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准确被敏嫔知道了。
南枝派了金桂出去打听消息,金桂去了一个时辰,过后回来也不歇一歇,立马就去找李安宁邀功,“娘娘,您吩咐奴才办的事有结果了。”
“说来听听。”李安宁示意乳母把六皇子抱下去,随后看着金桂说道:“你要是说得好,回头本宫一准赏你。”
“是。敏嫔听见了宫中的风言风语,直接去勤政殿找陛下为她做主,说燕贵人与章美人诋毁她,娘娘有所不知,在您出现之前,就有小宫女小太监躲懒,恰好看见她们来,便偷偷瞧她俩骂敏嫔。陛下当时就去了延禧宫,随后把燕贵人与章美人找去,有了人证,抵赖不得,陛下登时就怒了。”
“两位小主的惩罚都是禁足,燕贵人禁足五个月,章美人禁足三个月。”
“燕贵人禁足五个月?”李安宁吃惊,她没想到陛下对燕贵人如此不耐,“这回满后宫都不敢再惹敏嫔了。”
“可不是,前有再也不能侍寝的樊宝林,后有禁足的燕贵人与章美人,敏嫔的名声传遍整个后宫了,御膳房、内务府的太监们一个个都跑去延禧宫讨好敏嫔,生怕让她不悦,在陛下那儿告状。”金桂说,不过在他看来,敏嫔这一招实在低劣。
同一个招数用两遍,确实有威慑的效果,但敏嫔怎么就知道陛下对她的喜爱长盛不衰?万一有失宠的那一日,敏嫔的高调会让她加倍难受。
“陛下这会儿在延禧宫麽?”
金桂回答道:“不是,处罚完燕贵人与章美人后,陛下去了承乾宫。”
南枝与李安宁对视一眼,皆从皇帝这个举动中看出点门道:只怕他对敏嫔不耐烦了。
主仆俩的直觉很准,皇帝的确与皇后谈论这事,他说道:“朕原本以为敏嫔是个喜静的性子,不曾想两次闹出大动静。”
争风吃醋的事常有,他不是不知道。淑贵妃也被评头论足过,可她从不会到勤政殿寻他诉苦,有时候过了一两个月他才了解到她受了委屈。
即便他当面问她,淑贵妃也只会说,“有了陛下的关心,臣妾再也不觉得受罪。”
瞧瞧,都是被人说闲话,淑贵妃善解人意,敏嫔却大张旗鼓。
“敏嫔还年轻,哪里懂得那些利害。”皇后嘴角挂笑,“她大抵不清楚,这嘴长在旁人那里,哪怕她杀鸡儆猴,旁人也只会更加抵触她。”
“到底不经事。”皇帝拧眉,“朕这回给她做主,但愿不要有第三回 ,不然,朕可不耐。”
皇后心说,敏嫔已经在失宠的边缘了,陛下对她是一时的新鲜,她没抓住机会,反而让自己陷入这样不尴不尬的地步。
“倘若陛下不那么爱惜敏嫔,想来她也不会有此举动。”皇后一板一眼地说道,隐隐有些责怪皇帝过于宠爱敏嫔。
“陛下要雨露均衡,后宫才能长久和睦,您一连几日让敏嫔侍寝,又晋升她,其他妃嫔岂不眼红?”
“如此说来,倒是朕的错了?”皇帝提眉反问。
皇后没有回答,而是给皇帝奉茶,劝道:“人人都说淑贵妃曾经宠冠后宫,臣妾那时还没嫁给陛下,故而没见过。可如今的敏嫔,倒也有点那个意思了,陛下不如冷一冷敏嫔,让她反省自己。”
“也罢。”皇帝没生气,觉得皇后说得在理,敏嫔的确张扬过头,这样的性子实际并不适合在后宫里。
*
皇帝冷落了敏嫔,后宫的人看人下菜碟,一开始还不敢薄待敏嫔,可见到敏嫔去勤政殿没进门后,势利眼们就暗地里给敏嫔眼色看。
她先前高调,这一下子跌落,也没有人帮她说话,请安时她左右的妃嫔隔着她聊了起来,半分不搭理她。
“贵妃娘娘,听说您给陛下绣的一件寝衣上边的真龙活灵活现,陛下喜欢得不行。”何嫔坐在敏嫔对面,瞧了瞧她的脸色,又对着淑贵妃说道:“咱们到底不如贵妃娘娘您那般得圣心,要是换了嫔妾给陛下绣衣裳,保不齐连勤政殿的门都进不去。”
“何嫔,你这话就岔了,陛下对待我们向来温和,哪怕手艺再如何差劲,陛下也会看两眼。除了不讨陛下喜欢的人,还真没有哪个妃嫔被挡在勤政殿门口。”意料之外,搭话的是容妃,她慢慢悠悠睨了敏嫔一眼,说道:“这人呐,风光无限的时候没想着以后,哪里能猜到会落到这般境地?”
何嫔附和了几声,又得意地笑着,前几个月敏嫔不是孤高自怜麽?怎么这会儿低着头了?
装甚么!
“又快到万岁节了,各位姊妹想好露一手了麽?”皇后雍容地走出来,“谁能讨得陛下欢心,本宫有赏。”
底下小妃嫔们雀跃地聊着,你一言我一语,敏嫔暗自听着,心说,陛下只是一时冷落她,待万岁节那日她弹奏一曲歌赋,陛下定重新宠幸她。
*
南枝正给李安宁做寇丹,忽的外面脚步匆匆,橙云进来,极速地说道:“娘娘,大事不好了,淑贵妃与三皇子出事了。”
“怎么了?”李安宁想要动,但南枝压住了她的手,“娘娘,先等等,还有一点。”
橙云说道:“奴婢也不大清楚,只是听说淑贵妃带着三皇子出门放风筝,那风筝掉了,三皇子去找,仪贵嫔忽的出现,把三皇子推荷花池里,后边淑贵妃来了,仪贵嫔拔下发簪往淑贵妃脸上划去,所幸淑贵妃身边宫女多,没让仪贵嫔得逞。”
“仪贵嫔疯了?”南枝放下李安宁的手,“她做这样的事,不怕连累母家?”
“备轿撵,本宫去储秀宫。”李安宁说,这等大事,必然不能错过。
她带着宫女们到储秀宫时,皇后已经在了,容妃
站在旁边,不时看着外边跪着的仪贵嫔。
不多时,皇帝与太后也到了。
“三皇子有没有事?”皇帝问太医,三皇子现下是宫里最大的皇子,若是出事……
“启禀陛下,三皇子脸部的伤还需要时间去处理。除此之外,三皇子呛水,头部磕到了石块,微臣等已经给三皇子诊治了,只是还得等到晚上,如果没有高热,三皇子明日就能醒,如果高热不退,只怕是魇着了,要请大师来做法。”太医们叫苦不迭,三皇子年纪还小,突然落水受惊,发高热的可能性很大。
“淑贵妃呢?”皇帝气的狠了,得知淑贵妃无大碍后又问了详情。
南枝在一旁听着,有许多细节是她们不知道的:比如三皇子闹着要自己去捡风筝,那时乳母嬷嬷们只敢不近不远的跟着,给了仪贵嫔猛然发作的机会。还有,三皇子不只是被推入水中,他还被仪贵嫔划到了嘴边。
“把仪贵嫔押进来。”皇帝吩咐。
“陛下。”仪贵嫔穿着一件湖绿色的衣裙,显得有些暗淡,她语气没有丝毫起伏,“臣妾只恨没有捅死三皇子与淑贵妃。”
哪怕到了皇帝跟前,仪贵嫔却也不惧怕,她甚至问皇帝,“陛下为何要让蛇蝎毒妇当贵妃?”
“当年,臣妾生下了二皇子,虽然自知不能亲自抚养,可养在徐流盈膝下,臣妾也能时不时看二皇子一眼,臣妾很满足了。从没有奢望过其他,可是,徐流盈这个贱人,不把二皇子放在心上,二皇子有哮喘,可她丝毫不关心。后边,二皇子没了……”
仪贵嫔哽咽,只有提起二皇子,她才有了一丝生气。
“臣妾拼了命生出来的孩子,竟这么没了,但凡你这个毒妇多关心些,谨慎些,他也不会出事。”二皇子的死不简单,涉及到皇室秘闻,仪贵嫔知道的也不多,但她认定一点:淑贵妃有莫大的责任!
还有三皇子,她的二皇子死的时候偏偏三皇子就出世,这不就是三皇子天生克了二皇子?当初愉贵人朝她说,若是没了三皇子,指不定二皇子也就不会死了。
“陛下难不成还想替淑贵妃遮掩麽?您瞧瞧,三皇子在永寿宫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出过事,哪怕是熙贵妃带他出门,也是前边三人后边三人的护着,哪儿像淑贵妃,竟一丝也不关心三皇子。”仪贵嫔揪住淑贵妃理亏的点去踩她,“陛下还不明白麽?她养着二皇子,二皇子不在了。养着三皇子,又被臣妾推进了水里,无论她养谁,谁就倒霉,她天生没有子女缘。”
仪贵嫔指着淑贵妃,痛痛快快地骂道:“如果不是她,两位皇子又怎会出事?”
室内安静了一瞬,因为不少人都觉得仪贵嫔的话有道理,同样是养孩子,怎么三皇子在永寿宫就是平安顺遂,在储秀宫就有事儿?
纵然是有人故意暗害,可也能看出淑贵妃对于照顾皇子们颇不上心。
“陛下,臣妾冤枉。”淑贵妃哀泣,“三皇子既然已经记在臣妾名下,臣妾怎么可能不关心他?不论何时何地,臣妾都吩咐宫人们跟紧三皇子,可三皇子正是好动的时候,命了宫人不许跟随,她们夹在中间,只能暂且先听三皇子的,臣妾后头虽然及时去寻三皇子,到底慢了一步。”
先前的二皇子便算了,的确是她照顾不周,可三皇子是她的希望,她肯定没有忽视。
南枝派了金桂出去打听消息,金桂去了一个时辰,过后回来也不歇一歇,立马就去找李安宁邀功,“娘娘,您吩咐奴才办的事有结果了。”
“说来听听。”李安宁示意乳母把六皇子抱下去,随后看着金桂说道:“你要是说得好,回头本宫一准赏你。”
“是。敏嫔听见了宫中的风言风语,直接去勤政殿找陛下为她做主,说燕贵人与章美人诋毁她,娘娘有所不知,在您出现之前,就有小宫女小太监躲懒,恰好看见她们来,便偷偷瞧她俩骂敏嫔。陛下当时就去了延禧宫,随后把燕贵人与章美人找去,有了人证,抵赖不得,陛下登时就怒了。”
“两位小主的惩罚都是禁足,燕贵人禁足五个月,章美人禁足三个月。”
“燕贵人禁足五个月?”李安宁吃惊,她没想到陛下对燕贵人如此不耐,“这回满后宫都不敢再惹敏嫔了。”
“可不是,前有再也不能侍寝的樊宝林,后有禁足的燕贵人与章美人,敏嫔的名声传遍整个后宫了,御膳房、内务府的太监们一个个都跑去延禧宫讨好敏嫔,生怕让她不悦,在陛下那儿告状。”金桂说,不过在他看来,敏嫔这一招实在低劣。
同一个招数用两遍,确实有威慑的效果,但敏嫔怎么就知道陛下对她的喜爱长盛不衰?万一有失宠的那一日,敏嫔的高调会让她加倍难受。
“陛下这会儿在延禧宫麽?”
金桂回答道:“不是,处罚完燕贵人与章美人后,陛下去了承乾宫。”
南枝与李安宁对视一眼,皆从皇帝这个举动中看出点门道:只怕他对敏嫔不耐烦了。
主仆俩的直觉很准,皇帝的确与皇后谈论这事,他说道:“朕原本以为敏嫔是个喜静的性子,不曾想两次闹出大动静。”
争风吃醋的事常有,他不是不知道。淑贵妃也被评头论足过,可她从不会到勤政殿寻他诉苦,有时候过了一两个月他才了解到她受了委屈。
即便他当面问她,淑贵妃也只会说,“有了陛下的关心,臣妾再也不觉得受罪。”
瞧瞧,都是被人说闲话,淑贵妃善解人意,敏嫔却大张旗鼓。
“敏嫔还年轻,哪里懂得那些利害。”皇后嘴角挂笑,“她大抵不清楚,这嘴长在旁人那里,哪怕她杀鸡儆猴,旁人也只会更加抵触她。”
“到底不经事。”皇帝拧眉,“朕这回给她做主,但愿不要有第三回 ,不然,朕可不耐。”
皇后心说,敏嫔已经在失宠的边缘了,陛下对她是一时的新鲜,她没抓住机会,反而让自己陷入这样不尴不尬的地步。
“倘若陛下不那么爱惜敏嫔,想来她也不会有此举动。”皇后一板一眼地说道,隐隐有些责怪皇帝过于宠爱敏嫔。
“陛下要雨露均衡,后宫才能长久和睦,您一连几日让敏嫔侍寝,又晋升她,其他妃嫔岂不眼红?”
“如此说来,倒是朕的错了?”皇帝提眉反问。
皇后没有回答,而是给皇帝奉茶,劝道:“人人都说淑贵妃曾经宠冠后宫,臣妾那时还没嫁给陛下,故而没见过。可如今的敏嫔,倒也有点那个意思了,陛下不如冷一冷敏嫔,让她反省自己。”
“也罢。”皇帝没生气,觉得皇后说得在理,敏嫔的确张扬过头,这样的性子实际并不适合在后宫里。
*
皇帝冷落了敏嫔,后宫的人看人下菜碟,一开始还不敢薄待敏嫔,可见到敏嫔去勤政殿没进门后,势利眼们就暗地里给敏嫔眼色看。
她先前高调,这一下子跌落,也没有人帮她说话,请安时她左右的妃嫔隔着她聊了起来,半分不搭理她。
“贵妃娘娘,听说您给陛下绣的一件寝衣上边的真龙活灵活现,陛下喜欢得不行。”何嫔坐在敏嫔对面,瞧了瞧她的脸色,又对着淑贵妃说道:“咱们到底不如贵妃娘娘您那般得圣心,要是换了嫔妾给陛下绣衣裳,保不齐连勤政殿的门都进不去。”
“何嫔,你这话就岔了,陛下对待我们向来温和,哪怕手艺再如何差劲,陛下也会看两眼。除了不讨陛下喜欢的人,还真没有哪个妃嫔被挡在勤政殿门口。”意料之外,搭话的是容妃,她慢慢悠悠睨了敏嫔一眼,说道:“这人呐,风光无限的时候没想着以后,哪里能猜到会落到这般境地?”
何嫔附和了几声,又得意地笑着,前几个月敏嫔不是孤高自怜麽?怎么这会儿低着头了?
装甚么!
“又快到万岁节了,各位姊妹想好露一手了麽?”皇后雍容地走出来,“谁能讨得陛下欢心,本宫有赏。”
底下小妃嫔们雀跃地聊着,你一言我一语,敏嫔暗自听着,心说,陛下只是一时冷落她,待万岁节那日她弹奏一曲歌赋,陛下定重新宠幸她。
*
南枝正给李安宁做寇丹,忽的外面脚步匆匆,橙云进来,极速地说道:“娘娘,大事不好了,淑贵妃与三皇子出事了。”
“怎么了?”李安宁想要动,但南枝压住了她的手,“娘娘,先等等,还有一点。”
橙云说道:“奴婢也不大清楚,只是听说淑贵妃带着三皇子出门放风筝,那风筝掉了,三皇子去找,仪贵嫔忽的出现,把三皇子推荷花池里,后边淑贵妃来了,仪贵嫔拔下发簪往淑贵妃脸上划去,所幸淑贵妃身边宫女多,没让仪贵嫔得逞。”
“仪贵嫔疯了?”南枝放下李安宁的手,“她做这样的事,不怕连累母家?”
“备轿撵,本宫去储秀宫。”李安宁说,这等大事,必然不能错过。
她带着宫女们到储秀宫时,皇后已经在了,容妃
站在旁边,不时看着外边跪着的仪贵嫔。
不多时,皇帝与太后也到了。
“三皇子有没有事?”皇帝问太医,三皇子现下是宫里最大的皇子,若是出事……
“启禀陛下,三皇子脸部的伤还需要时间去处理。除此之外,三皇子呛水,头部磕到了石块,微臣等已经给三皇子诊治了,只是还得等到晚上,如果没有高热,三皇子明日就能醒,如果高热不退,只怕是魇着了,要请大师来做法。”太医们叫苦不迭,三皇子年纪还小,突然落水受惊,发高热的可能性很大。
“淑贵妃呢?”皇帝气的狠了,得知淑贵妃无大碍后又问了详情。
南枝在一旁听着,有许多细节是她们不知道的:比如三皇子闹着要自己去捡风筝,那时乳母嬷嬷们只敢不近不远的跟着,给了仪贵嫔猛然发作的机会。还有,三皇子不只是被推入水中,他还被仪贵嫔划到了嘴边。
“把仪贵嫔押进来。”皇帝吩咐。
“陛下。”仪贵嫔穿着一件湖绿色的衣裙,显得有些暗淡,她语气没有丝毫起伏,“臣妾只恨没有捅死三皇子与淑贵妃。”
哪怕到了皇帝跟前,仪贵嫔却也不惧怕,她甚至问皇帝,“陛下为何要让蛇蝎毒妇当贵妃?”
“当年,臣妾生下了二皇子,虽然自知不能亲自抚养,可养在徐流盈膝下,臣妾也能时不时看二皇子一眼,臣妾很满足了。从没有奢望过其他,可是,徐流盈这个贱人,不把二皇子放在心上,二皇子有哮喘,可她丝毫不关心。后边,二皇子没了……”
仪贵嫔哽咽,只有提起二皇子,她才有了一丝生气。
“臣妾拼了命生出来的孩子,竟这么没了,但凡你这个毒妇多关心些,谨慎些,他也不会出事。”二皇子的死不简单,涉及到皇室秘闻,仪贵嫔知道的也不多,但她认定一点:淑贵妃有莫大的责任!
还有三皇子,她的二皇子死的时候偏偏三皇子就出世,这不就是三皇子天生克了二皇子?当初愉贵人朝她说,若是没了三皇子,指不定二皇子也就不会死了。
“陛下难不成还想替淑贵妃遮掩麽?您瞧瞧,三皇子在永寿宫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出过事,哪怕是熙贵妃带他出门,也是前边三人后边三人的护着,哪儿像淑贵妃,竟一丝也不关心三皇子。”仪贵嫔揪住淑贵妃理亏的点去踩她,“陛下还不明白麽?她养着二皇子,二皇子不在了。养着三皇子,又被臣妾推进了水里,无论她养谁,谁就倒霉,她天生没有子女缘。”
仪贵嫔指着淑贵妃,痛痛快快地骂道:“如果不是她,两位皇子又怎会出事?”
室内安静了一瞬,因为不少人都觉得仪贵嫔的话有道理,同样是养孩子,怎么三皇子在永寿宫就是平安顺遂,在储秀宫就有事儿?
纵然是有人故意暗害,可也能看出淑贵妃对于照顾皇子们颇不上心。
“陛下,臣妾冤枉。”淑贵妃哀泣,“三皇子既然已经记在臣妾名下,臣妾怎么可能不关心他?不论何时何地,臣妾都吩咐宫人们跟紧三皇子,可三皇子正是好动的时候,命了宫人不许跟随,她们夹在中间,只能暂且先听三皇子的,臣妾后头虽然及时去寻三皇子,到底慢了一步。”
先前的二皇子便算了,的确是她照顾不周,可三皇子是她的希望,她肯定没有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