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如今使计谋教老夫人聘请了这位白嬷嬷,往后她的一切就有了出处,总归不是惹人怀疑。
  再有,她已经想好了,往后入宫,把南枝带去,所以她的规矩也得从这个时候开始学。
  “可白嬷嬷这般有身份,其他姑娘不眼热麽?”南枝大胆地问道,七姑娘对她敞开心扉,为她好,她不是木头,如今自然也为她考虑。
  “眼热,却也没法子。”七姑娘解释,“三姑娘就要出嫁,四五六这三个姑娘与我不算亲,往下亲近的,一个被关着,另外些还小,纵使大了想要跟着分一杯羹,也不容易。”
  七姑娘这般说,
  南枝顺着她的话回忆,四五六那三个姑娘都是其他三房生的,礼法上与老夫人自然是亲密,可内里关系,却不甚亲。她们不敢提,自己这房敢提的又在禁足,亦或是还小。
  这般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抓得真妙!
  “姑娘为何要我也学?其他姐姐不用吗?”南枝状似不经意间问,“我知道姑娘为我好,让我有理由不去伺候三姑娘,可上学要学很久哩。”所以她推测七姑娘目的远不止解决眼前的事。
  “以后你就明白了,我不会骗你的,别问,且歇息了。”七姑娘不想透露,含糊着说,等南枝“哦”了一声后,她闭着眼预备睡觉,忽然想起甚么,一把坐起撩南枝里衣,“我瞧瞧你的伤。”
  “好多了。”南枝感受着七姑娘的指尖在她肚皮上摸了摸,似乎还有点颤抖,“姑娘不用怕,不疼。”
  “嗯。”七姑娘想起前世,被踢了一脚的自个在床上躺了大半年才好,她说,“我教秋扇每日炖两盅燕窝,往后咱们一人吃一盅,还有另外熬补气血的汤药,咱们一起喝。这身子好,往后才能经得住事。”
  “好,多谢姑娘体恤。”南枝眯着眼睛说,她花费了不少心思,也付出了一些代价,能得到七姑娘发自内心的信任,总算不亏。
  *
  第二日起来,秋扇进来,一边吩咐丫头给七姑娘洗漱,一边说道:“姑娘,才刚,琉璃姐姐教人请大夫,说是老夫人头风病犯了,姑娘可要去侍奉?”
  “我去瞧瞧祖母,早饭晚些再用。”对于老夫人隔三差五的病七姑娘早已心里有数,老夫人到底年事已高,在她十一岁左右便会因为中风而偏瘫,没过两年就走了。
  南枝没跟着去,而是去了小厨房,先是打了一圈招呼,与人认识了一番,又说有空闲再请她们吃酒。
  她们当中一些人与王娘子相识,故而也给面子,赶忙应了。有些不对付的,虽甩脸子,可到底没说甚。
  南枝站在七姑娘身后,余光往老夫人身上望,她唇色青白,手也细细抖着,又抚着头叫疼,状态实在不好。
  七姑娘喂她喝药,大夫人先一步到,随后是其他几位夫人,皆神情紧张,在床榻前听候老夫人吩咐。
  “你去上课,用不着你。”老夫人说,她自有儿媳们跟前忙后,哪儿用得着孙女。
  “祖母身子重要,白嬷嬷也能体谅,孙女要守着祖母。”摇摇头,七姑娘小脸严肃地说道,瞧着祖孙情融融。
  这话听着就舒坦,尤其是老夫人年纪大了,正是需要孙辈孝敬的时候,闻言心里大悦,说道:“我说的,你且去,哪个敢在背后说你,我头一个不放过。”
  “七姑娘,你就去吧,这儿有我们。”大夫人适时开口,又赞赏道:“你挂心老夫人,便为孝顺,老夫人又念着你的学业,是为呵护,谁不说个好?”
  “就你嘴甜。”老夫人目光移到大夫人身上,脸色好了些许。
  等七姑娘从福寿堂出来,恰好巳时,日头已经开始毒辣了。
  白嬷嬷早已端坐在茶几前,也不急,缓缓地倒茶、品茶,在她们来到之后,便起手流茶,不疾不徐地说道:“坐吧。”
  “今日祖母有疾,故而来迟,还请嬷嬷责罚。”七姑娘一说,南枝也跟着行礼,态度十分端正。
  “既然是有缘故,我也体谅,坐。”白嬷嬷似乎早有预料,抬手指了指对面的两个位子。
  茶几是长方的,左边放着一个白色的双耳喜鹊登枝瓷瓶,此刻瓶里斜插着几支花,又并了绿叶,煞是有意境。
  中间摆放着茶具,以及点茶所需要的茶匙、茶针等等工具,一应具备。
  “今儿我们学点茶,品茶,其实茶叶好不好端看各人说,有人喜欢微苦的青山小种,有的人喜欢甘甜的雨后白眉,那这好与不好,都没个定数,故而,咱们具体学的,是姿态。”面前的茶盏是青色的,上头烧了些许不规则裂纹,白嬷嬷一手端起来一手拿着茶盖轻轻旋转,击打出清凌凌的响声。
  先是闻、嗅,后是抿、尝,慢而雅。
  她的手保养得宜,只有几条细细的皱纹,配上动作,反倒有岁月的沉淀,容易教人沉醉进去,满心记着这雅致有韵味的手法。
  “咔”的一声,茶盏被放回原处,南枝恍然回神,余光打量到七姑娘同样也是这个神情。
  白嬷嬷勾起一边唇角,“你们尝尝。”
  南枝学着她的动作,只茶一入口舌头就麻了——茶很苦。
  “这不是甚么名茶,只一点上不得台盘的茶沫子,可只要品茗的地方大气,品茗的人有矜贵的气度,足以迷惑他人。可见,茶是甚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喝茶。”
  南枝正听着,忽的见白嬷嬷依次用指尖点了点她们二人,说道:“哪怕茶苦,面上也不可露出来,火候还不够,继续练。”
  于是这一日,都在练“姿态”中度过,如何分辨茶叶,如何点茶,反而是其次了。
  待下课时分,白嬷嬷才又提点道:“这是头一关,且练一两个月看看效果,若好,接下来我会教你们别的。若不成,就慢慢学。”
  “是,先生。”南枝与七姑娘异口同声地说道,这就是真心信服白嬷嬷的能力了。
  南枝好学,而七姑娘又紧着想要学多些本领,日后用得上,所以这俩人晚上睡得晚,搁那复盘今日所学。
  倒都成为了用功的种子。
  第24章王娘子出事一晃……
  入了冬,簌簌白雪染了天地一色,南枝却偷不得懒,与七姑娘天未亮就起床,略略吃过一些糕饼填肚子,撑着伞赶往小楼。
  白嬷嬷已经候在那里,见了两人,颔首,“坐吧。”
  今儿内室多了一件乐器,古筝,无甚特别的花样。配了三张月季缠枝的圈椅,南枝在其中一张坐下,随后听白嬷嬷说道:“之前教你们两个姿态,各种都学的不错,今日就不教姿态了,给你们瞧瞧如何弹古筝。”
  她抬手轻轻拨弄,一阵悦耳的乐声便自古筝流淌而出,颇有余音绕梁的架势,南枝听得入了神,等乐声停止,她就见白嬷嬷起身,“你们手腕轻,今日就开始在手腕上绑些重物,如此练起来,方才会事半功倍。”
  连悬挂的重物都备好,南枝把它缠在手腕上,感受到一阵坠感,要使劲才能抬手。
  “这就对了,如果在提着重物都能轻易弹出曲子,那去掉重物,你们的手部姿态漂亮不说,也更容易掌握曲子。”白嬷嬷说完,就让两人轮流练,“她练你看,找找对方的不足。有优点是应该的,不要因此沾沾自喜,可明白?”
  “明白。”南枝与七姑娘异口同声地说。
  *
  偶尔也有能歇懒的时候,譬如府里要办甚么宴席,又或是七姑娘有事儿要出门。
  马车上,南枝与翠平面对面坐着,她看着翠平在翻账簿,便问道:“翠平姐姐,是不是有很多错儿?”
  “可不是,多亏你之前有心眼子,暗中记下了这些纰漏,不然这账本子给了我,我花上一阵儿功夫也有可能瞧不出其中关窍。”赞赏的言语间也带了一些不明显的艳羡,翠平看向南枝,她今儿穿了一件白色的兔儿毛斗篷,帽子盖在头上,显得她更小了,又因着在青竹轩养了好些日子,竟与七姑娘一般,有了矜贵的气度。
  活脱脱也像一个姑娘。
  有运道,人又聪慧,走的路比她通畅多了。
  “姑娘,到了。”
  南枝与翠平先后下车,再扶着七姑娘,随后抬头瞧牌匾,上面写着:香云布庄。
  是先夫人留给七姑娘的铺子之一,也是七姑娘首先要开刀的第一个地方。
  “贵客瞧瞧,都是上等的绸子,这边是缎子,若是想要成衣,就得往二层走。”店里有两个小二,早就练出了火眼金睛,一看客人身上穿戴就知道该如何对待。
  翠平问她,“怎么这会儿客人不多?听闻你们这儿有名气得很,怎么冷冷清清,我看着名不副实啊?”
  连个丫鬟说话都如此讲究,店小二更不
  敢怠慢,另外一个连忙去了后边请掌柜的出来。
  “贵人,咱们这儿大多数客人都是派人过来支使一声就可,不必亲自上门,若贵人买过一回,觉得我们店铺不错,留下一个住址,下回我们送过去。”