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
却不独五房这边闹哄哄,大房那头也是如此。
李通判家来,知晓了因果,抚须说道:“我已教人去寻那二人,若找到,便能知道真相,若不走运,找不到,只怕找不出幕后黑手。”
“这不正是府里?”大夫人指了指五房那边,“除了他们,哪个敢有胆子搅风搅雨,其他三房敢麽?”
两人都没有想到小辈作乱,也是因着七姑娘即便改变了,但他们对她的印象还是不佳,认为她蝼蚁一般。
“他是同母的弟弟,哪怕做错了事,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你要是想做甚,福寿堂就先不答应。”大夫人语带不满,显然积怨已久。
“往常借着我们的威名谋利也就罢了,如今还把手插到姑娘的婚事上,哼。”大夫人从不觉得大房欠五房甚么,诚然,五房是时时有孝敬,可她记得,赵家因着攀上通判府,生意畅通无阻,壮大了一倍不止。
这算利益交换。
“我那弟弟不着家,管不住妻子。”李通判恨声,“听你说,她面慈心狠,对有血脉关系的小辈尚且如此,对我们,只怕更甚。”
他重重放下茶盏,说道:“有这样的人在府里,难保日后不会惹出甚么败坏名声的事。”他一心一意都是自个的官位,生怕自身受一点污秽。
大夫人心念一动,又旧事重提,“依我说,分家最好,从此,谁也不干谁的事,他们遭殃,连累不到我们。”
“只是母亲身子……”李通判犹豫,母亲病重,孩子们不孝顺在床榻,反而想着分家,谈何容易?
“哪里分不得,对外,咱们就说为了两位老祖宗清净养病,分走四房也是情理之中。不过这分家一事,最好由老夫人亲嘴提出,我们孝顺,为了成全她的心意才答应。”说话没有停顿,大夫人明显思考过很长时间。
“可行。”李通判抚掌,同意。
过后一连五日,调查却陷入僵局,只因那货郎与道士早出了城,去向不明。
原来是南枝先前特意嘱咐,教林安与秋扇寻不日就离城的人办事,即便府里要查,也不容易,一番行事,就更教人生疑:恐怕那两人都是受人安排,收了金银后逃之夭夭。
第36章话本子且不说府……
府里各房斗争,说说南枝家里头。
王娘子出声问道:“如何?可好不好?”她语气里含着一丝忐忑不安,妹妹正认真着,她虽着急却不好连连催促。
纸张翻动的声音并不大,可听在王娘子耳里,似勺敲击碗那般清晰。
“整体是挺好的,只不过,少了些趣味。”南枝把三张信纸一一摊开,指着开头说道:“你看这里,你写康家老爷有一外室,使了手段有了身孕,逼得康老爷接她入府,接下来
便是康夫人与这外室在后宅斗得你死我活的故事,能看下去,但是没有那种让人一瞧就上瘾的感觉。”
原是王娘子构思几日终于下笔,写了三张,教妹妹帮她看看作话本子可不可以。
闻言,王娘子有些沮丧,到底是第一回 做这个,本也不知成不成,如今教妹妹一说,心里鼓着的气散了些去。
“姐,不要这副苦瓜脸蛋,还是有好处的,瞧瞧,字写得多好。况且,这故事没问题,只需要细细改一改。”说着,在王娘子殷殷期盼下,南枝从一旁拿来几张新的信纸,提笔,笔走龙蛇,唰唰唰就写满了五张纸。
“喏,你这回再看,有没有好点?”
王娘子拿起来,一眼便陷进去了,不自禁瞧完了南枝改写的故事,待看到最后一个字,她猛地抬头,略略急切地询问道:“后边呢?”
“后边你自个想,我给你改前头,你顺着写下去就是了。而且,我只是多添了些身份,这话本子呀,还是你的杰作。”南枝安抚王娘子,“俗话说,难事难在第一步,走出来了,往后就顺遂很多。姐姐你初初写,待多练多写个一年半载,定能出名。”
能写出一个开头,已然不易。
王娘子别扭地理了理头上的簪子,说道:“哪儿有恁好,我也是占了便宜,先前在福寿堂,见识多,再则就是时时写字。”
“不过,我这故事只算普通,经你手一改,得了趣味。”王娘子复看,越看越喜欢。
只见纸上写着:那花娘外室一入门,日日去正院请安侍奉,连老爷都冷落了。夜晚老爷宿在她那,夫人头疾复发,外室却比老爷更紧张,不待老爷吩咐,先一步出门,赶去伺候夫人。
老爷气得狠了,自顾自去外院书房歇息,想着等那乖巧的娇娇人来放低身段哄,不曾想,倒没人理他。
他暗自恼怒时,外室正捧着药,着急地哄夫人,“您且喝上几口,喝了就不疼了,我喂您。”
“不需要你管。”夫人瞪她。
“怎么不要,我既然进府,就是夫人的人,夫人的事,便是我的事。”那花娘生的楚楚可怜,一番蹙眉,端的是教人心疼。
偏生夫人出身武家,最恨这等姿态的人,推了她一把,“出去!”
哪料,花娘反握着夫人的手,心疼地说道:“你要骂我认,别动手,仔细手疼。”
到这,故事戛然而止。
王娘子询问,“这花娘……”她瞧了瞧南枝的小脸,怕带坏她,又忍不住想知道后续,便支支吾吾地问道:“她喜欢她?”
南枝:?
“咳咳。”一口茶水从唇边溢出来,南枝赶忙用手帕擦了擦,反问道:“你怎么会这样想?自然不是。”
“我给花娘加了层身份,从前是边关士兵的女儿,遭拐子掳走,正在生死之间,被在边关长大的夫人救了。与家人团圆后,歌姬一直想要报恩。几年后,花娘父母陆续去世,她被黑心的叔父卖了,在南边花船上当花娘,可巧夫人也嫁来了这处,她一番处心积虑,接近康老爷,为的就是与夫人重逢,报答她。”
“而其中,康老爷是个浑人,家里早已没落,凭着父辈的父母之命才娶得康夫人,他心里狭隘,想害死夫人,谋财害命,被歌姬得知,告与夫人,随后两人联手,反过来对付老爷。”
算是一个相互救赎的故事。
“你觉得可成?”南枝想了想,又说道:“你要是认为不妥,咱们再细聊。”
“不用,便是这样就好。”王娘子摇摇头,“我无甚见识,先前想的故事来来回回都是困于后宅,可听你一说,把它变成这般,倒更加丰满。”
顺着南枝的思路,王娘子也思索起来,“可以写两人曾一起玩过几个月,有情谊,不过这部分放后,教看的人心痒痒,随后再慢慢叙清夫人与花娘之间的相遇、相知。”
“我知道该怎么改了。”王娘子眼睛亮晶晶,显然,在南枝口述的前提下,她又细化了细节。
“那我可等着姐姐写出来。”南枝鼓励她,自从她姐想要以此谋生,人活泼不少,也不再念着在福寿堂的日子。
“我想写两个故事,只一个,未免机会太少。”王娘子那风风火火的性子说做就做,方抓住脑里灵感,又写了个梗概。
献宝似的递到南枝面前,她问,“这个还能怎么改?”
纸上几句话:贾家有位自小养在庄子的五姑娘,接回家后,抢了大姑娘的婚事,两人翻脸、府中众人看不起她,其实她反而救了大姑娘。
与前一个故事有些相似,但也能看出,王娘子是融入了自个的想法。
“可是如果两篇都是这种发展……”南枝“唔”了一声,“也不是不行,不过得额外加些东西。”
“譬如?”王娘子问。
“就比如说,这个五姑娘其实不是真的姑娘,她是死去的五姑娘养的狸猫,化成人,回府给五姑娘报仇。而且,更重要的是,她重活了一世,上辈子,大姑娘救过她。”总体来说,就是要狗血,如此才能挑起看客情绪。
别看重生好似很骇人听闻,实则文朝内流通着不少带这个元素的话本子,还有甚么人与妖相恋,妖怪报恩,竹子精投胎转世七回,只为了寻仇人报仇。
先前王娘子为了学习,买了许多话本子回来看,南枝也瞅过,那真真是各显神通。
“是丰富许多。”王娘子眸光奕奕,又略带不解,“你这脑子怎么长的,明明我比你年长,可却想不到这些。”
南枝耸耸肩,“小孩子才喜欢奇思妙想。”大人,大多都被规训好了。
况且,这些纯粹是她前世的记忆,列如甚么追妻、侠客……还有很多能给王娘子细说呢。
姊妹两个嘀嘀咕咕,林安打外头进来,放下提着的菜,说道:“今日吃一锅烩,我还买了做面条的粉。”
“南枝,才刚,我找的人打听到了赖小子的去向。”林安老实性子,立马就把事情说了,“赖老爹在城南的花枝巷里给他租了个小院子,还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子照顾他,每日,他就带着小子去一个举人办的书院上学。”
“可恨!”王娘子咬牙,马娘子害她,可赖小子反而得了银钱,能上学。
却不独五房这边闹哄哄,大房那头也是如此。
李通判家来,知晓了因果,抚须说道:“我已教人去寻那二人,若找到,便能知道真相,若不走运,找不到,只怕找不出幕后黑手。”
“这不正是府里?”大夫人指了指五房那边,“除了他们,哪个敢有胆子搅风搅雨,其他三房敢麽?”
两人都没有想到小辈作乱,也是因着七姑娘即便改变了,但他们对她的印象还是不佳,认为她蝼蚁一般。
“他是同母的弟弟,哪怕做错了事,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你要是想做甚,福寿堂就先不答应。”大夫人语带不满,显然积怨已久。
“往常借着我们的威名谋利也就罢了,如今还把手插到姑娘的婚事上,哼。”大夫人从不觉得大房欠五房甚么,诚然,五房是时时有孝敬,可她记得,赵家因着攀上通判府,生意畅通无阻,壮大了一倍不止。
这算利益交换。
“我那弟弟不着家,管不住妻子。”李通判恨声,“听你说,她面慈心狠,对有血脉关系的小辈尚且如此,对我们,只怕更甚。”
他重重放下茶盏,说道:“有这样的人在府里,难保日后不会惹出甚么败坏名声的事。”他一心一意都是自个的官位,生怕自身受一点污秽。
大夫人心念一动,又旧事重提,“依我说,分家最好,从此,谁也不干谁的事,他们遭殃,连累不到我们。”
“只是母亲身子……”李通判犹豫,母亲病重,孩子们不孝顺在床榻,反而想着分家,谈何容易?
“哪里分不得,对外,咱们就说为了两位老祖宗清净养病,分走四房也是情理之中。不过这分家一事,最好由老夫人亲嘴提出,我们孝顺,为了成全她的心意才答应。”说话没有停顿,大夫人明显思考过很长时间。
“可行。”李通判抚掌,同意。
过后一连五日,调查却陷入僵局,只因那货郎与道士早出了城,去向不明。
原来是南枝先前特意嘱咐,教林安与秋扇寻不日就离城的人办事,即便府里要查,也不容易,一番行事,就更教人生疑:恐怕那两人都是受人安排,收了金银后逃之夭夭。
第36章话本子且不说府……
府里各房斗争,说说南枝家里头。
王娘子出声问道:“如何?可好不好?”她语气里含着一丝忐忑不安,妹妹正认真着,她虽着急却不好连连催促。
纸张翻动的声音并不大,可听在王娘子耳里,似勺敲击碗那般清晰。
“整体是挺好的,只不过,少了些趣味。”南枝把三张信纸一一摊开,指着开头说道:“你看这里,你写康家老爷有一外室,使了手段有了身孕,逼得康老爷接她入府,接下来
便是康夫人与这外室在后宅斗得你死我活的故事,能看下去,但是没有那种让人一瞧就上瘾的感觉。”
原是王娘子构思几日终于下笔,写了三张,教妹妹帮她看看作话本子可不可以。
闻言,王娘子有些沮丧,到底是第一回 做这个,本也不知成不成,如今教妹妹一说,心里鼓着的气散了些去。
“姐,不要这副苦瓜脸蛋,还是有好处的,瞧瞧,字写得多好。况且,这故事没问题,只需要细细改一改。”说着,在王娘子殷殷期盼下,南枝从一旁拿来几张新的信纸,提笔,笔走龙蛇,唰唰唰就写满了五张纸。
“喏,你这回再看,有没有好点?”
王娘子拿起来,一眼便陷进去了,不自禁瞧完了南枝改写的故事,待看到最后一个字,她猛地抬头,略略急切地询问道:“后边呢?”
“后边你自个想,我给你改前头,你顺着写下去就是了。而且,我只是多添了些身份,这话本子呀,还是你的杰作。”南枝安抚王娘子,“俗话说,难事难在第一步,走出来了,往后就顺遂很多。姐姐你初初写,待多练多写个一年半载,定能出名。”
能写出一个开头,已然不易。
王娘子别扭地理了理头上的簪子,说道:“哪儿有恁好,我也是占了便宜,先前在福寿堂,见识多,再则就是时时写字。”
“不过,我这故事只算普通,经你手一改,得了趣味。”王娘子复看,越看越喜欢。
只见纸上写着:那花娘外室一入门,日日去正院请安侍奉,连老爷都冷落了。夜晚老爷宿在她那,夫人头疾复发,外室却比老爷更紧张,不待老爷吩咐,先一步出门,赶去伺候夫人。
老爷气得狠了,自顾自去外院书房歇息,想着等那乖巧的娇娇人来放低身段哄,不曾想,倒没人理他。
他暗自恼怒时,外室正捧着药,着急地哄夫人,“您且喝上几口,喝了就不疼了,我喂您。”
“不需要你管。”夫人瞪她。
“怎么不要,我既然进府,就是夫人的人,夫人的事,便是我的事。”那花娘生的楚楚可怜,一番蹙眉,端的是教人心疼。
偏生夫人出身武家,最恨这等姿态的人,推了她一把,“出去!”
哪料,花娘反握着夫人的手,心疼地说道:“你要骂我认,别动手,仔细手疼。”
到这,故事戛然而止。
王娘子询问,“这花娘……”她瞧了瞧南枝的小脸,怕带坏她,又忍不住想知道后续,便支支吾吾地问道:“她喜欢她?”
南枝:?
“咳咳。”一口茶水从唇边溢出来,南枝赶忙用手帕擦了擦,反问道:“你怎么会这样想?自然不是。”
“我给花娘加了层身份,从前是边关士兵的女儿,遭拐子掳走,正在生死之间,被在边关长大的夫人救了。与家人团圆后,歌姬一直想要报恩。几年后,花娘父母陆续去世,她被黑心的叔父卖了,在南边花船上当花娘,可巧夫人也嫁来了这处,她一番处心积虑,接近康老爷,为的就是与夫人重逢,报答她。”
“而其中,康老爷是个浑人,家里早已没落,凭着父辈的父母之命才娶得康夫人,他心里狭隘,想害死夫人,谋财害命,被歌姬得知,告与夫人,随后两人联手,反过来对付老爷。”
算是一个相互救赎的故事。
“你觉得可成?”南枝想了想,又说道:“你要是认为不妥,咱们再细聊。”
“不用,便是这样就好。”王娘子摇摇头,“我无甚见识,先前想的故事来来回回都是困于后宅,可听你一说,把它变成这般,倒更加丰满。”
顺着南枝的思路,王娘子也思索起来,“可以写两人曾一起玩过几个月,有情谊,不过这部分放后,教看的人心痒痒,随后再慢慢叙清夫人与花娘之间的相遇、相知。”
“我知道该怎么改了。”王娘子眼睛亮晶晶,显然,在南枝口述的前提下,她又细化了细节。
“那我可等着姐姐写出来。”南枝鼓励她,自从她姐想要以此谋生,人活泼不少,也不再念着在福寿堂的日子。
“我想写两个故事,只一个,未免机会太少。”王娘子那风风火火的性子说做就做,方抓住脑里灵感,又写了个梗概。
献宝似的递到南枝面前,她问,“这个还能怎么改?”
纸上几句话:贾家有位自小养在庄子的五姑娘,接回家后,抢了大姑娘的婚事,两人翻脸、府中众人看不起她,其实她反而救了大姑娘。
与前一个故事有些相似,但也能看出,王娘子是融入了自个的想法。
“可是如果两篇都是这种发展……”南枝“唔”了一声,“也不是不行,不过得额外加些东西。”
“譬如?”王娘子问。
“就比如说,这个五姑娘其实不是真的姑娘,她是死去的五姑娘养的狸猫,化成人,回府给五姑娘报仇。而且,更重要的是,她重活了一世,上辈子,大姑娘救过她。”总体来说,就是要狗血,如此才能挑起看客情绪。
别看重生好似很骇人听闻,实则文朝内流通着不少带这个元素的话本子,还有甚么人与妖相恋,妖怪报恩,竹子精投胎转世七回,只为了寻仇人报仇。
先前王娘子为了学习,买了许多话本子回来看,南枝也瞅过,那真真是各显神通。
“是丰富许多。”王娘子眸光奕奕,又略带不解,“你这脑子怎么长的,明明我比你年长,可却想不到这些。”
南枝耸耸肩,“小孩子才喜欢奇思妙想。”大人,大多都被规训好了。
况且,这些纯粹是她前世的记忆,列如甚么追妻、侠客……还有很多能给王娘子细说呢。
姊妹两个嘀嘀咕咕,林安打外头进来,放下提着的菜,说道:“今日吃一锅烩,我还买了做面条的粉。”
“南枝,才刚,我找的人打听到了赖小子的去向。”林安老实性子,立马就把事情说了,“赖老爹在城南的花枝巷里给他租了个小院子,还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子照顾他,每日,他就带着小子去一个举人办的书院上学。”
“可恨!”王娘子咬牙,马娘子害她,可赖小子反而得了银钱,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