上,仿佛能看到她骨子里那一点微不可察的倔意与孤意。
“不像。”他说。
“你比这棋,厉害多了。”
沈念之一怔,似是没想到他会如此回答。
两人对望片刻,她忽地一笑,重新将手中棋子掂了掂,继续落子。
这盘棋下得极久,落至尾盘,胜负难分。
她托腮坐着,指间轻捻着一枚未下之子,那颗棋子在指下轻轻转动,发出“吱吱”细响。
屋中烛影斜晃,苍晏低头看棋,神色温雅,却并未说话。
沈念之却忽然开口,语声清澈,如夜莺掠过庭树枝头:
“苍大人莫不是心悦我?”
她语气轻飘飘地问出口,仿佛只是打趣。
苍晏指间一顿,眉眼低垂,忽然将手中最后一子落下。
“啪”的一声轻响,棋声清脆,直敲人心弦。
沈念之盯着他这一步,眸光微亮。
她扬起下巴,唇边笑意艳若桃李:
“落子无悔——你输了。”
苍晏看着她,目光一瞬未移。
烛影微晃,映得她眼尾风情尽展,眉间一点胜意未藏,像春风吹过雪,明艳得教人移不开眼。
他没说话,良久才低低一笑。
“那我,输得不冤。”
语气极轻,极缓,落在棋盘之间,如同棋子余音未止。
沈念之却不再说话,起身走到窗边,掀开一角帘子看了眼外头夜色。庭中槐树婆娑,月光如水,落了一地清白。
她转过身,唇边笑意却已收去,只剩眉眼间那抹清贵自持。
“苍大人还不走?夜深露重,小心风寒。”
苍晏站起身,微微一拂衣摆。
“我本就来得唐突,扰了沈娘子清静。”
他转身几步,又忽地回头,道:“那盘棋……我会记着。”
“下回若是赢了,沈娘子可愿认输?”
沈念之轻哼一声,淡道:“你先下得过再说。”
她抬手拂过发鬓,斜倚着窗棂,整个人倦意中带着不容逼近的傲意,偏那声音仍软得像春水:
“不过……若你真赢了,我倒也未必不能认。”
“只是。”她语气一顿,眼尾一挑,“你得付得起代价。”
苍晏微微一笑,垂眸拱手:“受教了。”
他步出房门,背影仍挺拔温雅,不急不缓地走入那重重月色之中。
沈念之站在原地良久,忽然转身看向棋盘,那局面仍在最后一步未收,黑子封角,白子留线,杀机尚在余处。
她坐回案前,拿起那枚自己落下的最后一子,又看了一眼那白子——
低声笑了笑,自言自语道:
“他这一步……明明该退的。”
第42章 “我不会让你成为一个孤立……
晨光未满,屋中尚暗。
沈念之还窝在软枕中未醒,窗外刚起了风,吹得窗纸轻响,帘幕微晃。她翻了个身,正打算再睡一刻,门外却忽然传来一阵细碎急促的脚步声。
“小姐——”霜杏推门进来,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是二小姐来了,在院子里哭得厉害,说有急事。”
沈念之眉头轻轻一蹙,叹了口气,翻身坐起,一边披外衣一边咕哝:“这世上真是没有清净一日。”
她尚未洗漱,发鬓微乱,狐毛披帛也未理好,只将一缕长发随意绕在耳后,便出了屋。
院中微凉,阳光还未穿透树梢。沈忆秋穿着一件淡粉绣枝袄子,跪坐在檐下,眼眶红肿,脸上泪痕未干。
一见沈念之出来,立刻站起身来,声音带着哭腔:“姐姐……”
沈念之揉了揉太阳穴:“我还没洗脸呢,你先别哭,慢点说。”
沈忆秋吸了吸鼻子,强自压下情绪,声音仍是哽咽的:“今日一早,忠王府那边来了人,是殿下身边的随从偷偷溜出来,说……说宫中定了罪,殿下被禁足在府中,不许任何人探望,甚至连梁贵妃娘娘也……也被贬了位份。”
说到后头,她的声音已经低到几不可闻,眼泪却又忍不住滚了下来。
沈念之闻言倒没什么大反应,只慢吞吞地倚在门柱上,打量她一眼:“你来问我做什么?”
“顾大人。”
属吏在门外小心禀报,“中书门下那边传话,说银案若有定论,速以三日内复旨圣听。此案事涉皇子、贵妃,圣上颇为关切。”
顾行渊未应,指尖敲了敲桌面,冷静至极地开口:
“将今年和早年户部往来户册,沈淮景当年调任时的吏签、印信、过账银条全部调出,命法曹带人去银粮司查档。”
“三刻之内送来。”
他说罢,眸光落在那纸上停了一瞬,忽而抬手,将案卷合上,压在笔山之下。
他一动不动地坐了许久,仿佛在细细翻过脑中每一条脉络,每一个曾与沈念之提过的字句。
他抬眸看了外头天色一眼,取出一方小印章,在信封上盖下自己的印信:
【大理寺卿顾行渊启】
那是他准备给圣上的回折,却迟迟未封口。
——此案若继续深查下去,下一道落下的,便是沈家。
晋国公府,夜。
灯火已落,只余西苑一隅尚有烛光未灭。
沈念之披了件浅灰锦纹薄衫,坐在花窗后的小榻上,捧着茶盏低头不语。茶水未凉,她却一口未动。
霜杏小步进来,压低声音道:“小姐,苍大人到了。”
沈念之眉心微动,抬眸望了她一眼:“他来做什么?”
霜杏犹豫片刻:“说是今日回京,奉中书省之命,刚把青州的卷宗交了上去,正好路过晋国公府,顺道问候您。”
沈念之“嗤”地一声轻笑,懒懒靠回榻上。
她却并不避讳,抬手拨了拨鬓发,淡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苍晏步入室中。
夜风拂过廊下,他一身紫色常服,未着朝袍,气息却清清冷冷地压着室内几寸。他脚步极稳,手中果真执着一轴公文,神色温淡,像从未离开过京城半步。
沈念之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苍大人回来得倒是快。”
苍晏顿了顿,温声道:“京中变故骤起,陛下令青州一事速作总结,回报中书,正要回府,答应给你的《左传》注本,也带了过来,未打扰吧?”
“书交给门房也一样。”她漫不经心地接话,“何必劳大人亲至。”
苍晏不答,只缓缓将手中卷轴放于案上,又看向她:“沈娘子近来可好?”
沈念之看着他,眼神里像蒙了一层雾。
“苍大人,”她缓缓开口,语气却冷淡得很,“你要是来打听旧账的,不必费口舌。”
“这案子查到我阿爷,是命;查不到,也是命,我一向对我阿爷的事情不了解,他也并不会把朝中之事随便说与我听。”
苍晏却只轻轻摇头:“我若为案来,怎敢着这一身常服?”
沈念之眉心一跳。
苍晏语声极低,却分外清楚:
“我是……送书,也想寻你下盘棋,上次青州城外,我们分别,许久未见,你可安好?”
屋内静得只剩蜡烛轻轻跳动的响声,连窗外风吹叶响都像被人压
低了几分。
她盯着他,一时没有说话,倒是自己想窄了,想到他那日为自己挡了刀,现在自己咄咄逼人的样子,确实有些过分。
缓缓,沈念之才开口道:“我很好,只是心中总有不安,上次你受伤,可是已经痊愈了?”说着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苍晏落座在沈念之对面,笑着开口道:“我已无大碍。”
霜杏将棋盒放在案边,掩了门扉,只余两人相对,灯下沉沉如水。
沈念之素指落在那柄乌檀棋盒之上。
她抬眸看他一眼,眸色不明,语气却淡淡:“苍大人怎知我会下棋?”
苍晏微笑:“你阿爷棋艺高超,满朝文武没有几个比得了的,那你自然是不会差到哪里。”
“是啊。”她轻轻一笑,翻手揭开棋盒,取出两子,“那我也领教领教苍大人的棋艺了。”
一黑一白,两人分坐对案,夜深风起,棋声落在静夜之中,如雨滴入井。
初时她下得飞快,步步生风,苍晏却始终缓得不紧不慢,每一步都沉稳、内敛,落子极轻,却不容忽视。
她轻嗤一声:“中书侍郎连下棋,也这般不紧不慢?”
苍晏执白而行,低声道:“步急者,输在气。”
她挑眉:“那若是你输了,岂非证明你气不够长?”
他不答,只落下一子,正好封住她一处攻势,笑道:“不如你来试试。”
棋局渐入中盘,白黑交错,局势胶着,她却忽而停下了手,盯着棋盘良久。
“你以为我们像不像这盘棋?”她忽然问。
苍晏执棋的指微微顿了顿。
他抬头看她一眼,眼神极轻极深,落在她唇角未展的笑意上,仿佛能看到她骨子里那一点微不可察的倔意与孤意。
“不像。”他说。
“你比这棋,厉害多了。”
沈念之一怔,似是没想到他会如此回答。
两人对望片刻,她忽地一笑,重新将手中棋子掂了掂,继续落子。
这盘棋下得极久,落至尾盘,胜负难分。
她托腮坐着,指间轻捻着一枚未下之子,那颗棋子在指下轻轻转动,发出“吱吱”细响。
屋中烛影斜晃,苍晏低头看棋,神色温雅,却并未说话。
沈念之却忽然开口,语声清澈,如夜莺掠过庭树枝头:
“苍大人莫不是心悦我?”
她语气轻飘飘地问出口,仿佛只是打趣。
苍晏指间一顿,眉眼低垂,忽然将手中最后一子落下。
“啪”的一声轻响,棋声清脆,直敲人心弦。
沈念之盯着他这一步,眸光微亮。
她扬起下巴,唇边笑意艳若桃李:
“落子无悔——你输了。”
苍晏看着她,目光一瞬未移。
烛影微晃,映得她眼尾风情尽展,眉间一点胜意未藏,像春风吹过雪,明艳得教人移不开眼。
他没说话,良久才低低一笑。
“那我,输得不冤。”
语气极轻,极缓,落在棋盘之间,如同棋子余音未止。
沈念之却不再说话,起身走到窗边,掀开一角帘子看了眼外头夜色。庭中槐树婆娑,月光如水,落了一地清白。
她转过身,唇边笑意却已收去,只剩眉眼间那抹清贵自持。
“苍大人还不走?夜深露重,小心风寒。”
苍晏站起身,微微一拂衣摆。
“我本就来得唐突,扰了沈娘子清静。”
他转身几步,又忽地回头,道:“那盘棋……我会记着。”
“下回若是赢了,沈娘子可愿认输?”
沈念之轻哼一声,淡道:“你先下得过再说。”
她抬手拂过发鬓,斜倚着窗棂,整个人倦意中带着不容逼近的傲意,偏那声音仍软得像春水:
“不过……若你真赢了,我倒也未必不能认。”
“只是。”她语气一顿,眼尾一挑,“你得付得起代价。”
苍晏微微一笑,垂眸拱手:“受教了。”
他步出房门,背影仍挺拔温雅,不急不缓地走入那重重月色之中。
沈念之站在原地良久,忽然转身看向棋盘,那局面仍在最后一步未收,黑子封角,白子留线,杀机尚在余处。
她坐回案前,拿起那枚自己落下的最后一子,又看了一眼那白子——
低声笑了笑,自言自语道:
“他这一步……明明该退的。”
第42章 “我不会让你成为一个孤立……
晨光未满,屋中尚暗。
沈念之还窝在软枕中未醒,窗外刚起了风,吹得窗纸轻响,帘幕微晃。她翻了个身,正打算再睡一刻,门外却忽然传来一阵细碎急促的脚步声。
“小姐——”霜杏推门进来,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是二小姐来了,在院子里哭得厉害,说有急事。”
沈念之眉头轻轻一蹙,叹了口气,翻身坐起,一边披外衣一边咕哝:“这世上真是没有清净一日。”
她尚未洗漱,发鬓微乱,狐毛披帛也未理好,只将一缕长发随意绕在耳后,便出了屋。
院中微凉,阳光还未穿透树梢。沈忆秋穿着一件淡粉绣枝袄子,跪坐在檐下,眼眶红肿,脸上泪痕未干。
一见沈念之出来,立刻站起身来,声音带着哭腔:“姐姐……”
沈念之揉了揉太阳穴:“我还没洗脸呢,你先别哭,慢点说。”
沈忆秋吸了吸鼻子,强自压下情绪,声音仍是哽咽的:“今日一早,忠王府那边来了人,是殿下身边的随从偷偷溜出来,说……说宫中定了罪,殿下被禁足在府中,不许任何人探望,甚至连梁贵妃娘娘也……也被贬了位份。”
说到后头,她的声音已经低到几不可闻,眼泪却又忍不住滚了下来。
沈念之闻言倒没什么大反应,只慢吞吞地倚在门柱上,打量她一眼:“你来问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