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你们先散了,本宫去永寿宫。”皇后吩咐了宫妃们,又转头与思琴说道:“去备轿子,快去。陛下那儿也派人,若是朝政繁忙,便算了,你跟陛下说有本宫在。”
好一阵兵荒马乱,皇后到了永寿宫,里头的宫女太监们来往匆忙,各自都有活计。
夏梨出来迎接,“皇后娘娘,您快些去看看我们娘娘吧,毛太医才为娘娘施了针,才将将止住了血,可娘娘还是不舒适,连起身都做不到。”
皇后没有耽搁,立即进了正殿,入眼就看见了端水的宫女、搬椅子的太监、把公主们抱出去的嬷嬷们,怎的一个乱字。
“公主们还那样小,谁让她们进来的?不怕冲撞到?”皇后怒了,骂乳母嬷嬷,“你们活了二十多年,越发糊涂不成事,还不快把公主们带下去哄好。”
公主们还小,哪里能看见这种场面?
皇后想了想还是不放心,“让太医等会儿给两位公主把一下脉,开些镇惊安神的药,别今晚发起高热。”
待到安置好公主们,皇后才坐下,熙贵妃苍白着脸,有气无力地告罪,“恕臣妾不能行礼,还望娘娘体恤。”说着,她竟留下两行清泪。
这破身子,由不得她。
“不碍事,那些虚礼本宫不在意,你先把药喝了。”皇后平日里重规矩,可也不是死脑筋的人,眼看着熙贵妃不大好,她不会计较太多。
“毛太医,熙贵妃怎么样了?”皇后问道。
“启禀皇后娘娘,熙贵妃内燥外热,虚不受补,加之忧心太过,这胎气便难养。微臣虽然施了针,但是以熙贵妃的身子,今日开始就要熏艾保胎,方此才能拖到七个月。”毛太医微微叹气,“皇后娘娘,恕微臣多嘴一句
,以熙贵妃的身体,这个孩子至多只能保到七个月,若是七个月一到,只怕不用催生就要早产了。”
七个月,已经是太医们尽力的结果。但凡太医们医术稍差一些,这个孩子也不能保到现在。
听着太医的话,熙贵妃把手放在肚皮上,心里哀伤,这个孩子哪怕能生下来,只怕也是个缠绵病榻的主儿。
“你下去吧,尽快帮熙贵妃熏艾。”皇后点头。
毛太医低着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话。生孩子本就耗气数,熙贵妃已经接连生了三个,这一胎再生,哪怕能安然诞育,但于寿命有碍,只怕活不了几年了……
但是这种话一个太医绝对不能说,主子们喜欢多子多福,他说了,保准惹怒陛下。
熙贵妃这个孩子保到了三月初,后头发动了,生得十分艰难。
从早到晚,熬了三个时辰,才终于诞下了一个面色发紫的婴儿,是个小皇子,几位太医连着救治,救回了一口气,吊着命。
“五皇子那样的情况,也不知……”太后难受,“让太医候着,旁边的月禧宫不是空着?不若让两位太医暂且住进去,随时为五皇子看病。”
皇帝点头,“便依母后的话。”
他膝下皇子少,自然要能保一个是一个。交代了太医后,他问起贞嫔。
“启禀陛下,贞嫔的脉象平稳,平安生产没有问题。”回话的是太医院院判,他也姓韩,是韩太医的爷爷,知道孙子给贞嫔看脉,故而看过贞嫔的脉本。
“那就好。”皇帝这般说罢,安心许多。他见永寿宫乱糟糟,便说道:“朕去看看贞嫔,陈云海,送母后回寿康宫,路上仔细些。风大,母后注意保养。”
“皇帝也是。”太后也倦怠了,她下石阶之前向后看了一眼,觉着整个正殿灰蒙蒙的,隐隐飘来一股药味,让人心慌。
*
长春宫,皇帝在东侧殿坐了一会儿后被李安宁劝着出了门,待看见宫人们都安安分分后,皇帝还挺满意,“比之前几回,现在管得不错。”足以可见静贵嫔本事不行。
“陛下这么说,回头嫔妾告诉江美人,准把她乐得不行。”
“江美人?”皇帝只记得一个模糊的身影,实在记不清江美人的样貌。
“陛下可要嘉奖江美人?您手里东西金贵,随意赏赐些便都是嫔妾们没见过的好物件。”李安宁说着便看向西侧殿,“嫔妾有一回去江美人那儿,见到了她一直把玩的玉镯子,她说那是陛下在她入府时赏给她的,这么多年她舍不得戴,只闲暇时拿出来看一看,以聊慰藉。”
她说了这番话,皇帝焉能不明白她的意思,他挑着眉问李安宁,“朕若是去看江美人,你不沾酸?”
“酸自然是酸的。”李安宁心里“呸”了一下,忍着心头的不适继续说道:“可是嫔妾不能伺候陛下,要是陛下出了长春宫去找其他人,嫔妾倒宁愿是江美人。”
她向来直白,皇帝喜欢她这份外露的情绪,心中的不愉消失,他捏了捏李安宁的手,“朕哪怕去别的宫里,也不会忘了你。”
“那嫔妾可记着陛下这句话了,要是来日有点偏差,嫔妾带着孩子到陛下跟前哭诉。”李安宁说起甜言蜜语来声音软得像水儿。
她目送皇帝进了西侧殿,看着江美人的宫女们忙前忙后,“咱们回去吧。”
“奴婢瞧着陛下原本是想走的。”南枝轻声说道,往常皇帝若是在长春宫用膳留宿,必然是先吩咐夏忠实做事,可今日没有。她观察着李安宁的脸色,问道:“主子当真舍得陛下去江美人那里?”
她不知道李安宁会不会被皇帝的宠爱溺住,进而爱上皇帝,这是十分不可取的。
“如何舍不得?”殿中只剩下她们两个,李安宁挑开了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宠爱万万靠不住,你瞧瞧淑妃,以前可谓是宠冠六宫,现在呢?要抬举宫女服侍陛下,以此留住陛下。我脑子清醒着呢,色衰而爱驰从不敢忘。”
就像她爱穿红着粉,爱对着皇帝撒娇,那是她年纪轻颜色正好,所以皇帝受用。等再过几年,她不复青春,皇帝只怕会慢慢忘了她。
“主子看得开,奴婢也就放心了。”南枝呼出一口气,她最怕李安宁犯浑。
李安宁拍了拍南枝的手背,笑得温柔,“我知道你在意我,不必担心,我定舍弃无用的情爱,一步步往上爬,总得叫你当一当那一宫的掌事宫女才好。”
她望着南枝,心说:要是她将来能使上劲儿,必得给南枝寻一门好亲事,以她的想法,是想给南枝改换门庭的。
*
第二日,听得陈云海来宣旨,江美人晋封为贵人,陛下赏赐了不少东西,不枉费李安宁对她的栽培。
她也乖觉,把其中两匹新进贡来的流云锦料子给李安宁送过来,“也唯有您这样的气度才配得上这一身衣料,放在嫔妾身上,不是衣裳衬人,而是人衬衣裳。”
从前江美人不会这般说话,她私底下与李安宁都是你呀我呀的,哪里会说“嫔妾”“您”?
皆因她昨夜侍寝,今早晋位,确认李安宁是真心帮她,而不是单纯利用她,对于李安宁,她是更加信服了。
“好好的说这些做甚,你拿回去做两身衣裙,来日陛下来了,你得穿得鲜亮一些,不然再好看的面孔也显得寡淡。”
听到推心置腹的话,江美人安定,看来贞嫔不是个沾酸捏醋的,她可是听说了,储秀宫里面的胡更衣过得不大好,淑妃提拔她,可是过后又嫉恨她,时不时磋磨,胡更衣苦不堪言。
江美人脸上笑意愈发浓重,“那嫔妾就依了您的话,定不会给您丢脸。”
有些话不用说太多,江美人知道李安宁领会到了,便话锋一转,说起长春宫大大小小的事情,详细得紧,没有任何隐瞒。等李安宁都听进去了,江美人说道:“如今您要养胎,我就不打搅了。”
“南枝,送一送江美人。”
*
四月乍暖还寒,一冷一热交替,五皇子终究没熬过一个月,去了。
陛下心情不爽,连着一个多月都没有进后宫。
干熬着就到了五月,李安宁反应忽然上来了,吃不好睡不好。
自李安宁有孕后,都是南枝守夜。之前她守夜是与李安宁睡一起,但是现在她怕撞到李安宁的肚子,就让人搬了张贵妃翘头椅过来,她睡在上面。
南枝觉浅,听见了低低的痛呼声,睁眼便看见李安宁蜷缩着,“主子,怎么了?”
“腿抽筋。”
屋内有烛火在晃,不算明亮,南枝摸着暗黑上了榻,随后扶着李安宁下床,“把脚踩在地上,踩实了。”
片刻后,果真不疼了。
李安宁这才缓过神来,“方才正睡着,腿一抽,给我疼醒了。”
“明儿请韩太医来,开些能治抽筋的药,我问过嬷嬷还有医女,说是孕期抽筋的时候多了去了,得早日防着。”
“嗯。”李安宁虚虚地应了。
原以为抽筋就很难受了,哪儿知吃喝上也跟着上劲。翌日起来,李安宁一闻到海鲜粥的味道就开始吐,吐到后面只吐出来水儿。
两个嬷嬷都说这是正常的,“各人不同,有些一直到生都不会吐,有的是吐一两个月就好,有的从两个月吐到生。”
好一阵兵荒马乱,皇后到了永寿宫,里头的宫女太监们来往匆忙,各自都有活计。
夏梨出来迎接,“皇后娘娘,您快些去看看我们娘娘吧,毛太医才为娘娘施了针,才将将止住了血,可娘娘还是不舒适,连起身都做不到。”
皇后没有耽搁,立即进了正殿,入眼就看见了端水的宫女、搬椅子的太监、把公主们抱出去的嬷嬷们,怎的一个乱字。
“公主们还那样小,谁让她们进来的?不怕冲撞到?”皇后怒了,骂乳母嬷嬷,“你们活了二十多年,越发糊涂不成事,还不快把公主们带下去哄好。”
公主们还小,哪里能看见这种场面?
皇后想了想还是不放心,“让太医等会儿给两位公主把一下脉,开些镇惊安神的药,别今晚发起高热。”
待到安置好公主们,皇后才坐下,熙贵妃苍白着脸,有气无力地告罪,“恕臣妾不能行礼,还望娘娘体恤。”说着,她竟留下两行清泪。
这破身子,由不得她。
“不碍事,那些虚礼本宫不在意,你先把药喝了。”皇后平日里重规矩,可也不是死脑筋的人,眼看着熙贵妃不大好,她不会计较太多。
“毛太医,熙贵妃怎么样了?”皇后问道。
“启禀皇后娘娘,熙贵妃内燥外热,虚不受补,加之忧心太过,这胎气便难养。微臣虽然施了针,但是以熙贵妃的身子,今日开始就要熏艾保胎,方此才能拖到七个月。”毛太医微微叹气,“皇后娘娘,恕微臣多嘴一句
,以熙贵妃的身体,这个孩子至多只能保到七个月,若是七个月一到,只怕不用催生就要早产了。”
七个月,已经是太医们尽力的结果。但凡太医们医术稍差一些,这个孩子也不能保到现在。
听着太医的话,熙贵妃把手放在肚皮上,心里哀伤,这个孩子哪怕能生下来,只怕也是个缠绵病榻的主儿。
“你下去吧,尽快帮熙贵妃熏艾。”皇后点头。
毛太医低着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话。生孩子本就耗气数,熙贵妃已经接连生了三个,这一胎再生,哪怕能安然诞育,但于寿命有碍,只怕活不了几年了……
但是这种话一个太医绝对不能说,主子们喜欢多子多福,他说了,保准惹怒陛下。
熙贵妃这个孩子保到了三月初,后头发动了,生得十分艰难。
从早到晚,熬了三个时辰,才终于诞下了一个面色发紫的婴儿,是个小皇子,几位太医连着救治,救回了一口气,吊着命。
“五皇子那样的情况,也不知……”太后难受,“让太医候着,旁边的月禧宫不是空着?不若让两位太医暂且住进去,随时为五皇子看病。”
皇帝点头,“便依母后的话。”
他膝下皇子少,自然要能保一个是一个。交代了太医后,他问起贞嫔。
“启禀陛下,贞嫔的脉象平稳,平安生产没有问题。”回话的是太医院院判,他也姓韩,是韩太医的爷爷,知道孙子给贞嫔看脉,故而看过贞嫔的脉本。
“那就好。”皇帝这般说罢,安心许多。他见永寿宫乱糟糟,便说道:“朕去看看贞嫔,陈云海,送母后回寿康宫,路上仔细些。风大,母后注意保养。”
“皇帝也是。”太后也倦怠了,她下石阶之前向后看了一眼,觉着整个正殿灰蒙蒙的,隐隐飘来一股药味,让人心慌。
*
长春宫,皇帝在东侧殿坐了一会儿后被李安宁劝着出了门,待看见宫人们都安安分分后,皇帝还挺满意,“比之前几回,现在管得不错。”足以可见静贵嫔本事不行。
“陛下这么说,回头嫔妾告诉江美人,准把她乐得不行。”
“江美人?”皇帝只记得一个模糊的身影,实在记不清江美人的样貌。
“陛下可要嘉奖江美人?您手里东西金贵,随意赏赐些便都是嫔妾们没见过的好物件。”李安宁说着便看向西侧殿,“嫔妾有一回去江美人那儿,见到了她一直把玩的玉镯子,她说那是陛下在她入府时赏给她的,这么多年她舍不得戴,只闲暇时拿出来看一看,以聊慰藉。”
她说了这番话,皇帝焉能不明白她的意思,他挑着眉问李安宁,“朕若是去看江美人,你不沾酸?”
“酸自然是酸的。”李安宁心里“呸”了一下,忍着心头的不适继续说道:“可是嫔妾不能伺候陛下,要是陛下出了长春宫去找其他人,嫔妾倒宁愿是江美人。”
她向来直白,皇帝喜欢她这份外露的情绪,心中的不愉消失,他捏了捏李安宁的手,“朕哪怕去别的宫里,也不会忘了你。”
“那嫔妾可记着陛下这句话了,要是来日有点偏差,嫔妾带着孩子到陛下跟前哭诉。”李安宁说起甜言蜜语来声音软得像水儿。
她目送皇帝进了西侧殿,看着江美人的宫女们忙前忙后,“咱们回去吧。”
“奴婢瞧着陛下原本是想走的。”南枝轻声说道,往常皇帝若是在长春宫用膳留宿,必然是先吩咐夏忠实做事,可今日没有。她观察着李安宁的脸色,问道:“主子当真舍得陛下去江美人那里?”
她不知道李安宁会不会被皇帝的宠爱溺住,进而爱上皇帝,这是十分不可取的。
“如何舍不得?”殿中只剩下她们两个,李安宁挑开了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宠爱万万靠不住,你瞧瞧淑妃,以前可谓是宠冠六宫,现在呢?要抬举宫女服侍陛下,以此留住陛下。我脑子清醒着呢,色衰而爱驰从不敢忘。”
就像她爱穿红着粉,爱对着皇帝撒娇,那是她年纪轻颜色正好,所以皇帝受用。等再过几年,她不复青春,皇帝只怕会慢慢忘了她。
“主子看得开,奴婢也就放心了。”南枝呼出一口气,她最怕李安宁犯浑。
李安宁拍了拍南枝的手背,笑得温柔,“我知道你在意我,不必担心,我定舍弃无用的情爱,一步步往上爬,总得叫你当一当那一宫的掌事宫女才好。”
她望着南枝,心说:要是她将来能使上劲儿,必得给南枝寻一门好亲事,以她的想法,是想给南枝改换门庭的。
*
第二日,听得陈云海来宣旨,江美人晋封为贵人,陛下赏赐了不少东西,不枉费李安宁对她的栽培。
她也乖觉,把其中两匹新进贡来的流云锦料子给李安宁送过来,“也唯有您这样的气度才配得上这一身衣料,放在嫔妾身上,不是衣裳衬人,而是人衬衣裳。”
从前江美人不会这般说话,她私底下与李安宁都是你呀我呀的,哪里会说“嫔妾”“您”?
皆因她昨夜侍寝,今早晋位,确认李安宁是真心帮她,而不是单纯利用她,对于李安宁,她是更加信服了。
“好好的说这些做甚,你拿回去做两身衣裙,来日陛下来了,你得穿得鲜亮一些,不然再好看的面孔也显得寡淡。”
听到推心置腹的话,江美人安定,看来贞嫔不是个沾酸捏醋的,她可是听说了,储秀宫里面的胡更衣过得不大好,淑妃提拔她,可是过后又嫉恨她,时不时磋磨,胡更衣苦不堪言。
江美人脸上笑意愈发浓重,“那嫔妾就依了您的话,定不会给您丢脸。”
有些话不用说太多,江美人知道李安宁领会到了,便话锋一转,说起长春宫大大小小的事情,详细得紧,没有任何隐瞒。等李安宁都听进去了,江美人说道:“如今您要养胎,我就不打搅了。”
“南枝,送一送江美人。”
*
四月乍暖还寒,一冷一热交替,五皇子终究没熬过一个月,去了。
陛下心情不爽,连着一个多月都没有进后宫。
干熬着就到了五月,李安宁反应忽然上来了,吃不好睡不好。
自李安宁有孕后,都是南枝守夜。之前她守夜是与李安宁睡一起,但是现在她怕撞到李安宁的肚子,就让人搬了张贵妃翘头椅过来,她睡在上面。
南枝觉浅,听见了低低的痛呼声,睁眼便看见李安宁蜷缩着,“主子,怎么了?”
“腿抽筋。”
屋内有烛火在晃,不算明亮,南枝摸着暗黑上了榻,随后扶着李安宁下床,“把脚踩在地上,踩实了。”
片刻后,果真不疼了。
李安宁这才缓过神来,“方才正睡着,腿一抽,给我疼醒了。”
“明儿请韩太医来,开些能治抽筋的药,我问过嬷嬷还有医女,说是孕期抽筋的时候多了去了,得早日防着。”
“嗯。”李安宁虚虚地应了。
原以为抽筋就很难受了,哪儿知吃喝上也跟着上劲。翌日起来,李安宁一闻到海鲜粥的味道就开始吐,吐到后面只吐出来水儿。
两个嬷嬷都说这是正常的,“各人不同,有些一直到生都不会吐,有的是吐一两个月就好,有的从两个月吐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